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学校体育教学观摩研讨大会论文、现场课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长春市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现状与分析

吉林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 吕春梅

摘要 足球运动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在学校非常受欢迎。经常从事足球运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足球运动是身体对抗激烈的团体运动,参与足球运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道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小学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根基,长春市是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重要城市,因此校园足球在长春市小学的开展情况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与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专家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校园足球开展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对长春市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指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广泛了解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并对校园足球活动在长春市小学的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校园足球活动在长春市乃至全国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长春市 小学 校园足球 现状分析

一、绪论

1.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对长春市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将帮助我们掌握长春市校园足球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校园足球活动在长春市乃至全国范围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意义。足球运动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在学校非常受欢迎。经常从事足球运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足球运动是身体对抗激烈的团体运动,参与足球运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道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足球运动是技术体能的较量,更是智慧的碰撞。在瞬间做出判断并加以实施是它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时间、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决断力、洞察力、创造力等运动智能的能力,它是人体技能和智能的完美结合。

2.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以长春市十所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图书馆及中国知网搜索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设计“长春市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4份,回收率为92%,有效率为91%。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及检验。4)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及特点。

二、长春市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现状分析

1.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比例分析

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比例见表1。

表1 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校园足球指导员的选择集中在“51%~60%”选项,共有44人选择、占55%;其次为“61%~70%”选项,共有25人选择、占31.25%;最后为“71%以上”选项,共有11人选择、占13.75%;“50%及以下”选项无人选择。以上数据表明,长春市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都达到并超过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中规定的“保证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与活动”的要求。在调查中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与长春市特有的足球氛围息息相关,长春市是我国足球参与率较高的城市之一,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2.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分析

长春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重点是校园足球联赛,但是能够代表学校足球队参与校园足球联赛的学生毕竟只有极少部分。根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的规定,“为了在校园中普及足球运动,各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必须为广大在校学生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足球活动”。为此,对各学校开展的校园足球活动组织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体育课中足球教学内容”选择的人数最多,达到97.5%;排在第二位是“校内足球比赛”,共有76人选择、占95%;第三位是“其他”,共有29人选择、占36.25%;排在最后的是“组织课外足球游戏及活动”共有14人选择、占17.5%。以上统计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以体育课上的足球教学和学校内部年级间、班级间的比赛为主。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在体育课中经常参与的足球活动,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这样的情况并不利于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学生喜欢比赛,体现了足球运动最为本质的特点——对抗,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形式不能脱离足球运动自身的规律,竞争的娱乐性是足球给予学生的最大满足,学生也能够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学校应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以加深学生对足球运动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足球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

3.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场地及器材情况分析

因为足球场地、器材是开展足球运动的硬件设施,足够的场地、充足的器材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足球运动、实现体育活动目标的物质保障。没有这些,很大程度上就制约了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对校园足球指导员进行“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所需的器材是否满意”的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场地器材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对所需器材“不满意”的指导员人数最多达34人、占42.5%;选择“非常不满意”的有9人、占11.25%;选择所需器材“非常满意”的人数最少只有3人、占3.75%。由此可见,目前的器材情况并不能满足广大指导员在教学及训练等方面的需要。

4.家长对子女参与足球运动认识程度的现状分析

为了解长春市小学学生家长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动机,本文随机对各开展校园足球学校的部分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小学学生家长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动机

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动机里面,选择“增强体质、磨炼意志”的比例为90.7%;尊重子女爱好足球运动的兴趣并给予支持的比例为84.4%;因为家长本身喜欢足球这项运动所以支持的人数是26人,比例占40.6%;而希望子女能够踢出名堂,成为球星的仅占18.8%。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家长在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所持的动机主要是增强子女的体质、磨炼他们的意志,并且尊重并培养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40.6%的家长是因为自己喜欢足球运动因此支持子女参与其中,家长自身对足球的喜好程度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支持程度。只有18.8%的学生家长是出于希望子女能够在足球方面有所造诣、踢出成绩,从而支持他们参与足球运动。这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在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方面持比较理性的态度,出发点是锻炼子女们的体魄、愉悦身心,着重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是一味地想使他们在足球方面有所建树、取得成就。

三、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影响因素

1.学生主观态度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

学生是校园足球活动的参与主体,而学生的参与行为是建立在对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观态度基础上的。学生的主观态度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学生生理及心理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形式运算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中青少年开始理解抽象命题,并且开始思考自身思维的本质问题,这种抽象思维与对未来可能性的思考和理想主义的期待等因素相互关联,体现出半独立、半依赖的特点。据调查,六成以上7~17岁的中国青少年不参加健身活动,许多青少年也仅是在学校的体育健康课中才参与体育活动,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学业压力。这与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中国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便是功名化,它强调的是名分。同时,自古以来就存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在这样的模式之下,高考与中考就自然成为衡量学校好坏的依据,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就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尺度,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面对无止境的功课。紧凑的作息时间表,繁重的学习任务,导致学生很少有时间参与体育运动,享受足球快乐的机会就更不用说了。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之下,家长和教师更要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长春市有着良好的足球氛围,也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从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学校学生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抱以“积极”态度的学生人数达到78.41%。对学生进行参与动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将“学习足球技能、知识”作为参与动机的小学生有198人,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9.13%,另外有136人选择“锻炼身体”,比例占33.75%。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长春市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生在其主观态度上都十分重视校园足球活动,并且参与动机正确。但仅凭这些还是不够的,校园足球应该借助学生主观态度的优势,进一步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足球与健康的关系,重视校园足球活动。使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并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家庭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

社会当中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身心发育等限制,决定了这一群体自身不能成为行为的主体,需要家长作为其行为的监护人,这样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所持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和制约孩子。家庭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起了极其重要的抚育、支持作用,而家庭对其成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功能上。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发展甚为关注,而家庭往往从社会的角度去判断未来人们的职业价值。家长对孩子来说不单单是一个家庭中最主要的成员,并且还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其特点是: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家长对孩子青少年时期及更早期的教育不仅对孩子当时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也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是影响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种运动项目如果能够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形象,它必将是孩子们梦想的目标、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是家长鼓励孩子努力的方向。如一些欧洲足球运动强国,足球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使得青少年家长们乐于让孩子将大量的精力投入这一运动项目中。现阶段中国足球的正面影响越来越少,负面影响却越来越多。加之受到中国足球不景气、运动员出路窄的影响,使得家长更加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走上足球训练的道路,害怕将来没有成为职业球员又耽误了文化课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就会面临被社会淘汰的风险,这也是目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数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自从我国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后,家庭结构一般是以三口之家为主的小家庭,当前小学生阶段的家庭更是这样的结构。由于人口减少,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极为重要,独生子女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孩子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健康程度,而又不希望孩子从事过于激烈的运动(如足球运动),担心孩子受伤,从而影响将来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于不惜采取限制孩子出门时间或用经济手段来压制孩子参与剧烈运动,以防止运动受伤。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源于血缘亲情的天性,而且包含着对社会、家庭和孩子本人的责任。但是,父母过分保护,总担心会受到意外伤害,孩子出门时常常千叮咛、万嘱咐,甚至于不亲自陪同不能放心,时时刻刻将孩子置于自己严密周到的保护之下。这样的情况限制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削弱了青少年自主意识的发展,压抑了探索的天性,往往会导致青少年社交能力低、适应环境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尤其缺乏迎接挑战、应对各种挫折和急剧变化环境的坚强意志和能力。足球是一个集体项目,无论是在日常校园足球活动或是在校园足球联赛当中,学生都不是作为“个体”出现,而是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出现,在球队这个集体中可以有不同的角色,但是没有“敌人”,这对习惯了家人的呵护与照顾的小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

从对长春市小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支持孩子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动机主要集中在“锻炼身体”与“学习足球技能、知识”两个方面。但在参与态度方面对家长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结果显示,有42.68%的家长对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持有的态度为“一般”。家长持有这样的态度也并不是偶然现象,在本因子当中有“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的了解有助于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调查显示,有24.07%的家长并没有获取校园足球信息的渠道。

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深入和校园足球宣传力度的提升,尤其是各城市、各学校校园足球活动网站的建设,更多的家长开始对校园足球有更深的了解,这样的情况也会促进长春市校园足球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学校场地器材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

足球场地的缺乏可能是“校园足球”推广所面临的最严峻、最难改善的问题。城市的迅速发展,让钢筋水泥占去了我们太多的绿地;不断长高的大楼,已经把我们的校园越挤越小。对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不少学校是有心无力。师资和场地的限制是校园足球发展中一只最大拦路虎,师资的问题还好解决,可场地是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从和不少老师交流的情况看,很多小学的运动场是小场地,各种运动设施掺杂在一起,个别场地的条件还比较落后,地面粗糙且设施陈旧,很容易造成训练损伤。同时,这些场地还担负着学校各类体育教学任务,很难满足校园足球活动的正常需要,场地限制已经成为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瓶颈,给开展规范化校园足球训练、比赛带来很多困难。有的学校在市区,学校紧挨城市干线,学校围墙不够高,校领导害怕学生将球踢上马路,从而给交通带来影响;有的学校只有两块篮球场和一段50米的跑道,且紧挨教学楼,上体育课的班级又多,场地完全不够用,而且足球可能会对教室玻璃和同学带来伤害。有的学校领导不重视,在学校只有篮球场地的条件下,培养学生篮球的活动兴趣,忽视足球运动。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长春市的足球氛围造就了长春市小学参加校园足球的人数达到了实施方案的要求,这和各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息息相关的。

(2)校园足球的组织形式还是比较单一,应该采取使学生感兴趣的各类足球活动。

(3)足球场地与器材不能满足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说明长期以来小学足球运动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阻碍了校园足球的发展。

(4)家长对子女选择校园足球大部分持支持态度,有助于增强子女的体质、磨炼子女意志,同时也体现出家长能够尊重子女的选择。

(5)基层小学足球教练员具有一定的执教经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教练等级结构分布不合理,专业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2.建议

(1)加强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领导。各定点学校要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用更多的精力、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落实校园足球活动。把更多的人融入校园足球活动中,组织多种多样的足球娱乐、游戏活动,丰富校园足球活动内容,扩大校园足球的参与面。

(2)加快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步伐和力度。将小学的操场建设为一场多用的多功能操场,在满足教学的前提下,进一步满足学生活动课的要求。建议足协每年从赞助费中按比例安排青少年足球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如球场)、组织比赛的费用,每年资助一定数量小学的体育设施建设。

(3)尽快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提高足球运动质量,迫切需要一支自身素质过硬的教练员队伍,尽快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有计划、有组织地定期对基层足球教练员进行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扩大对外交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开阔自身的思路和视野。

参考文献

[1]庄谦.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以济南市为例.运动,2011(10).

[2]刘桦楠.上海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1(08).

[3]王格.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02).

[4]张勇,方立中.校园足球发展的“四难”与“五计”.体育教学,2011(08).

[5]王炜华,王超,丁纯,李丽.校园足球现状及模式研究.运动,2011(11).

[6]贾珍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10(12).

[7]董众鸣,龚波,颜中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02).

[8]李卫东,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11(03).

[9]曾桂生,郁晶晶.上海市校园足球现状的模型分析与发展建议.体育科研,2011(01).

[10]申世永.开展校园足球,国家政策创造出踢球有良好的升学预期,中国足球才会有发展.体育博览,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