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秦晋伐郑出变故
讲个晋国三行,居然讲了这么多晋国家族的事,但晋国各大家族的事,对我们真的很重要。
好了,现在晋国表面上仍是三军,但实则是三个车兵军团,三个步兵军团!
这样的军力,试问天下,谁敢撼之?
要知道,一军的编制是12500人,那此时的晋国,已经拥有了雄兵七万余!
这样一支大兵,谁都怕的,中原诸侯列国,哪家有此等军力?
放眼天下,现在楚国缩了头,秦国是晋国的铁杆盟友,周天子什么事都会听晋国的,中原各诸侯国都服服帖帖的!
这样的霸主生活,其实是很乏味的。
必须要弄点事做做,老了老了的晋文公突然焕发出青春的激情,他又想起了郑国。
现在也就是郑国还欠着自己一大笔帐:想当年自己流亡时,那是一个又饿又冷的冬天呐,自己一行人眼巴巴被你郑国人拒之门外。
想想那个情景,当时自己看着郑国都城大门,希望郑国看在同为姬姓的份上赏大家伙一口吃的。
结果郑国就那么心狠,任凭自己一行人即将冻死饿死在暴风雪中。
虽然,践土之盟寡人表示原谅了你郑国,那是因为需要你郑国出来主持一些国际事务。
现在貌似不需要你郑国了,而且,听说你郑国与楚国还有来往,这怎么可以不予以教训教训?
自己的三个步兵军团刚刚组建,也应该要出场秀秀了,那就跟着车兵兵团去讨伐一下郑国吧。
公元前630年9月,晋国联合秦国共同讨伐郑国。
郑文公郁闷了,晋侯啊晋侯,你到底想要寡人怎么做,你才肯放过寡国啊?
郑国与楚国有来往不假,那是因为夫人之故,本就是楚王之妹。
只是亲戚之间的走动走动,根本没有损害过中原任何一个诸侯的利益。
晋文公冷着脸: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寡人就是要拿你郑国开刀了,怎么着?
秦国和晋国联军,那是世界超级联军了,这两个诸侯国,都是有名的战斗诸侯。两国都经常都与戎狄作战,战斗素养那是高得可以。
随便哪一个出来教训郑国就够了,但晋文公偏偏要拉了秦国。
晋文公觉得,每次讨伐诸侯,有个小跟班那种感觉是挺不错的。
晋文公有一个冲动:郑国这国家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中原核心地带,借着教训郑国的机会直接灭了郑国,应该是符合晋国国家利益的。
惊慌失措的郑文公在高人的指点下,找到了一个叫烛之武的马倌,用几乎是恳求的语气,希望烛之武能够出面拯救郑国。
烛之武求见秦穆公,对秦穆公道:“秦伯,现在敝国被秦晋两大强国围攻,迟早是要灭亡的。但敝国被灭,对贵国有什么好处呢?”
秦穆公心中一动:对啊,有什么好处呢?
烛之武接着道:“敝国被灭,贵国能够分到土地吗?外臣看是分不到的吧。
晋国与贵国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将远离贵国的敝国土地分一块给贵国吧。
于是,敝国被灭,国土被晋国吞并,那岂不是令晋国更加强大?这对贵国是好还是坏呢?”
秦穆公恍然大悟:对啊,别看现在秦国与晋国关系得好如蜜糖一样,但国与国之间,哪有永恒的朋友?
于是,秦穆公问烛之武道:“先生说得有道理,但如果保全了贵国,对寡国又有什么好处呢?”
烛之武知道效果已达到,便接着说道:“敝国这样的小国,只能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求生存。
如果贵国看得起敝国,那从此敝国就完全听命于贵国!
以后,贵国需要在东方的土地上来往,那至少敝国一定会好好接待。”
这几个意思?
烛之武向秦穆公许诺:保留郑国,让郑国成为你们秦国的小弟,让你们秦国在我们郑国建设军事基地。
这样,秦国以后要东进中原,便有了郑国这一块飞地作为东方的根据地。
烛之武又烧了一把火,道:“其实,在我们中原各国的眼里,我们只知道一直以来是贵国对晋国有恩,但从未见晋国对贵国有什么回报。
曾经,晋国答应给贵国城池,但贵国得到了这些城池了吗?
晋国有难时,贵国大力资助钱粮。而贵国有难时,晋国非但不资助,反而出兵侵略。
晋国这种忘恩负义的国家,希望秦伯您一定要当心。”
这些事当然都是秦穆公的心头之痛,烛之武的一番话,使他又想起了这些年来秦国与晋国之间那些事。
的确,只有晋国要求秦国尽义务,而好处都被晋国得了。
当年勤王,自己都出兵了。结果听了晋国的哄,无功而返,最后晋国却名利双收。
与楚国开战,自己也是出兵出力,但最终全天下只认了一个晋国,根本就没秦国半毛钱事。
晋国承诺过的割让城池给秦国,也是迟迟不见到位。
现在,如果郑国被灭了,明摆着是晋国又吞并了一大块土地,而秦国又只能喝西北风。
秦穆公终于被说动了,他当即作出了决定:不能再跟在晋国屁股后面折腾了!
咱老秦人,也得有自己的理想目标,闯荡江湖,称雄列国诸侯。
经详细商谈,最后秦穆公决定,与郑国订立盟的,誓为盟友。
然后,秦军在不向晋文公通报的情况下,直接撤兵!
当然,既然与郑国结了盟,那现在郑国有难,秦国当然得帮。
于是,秦穆公派出援军,以杞子、逄孙、杨孙等三位大夫为将,帮郑国守卫都城,自己率军回国。
晋文公得报后大吃一惊,秦国怎么无故撤军?难道寡人得罪了秦伯?
晋军上下惊闻秦晋联军巨大变故,各路将佐至普通士兵,无不义愤填膺。
历史上,只有晋国欺负秦国的份,何时轮到秦国来忽悠晋国了?
你秦国佬这算几个意思?说翻脸就翻脸,直接叛变去帮助敌人?
连老成的狐偃也发了大火:“主公,秦人如此无礼,臣建议先灭了郑国,再立刻讨伐秦国!”
晋文公也恼怒至极,本来凭借着两国联军之兵威,一举攻下郑国。等列国诸侯反应过来,木已成舟,到时再施几个恩惠给几个诸侯国,再安抚好天子,郑国灭了也就灭了。
但此时郑国已经有了秦国的协助,单靠晋军,继续攻打郑国都城新郑,不见得能够讨得便宜。
一旦陷入持久战,恐怕国际舆论会对晋国不利?届时,楚国说不定趁机蠢蠢欲动,其他诸侯也是大有不服。
估计秦国人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胆敢来个不辞而别。
晋文公耐住火气,对大家道:“不要冲动,还是先撤吧,回国后从长计议。”
晋文公没有让大家乱来,但他也不想无功而返。
正有些无计可施时,郑国派人来见晋文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