24小时设计挑战:FourC Challenge设计实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竞赛流程设计

竞赛主题确定后,首先需要做的是完善操作计划。这里包括确定竞赛内容、竞赛方式、竞赛流程以及前后期的准备工作,涉及各方面参与者。为了更完善地把该竞赛办好,我们做了一定的调研和准备工作。

设计类的短期竞赛和工作坊一直以来均有多项知名活动,如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全球服务设计48小时挑战(Global Service Jam)、Roca一日设计挑战赛(Roca One Day Design Challenge)等,均为短期内Hack-a-thon的形式,即组织者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参赛者在一两天的时间里通过快速的设计创新模式完成设计挑战。著名的创新方法有Google Sprint方法、斯坦福设计思维创新方法等,有较多成功案例。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在前期也累积了很多短期设计工坊的经验,对线下组织设计工作坊较为熟悉。因此,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把线下经验转移到线上,并跨时区、跨国进行比赛。

本次竞赛按时间顺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1)竞赛内容及方式确定;

(2)参赛者募集(邀请制);

(3)评委及嘉宾募集(邀请制);

(4)参赛者(含院校组织者)通知;

(5)赛前准备;

(6)比赛当天安排。

1.2.1 竞赛内容

竞赛时间定于2020年6月6日至6月7日,考虑到时差(最多时差13小时),实际竞赛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6日上午10点至6月7日上午10点。

竞赛完全在线上展开,鼓励跨学科团队参与。主办方邀请海内外知名高校参赛,并将参赛者混合编组,推动不同国籍及背景的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和创新领域的探索与交流,以达到更好的交流连接目的。分组结果在竞赛当天公布。竞赛将以Make-a-thon的方式举行,各参赛小组将在24小时内围绕主题开展线上直播创作设计。参赛所需设备(计算机及程序软件等)及作品原型制作物料由参赛选手自备。

线上竞赛不同于以往线下竞赛可以通过快速动手操作完成草模设计,由于获取相应资源较为困难,应当重点考核创意和设计的虚拟呈现效果。如果单纯以传统PPT形式进行演讲,则易受选手状态影响,并且视觉呈现效果难以保证。因此,经过讨论后,我们要求参赛者将视频作为递交物,由竞赛评委根据作品的创新及创意性、作品的完整性、技术的合理性和作品的应用前景等因素综合评审出各个奖项。

参赛队伍最终需提交3分钟演示视频(视频格式可为MP4、AVI、MOV等),对设计理念及作品成果进行展示。另需提交作品简介电子稿件(PDF格式),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作品名称、主要作品设计图以及150字以内的作品描述。同时可提交其他作品相关辅助电子文件,如作品原型图片/视频、制作步骤等。

1.2.2 人员募集及赛前准备

确定主题和竞赛内容后,即开始募集及准备工作。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参赛者,我们采用先邀请再公开的方式。募集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邀请国外院校,然后邀请国内院校,最后再公开招募。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整个竞赛的主视觉,并制作了邀请函发送给合作院校(见图1、图2)。

图1 竞赛海报(设计者:林静语)

首先响应的是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悉尼大学设计学院紧随其后,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在邀请下一批学校时也有了更多底气。为了更好地准备竞赛,我们将组织者划分为五组,分别为学院组、专业组、协调组、志愿者组和技术保障组,五组协同筹备竞赛(见图3)。

图2 竞赛视觉设计(设计者:林静语)

图3 组织者分工

在筹备过程中,我们对细节进行了微调,最终形成的主要分工如下:

随后我们对赛前和当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规划(见图4)。

竞赛内容经过筹备组仔细讨论,同时我们确定了以参赛者为核心的设计目标,尽力优化其体验。因此,针对竞赛当天,我们制作了如图5所示的关联者地图。

我们认为,线上竞赛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参赛者会与主办方产生较大的距离感,并且容易因为不在现场而“缺乏气氛”。为了让参赛者获得整体流畅的体验,我们安排了24小时巡场的老师和志愿者,对所有参赛组无缝对接,并且保证技术支持和应急通道随时待命。大赛组织者全程管理,确保信息通畅无阻。过程中一旦有任何问题,参赛者和志愿者都可以第一时间传达给巡场老师或技术支持,并反馈给大赛组织者。大赛组织者可以迅速响应,组织资源调度。

图4 赛前筹备工作计划

图4 赛前筹备工作计划(续)

为了更好地让参与者做好准备,我们提前制作了《参赛学生指导手册》《指导教师手册》和《评委手册》,详细介绍我们的流程和使用的软件。同时,一次次地发送信息也是在提醒参与者,始终把竞赛记在心里。事后证明,这一点让参赛者印象深刻,认为我们考虑周到。

图5 竞赛当天的关联者地图

1.2.3 竞赛当天的体验设计

竞赛当天的体验设计是我们设计的重点。我们将会场分为两部分:线下主会场由组织者负责,进行开幕演讲等;线上是所有参赛者和相关方,同时还有Bilibili直播比赛进程,扩大比赛影响力。

首先,当天四位在线嘉宾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开场嘉宾的演讲对吸引参赛者们非常重要。我们请来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马丁·贝克霍尔德(Martin Bechthold),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杨艳,著名用户体验设计师郭宇,以及美国西北大学设计助理教授、Lunar Design创始人约翰·哈特曼(John Hartman),从学术界、设计界、医疗界等多方面针对COVID-19的影响进行了设计创新方面的介绍。主题演讲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随后,我们对之前发给大家的参赛者规则进行重申并宣布主题。2020年的竞赛主题经过两轮讨论和选择最终定成了“花”。因为花是希望、生命力和美的象征,我们希望所有参与者在参加活动后,带走的回忆是美好的。一朵小花将原本素不相识的学生们联系在一起,未来任何时候,当他们再次看到这种花时,他们都会想起我们的活动,并且记起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和同伴们共同奋斗过的24小时,这种联系是深远的。这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核心思想:跨越距离,从心相连。

接下来需要引导参赛者进入正式的参赛流程。我们参考了IDEO的创新思维和Google的Sprint头脑风暴方法,确定了“Team-up → Understanding → Definition → Ideation → Prototype → Finaligation”的完整创新流程,并规定了详细的时间节点,过程中增加巡场老师巡场和指导的时间,保证参赛者能够接受1~2轮巡视指导,如图6所示。

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规定了阶段时间、目标和产出物,保证参赛者在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目标可以实现(见图7~图12)。每个阶段都详细叙述了需要做的事,通过明确化细节让参赛者了解如何操作。同时每个阶段提供相应的工具,如线上白板、思维导图、设计思维工具包等,让参赛者不仅体验创新全过程,也通过竞赛学习到一些新的设计方法。

对参赛学生来说,参加这次比赛是为了学习,也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因此我们将每组学生都按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进行分组,充分混合,以碰撞灵感的火花。在过程中,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悉尼大学的指导老师轮流巡场,指导参赛者。但为了保障比赛公平,我们规定指导老师仅可以指导方法论,不可以指导具体方向,这样也让参赛者可以多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学习。指导老师们对分组串组巡场的方式感到新鲜,也非常惊喜于参赛者混合编组后碰撞的效果,反馈非常好,也热心于积极指导。师生双方都感到振奋,从而保证了比赛的良好氛围。其中,香港理工大学的梁町老师和斯科特·钦(Scott Chin)老师,实际指导时间都超过了预定的指导时间,非常感谢他们的努力和付出。

由于一共有40组参赛,我们进行了分组评审。第一轮评审先评选出每组的前3名,随后再由所有评委、参赛者一起观看,进行打分,决定名次,从而决定奖项。这样既可以保证公平,也能让参赛者看到优秀作品并可以相互比较。

为了让流程更为顺畅,参与者感受更好,在短暂的两天时间里,我们也准备了视频剪辑。开幕式结束后就立刻进行剪辑,在评审前播放,随后又将参赛作品剪辑成短视频,在闭幕式前播放。视频里集合了所有参赛同学的照片、参赛队伍的标识,给同学们很强的参与感,使他们感受到了主办方的用心。

闭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阮昕院长主持,请了设计界资深专家、湖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何人可教授做闭幕发言,开场前播放获奖视频,并在B站上轮播所有参赛作品。随后以剪辑好的FourC Challenge视频开场,再逐一颁发奖项。

图6 创新流程

图7 组建团队

图8 理解问题

图9 确定问题点

图10 创意构思

图11 完成草模

图12 完成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