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这样管就对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谁说男孩不好养:你的男孩没错,错的其实是你

你说孩子是个问题男孩,从本质上讲,孩子不存在问题,有问题的是你。

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出现一个问题小孩吗?如果你认为孩子有问题,那究竟是谁的问题?孩子原本是张白纸,又是谁给他制造了问题?

是你,是你身上以及你制造的一些问题,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为什么你被孩子“厌弃”了

孩子听你的话,如果是因为你人高马大,那么就是你教育的失败。

如果你放弃威严,放弃你的优越感,那么你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

其实,孩子和父母的隔阂往往是成人自己造成的。你把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不管对错全要孩子接受,孩子怎么会服气呢?

他会这样想,为什么我做错事要挨打,爸爸妈妈做错了事却没人罚?就凭你比我大吗?父母们这样做,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从心理上分析,这是父母在显示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利,标榜自己作为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而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结果,孩子就只能用沉默或是叛逆来反抗。这种亲子间不平等的交往会导致亲子关系急速恶化,甚至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有一个中学生在日记里写道:“在家里,我没有幸福的感觉,最近常常会有离家出走的想法。”

他的母亲说:“儿子小时候很乖,不管大人如何打骂,从来不顶嘴。”

他的邻居说:“这母子俩现在根本不说话,难得说几句话也会很快就吵起来,接着便听到母亲声嘶力竭斥骂儿子的声音。”

他本人说:“我中考没考好,妈妈想让我花些钱去重点高中,而我想去普通高中学习,因为这个,我们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吵;我喜欢打篮球、踢足球,可是,妈妈从来不让我出去玩,整天就知道让我学习、学习。她根本就不尊重我的自由,我真的不想再看到她了,还是外面好,至少没人整天管着我。”

这母子俩矛盾爆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做母亲的压根没有站在儿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她尚不觉得儿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觉得他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判断力,不觉得他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她一味地以自己的尺度来限制孩子,这样非但管不好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滋生对立情绪。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必须放下架子,成为孩子的玩伴和忠实的朋友。要知道,教育的本身意味着伴随和支持。

作为成熟的父母,我们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即善于发现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我们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又是为什么?经过这样的思考,我们就容易了解孩子了,而了解孩子恰恰是教育的成功之道。

这要求我们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父母要放下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尽量减少“威严感”,增加“亲切感”,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另一方面,父母也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教养的秘密

教养,应该宽严适度。

父母既不能为了赢得孩子的开心和笑容,就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连他不合理的要求也违心地满足;也不能时时处处苛求孩子,把孩子与别人家孩子进行横向比较,甚至拿孩子的短处去比人家的长处。父母要注意进行纵向比较,一旦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就要及时加以鼓励。

孩子有问题,越打越严重

近两年来,地方的报纸报道过几起父母打死亲生子女的事件。这种事件到处都有。事情的起因都非常简单,就是孩子不听话,不好好读书,引起了父母的恼怒。通常开始是骂,骂了,孩子不听,仍然不认真读书,喜好在外面玩耍,于是父母就动手用棍子打。当然开始也还只是小打,因为又有哪一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子女呢?他们之所以督促孩子读书,骂孩子不读书无非是想孩子成龙。当然“成龙”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而已,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敢于奢望自己的孩子成龙。说实话,大多数的父母,也不过是望子多读一点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孩子年幼,父母亲有时候过分迷信打骂可以使孩子用功读书或成绩进步,这是相当可笑的想法。应该适时诱导孩子从小对读书产生兴趣,并教导他们正确的社会价值规范。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现代年轻父母所应秉持的理念,因为“打”并不能使孩子明了父母的用心,只会在其幼小的心灵上制造不可磨灭的伤痕。

既然只是为了教训孩子,使他有些惧怕,因而即使打也不宜多打。打两三下,作为警告也就够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响鼓不用重锤。反之,打多了,打惯了,把一个孩子打皮了。那么,孩子对打也就不会再惧怕。一旦一个孩子对打失去了惧怕,那就最好就此住手,另想他法。如果做父母的仍执迷不悟,认为打一定可以解决问题:不信你不怕打。那么就会越打越重,越打越厉害。

这样也仍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孩子果然被打服了。另一种就是孩子越打越顽强,大人的火气越来越大,以致失去了控制,结果把孩子打出毛病了。

不少父母大打出手,往往习惯打孩子的屁股,他们觉得打屁股不会打坏。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据《华西都市报》载,四川眉山市某学校二年级学生张阳,因为作业错误较多,引起父亲大怒。由于儿子不告饶,父亲取下书包上的人造革背带抽打孩子,仍不解恨,找来竹板打孩子屁股,导致张阳臀部大面积出血,不治身亡。其父不得不去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该不该打孩子屁股,这是个老掉牙的话题。“望子成龙”的想法时时刻刻都在紧紧揪着父母的心,由于某种突发的事件,父母常常会丧失理智而大打出手。

现在让我们从医院开始,请听一个医生的叙述:有一天,我正在值班,一个妇女抱着约莫五岁的男孩,闯进急诊室。这个妇女十分着急地告诉我,这孩子太调皮,玩弹弓把家里彩电荧光屏打烂了。一气之下,她把孩子按在床沿上,用竹板往孩子的屁股上连连乱打……孩子哭叫着,突然呼吸急促,哭叫声断断续续起来,呛咳着直嚷胸肋部疼痛。她掀开孩子衣裤,除了白嫩的屁股上有血痕外,胸部、肋部都没有出现伤痕。她傻眼了,心想自己又没打孩子身上,怎么会这些地方痛?于是,便抱着他来医院检查。

我连忙给孩子听心肺,又请来放射科医师做透视,结果均属正常。经过综合分析,我给孩子下了“急性胸肋痛”的诊断。老百姓把这种病叫作“岔气”,疼痛起来可厉害得很,严重的还会发生休克!我取来中成药“通关散”,往孩子鼻黏膜上轻轻地吹一点,孩子接连打了几个喷嚏;我又给他注射了安定和阿托品,不断地在孩子的内关穴和外关穴上捏揉。没多久,孩子的呼吸平稳了些,疼痛也开始渐渐消失。

这时,我才告诉孩子的母亲,因为孩子挨打时全身剧烈晃动,加上又急又怕的精神刺激,造成呼吸肌痉挛而胸肋疼痛。

看见孩子已基本恢复常态,那位母亲似乎还不理解,怏怏地说:“我只打他屁股呀!”

我严肃地说:“打屁股引起的怪症还多着哩……”父母打孩子的屁股时,一般都叫孩子趴在床上或其他依靠物上,由于孩子常常会胡乱摆动,睾丸有可能被床沿或依靠物损伤,最常见的是睾丸血肿或破损。打屁股时,父母生气地拉着孩子一只手,有可能用力过猛,使他那直径与桡骨头几乎相等的桡骨颈从环状韧带中往下滑脱而呈半脱臼状态,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牵拉肘”。还有,打孩子屁股时,一般都使用质地坚硬的竹木片。如果打的时候用力过猛,往往会引起孩子臀部肌肉局部血肿,血液循环不畅而发生坏死性炎症。打孩子屁股时,有的父母在极度气恼中丧失理智,会因为用力太大损伤孩子的梨状肌,挫伤坐骨神经,引起下肢麻木,甚至瘫痪。打孩子屁股时,父母有可能失手而误伤孩子的头部、胸部,或者在混乱中伤及肝、脾、肾等脏器,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这些情况都是常常发生的。年轻的父母们,请放下你的板子!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都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大打出手”的做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尤其是今天的孩子,他们成熟得早,他们没有什么封建传统的束缚,有着更强的独立意识。这就是为什么打多了,他们不是更怕打,而是仇恨和反抗的原因。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孩子说谎,正是因为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父母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父母态度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说谎的“恶性循环”。

如果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父母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孤僻而且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

有的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存心让父母生气。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父母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男孩淘气是难免的,我们虽然要约束孩子的行为规范,但绝不要动不动就向孩子发火,或者体罚孩子。这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

教养的秘密

不用怀疑,体罚是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的。虽然孩子受到了“皮肉之苦”的折磨,但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犯错的原因,也不知道如何改正,这无形中就剥夺了孩子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得不偿失。

聪明的父母必须学会循循善诱,让孩子高高兴兴地按自己的愿望办事。

男孩不听话,就是坏孩子吗

中国是文明古国,当然,也残留了不少封建意识。其中一个,就是家长喜欢孩子听话,百依百顺,容不得孩子的反对意见,更容不得孩子反驳自己。所谓“父为子纲”,讲的就是这个。

但是,现在的孩子,你想让他百依百顺,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且,这样做也未必就是正确的。

孩子有他的想法和思维,有他对事情的理解和判断,有他的个人喜好和精神需求,他们不听大人话,往往不是故意捣蛋,也不是对大人的不尊重和不敬爱。他们只是出于本能觉得应该这样做,而且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可是,由于多数父母都喜欢孩子听话,所以“不听话的孩子”就成了家长们的心病,说起来就觉得头疼。

可是,孩子“不听话”,真的不对吗?有一位做小学教师的朋友说起自己的一段教学经历,颇有感慨。

一次,这位教师去一年级上数学课,她问:“一棵树上站着三只小鸟,一个孩子用弹弓打掉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手说:“一只也没有了,树上是零只。”

而一个平常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却举手说:“三减一等于二,树上应该还有两只。”

这个孩子的回答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因为这种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他们在幼儿园就练习过了。

可是那个孩子却执着地说:“就是两只嘛!”

于是这位教师说:“打掉的虽然是一只,但是弹弓一响,其他的两只就飞走了。”

这样才结束了那场争论。

这位朋友讲完此事,又继续说,其实她觉得那个孩子是很值得称赞的,因为他能不为多数人的意见所左右,有自己的主见不怕被人耻笑,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不知道那些责怪孩子不听话的家长,有没有想到这一层。

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少年时代很少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而爱独立摸索研究事物,在学校里他曾被讥嘲为“乡巴佬”。

发明“相对论”的爱因斯坦的座右铭之一就是“从他人的意见中独立出来”。

这两个大科学家的发明和创见,正是他们能够独排众议、独立思索的结果。当然,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做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多孩子都很难顶住外界的冷嘲热讽和各种压力。有一定的执着,才可能有一定的创造力。

这个道理可能很多父母都能够理解,可是很多父母还是喜欢自己的孩子在家里言听计从,在外不标新立异。当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意见不合时,父母担心因此让孩子背上“不合群”的骂名,遭到他人讨厌。这实际上是强迫孩子顺从大家的意见,这是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的。

法国人的做法很值得学习。他们认为,容易受别人左右的人没有主见。因此,他们积极鼓励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我们发现,法国人喜欢孩子相互讨论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来磨炼孩子的处事能力。

其实,我们也应该适当做出改变——当孩子反对我们的意见时,不要一味责备孩子不听话。如果孩子的意见的确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耐心地说明、解释,这样才能养成孩子有主见、有创造性的良好品质。

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一次,一位母亲叫孩子去买米。儿子拿了两个提包准备出门,母亲看见,把儿子叫住,说:“你怎么不拿小推车去推呢?还拿两个提包!”

儿子说:“我拿两个提包,一手提十斤就提回来了,何必那么麻烦去推车子呢?”

母亲却坚持说:“当然是推车子更省力气了!”

其实,这种争论是没有必要的。可能母亲的说法对,可是孩子喜欢用手提,就让他提好了,也累不到他不是吗?如果孩子真的感到吃力,那么下次不用大人提醒,他自己就知道推车了。这样做,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让孩子们自己到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对孩子来说,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最牢固。

再听听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来到青春的路口,似乎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他前进。

他的母亲拦住他:“孩子,那条路走不得。”

孩子说:“我不信。”

母亲说:“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怎么还不相信?要知河深浅,需问过来人。”

孩子说:“既然你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走呢?”

母亲说:“我不希望你走弯路。”

孩子说:“我喜欢,我不怕。”

母亲想了很久,看了孩子很久,然后叹口气说:“好吧。你这孩子太倔强了,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多加小心。”

孩子雄心勃勃地上路了。在路上,孩子发现母亲没有骗他,那的确是条弯路。孩子碰了壁,摔了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他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可是这一走就是多年。

他坐下来喘息的时候,看见一个女孩,自然也很年轻,正站在当年男孩出发的路口准备出发。

当年的男孩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女孩不信。

当年的男孩说:“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我知道那条路不好走!”

女孩说:“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他说:“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女孩说:“我喜欢!我愿意。这是我的权利。”

当年的男孩看看女孩,又看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验不是没有用,而是很多人不会用,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很多事情都要他们自己去感悟。

中国家长喜欢给孩子讲大道理,这些道理的确有理,但很空泛,不少孩子都不听;西方人喜欢实际,鼓励孩子去体验,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很多孩子喜欢。感悟是一辈子的事情,让孩子学会感悟,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父母都有一个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聪明、听话。可是,事实往往是聪明的并不一定听话,听话的不一定聪明。老师也有这样的经验,尤其是小学、中学,老师喜欢自己的学生听话,少给自己找麻烦,可是他们更清楚,过多地要求听话就会妨碍儿童的智力发展。

从儿童心理学上来说,听话的孩子其实是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刻意掩盖和压制了自己的内心,只是为了在大人那里获得“懂事乖巧”的评价,曲意逢迎。但是,长久的压抑往往会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尤其是当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明显生长,内心中的天人交战很可能会将孩子引向混乱。

从孩子的社会发展上来说。被严厉要求必须听话的孩子因为一直受制于命令,所以往往没有什么个性。这些孩子习惯于逆来顺受,对于不合理的事情也没有勇气反对,长大后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吃暗亏。这样的人也许会成为一名不错的员工,但当不了合格的领导,没有主见的人一般不会被提拔到领导岗位。

这类人成年以后还很有可能成为“巨婴”“妈宝孩”,因为他们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按父母的计划进行,一直听从于父母的命令,养成了极强的依赖性。一旦脱离了父母,他们甚至不知道怎样去生活。

其实我们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这对于孩子而言,太残忍!因为你是在生生剥夺他们的自我,是在亲手把他们制造成没有乐趣、没有选择、没有主见的“木偶人”!

我们真的应该放下要孩子唯命是从的执念,别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毕竟,没有哪个孩子是为了听话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教养的秘密

有一项情商能力叫——“负责任地做决定”。

睿智的家长会告诉孩子——“你不需要乖乖听话,你要思考和权衡,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显然比“听话和遵从”要复杂许多。但是,你的男孩一旦学会负责任地做决定,他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孩子做不好,其实是你期望太高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对孩子有一大串的期望:

期望孩子功课好、分数高、力争年年被评上三好学生;期望孩子有特长,能在数学竞赛中获奖、能在英语大赛中获奖、能在书法比赛中获奖、能在钢琴比赛中获奖、能在体育比赛中获奖;期望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重点”,最后再出国深造,成为博士……

这些期望就像一副重担,狠狠地压在了孩子的肩膀上。

其实,父母期望孩子成才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期望也应该以现实为基础,如果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背离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那么就可能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孩子的发展。

张铭是从一路辉煌中走过来的,他上小学时,是市里的心算冠军,还曾屡次在高手如云的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他的英语非常好,上初中时曾代表学校参加过省英语口语大赛……上高中后,妈妈告诉他:“以你的水平、实力,上高中一定要在班里拿第一!这样将来才有希望考清华、北大。”

张铭觉得很痛苦,他觉得自己的能力似乎已经到极限了,重点高中里人才济济,自己哪有那么容易考第一。妈妈看出了他的烦躁,非但没有安慰他,反而还斥责他:“整天心浮气躁,你要是不拿第一,看我不打折你的腿!”

张铭在日记中写道:“爸爸妈妈永远也不会真正地为我着想,他们有要做成功者的愿望,我就得成为过河的卒子,拼命向前。”期末考试结束了,张铭拿到了他的成绩单,他离第一名还有好远。那天下午,张铭没有上课,趁父母不在家,他收拾好东西,带上一些钱离家出走了。

父母期望孩子早日成才,期望孩子出类拔萃,这种心情本是合理的。但也不能否认,任何事物都应该掌握好尺度,要根据实际状况,采取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怀着不切实际的“期望”。

事实上,父母们总是习惯用成人的心态和眼光看待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能力,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情绪状态、心智方面都有过高的估计。父母在这种自我沉迷的状态下不能清醒地认识问题,久而久之,使自己的行为成了一种惯性和教条。最终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孩子对受教育的感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没兴趣和信心,甚至还导致孩子心态失衡,走上极端。

因此,该到了给孩子“减负”的时候了。给孩子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因压力过大而崩溃;降低你的期望,为孩子减去过重的负担,却可以使孩子轻松自如地前行。

李响上初二了,成绩中等偏上一点,这让他的爸爸很着急,再这样下去,重点高中就没戏了。于是夫妻俩齐上阵,一起督促李响学习,还不断给他讲一些“考不上重点高中,将来就很难考上重点大学”的道理,不过这样做似乎完全没效果,期中考试成绩一点没进步,老师还反映说,李响变得内向了许多,夫妻俩只好带着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几天后,心理医生告诉这对望子成龙心切的夫妻,他们的儿子有忧郁症的倾向,主要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那怎么办呢?医生给他们支了一招“减负计”。

回家后,夫妻俩找儿子谈了一次话,爸爸说:“李响,我们为你好,但却似乎给了你太大的压力,现在我们认为应该按你现在的成绩对你提出要求。你现在是中等偏上,那就加把劲考市五中吧!五中虽不是重点,但听说教育质量也不错。”

“爸爸,你说的是真的吗?”李响眼睛亮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了!不过,你不可以因为我们降低了要求就不认真学习,知道吗?”

李响连忙点头。从那以后,李响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而且也不再用父母督促着学习。中考结束了,当父母准备送儿子去五中时,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李响的分数超过重点高中的分数线17分,李响竟然考上了重点高中!爸爸奇怪地问李响怎么考的,孩子笑着说:“没有压力、轻装上阵自然发挥得好!”有了这次经历,李响的父母决定今后要将“减负”进行到底。

教育孩子,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顾及孩子的爱好与特长。如果只根据家长的兴趣和愿望,那么孩子只会走向相反的道路。在高期望值的支配下,父母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往往会严重失衡。孩子教育的成败也多以考试分数或指令孩子所学的一门特长的成效来衡量。这实际上是家长自己背上的一个错误而沉重的包袱。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注意给孩子“减负”而不是加压。不要以为孩子在很大压力下才会出人头地。教子成功的父母一般绝不给孩子太多的期望压力,因为让他放松身心、缓和情绪反而更好。

教养的秘密

过高的期望像一座大山,压得孩子直不起腰,迫害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它的危害与“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躯体虐待相比毫不逊色。

“爱,有时也会成为一种伤害。”父母应对自己的心态和言行有所警醒,对教养方向要定位正确,不要一边爱着孩子,一边自私地伤着孩子。

孩子离开你,是被你逼的

现在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大多数都是因为受不了父母的“高压”政策,因而选择了逃避。于是,这些孩子的父母痛苦、懊悔,可是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当初何必要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呢?孩子的承受能力实在是非常有限的。

有这样一个家庭:母亲是位教育工作者,连续七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父亲是一个律师,自己开着一家律师事务所。这对夫妻有一个儿子正在读高中,而这个孩子却不像父母那样优秀,父母提起他来就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

别让自己的孩子超载行驶,儿子小时候聪明活泼,夫妇俩想尽办法为他创造条件:让他上各种兴趣班、提高班,还买了许多辅导书给他看。可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小学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属中上水平,进入初中后,他逐渐变得不听话,常常和父母唱反调,对学习厌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读初三时,常常逃学。为此父母斥责过他无数次。结果一天清晨,夫妇俩发现儿子不辞而别,书桌上留了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走了,我实在是不配当你们的儿子。你们那么优秀,而我是如此的平庸,学习上我实在无法达到你们的要求,让你们丢脸了。

其实我也曾想把书读好,可不知怎么就是提不起兴趣来。我感到压力太大,喘不过气来。的确,你们为我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给我买了许多中外名著、课外辅导书籍,还给我一间书房读书,可你们越这样我就越怕让你们失望。

我很感激你们,也知道你们对我的爱和期望。但同时你们也剥夺了我作为孩子玩耍的权利,使我失去了很多乐趣。你们不允许我外出和同学玩,说这是在浪费时间,还怕我学坏。我的业余时间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我几乎没什么知心朋友。你们工作又那么忙,很少与我交流,即使是找我谈话也永远是那个主题——好好读书,要求我达到很高的分数。

上周的测试成绩出来了,我又没考到80分,你们知道了,又要骂我了吧?我觉得这个家里已容不下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我走了,请别找我。

儿子

后来,父母在火车站附近找到了孩子。但回到家里,儿子表示不想读书了,否则他还会离家出走。父母只好答应他的要求,让他休学在家。

“我的父母也是教师,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知识分子,我的侄女上了大学,外甥进了重点高中。可偏偏我的儿子不争气,给我丢尽了脸面。我当了这么多年老师,教的学生也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却教不好自己的儿子,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位母亲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可以说,孩子的离家出走,完全是父母的高压政策所致。父母想通过给孩子加压,让他考出好成绩,以满足自己与同事、亲友攀比的心理,却不顾孩子的兴趣所在,一味地要求他参加各种学习班,剥夺了孩子交友和玩耍的权利,使孩子失去了和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使孩子感到生活枯燥无味,孩子处在强大的压力下,不仅感觉孤独,而且发展到了对读书的厌倦。在此情况下,他只有选择出走,以逃避这令自己喘不过气的环境。

压力太大就会引起反弹,生活中,一些家长往往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为了要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家长们不断给孩子加压,或冷言冷语、或棍棒教育,结果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弄得亲子冲突不断。教育学家建议家长们撤销高压政策,运用“减负计”减轻孩子的压力。

这样做是非常有意义的,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好的影响,同时又可以缓和因高压政策而导致的亲子矛盾,如果处理得好,甚至还可以改变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那么,减负计应该怎样运用呢?

首先,父母不要再整天拿自己的孩子跟一些出色的孩子相比,当你对孩子说“你看人家的孩子……”时,其实就是在对孩子说:“你太没用了,比起人家的孩子,你差得太远了!”这样一来自然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另外,在家里不要用教师的身份或其他的什么身份管教孩子,而要以慈爱的父母的角色和孩子倾心交谈,拉近距离,认真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及兴趣所在,尊重孩子的想法,为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一旦孩子接受父母作为他的知心朋友,一旦消除了令他窒息的高压环境,就能改变他对读书的厌倦。最好根据孩子的兴趣,激发他的读书热情。至于孩子今后的路怎么走,父母可以进行引导,但不能代替孩子做决定。

教养的秘密

压力有时是动力,有时却是暴力。

高压只会引起反抗,让孩子更不听话,更不爱学习。

如果你能试着给孩子减去一些负担,那么孩子一定会更自信、轻松,并愿意回到你身边。

孩子放弃努力,可能原因在你

偏见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后,你就很难正确地评价一个人。在教育子女这方面,家长尤其要留神,千万不要带着偏见去教育孩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

王勇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他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不仅如此,有时候他还喜欢耍点小聪明。

比如,有一次他就把成绩册上的39分改成了89分,惹得父母又气又恨。有一段时间,王勇看了几本科普书,他觉得自己应当努力学习,长大后当个科学家,也去研究机器人什么的。于是王勇开始努力学习,结果在期中考试的时候,竟然由倒数第三名提升到了第9名。

那天,他兴冲冲地拿着成绩单冲回家里,结果父亲在反复检查了成绩单的真伪后竟然说:“成绩不错,抄同学题了吧?”妈妈也在一旁皱着眉头说:“王勇,作弊是最可耻的,知道吗?你怎么越学越坏了呢?”

“爸爸妈妈,你们怎么这么说我?”满心期待父母表扬的孩子,心情一下子坠入到谷底,哭着跑回自己的房间。

从此这个孩子放弃了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又跌回到原来的水平,因为对他来说,成绩固然重要,但尊严更不容践踏,所以只有选择以一如既往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不仅是父母的悲哀,更是孩子的悲哀。

由于父母平时对孩子已经有了“成绩差”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在孩子进步后还是以固有的眼光去评价孩子,因为偏见对孩子造成错误的认识,结果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进取心,也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孩子会觉得父母因为成绩差就打击我,这说明他们不是真的爱我。

然而很多家长都不自觉地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带有偏见的认识,尤其是对那些以前“公认”的“坏孩子”。大人们的这种偏见是对孩子心灵的暴力,严重地阻碍了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

更糟的是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在年幼时有不聪明的表现,七八岁时有蠢笨的举止,便断言:“这孩子脑袋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甭指望他(她)有出息了!”与错误的失望情绪随之而来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骤然降温,从此,孩子则随时能够领教到父母的责骂与轻视。其结果,肉体施暴,伤及皮肉;心灵施暴,损毁自信。受伤的皮肉很快康复,受伤的心灵却可能一辈子也难以愈合。

下面这个例子就可以让你清楚地看到偏见对人们的影响。

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所大学里,心理学家找了20名大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者把这些大学生分成了两组,并分别向两组同学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评价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鹰钩鼻子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鹰钩鼻子表明此人在人生道路上有克服困难的意志……

心理学家得到了他所预见的答案,但对对比如此鲜明的答案,还是不禁哑然!

看到了吗?明明是同一张照片,只不过因为带着偏见去看,就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看来偏见的威力实在是惊人。

我们之所以认为,偏见对孩子成长有危害,不仅因为它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还因为它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暗示。比如说,在学校里如果老师按照学生的成绩排座位,那么坐在后几排的学生就会认为:“这就是说我没希望了,我被抛弃了!瞧,我是差生,永远也不可能坐到前几排,老师当然也不会喜欢我!”这样一来,孩子也就不会再费劲儿地去努力学习了。

父母们都应当认识到,偏见是对孩子心灵的暴力,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不应对孩子抱有任何成见,任何时候都不该有“这孩子注定没出息”的错误思想。否则这种伤害孩子心灵的态度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既不能使孩子充满自信,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所以,如果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突然收敛了往日诸多“捣蛋”的行为,变得安静温顺起来,那么家长和老师就应该相信孩子的变化,赞赏孩子改变自己的勇气和他的上进心,因为这很可能是因为某件事情给他带来了触动。家长每天都应该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千万不要用旧有的心态评判他们,要知道成长中的孩子可塑性极强,过去不等于现在,更不等于未来。

教养的秘密

中国有句老话,“浪子回头金不换”,其实很多浪子不是不愿回头,而是没人给他回头的机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出人意料的转变,奉劝家长不要带着偏见教育孩子。要包容孩子,让孩子感受温暖、感受希望,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男孩贪玩,一定没出息吗

男孩贪玩,是一个令父母感到头痛的问题。

其实,父母们应该知道,玩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是他们对周围世界感到好奇的行为表现,事实上,很多孩子往往是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

哈佛大学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组成的“发现天赋少儿培育计划”课题组,在对世界各地近3000名10岁以下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在被认为是聪明过人的孩子里,87%都有“强烈的好玩之心”。

所以,不要再把你的孩子限定在你规定的“框架”里,“纵容”你的孩子开怀地玩耍吧,也许你会培养出一个好玩的好孩子。

李鹏鹏从小就是个特别贪玩的男孩。每天放学后,李鹏鹏不是拿着他自制的“捕虫器”到田野里捉虫子,就是带着其他几个孩子拿着一个放大镜到田间地头,观察庄稼的叶子。

有一段时间,父母对李鹏鹏贪玩的行为十分恼怒,还多次没收了李鹏鹏的一些玩耍工具。但这并不能阻止孩子的贪玩,李鹏鹏总是有很多的“鬼点子”,今天玩耍的工具被没收了,明天他又能做出一个其他的玩耍工具。老师说李鹏鹏够聪明,只是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所以学习成绩平平。爸爸妈妈更是着急,不知道究竟怎么办才好!

小学毕业后,李鹏鹏并没有考进“重点”中学,在一所普通中学里学习成绩也只是“中等偏上”而已。但李鹏鹏制作航空模型的水平却是出了名的,他制作的航空模型不但在学校和市里获了奖,而且还参加过省级赛事。2002年,李鹏鹏还是一名初三的学生,那一年在老师的指导下,由他设计的航空模型获得了全国大奖……

教育学家认为:对于孩子来说,玩是学习,游戏是学习,学习本身也是学习。事实上,我们也很难找到一个不喜欢玩的孩子!父母之所以害怕孩子玩,是怕孩子玩得太出格了,因此限制孩子玩。

一个懂得教育孩子、会培养孩子的父母,理应把陪孩子玩,当成亲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让孩子充当“玩”的主角儿,感受玩的乐趣,在玩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这才是我们的任务。

在与孩子玩的过程中,父母可结合“玩”的内容,培养、引导孩子对事物的兴趣。比如,捉蜻蜓后,引导孩子观察蜻蜓的外形,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把它们与其他种类的昆虫比一比,让孩子对自然界的各种小生物产生兴趣。

陪孩子玩,也是引导孩子开阔视野,开拓思维的好途径。比如,父母发现孩子喜欢玩汽车玩具,在陪玩中就可向孩子介绍不同种类的汽车,以后再带孩子去参观汽车展览会,开阔孩子的眼界,孩子会饶有兴趣地了解各式各样的汽车,在现实生活中又和孩子一起观察汽车,获得更多的知识,启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同时,玩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有效方法。父母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各种情况进行品德的培养。如带孩子去公园,要教育孩子爱护花木,爬山时不怕苦、不怕累,摔跤了要勇敢,不要破坏文物等。带孩子看电影,就应跟孩子一起做个文明的观众,不大声喧哗,不乱丢果皮纸屑,等等。

贪玩的孩子兴趣爱好往往十分广泛,聪明的父母不是限制孩子玩,而是把孩子的爱好引向更科学、合理,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方面。孩子如果爱好广泛又比较贪玩,他们往往玩起来认真投入,不能自制。父母应该怎样做呢?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小宇喜欢踢足球,放学后就在楼下的小路上踢。尽管场地狭小,仍然玩得汗流满面,还曾踢碎过人家的玻璃。后来父母分析,孩子喜欢踢足球是件好事,他在体育课中的长跑项目没有达标,而踢足球也是锻炼长跑的好机会。于是父母阻止了孩子在楼下踢球,而是在周末带他到学校的操场上去踢,这一下孩子玩得更尽兴了,这样做的结果既保护了孩子的兴趣,又弥补了体育课中孩子的弱项。

对于贪玩的男孩,父母应该注意细心观察孩子爱玩什么,怎么玩……分析这样玩对孩子身心健康是否有益,是否妨碍和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是否对社会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等。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对贪玩的孩子主观地横加干预。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仅能开阔眼界,同时也能增长知识。因此家长应当鼓励男孩去玩!

教养的秘密

男孩的兴趣广泛,如果得不到合理安排,往往在玩的时候投入精力多,占用时间长,没有节制地玩,造成“贪玩”。

想改变孩子过度贪玩的现象,父母就要帮助孩子合理地安排和选择“玩什么”“怎么玩”和“什么时间玩”,使孩子能够在“玩”中受益。如,父母不妨训练他的骑车、游泳等基本技能。有条件还可以经常带他们郊游、爬山、参观博物馆等等。

以这种方式爱孩子,他就毁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慈母多败儿”的说法,所谓“慈母”,指的是一种过分的母爱,也就是教育学家所说的溺爱。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有淹没之意,这也表示,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了他们。

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人世间的种种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之爱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好孩子。

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小男孩在客厅看电视、玩玩具吹着空调,而他的爸爸、妈妈在厨房正忙着给他做饭,热得满头大汗。开饭了,孩子的动画片还没有看完,妈妈便把饭菜端到客厅,妈妈负责喂小男孩,爸爸则负责哄小男孩吃饭。动画片演完了,小男孩却不想吃饭,于是爸爸开始做各种滑稽表演,终于,小男孩笑了,妈妈这才喂上一口。

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真想问问漫画中的爸爸、妈妈,你们不累吗?这样的爸爸妈妈应该及时警醒了,因为你们这样做会把孩子推入深渊的。

还曾看过一条新闻:一个大学生,每次吃鸡蛋,都是母亲剥完皮他才吃。有一次在学校食堂吃饭,一个鸡蛋,他没剥蛋皮就吃了。还说:“这个鸡蛋怎么和家里的不一样呢?”看了这条新闻,人们都会笑他太笨,可这就是溺爱造成的恶果。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把孩子的事情都包办下来,一一为孩子做好。这些父母似乎不知道,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孩子能够适应他自己未来的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当教导他们学会独立地生活,而不要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

在教育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寓言:

天鹅每年冬天都要从北方飞到南方,可是,一些北方人因为喜欢天鹅,经常为它们提供食物。于是,一些天鹅因贪恋这些食物便留在了北方,并渐渐被驯化成了家鹅,连飞也飞不起来了。因此,人们只要停止提供食物,它们就只有死路一条。而那些每年不辞辛苦坚持飞往南方的天鹅呢?它们活得好好的,并且越飞越高。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对溺爱现象的一种警告,咱们中国的父母,尤其是做母亲的,总是把孩子当掌上明珠,从来不让孩子扫一回地,洗一次碗,真是应了那句话了“捧在手心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的父母是慈父、慈母,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却不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他们过多地保护、过分地呵护只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让孩子无法自立自理。孩子终究要独立生活的,为了让孩子能顺利地适应他未来的生活,父母们有必要大胆地让他们自己去照顾自己,不要让他们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呵护里。

与父母过分的叮嘱和过分的呵护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是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发达国家中的父母们,在教孩子独立自强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尤其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与借鉴。

举例来说,在欧洲,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独立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也要自谋生路。

英国的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赚!”乡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修整草坪,冬天帮别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富足的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子,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做些兼职工作,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在中国父母看来似乎难以理解,但瑞士父母却认为大有好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让孩子寻求到独立的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种语言地区的孩子通常到另外一种语言地区的人家做兼职。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做工作边学习语言。等他们熟练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公司、银行或商店就职。在瑞士,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德国父母对孩子从小就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包办代替。法律甚至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打扫房间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而在亚洲的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而在中国却常常是父母帮孩子背书包。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得自己的学费。

比较一下中国父母“孩子太小,只能由我照顾”的教育方式,不知爸爸妈妈们做何感想呢?家长们都应该明白,你们是无法照顾孩子一辈子的。

真正疼爱孩子的好爸爸、好妈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将来是否能自己应付外面的世界。将一个在父母庇护下,毫无自我生存能力的青年推入未来的社会是最为残忍的事,也是爱孩子的父母不忍看到的结局。想使孩子能成功地走入外面的世界,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自立与自信。如果我们替孩子做所有的事,便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在这样的抚养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外表人高马大,内心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这样做使他丧失了自信和勇气,也使他感到不安全,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应对处理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这种自以为无私的行为,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但这恰恰是孩子成长最珍贵的要素。

家长们要记住,但凡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就不要替他去做,就好像要让孩子学会走路,你得先放开手一样,当然,一旦决定“放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又去插手。

教养的秘密

男孩的独立能力,需要父母对他进行严格的训练,并且绝不要“三分钟热度”。

比如,培养孩子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习惯,刚开始家长和孩子都会很热心地按计划实行,但是时间一久,一些家长就懈怠了,听之任之了。

这样不可以!这种断断续续的培养,反而会在孩子的性格中留下很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