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综合素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儿童观

考点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内容提要: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发展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考纲再现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育人为本”的含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考点详解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渊源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3)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基础上的,旨在为和谐社会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

(1)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得到多方面发展而实施的培养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的总称,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通常被当作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它们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部分不可能孤立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生作用。

二、学生的本质特征

(一)学生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1)教学任务决定了学生需要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

(2)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3)系统学习间接经验,可以缩短个体不成熟期,使其今后发展得更顺利。

(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主观能动性)的人

(1)独立性:发挥主体性的前提条件。

(2)选择性:主体根据个人条件(愿望、态度、能力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选择。

(3)调控性:学生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

(4)创造性:是主体性最高的表现形式。

(5)自我意识性:主体对自己的认识越全面、客观,自我意识就越强,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就越可能。

(三)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1)“人的发展”,从生命的起点到终点。

(2)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身心两个方面的整体、积极的变化。

(3)从一个比较简单的结构过渡到更复杂的结构,这个过程是单向的。

三、主要的儿童观(学生观)

儿童观(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儿童(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1)儿童是“小大人”(童工、童农、童商)。

该观点认为儿童就是成人的“缩小版”,可以同成人一样从事各种劳作。

(2)儿童是“白板”。

该观点源于洛克的“白板说”,即儿童自诞生以来,思想如同一块白板,成人需对其进行引导。

(3)儿童是“有罪的”。

该观点源于宗教思想中的“原罪说”。

(4)儿童是“花草树木”。

(5)儿童是“私有财产”。

该观点认为儿童是父母或监护人的“私有财产”。

(6)儿童是“未来的建设者”。

该观点比较符合现代教育思潮的要求。

(7)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该观点比较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例题精讲

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专家详解】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命题分析】该考点属于识记范畴,考生应在记忆的基础上加以对材料的理解。

2.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是( )。

A.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划分

B.人的才能和道德充分发展

C.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D.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专家详解】C。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来源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良师点拨

该部分经常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的形式考查,需要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