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怎么会这么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5章 以工代赈

“陛下,该用膳了。”张阿难提醒道。

“朕没胃口,就不吃了。”李世民因为江南水灾的问题都有些上火了,哪里有胃口吃饭。

要不是有灭东突厥的大功,外面又该传因为他得位不正了。

如果只是这样,李世民这几年也习惯了,他忧心的还是粮食的问题。

“陛下,龙体要紧,这几日陛下都没怎么吃东西,这样下去身体也吃不消啊,陛下就算是为了天下万民,也要保重龙体啊。”张阿难劝道。

“也罢,让人送上来吧。”李世民说道。

张阿难连忙叫人传膳。

李世民看着桌子上的九个菜,说道:“回头你交代御膳房,以后每次做三个菜就行了,皇子、公主、嫔妃全按这个标准来,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是。”

李世民食不知味,随便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

张阿难见李世民没胃口,笑道:“陛下,今天崇文馆那边发生了一件趣事。”

“哦?说来听听。”李世民说道。

“三日前孔博士留下功课,让众人背诵大学,然而轮到鄠县县子的时候,他直接说不识字,孔博士当时的脸色那叫一个精彩。”张阿难笑道。

“哈哈~,以孔颖达那脾气,那小子应该挨揍了吧?”李世民笑道。

“陛下英明,没背出来的都被打了十下掌心,鄠县县子被打了二十下。”张阿难说道。

“那小子虽然鬼点子多……”

李世民说着说着突然愣了下来,他怎么把周瑾给忘了。

上次程咬金献的办法,他就怀疑是周瑾想出来的。

这次何不看看周瑾有没有办法?

“阿难,你去跟孔颖达说……”李世民交代了一番。

“是。”

张阿难听完,来到崇文馆,将李世民的交代说了一遍。

孔颖达听完,也没多想,就应了下来。

平常李世民也经常会通过夫子们出一些题目来考核皇子们和那些勋爵子嗣。

……

等周瑾二十下挨完,太监给每个挨罚的人送来一块冰块。

而上午的课程,也就结束了。

虽然冰敷了一下,疼痛感少了许多,但是手依旧不能用力。

幸好周瑾挨打的是左手倒是不影响吃饭。

等到下午上课的时候,手只要不用力,已经没有疼痛感了。

“今天下午就不讲课了,江南发生水灾的事情,你们应该都知道。你们不是皇子就是功勋子嗣,未来都是大唐基石,今天下午你们每人以赈灾为题写一篇文章,谁的文章最实用,可以休沐三天。”孔颖达说道。

众人听到孔颖达的话,并没有什么表情。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平常没有奖励罢了。

这次的奖励虽然很多人心动,但是他们有自知之明,字他们会写,文章他们也能编,但是想糊弄孔颖达就有些难了。

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抱什么希望。

而李承乾、李泰和李恪不同,他们知道这样的题目一般都是李世民出的,暗自决定一定要好好写。

他们倒不是想要那个奖励,而是想得到李世民的认可。

除了他们三个外,还有一人也非常激动,那就是周瑾。

这天天来上学,他早就受够了。

现在有机会不上学,虽然只有三天,他也要争取。

“孔博士,学生不识字该如何写?”周瑾起身问道。

他虽然会写字,但是唐朝的很多字他并不知道怎么写,最重要的是他不会用毛笔。

孔颖达看着周瑾,眼中闪过一丝不喜,说道:“既然你不识字,也就没读过书,既然如此,你写不写都一样。”

他并不知道周瑾的出身,因为周瑾不识字,就把他当成了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非常不喜。

孔颖达说完,也不看周瑾的脸色,直接离开了。

孔颖达离开没多久,一群太监给众人送来了笔墨纸张。

周瑾无奈,只好将毛笔当成后世的笔那样握着,沾了点墨汁开始写了起来。

因为许多字不会写,周瑾干脆除了名字外,只写了四个字。

一个时辰后,孔颖达回来了,让太监将众人写的文章收了上来。

当看到周瑾歪七扭八的只写了六个字,他并没有因为字写的又丑又少而不喜,反而对周瑾的印象改观不少。

会不会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他更看重的是态度。

“你们自己研读大学,等老夫看完文章,选出最好的那份,再来告诉你们。”说完孔颖达拿着众人写的文章离开了。

没多久,这些文章就到了李世民的手里。

李世民先看了看三个儿子的,看完以后摇了摇头。

倒不是说他们写的不好,只能说中规中矩,和平常赈灾的方法,并无多大差别。

李世民也不去看其他人的了,直接将周瑾的找了出来。

当看到周瑾只写了四个字,愣了愣,等看清后,眉头紧皱了起来。

周瑾写的很简单,就是‘以工代赈’。

这四个字很容易理解,李世民一看就懂。

事实上,以工代赈根本不是什么很稀奇的办法。

史料记载中,以工代赈的实例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中,齐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悦乎游,民足乎食。’晏子以‘以工代赈’的形式在为君王修筑好游乐场地的同时,饥民从中得到了救助的粮食,这是文献记载中工赈的最早实例。

‘以工代赈’思想在先秦时期管仲的思想中也有提及,如‘若岁凶旱水泆,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筴也。’

但是在秦朝以后,就很少使用‘以工代赈’这种办法。

众所周知,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土地兼并大多都发生在灾荒的时候。

朝廷赈灾不及时,百姓为了活下去,就会把土地卖掉换取粮食。

即便朝廷赈灾,也不可能让百姓能够吃饱,依然有许多人卖土地。

而世家拥有了大量的土地,自然不可能自己去种,就需要那些失去田地的百姓来帮他们种地。

以工代赈这种方式影响了世家的利益,即便朝廷按照这种方式赈灾,底下的官员也不会完全执行。

慢慢的,这个方式就被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