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前访谈(代序)
编者按:作者受访于本书台湾繁体版付梓之际,时在2018年。
三十年来在美学教学方面的观察与省思
台湾在美学教育方面,不论是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还是在艺术教育上其实都不够周全,也还有深入的空间。
记得大一时,我去台大哲学系旁听,因时间的限制,只能选择哲学概论与美学。任课的教授,是当年台大哲学系的系主任,留日的,以德国古典主义的美学为主。可惜没教多久,他就因病停课了。上研究所时,我又去艺研所旁听美学课,当时任课的老师所讲授的美学则是以数学微积分的精算为基础。而后师大美术系也开美学课,则以美学和六大基础为讲授的主题,但没多久也就停开了。
台湾几十年来在各学院中的美学教育,都相当专门,艺术与美学间的关联似乎不大,所以从事于中学、小学各艺术科的老师很自然地都偏重艺术、技艺的教导,艺术和美好像是相互不联结的。有的艺术创作者甚至还认为,学美学是会妨害创作,或说不会艺术创作的人,才爱谈美学。
随着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的需要,美学似乎越来越被需要,而后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出版,一时间风靡台湾的学术界、文艺界,以致台湾社会上讲美学的、谈美的,一下子蔚然成风。但是所谈的美,多半偏重在感性的抒发上,而且偏向在自我主观美的感受认定,只要自己喜欢就是美,美就是漂亮,就是可爱,甚至连什么是艺术,都简单视为只要自己喜欢、认定就是艺术。
一般人似乎忽略了艺术和美在主观的认定、喜欢下,还有理性客观的成分,这包含人类共同的心理与情感——生命情感、审美情感的部分,还有构成艺术的物质材料成分,如此才能构筑人类文明中最辉煌、精彩的艺术创造活动。
其实,人们如果能有一点美学基础的知识,就能更深入美的享受中,拥有更多从艺术中得到的快乐。在基础美学的学习中,凡修习基础美学的艺大学生多扩大了对艺术的认知与美的感受,更容易掌握艺术创作与艺术的诊断。
这是我长期在学校担任基础美学课程教学特有的观察与感受。
对美学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言
其实,美学是生命教育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因为艺术是人类生命中的一种带着丰富情感,并拥有特殊意识——审美意识的创作活动。
康德说:“艺术是人不合目的,又合目的的创作活动。”“人不合目的”,是指不合人的“生存目的”的创作活动,是人自由的表征。这是因为,在生物性的基础上,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达成生物生存的目的而努力,这是人的局限,是人被捆绑的地方。当人在审美意识的推动下,情不自禁地只是为了美的追求,摆脱了生存目的,而有了艺术的创造,才是人摆脱了生存的控制,展现出人“不合生存目的”自由的可能。同时,这种创作是人更高、更大的生命层次的提升,是人真正生命的开展,也是人生命自由的获得。
这如同近代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当人生物本能的需要被满足后,就会走上更高层次的需要,这是人精神本能的开展,而‘爱’与‘美’的追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与‘自我创造’,就是人精神的开展,不如此,人是会生病的。”
人对艺术的好奇,对美的追求,都使人走向自身的精神世界,是自身生命完善性的寻求。而什么是美?美不是一般人以为的漂亮、可爱,美其实是指人内在生命的触动,以至人生命内在最深沉的感动。这种感动让你觉得“活着真好”。
我们看世界上自古及今多数人都觉得生活是很艰难的,于是人们透过各种宗教来开解。不过,就人的心理上的感受来看,即使在宗教信仰上,当人们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美感,进而产生出活着真好的感受,信仰也才会虔诚而坚定。是以美可以说是人“生命完善性的感动”。未来的美学教育就当从“自我生命的认识”开始,而艺术是其走向的路径。
对现今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看法?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重要的是,再怎么发展与结合,若不是纯然地以科技为主,那必然要合乎艺术性。
而什么是艺术性?艺术性就是指具有艺术的特征,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构成元素。所谓艺术的特征,一是指艺术的审美性,艺术得能提供丰富的审美享受。二是艺术得有丰富的情感性。人类的情感活动与艺术存在着内在紧密的联系。人的生命情感与审美情感是构成艺术深沉内涵的核心成分。三是丰富的感性形象是艺术的基本形态。丰富而鲜明的感性形象,才足以引动人们的感情,带出人们感同身受的生命情感与审美情感,以提升人的生命性与大智慧。
我想,不论哪个领域和艺术结合,若是与艺术相称,当具有这三项基本特征,否则就不足以称为艺术。这时代,科技昌盛,其必会与艺术结合而走向新的发展,但无论如何,走向都仍得合乎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构成元素,如此才称得上艺术,并达成推动人类文明向上提升的功能。
谈谈个人接触美学的缘起与受启发的因缘
我父母都非常喜欢文学和艺术,他们都是学英国文学的。此外,我父亲擅长书法和刻印章,并且好唱西方歌剧中的咏叹调,也爱唱京戏中的黑头,就是大花脸。只要他在家,总能听见他的歌声。我母亲则爱看电影,并好讨论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小时候,她就算再忙也一定在每周的周末带我与姐姐去看电影。看完必和我们讨论,并询问好不好看,而且坚持要我们说出好看和不好看之处,也一定要我试着思考说出个道理。她也好书法,又喜欢闲余拉胡琴、小提琴,也常弹三弦,并好唱京戏中的青衣,常盛装票戏。她在家,也总是有缭绕耳畔的中西音乐。
在台南时,母亲得空总带我们去逛老庙,并带我们欣赏庙中高挂的古匾与各柱子上的对联,常问我姐姐喜欢哪些字,为什么。假日她最爱带我们去台南中山公园的小湖边,在柳荫下,叫壶茶,静坐看着湖水,不说话,也不准我和姐姐说话。此时,她总叫我们学着静默不语,享受一下自然,就算发呆也好。总之,这时是不准讲话的。
当时,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时间久了,懵懂中只觉得在那当下其实感受到没有什么目的的舒坦。我因为身体不好,经常进医院,或时常卧病在家,母亲就依时间顺序,从神话、宗教故事、少年小说、各种传奇,以至西方近代小说等安排让我阅读。记得读西方小说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作品,常有艺术以及有关美学的讨论在其中,读得非常喜欢。那时以为谈“哲学”就是专论这些有关生死艺术、美学的问题,所以大学考试就选择了哲学系。后来念书时查阅课程资料,看到当时的台大哲学系所有有关“美学”的课程,时间又对得上,我就去旁听了台大的美学课。可惜上了没多久,便因老师生病而停课,课程中断后,我反倒专心去学哲学。直到上研究所,才再去旁听自己学校艺研所的美学,只是听得有些糊里糊涂。
出来教书之后,接触到不少艺术的问题,每次和朋友讨论,我多从哲学及心理学的观点切入,提出分析与看法,也受到从事文艺创作的朋友们的认同。
而后钱穆(钱宾四)先生指点我,中国美学当从西周礼乐制度谈起,要我好好读《诗经》《左传》《论语》《礼记》《乐记》等重要经典,去深入体会传统中国文化中所说的“情意”,这和西方哲学美学中所叙说的感情层面不同,由此我看到中西两个知识大系统中的差异和分野,那时真是欣喜万分。此后我就能浸润在这份中西审美的享受中,甚至也可分享人类共有的审美情感。
审美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共同特性,是以艺术创作是人类共有的创作活动。艺术的呈现不同,是因生存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美感经验不同所致。但不论美感经验有多么不同,具有美感的审美性是共有的,且有共通之处,所以各地方、各文化、各民族都有艺术的创造及完成。当这些创造在达到艺术的领域,就可以跨时间、跨空间、跨民族、跨文化,而成为人类世界的瑰宝。
享受艺术、享受人类相通的美感,真是人生最快乐、最大的生命享有,因此我就将它介绍给学生们了。
这次对出版这本新书是否有什么期待?
对这本新书的期待,当然首先是希望读者能喜欢,同时也期望书中的文章,可为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展以及“美”的品位提升,我内心倒真希望整个华人世界在未来对美学、艺术的认识加深,不是只停留在很本能的个人喜好上。然后能如同汉唐及宋元明时期一样,培养出其时代的审美品位。大家都喜欢去日本旅游,感受日本精致典雅的生活质量,其实,从文献记载来看,日本今天的美,有好些都源自宋明的美与生活品位的再发挥。这不只包括茶道、花道等特有的艺术,还包括所谓的和风饮食及各种器皿的使用。如同朋友们看宋人笔记《武林旧事》,就会发现好多生活中的美、风尚,都被日本人保留了下来。今天许多人前往日本,我想也是情不自禁地对东方原有的生活美的追寻吧!
我有幸参加白先勇老师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当时,我们就是希望做出一种传统古典美的典范,以作为当代文艺复兴的一个起点,所幸不仅演出是成功的,而且也确实对社会有关美的认识与开展产生了影响。如果我真有期待,我希望人们对美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以至对“生命”的自觉与认识。因为真正的“美”,就是“自我生命完善性”的感受与感动。
美学,从传统中国文化中说,就是一种“生命之学”“认识生命之学”,其实这点在西方尤其到近代,也有类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