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当桃花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外公张文远,书香传家

下了马车,贾琮直接就朝着庄子里面的那一处三进的宅院走去。

这是一座北方典型的,四合院样式的三进住宅。

在宅子大门的正上方,挂着一个牌匾上面简单的书写着张宅两个字,是有贾琮的外公,张员外亲笔书写的。

古代的一切都是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就连住宅也不例外。

毕竟,在封建王朝是农工商的阶级划分,是非常严格且难以跨越的。

北方的房屋建筑,大多是以四合院为主,按照等级被划分为三进、五进、七进、九进的宅子。

三进——由纵向的“门厅”“正厅”“后厅”这三个厅组成。

五进——由纵向的五个“厅”组成。

七进——由纵向的七个“厅”组成。

九进——由纵向的九个“厅”组成。

“大厅”两厢的称为“厢房”,“一进”就是大厅和两间厢房,“九进”就是九套这样的房屋,这是主人的起居场所。

横向的院落称为“偏院”。一般是次要的家庭人员的起居场所。

三进及三进以下的宅子,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和商贾之家的宅子规模。

从三进往上到五进的宅子,就只有士绅阶级到五吕以下的官员,所能居住的宅子规模。

像是薛家那样的皇商家族,因为有着皇商的名头,也算是和官僚阶级粘上了点边,也是可以住着五进的宅子的。

从五进到七进的宅子,是那些三品以上的官员和侯爵以下的勋贵家族,所能居住的宅子规模。

宅子的规模按照官员的品级,还有伯子男的爵位划分,决定了宅子到底是几进宅子的规模。

至于从七进到九进的宅子,则是侯爵以上的爵位,和内阁阁老级别的官员,以及那些拥有王爵爵位的宗氏子弟才能拥有的宅邸规模。

像是荣国府那样敕造的超公爵府邸,就是八进的超大型住宅。

而像是张员外这种,拥有秀才功名的士绅阶级,最多就只能居住这种三进的宅子。就只有取得进士功名,才算是正式成为了官僚阶级的预备役,才能居住四进的住宅。

也只有取得进士功名,又或者是像薜家那样,成为皇商,才能在自家宅子的大门上,悬挂上带有府字的牌匾。

否则无论你再怎么有钱,你家大门上悬挂着的牌匾,就只能写某宅的字样。

不过整个大平王朝,社会风气和水蓝星同时期的明清两代相比,要开放许多。像是住宅、府门之上所悬挂着的牌匾,又或者是所建造的府邸规模,只要不是太过逾制,太过明目张胆,也不会有人在这方面太过较真。

当然了,如果你被那些御史言官给盯上了,那你也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就比如江南的那些大盐商们所居住的住宅,虽然在外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地方。但如果进入到里面的话,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花草树木的布局以及房屋建筑,甚至都达到了荣国府这般超品国公府邸的规模。

又或者是像荣国府的管家赖管大一家,这些年以来,通过贪污荣国府的钱财,也为自家建起了一座七进的大宅子,仅仅就比荣国府少了一进而已。

等到将来,荣国府建造大观园的时候,赖家有通过同样的手法,在自家的后花园建造起了一座小观园。

但在整个贾家彻底败落之前,他们一家人还是隐藏的非常好的。如果单从外面来看,他们一家人所居住的院子,根本就没有任何不合乎规矩的地方。

贾琮进了张家大宅以后,就直奔正厅而去。

贾琮虽然并没有来过这里几次,但他也算是这里唯二的正经主子之一。而且这个家里面,现在除了几个刚买回来的小丫鬟,也没有几个人。后面还有张管家紧紧的跟着,即便那几个新来的小丫鬟不认识他,也不敢阻拦他。

贾琮直接就来到了这座三进大宅子的正厅,他的外公张员外,正在那里等着他。

这座正堂被张员外名为为飞花堂,就是为了纪念贾琮的母亲。

张员外名叫张文远,取文运源远流长之意,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整个张家希望自家可以耕读传家的愿望到底有多强烈。

毕竟,张家能够在神京城的郊外建立起一片不小的积业,也是经过了数代人的积累的。

贾琮来到正厅之后,先是十分恭敬的对着坐在正厅主位上的外公,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

并且在口中说道:“外孙贾琮见过外公,前段时间外公卧病在床,孙儿却因同样卧床不起无法在床前侍奉,还请外公恕罪。”

“好,好,乖孙儿,快起来,让外公来看一看。你也是大病刚好,不用在地上跪着,小心在着了凉就不好了。

外公人老了,生病是常有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倒是琮儿你,前段时间你淋了一晚上的雨,发了一晚上的高烧。

最近才好全了,不必太过担心我这个老头子的,你现在的年龄毕竟还小,应该安心养病,保养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身体落下什么病根儿才是。”

张员外一边用手抚摸着自己花白的胡须,一边伸出一只手,想要把贾琮给扶起来。

贾琮也是顺势站起身来,但是口中还不忘记继续回答自己外公的话。

“孙儿的身体早已大好,有劳外公挂心,是孙儿的不是。还请外公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您是我在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亲人了。琮儿将来还要替母亲,为外公尽孝呢!”

张员外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一直奉行着抱孙不抱子的说法。

可惜,张员外就只有贾琮母亲张颖一个女儿,自然无法按照读书人的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

自己唯一疼爱的女儿,也先自己一步而去,就只留下了这么一个小外孙,张员外自然是格外疼惜,希望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留给这个唯一的外孙。

可以说,贾琮在自己外公这里的地位,就相当于贾宝玉在贾母那里的地位。

也正是因为这份疼爱,使得张员外对于贾琮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希望贾琮能够成功通过科举考试,将来入朝为官,光耀门楣。

张员外坐在软榻之上,用着非常满意的目光打量了好一段间,才让贾琮站起身来,并示意他到一旁坐好。然后,才语气十分亲切的和贾琮交谈起来。

张员外是一个大约40多岁的男子,长得鼻直口方,五官还算端正。头上包裹着一块灰褐色的头巾,下巴处留着这个时代男子都会有的胡须。穿着一身读书人标准的深蓝色儒士长袍,身上散发着一股非常浓重的书卷气。

张员外虽然和贾政一样,都是这个时代最标准的封建家长,一心盼望家中子弟可以读书考科举。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二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和行为。

贾政对于贾宝玉的教育方式,从来就只有棍棒殴打,还有斥责辱骂。这也是整个贾家男性长辈,教育家中男性小辈的一贯方法。也就导致了,贾家的玉字辈和草字辈,在家中男性长辈面前,都是一副唯唯诺诺,瑟瑟发抖,都不敢高声说话的样子。

而张员外却不同,他虽然也希望贾琮将来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可以入朝为官。而且在贾琮的课业方面,也一直都严格要求,却是会遵从贾琮自己的意愿。

就比如之前张员外让张老管家带给贾琮的书籍,虽然大都是以科举考试的内容为主,但其中也夹杂着起许多其他方面的书籍。

贾琮如果选择按照他的安排,选择走上科举道路,那么张员外会竭尽自己所能的去培养他。

如果贾琮真的不想科举为官的话,张员外也不会逼迫贾琮。而是会尊重贾琮的选择,按照贾琮所选择的方向和道路,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他。

再比如,张员外等过段时间准备传授贾琮的琴棋书画,还有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还有雅人四好中的琴棋书画。

张员外对于贾琮的要求就是,不要求他全部精通,但要求他每一项都有所涉猎,并拥有最基本的鉴赏能力。然后再从其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项,去深入的学习。

也不要怀疑,张员外区区一个秀才,是否能教导这么多东西。因为张员外自己,就是按照这种要求和培养方式,被张家的上一代培养出来的。

只不过张员外受到本身资质,还有所处阶层以及家族底蕴等条件的限制,这辈子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也只不过是取得了秀才功名。之后在科举一途上,就再也没有建树了。

于是,自觉科举无望的张员外,也就放弃了这条道路。而是选择回家继承和发展家中产业。然后准备竭尽自己的全力,去培养张家的下一代。

就比如在君子六艺和君子四好之中,张员外选择的就是,两者重复的书这一项,选择深入学习。所以在书法一道上,张员外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

毕竟,耕读传家也并不是要求,家中就一定要有人科举为官。

而是要看一个家族有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家族的文化风气是否浓郁。

然后就是要看,家族后代之中,是否有人在做学问一道上,取得什么大的成绩。

例如于科举考试一途,至少要取得进士及以上公名。又或者是,家族之中是否有人,成为在文坛上颇具名望的学者大儒,又或者是能够著书立说。让自己的文章又或者是著作能够名传千古。

一个家族只有出现这样的人,才算是正式开始朝着诗书传家的大家族转变。而且还不是家族中只出现过一两个这样的人物,而是能够源源不断的培养出这样类型的人才。

其实,经过几代张家人的努力。张家已经算是半个耕读传家的文化世家了。

可张家从第一代家主发迹,一直传到贾琮外公这一代,也才经历了三代人而已,家族底蕴,和那些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真正的书香世家相比,还有这巨大的差距。

张家世代都有人从事商业,身上的商贾气息太重,而且自家也没有出过什么太有声望的文人,又或者是在科举一道上取得什么大的成就。所以一直以来,才不被那些清流文人所接纳。

整个张家的风气之所以会这么“开放”,也完全是因为,从第一代张家家主开始,张家的每一代家主,都属于那种半生半儒的“儒商”类型的人物而且都是更加重视商业。

他们对于科举一道的要求就是,能够取得一个秀才功名,在经商方面,能够给予自家一定的照顾就可以了。

只有到了贾琮外公这一代,才出现了改变。其实贾琮的外公,在他母亲去世之前,也一直奉行着这样的行事准则。

直到贾琮的母亲张颖成为了贾赦的小妾,并且最终死于后宅争斗之中。

可是作为一个父亲,张员外却没有办法,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的时候。才算是激发了张员外对于功名权力的渴望,让张员外的心态发生了转变。

因为他认为,只要自己身上可以拥有一个举人,甚至是一个进士,在面对那些达官显贵的时候,也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保之力。那贾赦就不敢负到自家头上,自己的女儿,更不用成为别人的小妾。

但是,贾琮作为自己女儿留下来的唯一骨血,张员外还是非常尊重贾琮个人的意愿的。

只不过他一直认为,就之前的贾琮年龄还小,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张员外才想让贾琮多学一些东西,让他未来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

当然了,张员外也有自己的私心。

他希望通过,让贾琮多听一些有关于科举考试,从而三元及第,然后为官做宰的故事。以此来引起贾琮对于科举考试的兴趣。

还有就是,即便贾琮将来不选择科举一途,张员外也不希望,甲从像之前的张家人那样,身上有股太过浓郁的商贾气息。这一点,对于贾琮未来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贾琮他母亲去世之后,张员外会选择卖掉家中大部分的产业,并打发掉家中奴仆,只带着一个老仆,来到这里居住的原因。

他想要为贾琮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虽然张员外也给贾琮留下了不少资产。但家中大部分的钱财,都被张员外用来购买各种经史典籍以及各种古籍孤本,用来充实家中藏书,增加家族文化底蕴。

以上提到的这些这些条件,也是为什么贾琮胆敢过来和自己外公“摊牌”的重要原因之一。

PS:上面一些有关于古代住宅的设定,既有本人上网查的,也有自己设定的。

各位读者大大请勿较真,如果你们觉得太守写的还行,请打赏几个票票和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