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章 麒麟湖与三聚口
“我带他们去旁边的麒麟湖转转,你在家里休息一下!”姑姑一边和姑父说着,一边把门关上。
“这个小区以前是粮管所的家属院,小区建的早,没有电梯,楼层也低,现在有很多都搬出去了。旁边是这个地方叫柳树庄,从这条小路穿过去,就到健身广场了。”
“这旁边就是麒麟湖,你看着水很清,旁边有一条高速路,离得远,也不嫌吵。”
苏宇看着碧波荡漾的麒麟湖,湖面微风习习,感觉很舒服。
“妈妈,我要去那边玩!”
“好!那我们过去玩!”笑妍带着三宝去健身器材那边,姑姑也跟了过去。
麒麟湖中间有一个湖心岛,岛上树木郁郁葱葱。
湖水触手微凉,苏宇看着一圈圈荡漾开去的水波,感觉很久没有这样放松过了。岸边的湖水很清澈,而越靠近湖心岛,湖水的颜色越深,浅绿,深绿,墨绿。
“我感觉这个湖心岛有点奇怪,你把手放进水中,我要过去看看。”
苏宇的脑海中突然传来16号的声音。
“16号前辈,能不能也带我下去看看?”苏宇问道。
“你一个大活人,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怎么解释?”16号反问道。
“额,那好吧!”苏宇按下好奇心,伸手放入水中。
只感觉掌心温热,扇形石片浮现,有青绿色水波纹在表面层层浮动,似微波振动。
扇形石片在水波振动中模糊身形,水面出现一道尖形冲波。
“前辈,那你怎么回来啊?我不能一直在这里等着啊!”苏宇突然想到。
“不用担心,等我探查结束后,会去找你的。”16号回复。
“前辈,你能自由移动了?”苏宇问道。
“这段时间我恢复了一些能力,短时间离开还是没有问题的!”
“好的,前辈!如果你在下面找到了一些闪闪发光的金属,或者闪闪发光的石头,记得都带回来!那对我很重要的!”苏宇急忙叮嘱道。
“……”
“前辈!听到我说话了吗?”
“前辈!”
“……”
“真的是反应有点太迟钝了!下次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第一时间就想到可能会有什么东西出现!多好的机会啊!白白浪费了!”苏宇有点遗憾。
“算了,还是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东西,如果确实没有,那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好不容易回一趟老家,好好享受一下难得的放松时间吧!”
三宝正在健身器材那边玩的不亦乐乎,笑妍和姑姑正在旁边聊天。
“这个麒麟湖很大,这边绿化的好,附近住的人们也经常来这边健身。”姑姑说道。
“麒麟湖旁边是不是还有一个麒麟路?”苏宇问姑姑。
“有,麒麟路离这边不远,那边就是之前的麒麟岗,也有人叫麒麟村的。”
“有人说,这个地方原来非常干旱,啥都种不了,后来出来一只麒麟。这个麒麟就在这里挖了一个大坑,坑里就出来很多泉水,就是这个麒麟湖。这湖里现在还有很多鱼,有些人整天在这边钓鱼,有人还钓到三四斤的鱼。”姑姑说道。
从姑姑家出来再回去还要1个多小时,苏宇原计划是带三宝在宛城逛逛,但是天空开始飘起了毛毛细雨,就赶紧带着三宝和笑妍往家走。
阴雨天出行都受限制,没有不怕雨淋的,虽然能打伞,穿雨衣,但老家10月的天气已经是感觉到微冷了。
在老家,下雨天没什么事情,就是想着弄点好吃的。
下午到家时间还早,三宝爷爷知道有一个地方的卤羊排特别好吃,就带着苏宇一起找过去。这个卤羊排的地方是在一处比较偏僻的小巷子里,在路口有一个“老杨家卤羊排请往前直走”的指示牌,都是慕名而来的食客,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美食也不怕位置偏僻。
老杨家卤羊排的店面比较宽敞,门口还有停车位。还没到晚上,店家正在忙着烹制招牌卤羊排,几锅已经卤好的热气腾腾的羊排正放在案子上,阵阵肉香扑面而来,但却没有一点羊肉的腥膻味。吃想吃肉多的就要卤羊腿,想吃嫩一点的就要卤羊排,都是一样的价格。鲜香软烂,肉质酥软,尽管羊排经过长时间的卤制,却丝毫没有油腻之感,反而带着一种清爽与轻盈。肉质既不柴也不干,每一丝纤维都吸饱了卤汁的精华,入口即化,却又能在舌尖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平常这家店人很多的,来得晚的还要排队,今天是下雨天,现在还没什么人来。”三宝爷爷说道。
“我们多买点,吃不完可以放冰箱冻着。”苏宇说着,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对于羊肉来说,苏宇向来是有一点排斥心理的,因为小时候对羊肉的腥膻味可是记忆犹新。
每次家里吃一次羊肉,那羊肉的腥膻味能好几天还残留在饭碗上,铁锅上,馒头上,到处都是那股腥膻味。羊肉糊汤面吃起来是非常香,但是那后面吃完之后的洗刷就比较费劲。
三聚口镇有十几个小村庄,镇上实际就是在国道和省道交叉处之间,有一条老街,还有一条新街,基本上在镇上住的人们都围着新街和老街盖房子,这也是三聚口镇最热闹的地方。
老家很多地方都是有来历的,比如三聚口镇的名称,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三聚口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此地恰好是三条河流的交汇处,河水在此相互融合,故而人们便以“三聚口”来命名,寓意着水流汇聚、人杰地灵。而另一种说法则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相传在古代,此地曾是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的重要集散地。那时的商人们,或许是被此地特殊的位置所吸引,看中了这里作为物资交换中转站的潜力,纷纷在此定居并开展商业活动。有人便以聚人气、聚财气、聚运气而“三聚口”作为镇名,寓意着商贾汇聚、财源广进,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很多未见文字记载的历史细节与独特信息,往往只能依赖于在某个地方世代居住的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而历经岁月的洗礼,一代又一代地口口相传,可能会出现记忆模糊。但这种古老而质朴的信息传递方式,不仅承载了无数家族的记忆与传说,更构成了许多人心中关于老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感纽带。
它如同一股温暖而持久的溪流,滋养着每一个归乡人的心灵,让人们在回忆中寻找到那份源自血脉深处的归属感与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