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永远闪耀光芒的红星——追思刘英同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苏北淮阴师专教中国现代文学,开始研究张闻天早年活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与张闻天的儿子相识。我向他提出编辑一部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的建议,并给了他我初拟的目录,以及我最初的几篇评介张闻天早年文学活动和创作的文章。不想很快就收到了刘英同志的信,说建议很好,希望有机会在北京和我见面。
1980年六七月间,我刚好要到包头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途经北京,就去拜访刘英同志。那时她住在南沙沟。一见面,她说:啊,这么年轻!她立即告诉我:已经请茅盾写了一篇序,张闻天的文学作品选集就由你编。说着,她就到房间里拿出茅盾写好的序,交到我手里。好像老朋友见面,用不到寒暄,也不需要客套。只三五分钟,事情就交代清楚了。
我万万没有想到事情解决得这样快,也没有想到这件事就要由我来办。我赶快看茅盾写的序,上面已经写明:“现在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程中原等同志编选了闻天同志早年的文学翻译和创作作品文集,这就填补了未来的党史关于闻天同志经历的一个空白。”还说,读了程写的评论张闻天长篇小说《旅途》的长文,“我完全同意他的论点”。我感到极大的信任和鼓舞。刘英同志又指着陪我一起去的张培森同志对我说:你有什么困难就找他们帮忙,他们在北京,方便。
刘英在家中客厅接受程中原、夏杏珍采访。
这年刘英同志已经74岁。头发乌黑,反应灵敏,说话很快,丝毫没有老态。我小她33岁,一见如故,没有一点隔阂和距离。处事果断,干净利落,是同刘英同志第一次见面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此后不久,我即被吸收参加张闻天文集传记编写组。二十多年间,与刘英同志常相往来,时时领受她的指点教诲,成为她众多的忘年交之一。我觉得她的确是一个不寻常的人,是一个中国少有的杰出的女性,是一颗永远闪耀光芒的红星。
凡同刘英同志接触过的人,无不惊叹她惊人的记忆力。她同我谈长征的经历,说到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两河口会合后同张国焘联合和斗争的过程,生动具体,历历如在目前。她说,从两河口会议开始到毛儿盖会议,她担任中央队秘书长,中央会议的记录是她做的。毛主席到张国焘那里去商谈,也带了她去。她并不自恃记忆力强,要我查对会议记录。中央档案馆把当年的会议记录找出来,证明刘英口述的历史与档案的记录完全一致,而许多生动的细节则是会议记录上所没有的。有些重要会议,如会理会议,记录已经亡佚,刘英同志的回忆更成为珍贵的史料。许多重要的历史事实,如:瓦窑堡会议在张闻天和刘英新婚的窑洞里召开的情景,西安事变“释蒋”后和战矛盾尖锐时刻张闻天亲自到西安和云阳前线处置的情况,1946年陈云、张闻天等在哈尔滨起草关于东北工作方针致中央电报的背景和经过,等等,都是由刘英同志首先讲述出来的。人们称她是中共党史的“活档案”,一点也不夸张。
我曾好奇地问她:你的记性怎么这样好?她说:除了天赋之外,就是用心。从辽东省委到外交部,都做人事工作。我都下功夫,把干部履历表和花名册背熟,记在心里。提到谁,我都能说出来。她还说:我年纪大了。人家来采访我,我都认真准备。每次接待人,我都打起精神。所以,同我谈过话的人,都觉得我神采奕奕。
刘英同志给人的另一印象是她的心态永远是年轻的。“革命人永远年轻”这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她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是1925年入党的老党员,长征老战士,有功于革命和人民。同时,她又遭受过错误打击和不公正待遇。但她非常达观,体谅党在革命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错误,不介意个人受到的委屈。她常说:过去的事情不去想它,一切向前看。她心里没有个人的要求,不存私心和奢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张闻天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她自己也恢复了名誉,担任了中纪委委员。她总是说:我很满足。我本人没有什么要求。
1998年7月21日,刘英(中坐者)与工作人员在北戴河住地合影。后排右起:程中原、黄关祥、朱文英、夏杏珍、邓波儿。
在刘英同志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许多优秀品德,就我感受最深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异乎寻常的坚定性。她一生经历种种艰险、磨难,遭遇种种打击、不幸。但她没有被击倒,没有被压垮,没有屈服。她承受了下来,坚强地继续奋斗。坚强不屈,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贞不渝,这些词对于刘英同志说来都是当之无愧的。在张闻天庐山蒙冤的时候,她支持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在张闻天“文化大革命”受迫害的时候,她与他相濡以沫,照顾他,关心他,为他站岗放哨,让他安心继续探索的征程;张闻天去世以后,她以出版张闻天的遗著、传播张闻天的思想和精神为己任,献出自己所有的心和力。在这方面,刘英同志创造了一个革命同志、革命战友和恩爱夫妻、终身伴侣完满结合的典范,同时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党性和中华民族的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第二,全局观点和历史眼光。为了写好《张闻天传》,我不断向她请教,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同我谈她所知道的情况。最长的一回谈了七个半天。她讲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失败到西征的经过,讲了从内战到抗战的转变,讲了从高级干部两条路线学习到全党干部整风,讲了随同张闻天前往陕北、晋西北进行社会调查的情况,说明张闻天的转变过程和历史作用,说明张闻天和毛泽东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在党内的历史地位。她说:遵义会议张闻天当选为总书记,在党内负总的责任,但实际负责军事指挥的是毛主席,而当时军事是第一位的。所以,说遵义会议实际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张闻天的作用是配合合作,使毛主席的正确策略方针通行无阻。她多次对我说,张闻天和毛主席的相互关系和历史地位一定要摆得正确、合适,这是历史的真实。
1985年1月28日,祝贺刘英八十寿辰。刘英请大家吃糖果。右起:张培森、刘英、施松寒、程中原。
第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精神。刘英同志的革命经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希望整理发表,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材料。她一直不答应。我们多次“动员”,才允许在张闻天诞辰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等重要纪念活动时先后公开发表。在1997年出版她的回忆录时,她谦虚地表示:“我今年已经92岁了。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艰难曲折而又宽阔光明。我领受过老校长徐特立的教诲,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闻天、弼时、稼祥、陈云、李维汉等同志的指点、帮助,受到为革命而献身的先烈王一飞、郭亮、林蔚、夏明翰、周以栗、陈潭秋等的鼓舞。我没有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确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献出了自己的心,尽了自己的力。如果说我有些许贡献,那也完全是在大时代的影响下,接受党的教育、经过实践锻炼的结果。”她身边的秘书和我们几个后辈,酝酿要以她的回忆录为主干为她出版一本画传。她坚决不同意。关于她在遵义会议后的职务,她反复说明,她接替小平同志担任的是中央队秘书长而不是中央秘书长。叮嘱我们,这个“队”字不能少。对于怎样写好《张闻天传》,刘英同志多次同我说:给闻天写传,把他的功劳、贡献,把他对党的忠诚,把他的理论、思想写出来是应该的。但千万不要写过头,要评价恰当。对他的错误,对他的缺点、弱点,不要回避。
第四,慈爱的胸怀。有好几个暑期,刘英同志邀约我们夫妇到北戴河同住,在她身边生活。那时她已经是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她的生活很有规律,早起甩手,傍晚散步,坚持吃干饭,锻炼肠胃。依然是头发乌黑,依然是语速很快,全然没有一点老态。问她健康长寿的秘诀。她说:没有什么秘诀。生活要有规律,这一点你们都看到了。最重要的是乐观,过去不愉快的事不去想它,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还要有生活的情趣。还有一点她没有说,就是有一个宽阔的慈爱的胸怀。有一年夏天,她带重孙女甜甜在身边,我们也带去比那个甜甜大几岁的外孙女甜甜。一个小甜甜,一个大甜甜,两个小女孩绕着她。刘英同志一点也不嫌烦,非常愉快。要下海游泳了,老太太从那边房间过来,送来防晒霜叫涂上。从海边回来了,老太太又从那边房间过来,送来久保桃,叫削了吃。晚饭后散步,一边一个搀着,怡然自得,其乐融融。她把她心中的爱,亲切地传递给后代。她的关爱不仅仅及于亲近她的孩子,她对“关心下一代”的事业满怀热情,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有一次我上她家,刚坐定下来,她就让秘书把一本练习本拿过来,亲自递到我的手里。打开看时,是她专设的“关心下一代”捐款本。她在我耳边说:我为孩子们化缘。她自己已经写上了一笔相当大的数目。后面是一大溜各种笔迹的认捐。我感动不已,毫不犹豫地追随她的脚步。
刘英同志晚年满怀着这种慈爱之情,她有所追求,有所寄托,生活得非常充实,非常自得,该是她能够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刘英同志是二十世纪中国的杰出女性之一。她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格像一颗光芒四射的红星,将永远照耀我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