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十三五”时期贵州脱贫攻坚经验总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贵州脱贫攻坚的启示

(一)以脱贫攻坚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贫困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经验不仅能够促进和改善国家治理,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国家治理经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与贫困治理呈现出协同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脱贫攻坚进程的加快,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包括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编织了兜住人民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增进了社会团结,提升了国家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从源头上奠定了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基础。贫困治理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再动员、再组织和再塑造的过程,[1]也是对资源进行再优化配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贫困群众收获政策福利得以发展,基层党员在贫困治理中各项能力得到锻炼,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强化,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交流得以加强,各种治理的体制机制得以完善,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强化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直接促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完善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是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2]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相互支撑、协调推进才能更好地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贵州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精准脱贫攻坚中,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做强集体经济、抓牢乡村治理全力打造“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强”的现代乡村。在脱贫攻坚中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美化乡村环境、建设乡风文明社区文化、补牢产业发展基础、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了脱贫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奠定了乡村振兴的制度和物质基础。

(三)巩固脱贫成效,助力相对贫困的解决

贵州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很多优惠政策和资源都重点指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优厚的福利支持使很多贫困户不愿意主动脱贫,容易陷入“福利陷阱”。同时,很多贫困户是在国家直接的扶贫政策和资金支持下脱贫,特别是对于一部分作为脱贫任务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的特殊贫困群体,由于身体或年龄原因生计能力缺乏或者较为薄弱,大多由政策保障兜底,抗风险能力较差,因病因灾等意外事件返贫风险较高。因此,要进一步发挥防贫监测预警机制作用,巩固脱贫成效,做到贫困风险早掌握、薄弱环节早发现、突出问题早整改,走出一条扶贫与防贫相结合的道路。

在绝对贫困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我国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任务仍较为艰巨,很多处于临界贫困线的边缘户,生活仍然较为困难,发展的机会也较少,但无法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红利,面临沦为新的贫困群体的风险。同时,由于政策和资源倾斜,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容易出现“悬崖效应”,可能造成社会新的不公平。因此,如何从政策上进一步辐射到边缘户、解决相对贫困,还需进一步探索。


[1].洪大用:《完善贫困治理体系 推进贫困治理现代化》,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009/c40531-29575223.html,人民网,2017年10月8日。

[2].黄承伟:《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贵州日报》201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