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克思主义守正与创新特性的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过程就是守正与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守正与创新的理论特性,源于其自身的科学真理性和先进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守正与创新的理论根基。
(一)实事求是的立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次伟大变革,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守正与创新理论特性的首要基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立论基础。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缺乏科学的立论基础。旧唯物主义对感性世界的理解只限于“单纯的直观”或“单纯的感觉”,这种理解不免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且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视为“绝对精神”的产物,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东西,由之把人们的认识引向神秘主义的境地,或导致对抽象范畴、词句的任意构建。显然,这都不能形成真正科学的理论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立论基础是客观实际,强调实事求是,一切思想认识都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考察分析,都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状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思想意识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要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描绘出它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这是“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这种考察方法“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2] 在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立论基础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把某种思想原则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德国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卡尔·海因岑就曾错误地认为共产主义是从一定的理论原则出发而得出结论的教义,恩格斯就此严正指出:共产主义“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共产主义者不是把某种哲学作为前提,而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作为前提”[3]。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先验主义哲学观时又强调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4] 可见,只有具有实事求是的立论基础,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演化发展的规律,才能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守正与创新特性的理论基石。
(二)辩证思维的认识品性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和研究问题的根本方法。恩格斯说过:“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意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5] 辩证思维要求,对任何事物,都要既能认清它的外部表征,又要认清它的内在本质;既要认清其自我规定性,又要认清它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既要看到该事物的现存状态,又要弄清其发展演化的过程与趋向。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得出正确的认识,进而生成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最先阐述和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这是黑格尔的“伟大功绩”。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把事物及其发展都看作“绝对精神”的现实化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按辩证法的本性,是不会有穷尽对事物发展的认识的绝对真理的,而黑格尔却硬说它自己就是这种绝对真理的化身。在黑格尔那里,关于“绝对精神”的唯心主义认识体系,“是同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相矛盾的”[6]。辩证法最终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认识体系窒息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把辩证法从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中拯救出来,使之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并贯彻到底。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7] 马克思主义消除了使辩证法神秘化的形式,使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精神充分彰显和挥发。所以说,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具有科学的辩证思维品性。
辩证思维品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是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思想,实现着自我扬弃更新和自觉发展完善。正是这种辩证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性,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守正与创新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三)能动实践的理论特质
有了实事求是的立论基础和辩证思维的理论品性,只是为产生科学理论确定了正确出发点和路径,并不意味着科学理论便会由此自然地生发而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正确认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能动地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结果。
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感知对象和感性活动没有“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而唯心主义则抽象地发展了人的思维的“能动的方面”,然而却“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只是将其看作“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8]。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虽然立论基础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缺陷,就是没有认识到人的能动实践活动是产生科学理论的必要途径,因而它们也不具有能动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突出贡献,就是强调了人的能动实践活动对于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性。“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 [gegenständliche] 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9]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认识客体来说,“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正是人的能动实践活动造就了现实感性世界,“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0]。从认识主体来说,人的自我改变也是能动实践活动的结果。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只有在不断的能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增强和提升。如果没有这种能动实践活动,“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11]。从认识过程来说,感性认识的获得直接有赖于人的能动实践活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是以人的能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离开人的能动实践活动,人们的认识不可能实现由表及里的深化,不可能形成真正科学的理论。从认识结果来说,又要回到人的实践中去检验其正确与否,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修正错误、深化认识。而认识结果的价值和意义,也要看其是否能指导和促进人的能动实践活动更好地进行。所以,马克思把他的哲学称作“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其使命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12]。正是基于对人的能动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的阐发,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鲜明的守正与创新的理论特性。
(四)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
马克思主义讲人的能动实践活动,不是指抽象的观念化的“人”,而是指“现实的个人”,即在一定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从事着生产和交往活动的人。“现实的个人”不是指单个人的孤立存在,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13]。马克思自青年始就立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崇高志向。马克思主义饱含着以解放全人类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价值情怀。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在不同分工的基础上出现了利益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阶级,整个社会关系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被统治阶级是社会人口的大多数,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生产者和创造者,是社会变革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由于他们不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国家政权的掌控者,因而处于统治阶级的压迫、奴役和剥削之下。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又具体化为以被统治阶级即劳动人民为本,致力于使劳动人民从旧的社会分工关系、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阶级统治关系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4]。
劳动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具体表现,这是由不同生产方式决定的。人类社会进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方式演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成为社会化的大机器工业生产,这时期“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15]。这个阶级承担着社会的一切重负,却不能享受社会福利;它构成了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却不被承认是一个阶级。所以,在无产阶级中必然产生出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因此,解放全人类,实质在于使全体劳动人民获得解放,而劳动人民的解放首要的是无产阶级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是以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使命的,这是其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的聚焦点,也是其理论功用的着力点。马克思主义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的现实要求,就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先进性,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6] 这段话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深刻阐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守正与创新必要性的有力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