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一 研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知识经济的兴起是本研究重要的社会背景。1956年,是人类历史上值得关注的一年,在这一年,美国白领人数首次超过蓝领人数,这被人们称为知识经济到来的标志。1996年,联合国的经合组织(OECD)在一篇报告中把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播、分配、消费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随后第二年,美国前总统威廉·克林顿(William Clinton)在一次演讲中用“知识经济”(The Knowledge Economy)取代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说法。知识经济这种称谓得到了许多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赞同,开始在各种场合使用。199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的副标题是“知识促进发展”,该报告从一些国家的发展奇迹,如韩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卢旺达等,论述了知识在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作用。2007年,世界银行K4D项目组在让-艾立克·奥波特(Jean-Eric Aubert)博士的带领下,在《知识促进发展:指标评测与全球战略》报告中对知识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测评体系,并在教育、创新、信息和通信技术、经济和体制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具体政策。
我国著名学者成思危教授将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分成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制造知识、输出知识的“头脑国家”,这类国家多是以资本、知识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另一种类型是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躯干国家”,这类国家多是以资源、产品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成思危提出,中国不应满足于做一个以生产资源、产品为主的制造业大国,还应努力发展知识资本和知识经济(成思危,2009)。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第三次浪潮》(1980)中,把人类发展史划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三次浪潮而广为学者们引用,在其后的《权力的转移》(1990)中,更以恢宏的气势宣告了知识经济的到来,并把知识看作是未来社会权力框架的三角基石之一。12年后,托夫勒又在《财富的革命》一书中,把知识与时间、空间作为掌握未来财富的密码。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率先预见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1993年,德鲁克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出发,将人类历史分为四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13世纪新城市的兴起,其标志是城市行会、城市新建筑、城市大学的出现。第二个转折点是在200年后的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其标志是谷登堡活字印刷术和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宗教改革。第三个转折点是发生在1776年的欧洲产业革命,其标志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的发表、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和瓦特发明蒸汽机。第四个转折点则发生在200年之后的今天,其标志是信息革命的出现。德鲁克称其为“后资本主义时代”或“知识社会”。第四个转折点已不限于西方,而是全世界。
知识经济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知识同土地、劳动和资本一样,成为生产要素的一部分,甚至是更重要的一部分,对其可以进行生产、加工和买卖。二是企业将从以往的重视物质资本、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转而关注知识资本。三是要管理知识资本,要更新思维,采取新的方法和手段。
(二)学术背景
知识资本理论的时间虽然提出只有十几年,但其思想却源远流长。1938年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就表达了对“以心传心”这种隐性知识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德鲁克提出了“知识工人”的术语。公认的匈牙利科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在1962年撰写的著作《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中首次提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类方法,随后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和关系作了清晰界定(Michael Polanyi,1962;1966;波兰尼,2000)。这种分类方式对后来影响巨大,如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郞(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根据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这种分类提出了“组织知识创造”的概念和知识创造螺旋模型(Nonaka和Takeuchi,1996;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2006;野中郁次郎、绀野登,2012)。埃森哲咨询公司(Accenture)战略研究所所长及波士顿大学教授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在《哈佛商业评论》和《斯隆管理评论》上发表了多篇知识管理论文,并在美国CIO杂志上撰写月度专栏[1]。被称为第一个首席知识官的艾得文森及其同事马龙(Malone)在1992年提出了第一份知识资本报告,并在1997年发表了全球第一部关于知识资本管理和评估的专著《智力资本》。
美国《财富》杂志的前主编托马斯·斯图尔特(Thomas Stewart)开创了知识资本的研究领域,其知识资本思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斯图尔特特别强调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他引用美国亨氏联合公司的一位首席执行官的话说,一条番茄生产线有时一分钟能够加工出400瓶,但有时却不到350瓶,这不是机器的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人的问题。托马斯·斯图尔特把知识资本理论称为20世纪末期继全面质量管理、流程再造之后的第三个改变组织运行模式的重要思想。斯图尔特继1991年在《财富》杂志发表第一篇关于知识资本文章以后的一系列论文和著作中,集中阐述了什么是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的来源和知识资本的测量方法,并从应用性方面提出了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的流程。他进一步指出,掌握并运用这种思想的企业必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Stewart,1991;1997;Stewart和Losee,1994;斯图尔特,2003)。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一些国际性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MIS)、《首席信息官》(CIO)、《知识管理杂志》等也开始大量发表关于知识和知识资本方面的文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大量催生了一些诸如门户站点(Portals)、电子分析(E-analysis)、在线学习(E-learning),以及内容管理(Content Management)等,以供人们分享知识。一些大的公司如贺曼公司(Hallmark)、皮尔巴雷公司(Pillsbury)、辉瑞制药(Pfizer),以及巴克曼实验室(Buckman Laboratories International)都乐于分享它们的知识管理实践。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以泰勒制科学管理为主的工业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越来越不能解释和控制许多企业的兴衰起伏,而知识管理、知识资本则为21世纪的知识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企业背景
竞争优势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话题,企业组织越来越倾向于寻找竞争优势的真实来源。以往的学者多从行业和战略视角(Porter,1985;Boar,2011)、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巴尼和克拉克,2011)来研究竞争优势,彼得·德鲁克则从知识和知识资本视角来看待竞争优势,他认为,员工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Peter Drucker,1994)。从实践来看,一些企业已使用知识资本为自身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大多数世界500强企业,如美国微软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瑞典斯堪迪亚保险公司等都设立了仅次于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地位的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或首席知识官(Chief Knowledge Officer,CKO),从战略、业务上对企业内外的知识进行管理。顺应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国首席信息官联盟也于2013年12月由中国电子学会、工信部、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由其每年评选百佳首席运营官,有金川集团、潍柴动力、重庆康明斯发动机、平安保险等公司入围。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管理界的共识,也已成为企业、政府、军队以及医院管理的热点和重点。
如今,知识资本在企业里已不再是理论上的事物了,而是清晰可见、触手可摸的。著名的瑞典学者、知识管理之父卡尔·斯威比(Karl Sveiby)最早从实践中发现了知识资本作为无形资产创造财富的奥秘。他首先在上市公司的市账比中发现诸如微软、太阳微系统等高科技类企业的市场价值远远高于其账面价值,继而发现不仅高科技公司如此,一些制造业企业诸如纽科钢铁公司、伯利恒公司,服务业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以及消费业企业如可口可乐公司、联合利华公司等都普遍存在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现象。摩根斯坦利(MSCI)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世界范围内公司的平均股票市值与账面价值的比值(即市账比)为2倍,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更高。这里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就是邦迪斯(Bontis,1996)所提出的隐含价值——知识资本。
二 研究动机
与西方国家不同,知识资本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是理论落后于实践、文献译介多于实证研究、组织层次先于个体层次。本研究从知识资本理论着手,从个体层次入手,探讨员工知识资本的相关理论、管理策略,检验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的因子结构、形成原因与运作机制,为员工知识资本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抛砖引玉”。具体而言,是从体、术、用三方面进行研究。“体”是主体,即知识资本理论;“术”是管理策略;“用”是应用,即知识资本的应用。
(一)体:知识资本理论研究部分
所要解答的问题主要有:(1)知识资本的基础理论有哪些?(2)员工知识资本的理论支撑是什么?
(二)术:知识资本管理策略研究部分
所要解答的问题主要有:(1)企业员工知识资本的管理策略有哪些?(2)如何构建企业员工的知识资本管理框架?
(三)用: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的形成与运作机制部分
(1)在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验证的实证研究上,所要解答的问题主要有:中国企业的员工知识资本的因子结构包括哪些?如何测量中国企业的员工知识资本?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的形成与运作机制是怎样的?(2)在实证研究上所要解答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的成因和运作模式是什么?二是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的中介效果如何?三是不同背景的员工知识资本表现有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