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当今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个体内在心理、外在行为的多样性,互联网带来的实时交互、处处交互的便利性,信息、语音、视频等多尺度信息的融合性,微信、微博、推特(Twitter)等网络平台带来的信息传播多渠道性,使得互联网群体传播呈现出多尺度、多维度、大融合的隐蔽性、交叉性及复杂性特征。互联网群体传播模型的研究变得更有挑战,也更有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首次把“网络和信息安全”上升到国家高度,指出其“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并指出“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国内外在群体传播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互联网群体传播受到复杂的外部环境机制及内部心理与行为机制的综合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互联网技术环境与网络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当下,有关互联网环境下群体传播的基础性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结合已有的理论基础,围绕我国互联网传播环境及其出现的新特征,对群体传播进行原创性的理论研究,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是本书试图解决的首要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书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特点、机制及相关理论展开系统性的创新研究:
第一,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理论基础与特征研究。在对国内外经典群体传播理论研究和其他学科视角下的网络群体传播研究两大理论溯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触发互联网群体传播行为的动因、互联网群体传播主体和渠道的新特征、社会经济与技术环境及相关机制,以及互联网群体传播的发展趋势。
第二,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社会认知与行为研究。在群体传播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关系视角的互联网群体传播影响因子的理论分析框架,借助于现代认知心理实验方法对互联网群体传播认知与行为展开研究,深入探索其认知与行为机制。
第三,互联网群体传播的动力学模型与机理研究。基于互联网群体传播的影响因子分析,将互联网群体传播的多起源和多渠道、个体的多样性、社会网络结构的多层级等特点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其动态特征与传播控制方法。
第四,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社会计算与演化路径研究。针对互联网开放式复杂系统的特征和传统建模方法的局限性,通过社会计算热点话题相结合的线上线下联动,对不同类别的群体传播相关主体、属性归因、媒体参与等环节进行运行机制与演进规律研究,为理论模型提供验证和应对策略的有效性提供测试预判等新的技术方法。
第五,互联网群体传播的应对策略与社会引导研究。基于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特点、影响因子、复杂机制和人工社会仿真计算结果,研究上述群体传播的应对策略与社会引导方法,为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决策实践提供支持。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研究不再仅仅停留在其影响因素和宏观机制方面的分析、发现与实证的层面,为互联网传播的管理提供更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模型与技术方法,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新趋向和实践的迫切需求。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在网络空间中的群体传播不仅仅受到互联网环境的影响,而是与真实物理空间、社会环境和心理空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均有着密切关系,并已经形成一个相互交织的复合互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