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口县概况
(一)基本情况
江口县位于武陵山腹地,隶属贵州省铜仁市,全县面积1869平方千米,辖10个乡镇(街道),145个村民委员会,11个居民委员会(社区),总人口24万人,其中土家族、侗族、苗族、羌族等少数民族19个,占总人口的60.84%。境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75%,其中梵净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平均含量达11万个,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县城距铜仁市区35千米,距铜仁凤凰机场55千米,距沪昆高速铁路站80千米;渝怀铁路过境江口并设有县级站,303、305省道线横贯东西,杭(州)瑞(丽)高速公路、江(口)瓮(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江瓮高速缩短了江口至省城贵阳的距离,全程只有248千米;江(口)大(龙)高速公路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随着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江口已成为湘、鄂、渝、黔经济圈黄金连接点。
1.江口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梵净山,神奇秀美,拥有黔金丝猴、“中国鸽子花”珙桐等众多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是全国著名而宏大的“自然基因库”,被誉为地球同纬度唯一一块“绿宝石”;太平河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户外运动的最佳选择和绝好去处。
2.江口有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
梵净山素有“天下众名岳之宗”的美誉,世界最大的“金玉弥勒”佛像供奉于大金佛寺,为梵净山旅游观光增加了新的亮点。
3.江口有异彩纷呈的民族民俗文化
全县各少数民族风情各异,土家的拦门礼、敬酒歌、金钱杆以及婚俗表演,苗寨的水龙舞,侗寨的情歌对唱和羌寨的沙朗舞蹈等都别有风味,其中土家金钱杆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历史沿革
江口地域最早初形于春秋战国时期,属楚黔中。战国时属秦黔中郡义陵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隶荆州,属武陵郡无阳县,王莽建国,号“新”,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复称武陵郡,并无阳县入辰阳,江口属辰阳县。刘宋时期,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至齐,江口仍属辰阳县。502年,萧衍称帝,国号“梁”,江口属武州南阳郡建昌县。557年,陈霸先称帝,国号“陈”,废建昌县,江口属南阳郡。隋朝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南阳郡,于其地置寿州。十八年(598年),改寿州为充州,大业初废充州,并其地入辰州,改为沅陵郡,废静人县入辰溪县,江口属沅陵郡辰溪县。唐天宝三年(744年),江口属辰水县,隶充州,后唐江口属蜀黔州。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牂牁蛮首领张万浚率所属思夷等州归附于楚,江口属楚思州。南唐时期,攻楚,楚王马希崇降,江口属南唐。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分荆湖路为荆湖南北两路,北路领沅州、清州,江口属沅州麻阳县,淳熙八年(1181年),杨再西率其子政强领士兵开发省溪、宙逻、铜仁大小两江等地。元置省溪,提溪长官司。明永乐二十年(1424年)改隶铜仁府并延至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设省溪吏目1员,吏目署驻大江口(今双江镇)。光绪六年(1880年)清廷准贵州巡抚岑毓英奏,移铜仁县治于大江口,江口始成县治。民国二年(1913年),铜仁府改铜仁县,将原设大江口之铜仁县更名为江口县,属黔东道。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道,各县均直隶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分设行政督察区,江口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之后,行政督察区番号屡经更易,但体制未变。县辖村寨小有调整,但基本格局未动,一直维持至1949年。1949年11月13日,江口解放。1950年3月1日,县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口、玉屏两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3县分开,江口县辖区仍旧,保持至今。
(三)行政区划
1951年,江口县划分为5个区2个镇11个乡,即一区辖双江镇、凯德乡,二区辖坝盘、铁矿乡,三区辖闵孝镇、官和、民和乡,四区辖红石、德旺、太平乡,五区辖桃映、溪口、怒溪乡。是年7月,二区并入一区,改闵孝为二区,茶寨为三区,桃映为四区。1986年,江口县调整为双江、闵孝、民和、桃映4区和1个镇双江以及莲花、太平、凯德、坝盘、张屯、闵孝、罗江、红石、茶寨、德旺、民和、洪坪、铁厂、凯里、官和、泗渡、桃映、溪口、匀都、地楼、怒溪、快场22个乡。1991年,江口县调整为2个镇7个乡,即双江镇、闵孝镇,太平土家族苗族乡、坝盘土家族侗族苗族乡、德旺土家族苗族乡、民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桃映土家族苗族乡、怒溪土家族苗族乡。201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民和乡、桃映乡、坝盘乡、怒溪乡、太平乡建制,设置民和镇、桃映镇、坝盘镇、怒溪镇、太平镇建制,双江镇、闵孝镇、德旺土家族苗族乡和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建制保持不变。2013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双江镇建制,设置双江街道办事处和凯德街道办事处,其余各乡镇建制保持不变。2016年至今,全县辖双江街道办事处和凯德街道办事处2个办事处和闵孝镇、民和镇、桃映镇、坝盘镇、怒溪镇、太平镇6个镇以及官和乡、德旺乡两个民族乡。
(四)自然环境
1.地貌形态
江口县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全县地势由西、北、南三方向东倾斜,最高点凤凰山海拔2570.5米,最低点新寨村矮埂海拔275米。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溪河密布,主要河流太平河、闵孝河、桃映河、车坝河均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地势起伏较大,主要为西北—东南部高中山峡谷区,山势陡峭,层状地形明显,适宜于生态、旅游业发展;中部低山宽谷区,属地势平缓开阔的低山谷盆地,溪河密度大,是稻谷、油菜主产区;东部低山丘陵河谷区,地势有一定起伏但平缓开阔,适宜经济作物生长;南部岩溶化低山丘陵区,区内峰丛、槽谷、溶洞、暗河发育,地势平缓,山顶多呈浑圆状,是粮食和烤烟产区。
2.气候特征
江口县地处亚热带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热量丰富、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冬半年白天多阴晴,夜间多阴雨;夏半年雷雨天气较多,大雨暴雨、冰雹天气时有发生;盛夏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西伸影响,伏旱灾害严重。由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雄峙县境西北部对气流起到阻断、抬升作用,使县内气候的水平垂直差异较为明显,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1105.32小时,年平均蒸发量为1080.9毫米,风向随季节性呈西南季风交替变化。
3.自然资源
江口县土地面积186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10.14平方千米、林地1226.78平方千米、园地4.56平方千米、牧草地171.56平方千米、交通用地5.66平方千米、居民及工矿用地35.87平方千米、水域面积83.45平方千米。未利用地53.92平方千米,其中荒地44.75平方千米、裸岩石砾地9.17平方千米。
图1-1 江口县土地资源分布情况
江口矿产种类繁多,有金、铜、硫铁、钼、磷、重晶石、玉带石等30余种。其中硫铁、磷、黏土、重晶石储量丰富,可供大规模开采。目前,黄金、玉带石的开采加工已初具规模。
江口县水系发达,河流溪沟众多,发源于梵净山的太平河、闵孝河、桃映河、车坝河等几十条大小河流贯通全县,于县城处汇成锦江,形成长江上游沅江水系的主要支流。县内年平均自然降水25亿立方米,年径流量15.6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8.41万千瓦。县内已发现泉眼283处,可供开发利用的有253处,多为国家水源标准一、二级。县内所有河流,水质优良异常澄洁,为发展特种水产的养殖业提供了优良的养殖环境。
江口县生物资源丰富,全县有2000余种植物,木本植物达900多种,其中珙桐、梵净山冷杉等8种植物为一级保护植物,连香树、水青树等23种植物为二级保护植物。名贵中药材有天麻、黄连、杜仲、银杏、当归等。动物300多种,珍稀动物有黔金丝猴、华南虎、大鲵等。珍稀树种有珙桐、贵州紫薇,还有大片的冷杉林、黄杨林、水青冈林。生长有灵芝、猴头菇等数十种真菌。江口堪称全国著名的规模宏大的“自然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