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要怨你爸爸没钱,朕开局就一个破碗
傅友德表示:兄弟,借一步说话。然后偷偷告诉王弼,这是哥花大价钱专门请来的文盲聋哑一体化服务生,好看没有用,安全才是第一!贤弟,我劝你也赶紧去劳务市场请一个,现在这类人才稀缺紧俏,去晚了你根本请不到!
然而,傅友德小心翼翼到了这步田地,依然没能躲过朱元璋的惦记。
……
……
想要戴上皇冠,必先承受皇冠之重
朱元璋,本名朱八八(重八)。
不是朱爸爸不着调,拿孩子的名字当玩笑,因为在元朝,如果你是汉人,而且你又不当官,你就没有名字权。所以那时候大家都叫朱重八、张九四、胡八万、伍六一什么的。
如果做个对比,朱元璋在中国所有开国皇帝中,出身可以说是最低的。
在坊间,不明真相的群众经常把刘邦和朱元璋放在一起,但刘邦的家底说出来能吓死你!
首先,他什么也不干,照样不愁酒饭;其次,他还有闲钱学习文化知识,参加官府考试。《史记》记载: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哪户穷人家的孩子能过得如此安逸?真相只有一个——他是村子里的隐形富二代!他那身纨绔习气,穷人家根本养不起!
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从他往上数四代,都是欠税专业户,几辈人整天在淮河流域四处躲债。
朱元璋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童工,给地主家放牛。当然,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和大家“突然好想去放牛”的心情是决然不一样的。
不过,日子虽苦,可小朱懂得苦中作乐,整天带着一帮熊孩子玩“装皇帝”游戏,不亦乐乎。小朱表示:在痛苦的深处微笑,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看到如此励志的情景,老天说,那就再给你加点痛苦,让你开怀大笑,好不好?
于是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赤地千里,饿殍遍地。
这种情况下,元政府还在犹豫要不要赈灾,最后决定还是赈灾吧,要不然得让千秋后世戳着脊梁骂。
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赈灾,官府发财,层层盘剥,最后到了灾民手里,没几粒米。
那段时期,朱元璋整日在噩耗里徘徊。
那段时期,太阳从不曾升起,每一天对小朱来说,天空都是一片黑漆。
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四月初六,朱爸爸饿死了;
三天后,朱大哥饿死了;又过了三天,大哥的孩子饿死了;十天后,朱妈妈也饿死了。
很难想象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朱元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至亲在自己面前一个接一个死去,自己却无能为力,内心是何等的崩溃,人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吧!他又哭了吗?不,他把眼泪咽到了心里。
这个16岁的少年举目四望,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连父母都安葬不起,他只能去求地主,希望地主看在自己父亲给他打工那么多年的份上,赏个地方把他爹埋了。地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拒绝的理由也没毛病,薪酬已经按时付清,工作期间也按约提供工作餐,离职后饿死在家,不属于工伤,用人单位没有义务对离职员工负责到死。小小年纪的朱元璋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世人结交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现在,家里只剩他和二哥还活着,活得半死不活。兄弟俩强忍悲伤,用几件破衣裳裹住父母尸体,在一块借来的土地上将父母草草安葬。
事毕,兄弟二人商议,如果组团逃荒,恐怕都得丧命,于是被迫分离。
生离死别,泣断人肠。
在绝望的时候,朱元璋一次又一次地向上苍祷告,希望天可见怜,帮一家人渡过难关,但都无济于事。如今他很清楚,如果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人这一辈子,真正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如此毁天灭地般的打击,并没有使朱元璋痛苦倒地,反而使他完成了从脆弱到坚强的蜕变——那些戴上皇冠的人,都先学会了承受皇冠之重。
与二哥一家依依惜别,转过身来,朱八八眼中的氤氲就化作了一片阴云,他在心里刻下刻骨铭心的四个字:大元,贪官!
这个仇结大了!
有吃的就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背井离乡,风云飘摇,朱元璋的眼中此时充满了仇恨,他扫视着这片凄惨狼藉的江山,他说:我要去当和尚。
其实,朱元璋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混口饭吃。
从小忍饥挨饿,衣不蔽体的朱元璋来到寺庙中,仿佛一下子进入了天堂,他甚至觉得,如果能一辈子做个和尚,也挺好。
然而,和尚多了不光没水喝,也没饭吃。没过多久,寺庙也闹起了饥荒,朱元璋只得收拾起行囊,托钵去流浪。
流浪的生活格外凄惨,但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把朱元璋的脊梁压弯,我们看到,在风雪中走出的,是一个目光坚毅的少年。
朱元璋就这样一路乞讨,一路流浪,偶尔脱口而出:天为帐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睡时不敢长伸腿,恐把江山一脚穿!
霎时间,天就暗了下来,王者之气浓郁……
讲到这里,笔者想说一下帝王之志。
帝王之志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这种志向在历史上也不多见。
注意!笔者所说的帝王之志是一种天生志向,诸如杨坚、李渊、赵匡胤这种达到一定权势,才想得寸进尺的,那叫野心。
刘邦呢,一开始也没有帝王之志,等见识了秦始皇的威仪以后,才激发了一点雄心壮志,但也只是艳羡地说了句,做男人就应该这个样子,霸气程度远不如项羽的那句“彼可取而代之”。后来有了那么一点实力,才觉得:“皇帝轮流做,貌似到我了。”可以说,他的帝王梦是从实践中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笔者认为,项羽和朱元璋才是一类人,属于天生就有帝王之志。
但项羽和朱元璋又不一样,项羽祖上是名将,贵族,与秦国仇深似海,他有天生帝王志,是可以理解的。
可朱元璋呢?他怎么会有帝王志向?
所以我们姑且认为,朱元璋是注定的王者吧,既然是注定,那偶尔霸气外露一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这位注定的王者又做了什么?厚积薄发,然后王者争霸?
你想错了,这么麻烦的事他才不干,王者嘛,就要有王者的范儿——他继续要饭,足迹踏遍万水千山,然后绕了个圈,又回到了当初出家的凤凰山。
此时此刻,元朝大地已然烽烟四起,造反的队伍一批盖过一批。
而我们的主人公,依然在於皇寺里,安静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被逼从戎,一不小心竟成了枭雄
此时的朱元璋,一心想要安逸,老天却说:对不起,不可以!你的使命不允许!
于是祸从天降!
话说朱元璋有个发小叫汤和,在郭子兴手下混得很不错,于是写信拉朱元璋入伙。
朱元璋虽然被欺负的无比凄惨,但为了能够一直吃饱饭,铁了心要做一个守法和尚,坚决谢绝了汤和的好意。
可老天就是不给朱元璋做一个好人的机会,他和汤和的事情被人告发,硬生生被扣上了一顶勾结反贼的帽子!
现在,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只有三条路:死!死!死!——跑路,饿死!被抓,砍死!!谋反,乱刀砍死!!!
横竖都是死,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大元,新账旧账一起算吧!
暮鼓晨钟,残阳饮血,朱元璋和自己的僧袍、蒲团、大钟、要饭碗一一惜别,他从这里走出去,元朝大地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公元1352年,朱元璋投奔红巾军江淮地区的领头人郭子兴,然后——当了上门女婿。此时的朱元璋,依然没有摆脱饥寒交迫带给他的阴影,只要能吃饱饭,吃软饭也行!
自此,军中皆称呼朱元璋为公子,而“朱元璋”这个正式的名字也是此时才改的。
第二年,朱元璋回乡募兵,外加沿途招募,他的帐下已经群英荟萃,兄弟有徐达、常遇春、郭英、周德兴等人,朱元璋终于组建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元末最可怕的汉人军团呼之欲出。
当时的濠州并不是一座大的都城,但在这里就聚集了红巾军五个元帅。郭子兴自成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组成一派,两派之间貌合神离,矛盾重重,都恨不得把对方干掉,将对方的势力吞并。公元1352年秋,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脱脱灭了,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濠州避难,彭大与郭子兴称兄道弟,赵均用则与孙德崖相交莫逆。在孙德崖的挑唆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将他一顿毒打,并准备打完后就干掉他。朱元璋得到消息,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郭子兴。从此,两派结下了死仇。
不久,彭大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再加上郭子兴等五个元帅,濠州乱了。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整天就知道窝里斗,知道他们没有太大出息,成不了大气候,于是带着心腹徐达、汤和等24人离开濠州,准备南下滁州,另立山头。
此时的朱元璋,俨然已不再是那个眼里只有自己饭碗的小吃货,他升级成了一个“大吃货”,他此时的愿望,是让天下人的饭碗里都有饭吃。
当时,除了濠州城里的两王五个帅,最厉害的红巾军是刘福通和徐寿辉率领的两支队伍,他们都是红巾军的元老人物,谁也没把朱元璋放在眼里,这恰恰给了朱元璋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
在南下滁州的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主动来投靠,朱元璋和李善长聊出了相见恨晚的火花,二人因此成了好朋友,相约携手共创大业。
滁州,不在话下,朱元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城拔寨,至此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当年那个人见人嫌、狗见狗咬的叫花子,如今已然割据一方,他在虎视江山。
然而,没过多久,郭子兴就跑来夺权了。
郭子兴因为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在濠州过的十分憋屈,当听说自己的女婿拿下滁州时,也不管朱元璋是不是愿意,打声招呼就来了。朱元璋心里虽然郁闷至极,但也不能在这个时候翻脸无情,给自己扣上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声,事到如今,还能怎么办呢?赶紧地交权呗。
公元1355年,郭子兴一不小心病死了,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方面军基本都是朱元璋的人。所以,朱元璋实际上才是这支队伍真正的王。
郭大哥,是我害了你啊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在道义上便没有了沉重的包袱,他开始筹划兼并整个郭子兴部。
公元1355年秋,朱元璋准备攻打集庆,即现在的南京。刚刚投降不久的陈野先主动请缨,朱元璋表示:老陈,你办事,我放心!
这时,智将冯国用站出来劝阻,明确指出,陈野先靠不住,他之所以投降,不过是为了保命。现在让他带领旧部去打金陵,恐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朱元璋沉默不语,冯国用坚持谏阻,朱元璋幽幽说道:“人各有志,他想跟蒙古人还是跟我,悉听尊便吧!”难道,朱元璋胸襟真的如此宽广?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冯国用所料,陈野先去了没几天,就派人送回一份公文,报称:南京右环大江,左枕崇冈,不易攻取,建议先南下攻取溧阳,向东夺取镇江。并说这是断敌粮道,使南京可以不战而下的最佳方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陈野先的缓兵之计,他根本不愿意为朱元璋打仗。朱元璋看到书信,微微一笑,并不采取其他措施,只让李善长写了一封回信,向陈野先指出,长江天堑已不能成为我方夺取南京的障碍,现在我方占据上海,已扼其咽喉,你这是舍全胜之策,而为迂回之计。
这封信实际是向陈野先点明,我已经知道你有反心了!那么,陈野先又会做何反应呢?
要说反应,朱元璋的反应比陈野先的反应还快,他这边刚回完信,立马建议张天佑和郭天叙去攻打南京。
郭天叙见朱元璋叫自己去打南京,一开始很不满意,怀疑这家伙有不良企图。张天佑虽然也觉得朱元璋居心叵测,但他眼里更多的是利益。在他看来,南京那边已经有陈野先的人在打先锋,自己的部队一到,两面夹击之下拿下南京问题不大。到时候,自己和郭天叙就可以完全脱离朱元璋的制约,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那可是南京啊,数朝古都啊,发展好了当个皇帝也是很有可能的!
张天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郭天叙,郭天叙受到了极大诱惑,激动而无法自持,两人一合计:干!于是立即带着本部人马前去血战南京。
郭、张二人都没有考虑清楚,南京是数朝古都,王气十分浓郁的地方,朱元璋自己不攻,却在占据南京门户的大好形势下,把这么大的好处拱手让给他们,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用意何在?
郭天叙和张天佑率军东下,部队抵达秦淮河,与元朝南台御史大夫福寿相遇,当头就是一波惨败。在溃退中,二人遇到了陈野先的部队,郭天叙喜出望外,心想这是朱元璋调遣援军来了,天不亡我!可等到他催马走近,却被陈野先一枪挑落马下。张天佑见状,拍马便走,却终没能逃过福寿与陈野先的两面夹击,力战而死。
这一仗,郭天叙的部下几乎被杀戮殆尽,余众狼狈奔逃,回到滁州向朱元璋泣诉战败经过,朱元璋闻言失声痛哭:“是我害了你们啊……”
哭完,擦擦眼泪,收编郭、张二人的余部去了。
第二年,趁着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与江南元军死磕,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杀向南京,战争进展得十分顺利,不到10天,南京到手。
在南京,众人建议朱元璋给南京改名字,叫应天,寓意非常简单明了,就是顺应天意的意思。这个名字,既表示朱元璋是天选之人,又强调他们这支队伍是天选之师,马屁味很浓重,但是大家都喜欢,就这么决定了!
“卧龙凤雏”聚应天,九字国策定江山
没有了郭家人的钳制,占据南京的朱元璋终于拥有了完全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家,这是他和老婆、和兄弟们自己的家,在这里,朱元璋终于可以卸下多年以来的防备,安安稳稳地大睡一觉了。
但是,酣眠虽可小太平,天风总会吹梦醒,朱元璋目前的处境还容不得他高枕无忧。尽管朱元璋此时已经占据了王气浓郁的南京,尽管他们现在称这里为应天,但是,是不是天选之人、是不是顺应天命,老天说了不算!倘若自己都信了这一套说辞,那就是自欺欺人。朱元璋现在完全没有自欺欺人的资本,因为他现实中的敌人远比想象中更残忍。
这时的朱元璋,四面环敌,东、南两面是元军,东南面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形势一片不好,非常不好。下一步怎样发展,如何在群雄环伺的情况下问鼎江山,猎到“天下”这只最大的“鹿”,这需要很高深的谋略。而要做到这一点,出身低层家庭、最初职业为“和尚”的朱元璋显然是心有余力不足的。这个时候,只有那些饱览史书、深通谋略、明了兴衰成败之规律的精英知识分子,才能为朱元璋做出通盘正确的战略谋划。
朱元璋很幸运,因为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碰到了一个很厉害的人。
公元1358年,朱元璋率军攻打婺源,打了很长时间也没攻下来,急得他抓耳挠腮,这时候大将邓愈提议:大哥,这地界有个叫朱升的隐士,是个很厉害的人,曾凭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万众雄师,我觉得你可以去问问他有没有办法。
朱元璋这个时候还是很尊重知识分子的,于是换了便装,从连岭出石门,亲自去找朱升求教。
两人见面以后,经过一番深入交谈,朱元璋确认朱升是一个博学多才、有着独到见解的很厉害的人。而朱升也透过朱元璋的言谈,断定他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将来问鼎天下结束乱世大有希望,于是便道出了深藏心中的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九字箴言一出,天下又是为之一震。
所谓“高筑墙”“广积粮”,通俗的说法就是在抢地盘的同时,不要忘记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最大限度地保护战争成果;同时,全力囤积军需物资,确保后勤供应。
而“缓称王”,则是这九字箴言的核心内容。朱升提醒朱元璋,在与大元,乃至其他义军抗衡的过程中,不要有点成绩就骄傲,扩大战果就浮飘,做人一定要低调,切不可急于称王称霸,以免成为所有人的箭靶。
朱元璋觉得读书人的分析就是不一样,很有道理,于是便将朱升这“九字箴言”定为今后发展的总战略方针,史称“九字国策定江山”。
国策已有,下一步就是如何摆平对手,此时此刻,朱元璋明面上和心中藏着的对手主要有以下几位。
第一位肯定是导致他家破人亡、出家要饭的大元。当时,虽然全国上下已经红巾遍地,元朝的江山已然一片狼藉,但快死的骆驼也不小,大元依然能够调遣重兵将“红巾军们”困在有限的范围内,然后看着那些想独霸天下的人自相残杀,准备等他们内耗到一定程度,再进行收网行动,将其一网打尽。
第二位是盘踞在苏州一带的张士诚。张士诚与朱元璋的地盘接壤,当年,朱元璋拿下南京时,为保障根据地的安稳,曾主动给张士诚写信示好,希望对方不要窥觑他的地盘。
而彼时的张士诚势头正旺,根本没把初出茅庐的朱元璋放在眼里,两家随即发生边界摩擦,结果张士诚被朱元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两家从此就结下了仇。
张士诚这个人,表面看着持重寡言,好像很深沉很有气度,但实际上胸无大志,也没有远见卓识。他占据吴中后,小富即安,觉得人生达到这个高度就可以了,于是开始放浪形骸,松懈政事。他的弟兄们也见样学样,大家一起沉迷于珍宝、美酒,遇到打仗的事情时,一定要张士诚给足了赏赐才肯出征,而且每次出征都带着大小老婆、美酒乐器,就跟出游一样。但即便如此,朱元璋在与张士诚的对攻中也没有占到便宜。
第三位是“布袋和尚”彭莹玉曾经率领的那支起义军。彭莹玉战死后,徐寿辉成了这支队伍的大当家。若以才能来说,徐寿辉也不是特别差,毕竟能在乱世中雄起的人物,怎么可能没有本领。但他手下有个更厉害、更有野心、更心狠手辣的人物,这个人就是陈友谅。
公元1360年,陈友谅在江州发动兵变,软禁徐寿辉,彻底接管彭莹玉留下的这支队伍,随即以江州为都,自称汉王,其势之大,一时无两,是朱元璋占领南京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第四位是浙江的方国珍。方国珍海盗出身,志向不大,是个骑墙党,表面上对朱元璋很恭敬,但这样的人物很可怕,如果朱元璋陷入险境,他肯定会落井下石,然后再狠狠地扎上几刀。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是朱元璋一直暗藏于心中的敌人,这就是在刘福通扶持下“号令江湖”的小明王韩林儿。
对于其他敌人,朱元璋虽然忌惮,但还不至于无计可施,到了必要时候,拉开架势大干一场就行,谁赢了谁做主。但面对小明王,朱元璋却是万万无法主动挥刀的。
朱元璋最初隶属于郭子兴的队伍,而郭子兴名义上又是刘福通和小明王的人,换而言之,朱元璋即便折腾得再大,追根溯源,他也是“明教”的人,而且他也确实接受过小明王的册封,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的平章政事(用现在的官职衡量,相当于江南军区司令员)。这也是最让朱元璋头疼的地方,虽然朱元璋这个人不是很讲道义,但他也深深知道,做人,吃相不能太难看,名声还要顾及一些,否则一旦给别人留下口实,就会被群起而攻之,到时候就难了!
面对着四面环绕的强敌,朱元璋又犯难了——这仗怎么打?打谁都可能有一伙势力在背后捅刀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朱元璋一面薅着头发,一面不住嘴地骂自己:没文化,真可怕!
朱升这时也没有了办法,他善智谋策略,但并不善阴谋诡计,让他和这么多厉害的人一起拼智力,他也有点束手无策啊。
朱元璋那帮草根出身的兄弟就更不用说了,让他们打仗拼命一个顶俩,让他们想策略、定方针,那真是难为人。
然而,就在大家一起薅头发的时候,又一个厉害的人出现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你要先除陈友谅
公元1360年,刘伯温来到应天府,和朱元璋一见如故,随即一针见血地指出:东方不亮西方亮,你要先干陈友谅!
刘伯温认为,不管你老朱现在实力有多雄厚,多线作战显然是不现实的,那是自取灭亡,所以必须各个击破。那么,到底应该先击破谁呢?显然是陈友谅,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陈友谅很厉害,而且有大志,不能给他继续做大的机会。如果等他羽翼彻底丰满再动手,最后的结果很难预料。
第二,陈友谅这个人平素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打陈友谅,愿意去帮忙的人肯定不多,而希望他死的人也肯定不少。
第三,张士诚和方国珍也就是土军阀的格局,志向短、眼界低,不足为惧,你打陈友谅,他们喜闻乐见,迫切希望你们两败俱伤,然后再跳出来坐收渔翁之利,所以你打陈友谅的时候,他们不会轻易动手。但陈友谅不一样,这人是有帝王之志的,他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你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步步做大,所以如果你先打张、方二人,陈友谅一定会趁机给你致命一击!
第四,那个半死不活的大元,目前的态度和张、方二人的态度基本一样,就是坐山观虎斗,暂时可以不用考虑,等将来扫平周边,再集中力量对付他。
至于另外的敌人嘛,老朱,借一步说话……
朱元璋听完刘伯温的滔滔陈述,眼睛瞬间就亮了,猛地一拍大腿:你的鬼点子真多!
当即决定,召集兄弟,血战陈友谅!巧了,陈友谅这边的想法和朱元璋这边的想法一模一样。
朱元璋与陈友谅,两个都有野心做天子的人,他们谁都不想让老天多出一个和自己争天下的儿子,他们都想把对方扼杀于摇篮之中,一场惨烈大战即将上演。
公元1360年,陈友谅除掉徐寿辉,在江州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接着,陈友谅邀约张士诚一起血洗应天,表示事成之后愿意和张士诚一起平分朱元璋的地盘,张士诚口头答应,实际按兵未动,暗中观望。陈友谅自持兵多将广,自信膨胀,决定独吞朱元璋。
消息传来,应天震动,众将纷纷献策,你一言我一语,就是没人能够说到点子上。再看刘伯温,沉默不语,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
朱元璋赶忙奉承道:“运筹帷幄的刘老师,您怎么看?”
刘伯温慢慢说道:“诱敌深入,重兵伏击,此战可胜!”
这话……朱元璋纵然大字不识几个,他也知道诱敌深入,重兵伏击,能打胜仗啊!问题是,怎样才能诱敌深入?
朱元璋思来想去,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在历史上记载不多,但这个人能给陈友谅造成致命诱惑,这个人不是什么倾城绝色,他只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名抠脚大汉!
当时,朱元璋手下有一员武将叫康茂才,他与陈友谅是湖北老乡,是老相识、好朋友,朱元璋希望他能配合自己演一出戏,把陈友谅引入自己的圈套里。康茂才当即表示:“大哥,我办事,你放心!”
当即,康茂才给陈友谅写信,说我因为和你陈兄的关系,在朱元璋这里备受猜忌,日子过得苦兮兮。想我当年也是镇守一方的狠角色,怎么能任他一个要饭的随意揉搓,所以我决定反了朱元璋。陈兄,老康我现在就将这边的排兵布阵图献上,他日你若挥兵而来,我必为你做内应,你我联手,让应天府血流遍地,让朱元璋身首分离!
陈友谅出于对朋友的信任,也不疑有他,读罢信哈哈大笑:朱和尚,我陈友谅有这样肯过命的兄弟,你的死期到了!
当即,亲率大军,直扑应天府,结果,中计!
此一役,陈友谅经历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手下兄弟死伤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部将于光、欧普祥皆缴械投降,陈友谅乘小船仓皇逃命,又被朱元璋部下一路追杀,千辛万苦才逃出生天,但江西大片地盘都被朱元璋收入囊中。
朱元璋正想趁热打铁,乘胜追击,后方发生了变故!
鄱阳湖水军大战,陈友谅含恨归天
公元1358年,刘福通亲率主力攻破汴梁城,将“宋”政权推向巅峰,然而水满则溢,乐极生悲。
公元1359年,元将察罕帖木儿重兵包围汴梁城,刘福通孤军无援,带着韩林儿败走安丰,在极艰难的形势下坚守安丰4年零9个月。
公元1363年,张士诚趁朱元璋鏖战陈友谅之际,派部将吕珍突袭安丰,安丰危矣!小明王危矣!水深火热之际,刘福通能想到的“救火队长”只有朱元璋。
当时,刘伯温和朱元璋手下很多兄弟都不同意前去救援,纷纷表示这是借别人之手除掉小明王的大好机会。
朱元璋力排众议:我们不能让别人说我们不仗义,只有让别人觉得我们够仗义,我们才能高举义气,聚拢人气。
然而,朱元璋终究还是去晚了一步,至于是不是故意去晚的,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安丰城破,刘福通力战而亡。幸好,朱元璋的人马顺利救出了韩林儿,并把他送往滁州崇阳宫安置。
朱元璋去安丰给了陈友谅喘息之机。陈友谅惊魂稍定,猛然一拍大腿:“此时不打反击,更待何时反击?”
这一次,陈友谅率大军60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飞梯冲车,百路并进。不过,他并没有直扑应天府,而是准备先吞下朱元璋治下的另一重镇——洪都府(现在的南昌)。陈友谅兵临南昌,将这座古城整整围困了85天。然而,这85天非但没有把南昌守军困死,反而把自己围得粮草不济,不得已之下,陈友谅只好选择“网开一面”,他东出鄱阳湖,试图引朱元璋来进行水战。
论水战,陈友谅是占据很大优势的,他这次为了一口气弄死朱元璋,带来的都是三层甲板能跑马的巨无霸战舰,在当时,差不多就是航空母舰一般的存在,而朱元璋手里只有数百艘乘风也破不了浪的小船。
劣势条件下,朱元璋没有慌乱,他冥思苦想,灵机一动:当年周瑜打曹操好像和我现在的情形差不多嘛!
终于,在位于鄱阳湖内的康郎山,两军相遇了。
陈友谅充分发挥自己的装备优势,将巨舰摆成个一字长蛇阵,横铺几十里,“望之如山”,阵仗之大,足以把胆小者吓得瑟瑟发抖。
朱元璋则把自己的小船队分为20队,给水军们全部配上小火炮、小火铳、小火箭、小火枪等等。
陈友谅一声令下,巨型战舰平推而来。朱元璋一声令下,军中火炮、火铳、火箭、火枪齐发,狠狠射向陈友谅的队伍中。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暗中派出了一支敢死队,他们驾驶着装满火药和干芦苇的小船,从敌军背后偷偷驶近,及至近前,敢死队员们将干草点燃,顺风把小船摇进巨舰群的缝隙之间。
说时迟,那时“呼啦”一下,数百艘巨舰瞬间燃成一片汪洋火海。陈军此时也不知是该先救火,还是应该积极应战,抑或是仓皇逃命,60万大军乱作一团。有侥幸从火海中逃出的船只,奔着湖口的方向疾驶而去,只要出了湖口,他们便多了一丝活命的机会。但朱元璋早就派人锁住了湖口,来者必杀之。
鄱阳湖首战,陈友谅溃不成军,损失惨重,但他不是个轻易认输的男人,说他不见棺材不掉泪也好,说他宁肯断头也不断信念也罢,总之他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和部队的状态,带着士兵们再次投入到了与朱元璋的殊死搏斗中。
这一次,陈友谅仍选择用巨舰逼近,同时箭弩齐发,使朱元璋的小船没有丝毫靠近的机会。待到两兵快要相接时,陈友谅又命人高举火把,居高临下投掷到小船上。一时之间,朱元璋的阵营很快变成一片火海,甚至连主帅的指挥船都陷入了火海之中。
不过,陈友谅比朱元璋还要狠,他打定了擒贼先擒王的主意,暗派一支精锐部队乘小船向朱元璋的主帅船杀来,等到朱元璋发现不对劲时,已经躲避不及。陈军死士蜂拥而上,誓要取下他的项上人头。
幸好,朱元璋身边此时有位愿为大哥两肋插刀的兄弟。大将程国胜不由分说就强行将朱元璋宽衣解带,然后把朱元璋的衣服往自己身上一套,迎着敌军而去,随即就被乱箭射杀,仰身栽倒于鄱阳湖中。陈军见“朱元璋”已被干掉,大功告成,兴奋不已,也没有及时去验明正身,也不再管船上其他人的生死,兀自欢呼雀跃。朱元璋趁机从水下遁走,侥幸捡回一条性命。
不明真相的朱军众将士听说领导人阵亡,早已无心恋战,渐渐呈现溃退之势。眼见胜负将分,说时迟,那时快,“嗖”的一下,前来救援的常遇春在外围远远地搭弓射箭,一箭命中陈军帅船上的张定边。
紧接着,常遇春的外围部队将鄱阳湖主战场围成了一个圈,大家带着为领导人复仇的心情,疯狂地向陈军主战船发射箭支。身负重伤的张定边护着陈友谅左冲右突,无奈四周已被常遇春围得铁桶一般,根本突围不得。
突然,一支流箭乱打正着,狠狠地正中目标,陈军中发出一声哀嚎,主帅陈友谅竟被爆头而亡,一代枭雄,就这么低调而又憋屈地死了。
得知父亲被杀,驻守在武昌城的陈友谅次子陈理下令三军素缟,誓要为父报仇,然而不等他发动大军,朱元璋已经将武昌城围了起来。
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百官的一再请求之下,一脸不愿意地进阶吴王,建百官司属,开始代小明王发布命令。称王后的朱元璋豪气满腹,触动了灵感倾泻,一首好诗脱口而出:“马渡溪头苜蓿香,片云片雨过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这首诗,既能够看出朱元璋气吞山河的帝王气概,也能够看出他与众不同的文化水平。
因为早在一年前,张士诚已经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王,朱元璋为西吴王。
陈理这边,面对朱元璋的重兵围城,几次试战均不能胜,已然自乱阵脚,当初誓要为父报仇的孝心早已烟消云散,现在就想着要是能逃走该有多好。
陈理的属下陈英杰却换上朱军军装,怀揣利刃,悄悄混入朱军大营。正如他预料,朱军将士鏖战已久,又刚刚射杀了对方主帅,此时无论精神上还是戒备上都十分松懈,陈英杰得以轻易接近朱军主帅营帐。
陈英杰用刀尖划开帐面,暗中窥觑,只见帐中只有一人正有模有样地坐在灯下看书,一边看,一边挠头,完全一副看不懂的模样。陈英杰暗忖:“没有文化还装有文化,这不是朱元璋还能是谁呢!”想到此处,陈英杰猛然抽出腰刀,以奔牛之势冲入帐中。
也是朱元璋命不该绝,他在努力认字的时候隐约感到帐外腾起一股杀气,多年的征战经验使他产生了本能反应,堪堪躲过陈英杰的致命一刀。不等陈英杰砍出第二刀,守在帐外的贴身保镖们已然一拥而入,将陈英杰乱刀砍杀。
第二天,朱元璋命人提着陈英杰的人头去城下叫战。陈理见此情景,最后的一丝希望也变成了绝望,为了避免生灵再遭涂炭,他心如死灰地向朱元璋竖起了白旗。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父子,并没有按兵不动,就地休整,而是挥兵继续向淮河地区推进,他要和张士诚好好算一算旧账。
张士诚、小明王、方国珍……还有谁
前文有所提及,张士诚与朱元璋的仇由来已久。
朱元璋在不断成长和壮大的过程中,不论是为人处事、用兵用将,亦或是对外的政治交往,都是采取相当谨慎的态度和方针。为了在四面受敌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他不得不把自己的锋芒掩藏起来,并试图采取结盟的方式来保存自己的军事实力。
当年的朱元璋与张士诚相比,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因此在示好请求结盟的时候,被张士诚狠狠地鄙视了一番,此后两个人在边界问题上时有摩擦,但谁也无法将谁从地图上抹下。
后来,张士诚投诚了政府军。
其实,老张此时的选择也是迫于形势而不得不走的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一方面,当时,张士诚在与朱元璋的数次交战中折了很多兄弟。而且,早已投靠元朝的方国珍又来抢夺昆山和太仓,这使得张士诚和朱元璋一样四面受敌。战场上的连连失败使得军心涣散,张士诚已经岌岌可危,他不得不在当前的形势下给自己选择一条相对较好的出路。
另一方面,张士诚在起义征战的过程中,为了迅速扩张,曾招纳大批元朝旧臣和投降地主,以及各路江湖奇异人士。这些人迅速取代了张士诚的原班人马,成为队伍中参政议政的重要力量。这样就使几拨人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也为张士诚团队的内部瓦解埋下了祸根。
这群元朝旧臣当初选择投降于张士诚,实则是再明显不过的政治投机。当看到战事不利,他们又开始蛊惑张士诚投诚大元王朝,建议他借助元军势力绞杀各路枭雄,最后做大自己。张士诚对此游移不定,于是他向自己的亲弟弟张士德征求意见,小张只说了八个字:“可降元朝,以为支柱。”
或许是出于对亲弟弟的信任,或许是自己已再无赈济苍生之心,很快,张士诚倒向了蒙古人。张士诚投降后,元政府册封他为太尉,拿他当枪使,让他去和江南义军拼命厮杀。
在元政府的资助下,张士诚的实力逐渐进入了巅峰状态,地盘也达到了空前规模。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张士诚无限膨胀的野心和欲望。为了得到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待遇,张士诚三次向元政府上书,索要王爵,但骨子里瞧不起汉人的蒙古人一再拒绝。
张士诚一怒之下,自立为吴王,分封百官。这也意味着,张士诚已经和元朝走向决裂,他不再拥有元朝的庇护和资助,但老张此时已不在乎,他也想成为这天下之主!
他趁着朱陈二人鏖战之际,想一举吞下离自己最近、被困已久的“宋”政权。
但张士诚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竟然肯放弃一举击杀陈友谅的大好时机,前来营救刘福通和小明王。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当年都不拿正眼瞧他的朱元璋,此时竟然已经成长为王者。而且这个朱元璋在救下小明王以后,竟然像疯了一样,摆出一副杀红眼的架势,向着自己的大本营席卷而来。
江阴一战,张士诚不仅丢了军事要地,还折了自己的亲弟,眼见朱元璋气势汹汹,兵锋直指本家都城,张士诚都要被吓坏了!幸好陈友谅缓过劲来,回手又给朱元璋打了一个反击,否则,老张怕是要死在陈友谅前面了。
然而,当陈友谅与朱元璋再次鏖战的时候,张士诚竟然当起了酱油党,好像谁胜谁负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一样。不得不说,刘伯温看人真准,张士诚的确眼皮子浅格局低。
正是这种自私自利的低格局,注定了张士诚最后的结局。
朱元璋灭掉陈友谅以后,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奔张士诚而来,以平推之势一口气拿下通州、兴化、盐城、高邮、泰州、宿州、安丰、濠州数地,彻底将张士诚从江北赶了出去。
公元1366年5月,朱元璋向张士诚发起了最后的总攻,再下杭州、湖州二城,将东吴都城平江打成孤城。随即重兵围城,发动平江之战。
兵围平江的同时,朱元璋派心腹廖永忠去接韩林儿来应天享福,但老天并没有给朱元璋这个表忠心的机会。韩林儿在瓜步渡江时,船底不知道为何漏水了,“明教”第二代教主沉尸江底。随即,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公元1367年为“吴元年”。
很多人都认为,这事儿绝对是朱元璋让廖永忠干的,可老朱真是那样的人吗?但不管怎样,韩林儿一死,朱元璋称帝就再也没有道德上的障碍了。
平江之战中,朱元璋筑墙围城,并制造三层木塔楼,高过城墙,以弓弩、火铳向城内射击,还设襄阳炮日夜轰袭。其间,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都被张士诚拒绝。张士诚死守平江,箭尽后,以屋瓦为弹,粮尽时,以老鼠、枯草为食。
平江城百姓一片恐慌,张士诚团队却开始了最后的享乐。平江被围的最后一天,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在城头督战,仍不忘享乐,恰好一炮打来,小张的脑袋被打得粉碎。
吴元年(公元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大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率军展开巷战,拼死抵抗,失败被俘后,自缢而亡,东吴灭。
灭掉张士诚,朱元璋马不停蹄,命汤和为征南将军,挥军杀向浙东方国珍。又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征讨福建。同年,方国珍降。
公元1368年,南京城里,那个曾经的孤儿、和尚、要饭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王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随即,朱元璋策马扬鞭,指向大元。
这江山,是我让给你朱元璋的
从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3年)正式投靠郭子兴开始算起,到真正开创大明基业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竟然只用了16年时间,就从一个眼里只有饭碗的吃货,脱胎换骨成为一代帝王。试想,若不是尝遍苦辣辛酸、历尽血雨腥风,吃常人所不能吃之苦,用常人所不能用之力,谋常人所不能谋之勇,何来如此壮丽的人生?
虽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国,但对于朱元璋来说,这只是他帝王人生的开始。要想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他必须酌古斟今,以人为鉴,悟透历代帝国的兴衰,总结败亡枭雄的教训,才能避免自己重蹈覆辙。当然,以朱元璋此时的文化水平,他未必能把司马迁老师的《史记》完整地读下来,更不要说读明白,但此时在他的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没错,咱们说的就是元朝大名鼎鼎的最后一个皇帝——铁锅。
元至正二十八年,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军攻打到北京通州附近,一统中原近在眼前!
明开国军事统帅、明开国第一功臣、明史第一名将徐达率大军驻扎在城外,此时,他在等待两个结果:一是血战大都,与元政府做个彻底的了结;一是元顺帝良心发现,为避免生灵涂炭,降而不战,展现出一个帝王最后的尊严。
然而,徐达是万万也没有想到啊,铁锅这家伙居然如此奇葩,堂堂帝王竟然一点脸面都不要,连挣扎一下的姿态都没有,玩了招金蝉脱壳,望风而逃,临走,他还给朱元璋留下了一首诗:
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
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你瞧瞧人家这话说的多有水平——不是我铁锅昏庸无道祸国殃民,是王气这东西因为地球自转发生了转移,既然天意如此,我就把江山让给你这后辈吧。
在中原待不下去了,铁锅一路逃窜,最后只好带着蒙古人回归漠北老家。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铁锅因为“急性痢疾”死于内蒙古克什腾旗,庙号“思宗”。朱元璋因为他不战而逃,讽刺他是“知顺天命,退避而去”,故追谥他为“顺帝”,这个侮辱性极强的叫法从此就传开了。
把时间往回拉一点。徐达克复北京以后,顺势一扫,北方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尽入明军之手,铁锅的不战而逃使整个北伐战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困据山西、陕西的元地主武装集团完全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朱元璋大手一挥,全军转入下一个战略阶段。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8月15日,朱元璋命孙兴祖、华云龙留守北京,命徐达、常遇春挥师向西,攻取山西。同时,命冯胜、汤和由河南渡河向北,策应攻晋主力。经过近5个月的艰苦作战,明军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月攻克大同,进而平定山西。
这时,元朝在陕甘方面尚残存李思齐、张思道等率领的军队10余万人。徐达平定山西后,迅即转攻陕甘,以求彻底完成此次北伐战略任务。自二月徐达派常遇春、冯胜渡河攻陕,至十二月明军击溃王保保反攻兰州之军,历时10个月,明军基本平定陕甘。至此,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宣告结束,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同时,丢失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来了!
华夏,自五代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以后,我华夏热血男儿没有一天不想把它夺回来。
然而,岳飞,没有成功……隆兴北伐,没有成功……开禧北伐,没有成功……
可朱元璋,一个扁担横放只知道是个一字的文盲,硬是高喊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把燕云十六州从胡人手里夺了回来!
从分到合,整整过了455年……
可朱元璋说,大家先别激动,等我腾出工夫,再彻底解决一下其他争议领土问题。
朱元璋翻开心中的那个小本本,那上面赫然还写着两个大字——贪官。
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对付贪官的手段,可谓前所未见,惨绝人寰,令人毛骨悚然。
在明朝,谁要是敢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不好意思——等死吧!
死,还不能叫你舒服着死!除了剥皮楦草制成标本外,还有铲头会、刷洗、枭令、称竿、抽肠……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正是因为朱元璋的一系列残酷手段,他在历史上被贴上了暴君的标签。但也正是这个暴君,制定了“平民可以拘役贪官”“天灾可以不经批示直接开仓救人”的神奇律法。
而且这个暴君,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他曾在八天之内,审批奏章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平均每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这个暴君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也堪称登峰造极。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
这个暴君因为身世可怜,所以深知百姓疾苦,他一再减免天下赋税,重视赈济灾荒,兴修全国水利,并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
在这个暴君当政的时代,中国古代老百姓社会福利最好。免费养老院(养济院)、免费医院(漏泽园)和免费公墓(养济院)统统出现。这个暴君还曾试验过“保障房”政策,命令官员在南京郊外修筑公房,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
那么现在,对于这个暴君,你又怎么看?
当然,朱元璋被骂,也不算冤枉他,血腥、残忍的事情他也确实做了。
我们知道,人有一种很不好的心态,叫自卑。
自卑到了极点的人,就会格外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任何人的任何言语,他都会映射到自己身上,想法非常消极。
种种迹象显示,朱元璋就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他的自卑源于自己悲惨的身世和没有文化的事实。
但他是个王者,王者通常不愿意承认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他只会用一些极其夸张的方式来寻找心理上的平衡。
朱元璋也是这种心态——如果谁敢瞧不起寡人,寡人就让他做不成人!
出于这种心理,洪武时期,出现了令人防不胜防、极度抓狂的文字狱。
实际上,做过乞丐和和尚,一直是朱元璋内心深处抹不去的伤,谁碰谁遭殃。大明臣民其实谁也没有胆子也没有兴趣当着朱元璋提及这两件事,但朱元璋自己整天疑神疑鬼,暗暗制定了一系列奏章“敏感词”。但凡“光”“秃”“僧”等与和尚沾边的字眼儿,都是他的大忌。
又因为是造反起家,所以朱元璋也非常讨厌别人提“贼”和“寇”。由此将防区无限扩大,简直不给文人活路了。
以下,便是一份不太详细的朱元璋冤杀文人档案:
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在贺表中写道:“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元璋认为,光暗示秃,生暗示僧,则暗讽贼……拖出去斩了!
僧人来复作诗:“金盘苏合来殊域”,“殊”被视为“歹朱”……拖出去斩了!
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作《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的语句,“则”同“贼”……又拖出去斩了!
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作《贺冬表》中有“仪则天下”的语句……
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智”的语句……
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作《谢赐马表》中有“遥瞻帝扉”的语句,被视为“帝非”……
德安府学训导吴宪作《贺立太孙表》中有“天下有道”的语句,“道”与“盗”同……
……
……
更夸张的是,朱元璋连先贤孟子都不放过。他说:死了就没事了吗?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孟子牌位被撤出孔庙。后来因为文星黯淡,朱元璋心虚,才又给搬了回来。
但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吗?朱元璋说不行,这样我多没面子,遂下令删节《孟子》,凡对君不敬之言一律删去,所删内容占全书的三分之一。
整治完读书人,再整治有功之臣。
朱元璋说,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功劳越大,可以吃得越多。伯温,你过来一下……
关于刘伯温的死因,目前尚无定论,但朱元璋一口咬定:“胡惟庸干的!”
历史学家吴晗老先生表示不同意,他说:“刘伯温被毒,出于明太祖之阴谋,胡惟庸旧与刘伯温有恨,不自觉地被明太祖所利用。”
至于真相如何,朱元璋表示——死无对证!因为——胡惟庸你也过来一下。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
胡惟庸属于典型的才能不够,溜须来凑,人品极差,为人正直的人都不爱搭理他。
当年朱元璋起用胡惟庸为相,正是看中了他的溜须拍马,他想利用胡惟庸给满朝文武挖一个很大的坑!
那么,这个坑里到底装着什么机关呢?
在古代,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名义上必须服从皇帝,但实际上,他们拥有很多让皇帝都相当无奈的特权。
比如,“封驳”——皇帝的命令不靠谱,丞相可以带头说不!
再比如,“代拟诏书”——制定好政策,交给皇上盖个章即可。
要是碰上不务正业的皇帝,想必高兴都来不及。但朱元璋是个掌控欲极强的人,他绝不允许任何人染指皇权!
于是——小胡,你使劲作!等你作到了人生巅峰,看我怎么把你们连根拔起!
公元1380年正月初六,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的罪名除掉胡惟庸,随即对朱明集团进行内部大清洗,凡反对废除丞相制者,凡被怀疑心怀二志、行为跋扈的大臣,都被视为胡惟庸的同党,处死不够,还得抄家。受牵连者达15000多人。
正月十一,朱元璋在京城南郊祭天后,正式宣布废除中书省,从此,终明一朝,再没有宰相一职,皇帝直接接管六部,君权至高无上。
整个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南京城一直处于血腥、恐怖的气氛之中。多少大臣“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搞得满朝瑟瑟发抖,人人惶惶不可终日。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徐达生了背疽,根据中医理论,这病一定要忌口,切不可吃发物。出于对老伙伴的关心,朱元璋给徐达送去了一只大补的烧鹅。
眼含泪水,徐达将整只大补烧鹅吃下,原本已经好转的病情不知为何突然加重,次年二月,徐达去世。
坊间都说,朱元璋用一只鹅不露声色地搞死了徐达,至于此事的真假,没有定论。但老朱探病送鹅的举动,确实不能不让人有所怀疑,就一起算在他身上吧。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胡惟庸都已经死10年了,又被朱元璋从地下扒出来当枪使,罪名升级为谋反,枪口直指李善长。
那些没有人品的大臣看透了朱元璋的心思,违心奉迎,联名弹劾李善长,一桩谋反冤案就这样被制造了出来。
朱元璋说,善长是个大功臣,应该宽大处理。于是,77岁的李善长被赐自尽,所有家属70余人,尽行处斩。此后,又株连不断。
那么,胡惟庸案的前前后后,朱元璋一共杀了多少人呢?3万有余!
蓝玉说,老胡,你这都是小儿科,你被剥皮了么?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又制造了耸人听闻的蓝玉案。
并借此任性发挥,灭族一公、十三侯、二伯,受牵连被杀者多达15000余人。至此,明朝开国功勋几乎全部被除掉。朝廷上下人人自危,谁也不知道早上去上班,晚上脑袋还在不在脖子上。
诙谐的是,朱元璋的疯狂杀戮,却间接拯救了残疾人就业市场。
事情是这么个事情——
当时,出卖蓝玉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家奴,而且锦衣卫又无孔不入,甚至连你打呼噜的声音,朱元璋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汇报,情报之全面精准,让人胆战心惊。搞得大臣们都已经到了噤若寒蝉的地步,生怕在家里说句梦话都会走漏风声,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被朱元璋称之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的傅友德,翻开心中的那个小本本一看:华云龙、廖永忠、刘伯温、周德兴、蓝玉、李善长……此处省略15万字。
按此推算,应该快轮到自己了,虽然自己整天小心翼翼,但朱元璋会跟你讲道理?于是更加小心翼翼。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傅友德同事王弼前来拜访,发现老傅的仆人居然又老又丑又聋又哑,十分惊讶。禁不住问道:“哥,你是雇不起人了吗?”
傅友德连忙捂住王弼的嘴巴:“嘘!嘘嘘,嘘嘘嘘!不!你什么都没有说,我什么都不知道!”
傅友德表示:兄弟,借一步说话。然后偷偷告诉王弼,这是哥花大价钱专门请来的文盲聋哑一体化服务生,好看有什么用,安全才是第一!贤弟,我劝你也赶紧去劳务市场请一个,现在这类人才稀缺紧俏,去晚了你根本请不到!
然而,傅友德小心翼翼都到了这步田地,依然没能躲过朱元璋的惦记。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11月29日,朱元璋请群臣到家吃饭。当他走到门口时,看到门口那个侍卫没有按照规定佩带剑囊,当时他很生气,但是没有发作。这个侍卫不是别人,正是傅友德的儿子傅让。
席间,朱元璋表达了对傅让的不满,傅友德起身告罪,朱元璋表示诚意不够,命傅友德取了儿子人头。傅友德片刻将儿子人头献上。朱元璋表示:朕开个玩笑你就当真,你这当爹的怎么这么狠,你怎么忍心?
傅友德拔剑自刎,死前怒喷:“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
朱元璋怒气冲天:你们看看,这人敢跟我较劲,明显早有反心!来人啊!给朕抄家,男的发配辽东,女的发配云南,让他们永世不得相见!
收拾完傅友德,朱元璋打开花名册,还剩下一个——汤和。
其实汤和还是很懂事的,他和胡惟庸、蓝玉不同,没有恃功傲娇、胡作非为,更没有利欲熏心、不知进退。他是朱元璋的发小,从小就知道这个人不好相与,所以在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放弃兵权,准备颐养天年。
但朱元璋能够就此放过他吗?要知道,作为开国功臣,纵然汤和不再带兵,但影响力和威胁力仍然不可小觑。
碰巧,这个时候,汤和病了,朱元璋放下繁忙工作亲自前去探望,在一定程度上,这次探望,将决定汤和的生死。
朱元璋来到病榻前,他意外地发现,昔日英勇彪悍的大将军,如今连起身行礼的力气都没有,只能躺在床上深情地看着他,嘴角流着哈喇子。
朱元璋读懂了汤和复杂的眼神,那里面满满的都是尊重和乞求:皇上,你难道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恍然想起,当年一起放牛的时候,汤和对他伏地跪拜,高呼万岁的情景,残存的人性终究使他没有狠得下心,下得去手。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八月,汤和病逝,朱元璋终于放心了。
毫无节制的杀戮,使朱元璋彻头彻尾成了屠夫。
保守估计,仅洪武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朱元璋就提了人头不低于10万。
难道杀这么多人,他的良心一点不会痛吗?非也,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也许是朱元璋这一生杀人太多,太子朱标壮年早逝。皇太孙朱允炆性情羸弱,朱元璋担心他镇不住场子,于是大开杀戒。
他,这是在为子孙后代做打算。只是,终究人算不如天算……
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如果她没死,这一切会不会发生
喜欢美好的东西,是人性使然。所以,中国古代皇帝都少不了三宫六院,佳丽三千。但在屠夫皇帝朱元璋的内心深处,却始终只停留着一双美丽的大脚。
她就是是朱元璋的结发之妻,在他心里,大脚永远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她死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朱元璋这样心狠手辣的人对一个女人如此尊宠呢?
听我给诸位娓娓道来。
大明孝慈高皇后马秀英,祖上本是宿州富豪,到她这一代又是独生女,掌上明珠,按道理讲,日子过得应该非常恣意。
谁知道,马爸爸“花样败家”,几代人辛苦攒下的家底,他竟然毫不心疼地拿去接济灾民和穷人,没过几年,家里的钱就让他“挥霍”得所剩无几。
后来,马爸爸又因为快意恩仇,惹上了人命官司,四处逃亡,只得把女儿交给知交好友郭子兴抚养。
只是命运的一次使然,马姑娘就从富贵人家沦落到了寄人篱下。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这种逆差,因此变得自卑、消沉,或是叛逆、自弃。但马姑娘并没有自轻自贱,自我放逐。
更何况,郭子兴夫妇对待这个义女,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善良的人,受人之恩,必然念念不忘,他人投我以桃,我必报之以李。
所以,马姑娘对自己的义父义母非常孝顺体贴,比亲女儿还要亲,只有一次,她为自己选择抗命不从——坚决拒绝裹小脚。郭子兴夫妇拿这个义女没办法,打不舍得打,骂不舍得骂,所以此事只好作罢。
后来,马姑娘到了该嫁人的年龄,正好朱元璋前来投奔郭子兴,朱元璋虽然家穷,但也是个肉眼可见的好小伙,于是,义父做主,马姑娘下嫁朱元璋。
但是,你以为朱元璋对媳妇的一双大脚真的没有看法?那个时代以三寸金莲为美。朱元璋的审美观没有问题。
后来朱元璋才知道,媳妇有一双大脚,是有多么的美好。
据说有一次,朱元璋被陈友谅打了围,身受重伤,生命垂危,马秀英二话不说,冲进战场背起丈夫就跑,那叫一个健步如飞,把将士们佩服得连声叫好。
事实上,这并不是朱八八第一次靠媳妇保命。
这事还要说到当年,朱元璋初来乍到,不知收敛,引起了郭子兴的猜疑和郭天叙的不满。于是老郭找了一个借口把朱元璋关了禁闭,小郭又偷偷吩咐下去:不许给这臭小子吃饭!
话说到这里,笔者觉得,朱元璋后来那么样对待郭天叙,似乎也有一丁点道理。
结果,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马秀英得到消息以后,大步流星跑到厨房,偷出几张刚烙好的烧饼,就准备去救自己的夫郎。
结果刚出厨房,郭夫人迎面走来,马秀英不知义母是帮理还是帮亲,匆忙将烧饼塞入自己怀中。
刚烙好的烧饼,直接贴在肉上,就算糙汉子也受不了,更何况还是个如花似玉的姑娘。
郭夫人其实早看出了异样,于是反复追问,马秀英只得道出实情,在郭夫人的帮助下,马秀英第一次救了朱元璋一命。不过从此以后,马秀英的胸前就留下了一块马掌大小的伤疤,这伤疤也成了他们夫妻之间爱情的象征。
后来,他们的儿子朱标将此事绘画成像,经常带在身边,以防万一……
防什么呢?比如有一次,老朱和小朱政治意见不合,老朱操起鸡毛掸子就要揍小朱,小朱于是故意将母亲的画像掉落出来,老朱见到,顿时痛哭不已,果然也不打儿子了。
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马秀英与朱元璋是实打实的患难见真情,不只一次的救命之恩,再心狠的男人恐怕也会感激涕零吧。
据说有一次,朱八八发现民间有人用灯谜取笑马秀英。顿时龙颜大怒,下令,附近凡挂花灯的住户全部杀死,只有七家没有挂花灯侥幸活了下来,该地因此得名“七家湾”,就是现在的南京市秦淮区。
朱元璋否极泰来,建制称帝以后,马秀英毫无疑问地当了皇后。
更难得的是,马秀英虽然发达了,但并没有任性放飞自我,而是一如既往的勤俭节约。亲自织布送给民间的光荣军烈属、失独老人和五保户家庭,被老百姓称之为千年一遇好国母。
不仅如此,马秀英堂堂国母之尊,还要亲自负责丈夫的饮食,宫女觉得没有必要,她的回答是:“照顾丈夫,是妻子应尽的本分啊!再说就他那臭脾气,万一伙食不合他意,你们承受不住他发火,还是我做吧。”
与马秀英不同,朱元璋发达以后,彻底开启了复仇模式,他要想搞事,谁拦谁倒霉,只有爱妻的话他勉强还能听进去几分。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太子老师、大学士宋濂硬被扯进胡惟庸案,朱元璋要将事情扩大化,准备拿老人家开刀,宋濂眼看要遭殃,幸亏马秀英及时出面救援。
马皇后表示:老百姓还知道尊师重道呢,咱们更要起带头作用,不要冤枉老先生。
朱元璋一意孤行:这次你说话也不管用!
马秀英苦劝无果,于是开始不食酒肉,为臣子祈福免灾。朱元璋心疼媳妇,也明白皇后的良苦用心,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不仅对宋濂如此,即便是一些素未谋面的人,马秀英也会以慈悲之心竭尽所能去解救。
明初有个沈万三,特别有钱,也特别爱炫耀,丝毫不知收敛。
结果有一次,沈万三在朱元璋面前大言不惭,说要打赏军队。朱元璋很不开心,有意将他一军:“朕有雄兵百万,你能全部打赏吗?”
谁知沈万三没有听出老朱的话外之音,洋洋得意地说:“我不缺钱,一人一两,我出得起!”
跟领导抬杠,纯粹是屎壳郎打灯笼——找死!
朱元璋说,沈万三这个人啊,朕觉得他是个乱民,杀了吧。
这时候马秀英又站了出来,说沈万三是有点膨胀了,但他没有犯法,杀他没有道理。朱元璋听媳妇的话,又没杀沈万三。
马秀英一生慈悲为怀,哪怕到了生命的弥留之际,仍然不忘替别人着想。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马秀英病倒,朱元璋下令全民祭祀,为皇后祈福,并亲自煎药,悉心照料。
谁承想,马秀英竟然坚决不服药。难道她不想活了吗?非也。她害怕御医无力回天,以朱八八的臭脾气一定又要大开杀戒——她不希望自己心爱的丈夫背上滥杀无辜的恶名,也不希望无辜的医生们为自己做无谓的牺牲。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一代贤后马秀英,“终不服药而崩”。临走之时,她留给丈夫的最后一句话是:“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这个女子,一生仁慈,一生都在为丈夫考虑,为孩子考虑,为臣子考虑,为重犯考虑,为天下苍生考虑,可是直到走到生命的尽头,仍然没有考虑自己。
那一刻,杀人不眨眼的朱元璋失声痛哭,寸断肝肠:
从此后,万丈红尘,我独自行走。
为了表达对妻子的一片忠诚和思念,朱元璋终其一生再未立后,他心中的妻子和皇后只有一人——美丽的大脚马秀英……
明孝慈高皇后马秀英,完美诠释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意义上的女子美德——爱该爱的人,做想做的事,哪怕付出所有。
在笔者看来,像马皇后这样的女子,配得上所有人的爱……
后世不少史学家都认为,正是马皇后的离去,令朱元璋彻底陷入疯狂,倘若她还在,洪武后期也许不会发生那么多惨案,蓝玉案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
公元1398年6月24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带着对爱妻的深切思念,驾崩于南京故宫,他们终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团圆了。
朱元璋死前,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老朱刚死不久,他的四儿子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
笔者想说的是,靖难之役中,如果刘伯温、傅友德这样的能臣武将还有一两个活着,历史都很有可能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