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贫困的基本内涵
一、贫困的界定
贫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人类对于贫困的认知经历了由单一维度向多维度的发展过程,即由收入贫困概念拓展到涵盖收入、能力、权利、福利以及心理感知等多方面贫困的概念。
早期的贫困内涵大多从经济意义上理解,即物质生活资料匮乏,强调物质生活资料和收入的绝对数量,它以收入和消费为主要关注的指标,与人类基本生存要素的不足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贫困是指总收入水平不足以获得仅仅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生活必需品。[1]国家统计局指出:“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2]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单一关注收入和消费的贫困含义遭到了较多的质疑。此后,个人能力和社会公平也被纳入贫困界定中,贫困的度量也更倾向于运用相对指标。20世纪70年代以来,贫困研究不仅仅关注于物质,还关注于资本、尊严、权利、机会等多方面,能力贫困、权利贫困等概念的提出与广泛运用是这一时期贫困研究延伸与丰富的具体体现。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贫困与风险、贫困与脆弱性、贫困与社会排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贫困必然意味着抗风险能力的弱化以及社会排斥的衍生,减贫一定要把降低脆弱性和社会排斥作为重要的目标和内容。世界银行认为,“贫困是风险、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的自身需求和影响力”。[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贫困的理解空间——贫困被定义为缺乏人类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包括“健康长寿的生活被剥夺、知识的匮乏、体面的生活的丧失以及缺少参与等”。
贫困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向广义不断拓展的过程,即由收入贫困向能力贫困、权利贫困、人文贫困拓展;从注重物质贫困研究向精神贫困的转变;从单一性指标向复合性指标衡量的转变。我国对贫困的认定,实际上坚持了多维贫困的观点,除了以贫困线作为衡量标准之外,也兼顾了教育水平、健康状态、居住条件等多方面的指标。
二、贫困的特性
从宏观的角度看,贫困具有以下几个普遍性的特性:
(一)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贫困呈现出动态性、历史性
虽然在某个时期贫困是静态的,但从纵向或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随着客观环境,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以及公众对最低生活水平理解的变化,贫困及其表现相应变化。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对贫困的衡量标准不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贫困的标准和界定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从贫困成因和表现形式看,贫困表现为复合性和多元性
贫困与“落后”或“困难”联系在一起,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乃至“肉体的和精神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随着人们对贫困成因和性质的认知变化,贫困的多元性特征更加突出。除了人均收入水平外,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卫生条件等指标也可以用来刻画贫困特征。
(三)从贫困衡量标准及其界定看,贫困具有公众普遍认可的客观社会性
贫困是低于“最低”或“最起码”的生活水准,这种“最低”或“最起码”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贫困标准的制定,就是根据社会公众认可的标准开出的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一张“清单”。
(四)从贫困的实质看,贫困的核心是能力欠缺
从表象上看,贫困首先表现为“低收入”,但就其实质看,是缺乏“手段”和“能力”,是能力贫困。
三、贫困的分类
依据反映生存状态的生活质量指标,贫困表现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长期贫困与短期贫困。根据贫困的成因,表现为制度性(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三大类。[4]从扶贫战略研究角度进行分类,贫困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资源或条件制约型贫困,它通常表现为宏观上的区域性贫困;另一种是能力约束型贫困,它通常表现为个体贫困。当然,还可以根据两种贫困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将贫困细化为若干亚贫困类型。
(一)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收入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衣食不得温饱,劳动力本身再生产难以维持。
相对贫困是指比较而言的贫困,一方面指随着时间变迁和不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下贫困标准变化而产生的贫困,另一方面指在同一时期不同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的差异而言的贫困。
(二)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
狭义贫困仅指经济意义上的贫困,即生活不得温饱,生产难以维持,是一个传统的经济学范畴。在国际上通常采用恩格尔系数去判定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或贫富的层次。恩格尔系数是指人们全年食物支出金额与总支出金额的比率。即:
恩格尔系数=全年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依据这个系数,联合国提出了一个划分贫困与富裕的标准,即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者为贫困,50%~59%的为温饱,40%~50%的为小康,30%~40%的为富裕,30%以下的为最富裕。[5]
广义的贫困除狭义贫困的内容外,还包括社会、文化等意义上的贫困,以及营养不足(营养不良)、人口平均寿命短、婴儿死亡率高、文盲人数众多等。[6]
(三)长期贫困与短期贫困
短期贫困是指处于贫困状况的一部分人从收入上看低于贫困线,但他们由于储蓄或能够借钱,消费水准却高于贫困线。这种贫困是由于自然灾害、疾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的。贫困持续时间一般为几个月或少于1年。
与短期贫困相比而言,长期贫困是指处于贫困状况的这部分人,他们无论是收入还是消费都低于贫困线,没有储蓄,也无法借钱来维持高于贫困线的消费水平。它具有的特征是这种贫困状态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或经过长时间仍不能脱贫,其持续时间至少是5年以上,虽经扶贫也难以脱贫。[7]
(四)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
根据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或贫困成因可以将贫困分为三种类型:制度性(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8]
制度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制度决定了生活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区域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各个地区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程度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特定区域生活资源供给的相对缺乏,贫困人口相对集中。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导致获取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五)资源或条件制约型贫困和能力约束型贫困
资源或条件制约型贫困分为边际土地型贫困和资源结构不合理型贫困,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来体现资源在区域上的分布不均。能力约束型贫困是指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贫困和缺乏专业技能引起的贫困,更多体现的是微观层面的个体间的素质差异和机会的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