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气论思想新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研究中的不足

总而言之,学术界对先秦气论思想的研究,除了在某些个案上面比较充分之外,其他尚显不足,尤其是将先秦气论思想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的研究。而即使是已取得的成果,也因为时代或历史等诸多原因,或多或少有些不到位的地方,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针对这些不足,笔者将其总结为五个方面,下面将分而述之。

(一)受西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近代以来,包括思想、哲学等新名词都是从西方文化中翻译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整个西方文化的术语和思维方式,给中国学术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这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学术研究都是在西方思维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中国迫切要建立独立的符合中国实际和传统的学术体系。

这种西方思维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反映在对先秦气论思想的研究上,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运用西方原子论思维方式来规范先秦气论思想关于宇宙观方面的探讨,这就割裂了中国传统中气范畴的连续性和根本性,因为气范畴既是万物所以由来的根本原因和质素,又是万物得以生成变化的所以然,如先秦所论之“淳和未分之气”或“元气”等,与西学所谓实体之概念大相径庭,所以不能强行与西学所谓原子论比附研究;二是气范畴是一个包容性的整体概念,不是实体性范畴,其不仅具有宇宙观方面的意涵,更包含有精神性,如先秦所论“浩然之气”与“德气”等,故而不能如西学那样运用概念推理逻辑的方式,通过对气范畴下定义而去研究先秦气论思想;三是气范畴作为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之一,不能用西学思维方式和规范来研究,更不能强为比附,那样势必会影响中国哲学的根基,即气论哲学是中国哲学传统的理解世界和安顿人们心灵的理论之一,不存在所谓合法性问题,中国哲学自有中国哲学的特殊性与传统,本不必非得用西学所谓哲学之概念和一般原理来规范,中国哲学如是,气论哲学如是,先秦气论哲学亦如是,所以对先秦气论思想的研究应该以中国哲学自有之主体意识和特殊性去研究。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与西学进行比较研究,也不是说气论哲学的研究就应该故步自封、闭门造车,而是说在根本上还是要以中国哲学之自由的系统为前提,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综合外来哲学之精华进行“综合创新”。

(二)受苏联思维模式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哲学的研究只能运用“两军对垒”的思维模式,表现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史。虽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也从根本上局限了对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和研究。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中国哲学只被当作哲学史研究的材料,对其研究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方法而非中国哲学自身的理论和方法,造成对中国哲学研究之“精神上的断裂”和“实际上的继承”。所谓“精神上的断裂”,是指这种研究无视中国哲学自身的特殊性和民族性,更无视中国哲学的精神;所谓“实际上的继承”,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符合当时历史之实际,且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外来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有滋养和补充作用。

这种研究的缺点很快就暴露出来,尤其是在对气论思想的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气论哲学被赋予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性质,即被当作中国传统中用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理论,然则先秦气论思想本身并非如此,如老子用阴阳二气的理论来解释万物化生,但又认为气复归于道,这就造成气论思想既是唯物主义又是唯心主义的矛盾,诸如此类的人物比比皆是,若只依此来研究气论思想,则必然出现说不通、讲不明白、无法理解的矛盾局面;另一方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理论来研究气论思想,体现为:将其割裂再归纳为几对重要范畴,再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对其进行重组和再研究,致使中国哲学之内在系统和精神四分五裂。所以这种研究方法要不得,好在1979年之后学术界对此已有深刻认识,正在逐步脱离和回到中国哲学自身的研究上来。

(三)没有历史感

前文已知,学术界将先秦气论思想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非常少,而大多体现在哲学史或思想通史、范畴史及一些个案研究上,这直接导致先秦气论思想的研究被弄得四分五裂,严重缺乏对先秦气论思想之发生发展的内在系统和逻辑的研究,更缺乏站在中国哲学自身之角度对先秦气论思想的逻辑进程的观察。所以虽然研究成果不少,但严重缺乏历史感,且不论个案的研究无法连续贯穿起来形成历史演变的脉络,就算哲学史或思想通史及范畴史的研究,也不过是按照年代人物来排列书写,而不是以气论思想之发展为线索书写,无法演示先秦气论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逻辑进程,因为年代的更迭虽然对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影响,但却不是必然关系。[82]

(四)没有哲学感

除了个别的著作和某些个案研究外,几无将先秦气论思想当作一整体而进行的哲学研究,即使是哲学史、思想通史及范畴史的研究,也不过是选择有限的具有代表性之人物或典籍进行割裂式的分别研究,本身就是篇幅较小甚至随笔带过的,又还是充当“史”的角色,所以基本上都表现为对一些相同或相类的材料进行简单的说明和梳理,几乎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哲学研究。就算是个案研究,也很少表现为对研究对象之哲学逻辑的说明及其在先秦气论思想中之地位和意义,而多表现为对史料的整理和说明,而倾向于思想史。

(五)材料运用不周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没能把马王堆帛书和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的材料用上,这当然有历史现实的理由,因为两者分别于1973年和1993年出土,距今时间尚短,学术界还未来得及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只有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才能挖掘其对思想史和哲学史的重大意义。

综上,先秦气论思想的研究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其作为中国气论哲学乃至于中国哲学的根本基础,又处在中国哲学及其历史之学科的独立性和现代化的探索中,对其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