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让凡人做非凡之事
知识资本的数量、质量及其有效利用成为未来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1956年,是人类历史上值得关注的一年,在这一年,美国白领人数首次超过蓝领人数,人们称其为知识经济到来的标志。德鲁克先生(1965)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1969年,知识资本概念由加尔布雷思致朋友卡莱茨基的一封信中首次提出。1996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一篇报告中把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播、分配、消费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讲中用“知识经济”取代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此后,知识经济这种称谓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赞同,开始在各种场合使用。199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的副标题是“知识促进发展”,该报告从韩国、巴西、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的发展奇迹,在国家层面首次使用了“知识资本”的概念,并论述了知识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作用。由此,无论是作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还是作为经济增长的新模式,知识、知识经济、知识资本渐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及管理界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西方的主流思想普遍认为,知识型员工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中的员工主体,这些员工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他们把高学历的员工视为知识型员工,把以出售知识为主的企业视为知识型企业,这完全符合西方的现实情况。而中国则不然,目前依然仍有相当多的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这些企业里,员工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报酬相对较低;目前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低学历的员工,而西方主流思想中的“知识员工”“知识型企业”定义将这些员工排除在知识型员工之外,不利于发挥这些员工的知识资本。因此,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的界定、结构构成、管理方法与西方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本书作者孙立新博士独具慧眼、另辟蹊径,提出了“员工知识资本”的概念,重新定义了“知识型员工”“知识型企业”。本书作者孙立新博士认为,“员工知识资本”是指一个人的工作是由其智慧驱动的,是由其脑力质量主导的,而不是由其体力和数量决定的。一个员工是否是“知识型员工”应以其在工作中是否使用脑力为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即使一个低学历的员工使用脑力而不是体力工作,他就拥有知识资本,他就是知识型员工,使用这类员工的企业就是知识型企业;相反,即使一个高学历的员工,不是使用脑力工作,他就不是知识型员工,使用这类员工的企业也不是知识型企业。这种定义既有理论支持,也有实践案例。遗憾的是,大多数管理者无视这些,依然以成本和会计的观点看待员工。
有人说,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应立足于四个方面:一是要像学校一样,富有文化和创造力;二是要像家庭一样,具有关怀和凝聚力;三是要像军队一样,具备拼搏精神和执行力;四是要像宗教一样,拥有信仰和追求意义。而能让一个企业做到这四点的,唯一的载体就是员工,员工是人,不是雇员,不是掘取利润的工具,要给员工以最高的尊严和尊重,才能焕发员工的热情、责任感、忠诚度、潜能和创造力。这是2002年伟大的管理先知德鲁克先生以92岁高龄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出的呼声!是的,根据统计学原理,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无限制地找到足够多的“优秀人才”保证其发展需要,只能是充分发掘现有员工的智慧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用德鲁克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让凡人做非凡之事”。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员工知识资本管理的原因和结果。是的,正是重视人的知识资本,我们才制造出了震惊世界的原子弹,把长征火箭送上了天……如今,我们要实现中国梦,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依然要重视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正如华为公司前总裁任正非先生在2016年“科技三会”的汇报发言中所说,“中国13亿人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就是伟大祖国!”如何做好一件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发挥人的知识资本,在企业,就是员工知识资本。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国经济的未来崛起,所依靠的就是企业员工的知识资本,每一个中国人的知识资本。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处于由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转型、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变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期待员工知识资本对此将有所贡献。本书作者孙立新博士长期致力于知识资本、社会网络分析方面的研究,在其国家社科基金结项著作付梓之际,作为博士后合作导师,我应孙立新博士的邀请,欣然为序。
于桂兰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年5月10日于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