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导学(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公共课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前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分量最重的一门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即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一步推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使他们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为了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中央对本门课程的要求,我们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始终贯彻一个基本思想:把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尽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论述,努力突出这些理论成果之间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突出每一个理论成果各自的理论创新,它们所体现的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背景,它们赖以形成的实践经验。

通过《概论》课程的学习,让大学生深刻领会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的这些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完整把握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把握。同时充分重视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

第一,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开设《概论》课程的基本要求。我们理解,这些要求概括起来就是结合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历史进程,讲清理论、帮助大学生把握基本原理、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突出本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好地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努力使本教材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不仅要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懂得为什么只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方向。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着重从正面剖析问题、讲清道理、切中要害,努力做到以理服人,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能力。

二、加强学习党的理论成果,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21世纪的大学生,要了解中国过去、现在所发生的一切,要认识自己面对的和将要面对的历史环境,要把握好个人的前进方向,为走上社会,学会适应新社会的生活,积累知识、经验,就一定要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未来中国的前途命运,一定要了解对中国前途命运将产生长期、根本影响的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理论成果。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承担起中国与世界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但要具有全球人类共同体意识,更要坚持国家核心价值观、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国家意识,掌握、理解和学会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思想体系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即掌握、理解和学会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对于大学生理解和研究式地学习党的理论成果,关键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党的理论成果所依赖的客观实践、所针对的历史课题,都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目标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用理论所产生的现代化实践和历史课题来理解理论,来搞清楚理论的来龙去脉。在学习中必须牢牢把握住和围绕中国现代化这个核心,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出发,从我们正在从事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出发,从中国现代化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困难与困惑出发,贴近现实、贴近日常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真正领会党的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

三、不断深化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我们要在总结多年课堂讲授的基本经验基础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效果。如:可以将基本理论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与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相结合,调动大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搞好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可以把课内外教学和社会实践作为系统工程,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把社会调查作为课程内容,参与基层社会的经济、文化、民主政治建设,增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

第二,要从课程内容和现实问题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具体课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当代大学生本身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现有能够进行实践活动的实际条件出发,设计出具体的实践活动范围,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最后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吸纳了近几年党的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学者们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成果,吸收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见解与论述,吸取了兄弟高校《概论》教学的网络精品课程中的成果,可以说,没有这些研究成果,就难以有本书的面世,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编写得到华侨大学、闽南理工学院的大力支持。全书由华侨大学刘以榕任主编,负责全书编写和统稿,许景期(闽南理工学院)任副主编,参与部分章节的讨论,提出宝贵意见,刘以榕和刘琼华(泉州师范学院)共同负责第五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的编写。

本书适用于各级各类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专科、高起本学生使用,也适合党校、行政学院党政干部、企业管理干部等继续教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