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 LLP
大一的时候写下的这段文字,关于李良攀老师,被我们称为LLP或是攀哥的神奇人物,ACM班最初的故事。
如果要按个性,把我迄今遇到过的老师分成两类,我想只能是这样:LLP和除了LLP以外的老师。
很多同学和中学老师的感情相当亲密,相比之下,在大学里我们对老师更多是高山仰止的钦慕和赞赏。可能是因为中学老师总把学生当孩子一样对待,而大学里我们不仅以成人相遇,老师们也以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思想影响我们。我想我的那些中学老师们想做而没敢做没能做的事,LLP做到了。
LLP的课是一种个性的张扬。
记得LLP的第一节课上说:我不会page by page,也不保证section by section,只能保证chapter by chapter,停顿片刻,转过身挠挠头又说:只能是基本保证……
后来课中提到了Godel不完备性定理,只见黑板上写下大大的“LLP不知”,当时对我的影响完全是颠覆性的。之前我从来没遇到一个老师主动去提及他不知道的知识,介绍给我他觉得很有意思但却不明白的东西。那时是我真正感受到大学的课堂是学术交流而不是知识灌输。课后我们分别与之合影留念(见图)。这就奠定了我们对攀哥的仰慕。
第一次测验分AB两卷选其一,A卷是自己找10个题,覆盖给出的一些知识点,B卷是探究一个open problem,“给你一个课题,看你能走多远!”时间给了一个周末自行完成。
到第二次测验,AB两卷要求分别完成,A卷5个问题,2小时课堂上开卷完成,中场时有提示;B卷4个题,课外使用任何方法完成,晚上8点前自行交到办公室。9个题,共计10小时。这是第二次激情。
记得B卷的第一题上攀哥写了一句话:若只给出一个大概的想法,用计算器得出答案,则此题将被判负。这是个“负”字不是“错”字,完全是一场游戏的心态,教会你方法,看你能不能赢我。
期末考试,不能延长时间,攀哥让我们早半个小时到,把考卷发给我们:“教务处是不允许早发卷的,可是我就早发他能怎么样?”在攀哥心里,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从来都是不存在的,他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在做,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在做。我想这就是俞老师说的“个性”,我们许多人认为自己能有,或是想要有,却不敢有的“个性”。
上学期末写的课程报告回到了我们手中。在课程报告的后面,LLP给每个人贴了一个回复,在评语下面,会画一个笑脸。在那打印的回复下面,是攀哥亲手签的名字,每个人手里的笔迹都不一样。这个细节让我倍感亲切,看到他点滴的用心。
在给胡方炜的评语里攀哥这样说:“感谢你对我教学方式的认可。我想教学本就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在那份公开回复中也说,开卷的形式是否合适,LLP并不敢下定论。他是在表明一种呼声:数学不需要机械记忆。
我仅凭我的感觉妄自揣测,LLP这样另类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因为他觉得教育方式需要改变了,而是他性格的一种本真的表达。他从不感觉到自己另类,他只是在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尝试实现自己的想法。我们之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现在只是简简单单叙述这些往事,就已经又让我激动不已。
We love you,LLP!Forever LLP!
回看当初写下的这些文字,又回味起当初的激情澎湃。在ACM班的这几年中,不知道又有多少理念,多少经历对我们来说是颠覆性的。于是我们就这样不断改变,不断变强,不断超越。
感谢这最初的感动!感谢LLP!更感谢所有带给我们改变的人!
简介:赵天宛,字可盛,男,2008级ACM班,毕业于上海市格致中学。可盛取自马明博碗铭《可盛的心》,以碗心自喻,愿得其神,心胸宽广,盛容天地,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