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森注解灵枢选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九针十二原第一

【题解】

九针,是古代所用的九种不同形状的针具;十二原,是脏腑真气输注的所在之处,又是治疗内脏疾患的十二个要穴。

由于本篇论述了九种不同的针形与应用,以及十二原穴的部位与主治,所以把本篇命名为“九针十二原”。

【提要】

本篇着重对针灸的理、法、选穴进行纲领性的阐述。

1.首先指出有关针刺的疾徐、迎随、开阖等补泻手法,以及治神、候气和诊脉在临床上应用的重要意义。

2.详细介绍了古代常用的九种针具的名称、形状、长度及用途。

3.列举了各种误治的不良后果,明确指出在临床运用针刺治病时,必须根据疾病的虚实和病位的深浅,灵活应用,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4.本篇还介绍了分布在肘、膝、胸、腹等处的十二个原穴,说明五脏六腑有病,选用十二原穴的道理。

5.叙述了肘、膝关节以下井、荥、输、经、合各穴位的命名和含义,以及其和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

★提示★

本段列为篇首,重点论述《针经》的目的和要求。

★注释★

①黄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相传黄帝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熊国君少典之子,继神农而后天下。

②岐伯:相传黄帝臣子,尊为天师,主管医药卫生之大臣,又是黄帝的一位老师。

③余子万民:子,爱的意思。余子万民,指像爱自己的子女那样深切抚爱百姓。

④百姓:这里指百官。古代官有姓,民无姓。《尚书·尧典》:“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

⑤属:有连续的意思,这里指经常的意思。

⑥砭石:古代用来刺治疾病的尖石,为金属针的前身。

⑦微针:指九针,和砭石相对而言。

⑧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营乃为兵营,有修整之意。本句语义即调整经脉运行的逆顺,使经脉之气出入会合正常。

⑨经纪:条理、纲纪的意思。这里指条理清楚的理论体系。

⑩异其章:异,当分为解。异其章,即区别表里、立其章节。

⑪令有各形:使九针各有一定的形态。

★分析讨论★

本段可分两个层次进行讨论。“黄帝问于岐伯曰……营其逆顺出入之会”是论述创立《针经》的目的;“令可传于后世……请言其道”是论述创立《针经》的具体要求。

黄帝为了解除人民疾病痛苦,保障身体健康,同疾病作斗争,在治疗方法上不用药物,也不用砭石,而使用九针来“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和“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从而治愈疾病。为了将九针的学术世世代代传下去,永不泯灭,必须先立著一部《针经》。

编写《针经》要求做到:立法精确,条理分明,理论清晰,使人易懂易用而难忘,使其成为治疗大法。为了条理分明,纲举目张,必须从一到九,按次序进行介绍。本段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正是《针经》所讨论的重点,从这个意义看,我们要把本段的经文看成是全书的引言。

【原文】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提示★

本段指出技术高明的医生与技术低劣的医生,区别在于能否精确掌握察神、望色、候气,以及迎随补泻等方法。明确指出病有虚实逆顺,如果不能正确判断而逆治,会使虚者越虚,实者越实。

★注释★

①易陈而难入:谈理论虽容易,在技术上达到精妙深入却难。

②粗守形:粗,粗工。粗守形指技术低劣的医生,只知拘守于形体,在病位上针刺。(《黄帝内经注评》)《灵枢·小针解》:“粗守形者,守刺法也。”张介宾曰:“粗工守形迹之见在也。”马莳曰:“下工泥于形迹,徒守刺法。”张志聪曰:“粗守形者,守皮脉肉筋骨之刺。”

③上守神:上,上工。上守神指技术高明的医生根据患者精神气血各方面的变化,在理论指导下进行针刺,而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黄帝内经注评》)《灵枢·小针解》:“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张介宾曰:“上守神,上工察神气于冥冥也,不但用针,诸治皆然。”马莳曰:“上工则守人之神,凡人之血气虚实,可补可泻,一以其神为主,不但用此针法而已也。”张志聪曰:“上守神者,守血气之虚实而行补泻也。”

④神乎神客在门:神,指正气。客,指外邪入侵。正气循行径路,出入有门,外邪亦从此入,故曰“神客在门”。(《灵枢经校释》)《灵枢·小针解》:“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⑤刺之微在速迟:针刺的微妙道理,在于运用徐疾补泻手法。

⑥粗守关:关,指四肢关节。粗守关,指技术低劣的医生只知拘守着四肢关节治疗(《灵枢经校释》)。《灵枢·小针解》:“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⑦上守机:机,指气的动静。上守机,谓上工等待着经气来往的动静,以施补虚泻实的手法。(《灵枢经校释》)《灵枢·小针解》:“上守机者,知守气也。”

⑧机之动不离其空:空,同孔,即孔穴也。本句指正气的来往,都离不开孔穴。

⑨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孔穴中经气的机理,是非常清静微妙的。

⑩其来不可逢:当邪气正盛的时候,不可迎而补之。(《灵枢经校释》)《灵枢·小针解》:“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张介宾曰:“来不可逢,勿补其实也。”马莳曰:“如气盛则不可补,故其来不可逢也。”张志聪曰:“如其气方来,乃邪气正盛,邪气盛则正气大虚,不可乘其气来即迎而补之,当避其邪气之来锐。”

⑪其往不可追:当邪气衰,正气未复之时,不可施用补法。(《灵枢经校释》)《灵枢·小针解》:“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张介宾曰:“往不可追,勿泻其虚也。”马莳曰:“气虚则不可泻,故其往不可追也。”张志聪曰:“其气已往,则邪气已衰,而正气将复,不可乘其气往,追而泻之,恐伤其正气。”

⑫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是指知道经气运行道理的人,应准确地运用补泻手法,不能差之毫厘。

⑬不知机道叩之不发:即不知道经气运行道理的人,不会掌握补泻机宜,如用弓弩扣之不发。

⑭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知道气血往来盛衰的道理,掌握针刺的有利时机。

⑮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指这个道理,技术低劣的医生是不懂的,只有高明的医生才能掌握。

⑯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正气去为逆,正气来复为顺。

⑰逆而夺之恶得无虚:即正气已虚,反而用泻法,怎么不会更虚呢?

⑱追而济之恶得无实:即邪气正盛,反而用补法,怎么不会更实呢?

⑲迎之随之以意和之:迎,迎其邪而泻;随,随其去而补。本句指对补泻手法要运用思维判断。

★分析讨论★

本段重点论述两个问题。“小针之要……妙哉工独有之”,是论述医生在临床使用九针时,一定要掌握其机理要点;“往者为逆……针道毕矣”是重点论述迎随补泻。

(一)“守神”和“守机”是施针术的关键

本文以粗工和上工对比的方式,强调针刺时“守神”和“守机”的问题。“守神”主要指医生要观察病人的精神活动和气血盛衰的表现,正如《灵枢·本神》所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就是这个道理。“守机”是指医生要观察经脉中的经气来往变化,高明的医生在用针之前,首先要通过辨证,全面观察病人的神态和机体气血盛衰情况,分析气血有余不足,而定出补泻原则和治疗方法。粗工则不能全面分析和掌握神机变化,只拘泥于“守形”和“守关”,故此暗昧不明。所以说:“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医生必须专心致志,认真仔细地体察针下经气往来的变化,以便辨别邪正的消长,通过得气的变化,调节补泻的用量,这是“上工”独有的技术,进一步说明了“易陈而难入”的道理。

(二)根据经脉的循行运用迎随补泻

十二经脉的循行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头”。这是经脉流注的规律,也是经气运行的规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充分说明迎随补泻与经脉经气循行的关系。故针尖迎着经脉走向针刺施术的称为“泻法”;针尖随着经脉走向针刺施术的称为“补法”,这就是“迎随补泻”。这种施术的补法和泻法是调和阴阳之气偏盛、偏衰的一种手段,所以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根据“迎随补泻”的这个原则,后世医家提出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取穴并依次用针刺术的亦称“补法”;反之迎着经脉循行方向取穴并依次用针术的亦称“泻法”。这种方法可与前者结合起来同时并用,对某些疾病确有较好的疗效。

【原文】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提示★

本段重点论述针刺的法则和根据疾病的性质决定针刺的补泻,以及徐疾、开阖补泻和候气手法的应用。

★注释★

①满则泄之:满实的疾病,应当使用泻法。

②宛(yù郁)陈则除之:宛,通“蕴”,郁结。气血瘀浊日久,当以排除治之。《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素问·针解》:“出恶血也。”张介宾曰:“宛,郁同。陈,积也,除之去其滞。”王冰曰:“宛,积也。陈,久也。除,去也。言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

③邪盛而虚之:对邪气胜的疾病要用泻法治疗。《灵枢·小针解》:“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素问·针解》:“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

④《大要》:古经篇名。

⑤徐而疾则实:是慢进针,快出针,针出急按针孔的刺法,为补法。

⑥疾而徐则虚:是快进针,慢出针,针出不闭针孔的刺法,为泻法。

⑦言实与虚若有若无:针下有气的为实,针下无气的为虚。(《灵枢经校释》)针刺后,患者感到针下温热的,即产生了补的作用;感到寒凉的,即产生了泻的作用。不过这种感觉变化很快,有的甚至若有若无。(《黄帝内经注评》)《灵枢·小针解》:“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素问·针解》:“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有若无者,疾不可知也。”张介宾曰:“实之与虚,在有气无气耳。气本无形,故若有若无,善察之者,神悟于有无之间也。”

⑧察后与先若存若亡:分清疾病的缓急而决定治疗的先后次序,根据气之虚实而决定是否留针,以及留针的久暂。(《灵枢经校释》)即诊查病的先后而施补泻,使虚者之气若有若存,实者邪气若有若亡。(《黄帝内经注评》)《灵枢·小针解》:“察先与后,若存若亡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尚存也。”《素问·针解》:“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张介宾曰:“察后与先,求病所急而治分先后也,若存若亡,察气之行与不行,以为针之去留也。”马莳曰:“察后与先,真若存而若亡者,盖实者先虚而后实,若亡而又若存也;虚者先实而后虚,若存而又若亡也。亦以虚实本于一气,似在存亡之间耳。”张志聪曰:“察后与先,若存若亡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以下与常存也。”

⑨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这是形容针刺补泻的效果,实证,泻而去之,使患者若有所失;虚证,补而实之,使患者若有所得。(《灵枢经校释》)《灵枢·小针解》:“言补者佖然若有得也,泻者怳然若有失也。”《素问·针解》:“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张介宾曰:“欲虚而虚,欲实而实,是得法也,粗工妄为,则失之矣。”马莳曰:“泻之而虚,怳然若有所失,补之而实,佖然若有所得,亦以虚实本于一气,似在得失之间耳。”

⑩按而引针是谓内温:引针,即出针。温当同蕴。此句言泻法出针不应按闭针孔,若按闭针孔,邪气就会蕴积于内而不得泻。

⑪随之意若妄之:随病者呼气时进针为补法,用补法时应当尽量减少刺激,使患者若无其事。

⑫若行若按:行,指引针导气。按,指按压孔穴以下针。这些都要很轻巧。

⑬如留如还去如弦绝:气至以后,迅速出针,速度之快如琴弦之断。

⑭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右手出针,左手紧按着针孔,使针孔闭,中气内守。

⑮必无留血急取诛之:补法不应有留血,若皮肉留有瘀血,应迅速刺除。

★分析讨论★

本段经文着重论述了四个主要问题。“凡用针者……邪胜则虚之”是论述针刺的法则;“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是指徐疾补泻的方法;“言虚与实……若得若失”是论述针刺候气;“虚实之要……急取诛之”是论述开阖补泻和出针留有瘀血,要刺破放血。针刺候气和开阖补泻请参看《灵枢·小针解》,下面主要讨论针刺的法则和徐疾补泻的方法。

(一)针刺的法则

本篇“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徐之,邪胜则虚之”和《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构成了针灸治病的大法,至今仍指导着病床。两段应相互参阅,就本文讨论如下。

1.虚则实之

虚,指正气虚;实,指补法。“虚则实之”是治疗虚证的原则,在临床施术过程中,凡是增加机体抵抗力,消除虚弱证候的各种针刺手法,都谓之补法。虚则实之是指利用补法来扶助正气,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治愈疾病。

2.满则泄之

满,满实为病;泄之,即泄血,泄水。“满则泄之”是治疗满实性疾病的原则。用来排除水液停聚,实热蕴盛证候的针法,也称为泻法的一种。临床针对水停、实热证候,使用针刺导水下行和放血泄热之法,疾病就会痊愈。

3.宛陈则除之

宛陈,指气血瘀浊较久;除之,指去除瘀浊。“宛陈则除之”也是一种泻法,凡是气血在经络瘀滞,或跌仆损伤所致的疼痛等,用三棱针或七星针在局部的脉络上点刺或打刺放血,以祛瘀血,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之目的。

4.邪胜则虚之

邪胜,指邪气亢盛;虚之,泻其盛。“邪盛则虚之”是治疗邪气亢盛证的原则,也是一种泻法。凡是发病急、病势重、症状比较明显的病证,都是邪气亢盛的表现,应急泻其亢盛的邪气,病情才能缓解,疾病则可痊愈。

(二)徐疾补泻

徐疾补泻,是以进针和出针的速度以行补泻,但是纵观《黄帝内经》对此法的叙述是有区别的。《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认为进针慢,出针快,此为补法;进针快,出针慢此为泻法。这是因为出针快则正气不泄,出针慢则邪气易出。但是在《素问·针解》指出:“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二者所述之法有区别。

(三)针刺候气和开阖补泻(请参看下文《小针解》篇)

【原文】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提示★

提出针刺操作时,要有强劲灵活的指力,精神要高度集中,不差毫厘。

★注释★

①坚者为宝:指针刺时,持针一定要紧固有力。

②正指直刺无针左右:将针端正,直刺而下,不可偏左偏右。

③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医生精神高度集中,明辨秋毫,全神贯注地观察病人。

④审视血脉:观察血脉,避开血管。

⑤悬阳:一指心而言,如张志聪曰:“悬阳,心也,心藏神,方刺之时,得之于心,则神属于病者,而知病之存亡矣。”一指目而言,刘衡如曰:“目为悬阳。”张介宾曰:“悬,犹言举也;阳,神气也。凡刺之时,必先举神气为主,故曰悬阳。”

⑥及与两卫:《素问·针解》:“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张介宾曰:“两卫者,卫气在阳,肌表之卫也。脾气在阴,脏腑之卫也。两者皆神气所居,不可伤犯,凡用针者,首宜顾此,故曰两卫。”《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把“两卫”作“两衡”,即眉目之间。其意即为必察两目及眉目之间处。按两者解释,应当从《甲乙经》此说为妥。

⑦在腧横居:人体浅表之血脉,横布在腧穴周围。

⑧视之独澄,切之独坚:看起来颜色分明,按之坚硬。

★分析讨论★

本段可分为四个层次进行讨论。“持针之道……无针左右”是指针刺的法则与指力;“神在秋毫……刺之无殆”是指医生在针刺操作时,要精神集中,仔细观察全身与局部情况;“方刺之时……及与两卫”是指开始针刺时要提举患者神气;“神属勿去……切之独坚”是要注意疾病的转归和针刺时避开血管。

1.针刺操作时,持针要灵活有力,集中精神密切观察。正如《素问·针解》所述:“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并且要左右手相互配合,直对穴位,垂直进针,不可偏斜。

2.在整个针刺操作过程中,医生要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对病人的神态变化要严密注视,明察秋毫,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3.开始针刺时,首先要观察患者的神气,体察神气的盛衰,在此同时,一定要注意患者两目及整个面部的神色变化,以免在进针时损伤神气。

4.注意患者神气的变化,可以测知病情的进退,得神则昌,失神则亡。同时在针刺腧穴时要免刺伤血管。

【原文】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img,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img,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img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img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提示★

本段指出了九针的名称、长度、形状和用途。

★注释★

img(chán蝉)针:《广雅》曰:“鑱,锐也。”因其针尖锐,故名鑱针。

img(shí时,又dī滴)针:《灵枢识》:“鍉,音时,又音低,镝也,箭镞也。”因其针形似箭而得名。

③铍(pī批)针:铍,剑如刀状者称铍。《左传》:“以铍杀诸卢门。”因其针锋如剑而得名。

④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用针按压肌肉,摩擦肌肉,以泻分肉间的邪气,而不伤肌肉。

⑤黍粟之锐:此处指锋圆形如黍粟。据《本草纲目》记载:“黍,即黏小米,粟,即高粱类。”

⑥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按压经脉,不必刺入,使邪气去,正气来。《灵枢·九针论》:“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⑦刃三隅以发痼疾:三棱针可刺血泻热,以治顽固性疾病。

⑧氂(máo毛,又lí厘,义同):长毛。《说文》:“氂,牦牛尾也。”《后汉书》:“狗吠不惊,足下生髦。”这里形容针身细长,坚韧有力。

⑨暴气:这里指急性发作性疾病。

⑩梃(tǐng挺):杖也,如同棍棒。

⑪以泻机关之水也:用它治疗水邪淫溢于肌肤、关节的疾患。

★分析讨论★

古代的九种不同形状针具,随着历史的前进,科学的发展,有的已被其他工具所代替,有的已经被改进,有的延续到现在仍在使用。如毫针在今天仍是最常用的治疗疾病的针具,铍针由手术刀取代,锋针改进为现在的三棱针。鑱针、员利针、鍉针、员针等临床较少使用。见表1。

表1 九针

img

【原文】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提示★

病邪侵袭人体的特点和针刺不当所致的危害。

★注释★

①邪气在上:此处泛指风热阳邪侵犯上部。

②浊气在中:浊气,指饮食积滞之气。如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则浊气留于肠胃,所以说浊气在中。

③清气在下:清气,指清冷寒湿之气。这类邪气容易侵犯下部。

④针陷脉则邪气出:陷脉,指孔穴在筋骨陷中,针刺之以排除邪气。

⑤中脉:取中焦足阳明脉。

⑥针太深则邪气反沉:应浅刺之病,针刺太深反而引邪深入。

⑦五脉:指五脏腧穴。

⑧取三脉者恇(kuāng 匡):三脉,指手足三阳经脉;恇,衰弱的意思。此言泻五脏六腑经穴,必致形气虚弱。(《灵枢经校释》)

★分析讨论★

本段分两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夫气之在脉也……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是重点论述邪气中病的部位不同,因此,随病之所在而治之;“故曰……针害毕矣”是论述补泻不当反造成针害。

1.风寒暑湿、饮食不节等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各有一定的途径,病邪有从上部、中部和下部侵入的不同。在针刺治疗时,要根据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决定针刺的穴位和手法。如针刺头部具有解表、驱散外邪作用的穴位,可使邪气外出。中焦受损,治疗可从脾胃着手,取之胃经合穴足三里健运脾胃、疏气降浊。病变在浅表部位,不要深刺,针刺太深反会使病邪入里,病情加重。

2.针刺治疗必须明确疾病的虚实,实证不可用补法,原文指出“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并且指出针刺误泻阴经则“夺阴者死”,误泻阳经则“夺阳者狂”。

【原文】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提示★

谈针刺气至的重要性和补而实、泻而虚的客观指标。

★分析讨论★

针刺疗效的关键在于气至与否,临床效果以气至为要,若气已至疗效佳,而气未至,无论针刺多长时间不会有明显疗效。下面将有关气至的几个问题加以讨论。

(一)关于气至的描述

《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关于得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指得病气,一指得谷气。《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指医者操作时的感觉。

(二)气至与否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实践证明,气至与否和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针刺得气以后,再施行一定的手法(补虚、泻实、平补平泻),达到气至病所,就疗效好,否则就疗效差或无效。所以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这一规律在针刺麻醉中也得到证实。气至和气不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看,或因取穴不准,或针刺深浅操作不当,或因患者体质过于虚弱,或因病情危重。针对上述情况,若取穴不准、操作不当,可重新取穴;或调整针刺角度,施用适当手法;或留针候气;或施术催气。对机体过于虚脱或病情危重的病人,可以增加培补正气的穴位。

【原文】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提示★

指出五输穴是脏腑经脉之气所出、溜、注、行、入的部位。

★注释★

①五脏六腑所出之处:指脏腑各自联属的经脉之脉气所出之处。

②五脏五腧……六六三十六腧:谓五脏的井、荥、输、经、合五输,五条经脉共二十五腧穴;六腑有井、荣、输、原、经、合六输,六条经脉共有三十六腧穴。

③凡二十七气以上下:经脉十二,络脉十五,故云凡二十七气。此二十七脉气,通行出入于周身上下手足之间。

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节,指关节、肌肉等各部而言。节之交,即人体关节等部相交接之处,尤指其交接处的间隙。这些间隙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为经脉中的气血渗注各部位的会合点。

★分析讨论★

本段可分为三个层次分析讨论。“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六六三十六腧”主要阐述五输穴在五脏的经脉上有二十五个,在六腑的经脉上有三十六个。“经脉十二……皆在五腧也”是论述二十七气所行都在五输穴的部位。“节之交……非皮肉筋骨也”是阐述人体三百六十五个气穴是神气、血气交会之处。

(一)五输穴

五输穴包括在特定穴的范畴,五脏有五输,每脏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结合《灵枢·本输》,唯缺心经的五腧穴(心经五腧穴实指心包经的)。因此,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个腧穴。那么在《灵枢》中为什么缺少心经的五腧穴呢?互参《灵枢·邪客》:“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这说明心包络能代心受邪,取其五腧穴,可以刺治心病,所以手少阴心经独没有五腧穴。六腑六腧,包括井、荥、输、原、经、合。六条阳经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的经脉,每经六穴,六六共三十六个特定穴。

(二)二十七脉

人体有十二条正经,十二经各有络脉,再加之任脉之络、督脉之络、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十二正经和十五络脉,合为二十七脉。经络之气通达周身上下,流注四肢百骸,此二十七脉的气血经气都是循于五腧穴,而后合于脏腑。杨老用自然界水流现象作比喻,认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其脉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故此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三)腧穴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气活动的门户,也是针灸刺激的部位。腧穴又可为诊断疾病作参考,这些腧穴是气血游行出入的地方,并不是指局部的皮肉筋骨,因此,医者必须掌握这些要领。所以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原文】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提示★

指出在针刺时对病人察色、观目、听动静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

★注释★

①知其散复:知邪气的存在与消散。

②一其形听其动静:一,专一也;形,指患者形征;听,指判断;动静,指变化状况。意思是医生专心注意观察患者的形征,判断其变化情况。

③知其邪正:辨明邪正的盛衰。

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指右手进针,为刺手;左手保护针身,为押手。双手要左右配合。

★分析讨论★

本段分两个内容进行分析讨论。“睹其色……知其邪正”是用望诊和闻诊来判断正气的恢复情况和邪气的消散情况。“右至推之……气至而去之”是讲针刺进针的方法。

1.察其外在色泽,可以了解内脏的病变情况。如面部色泽与内脏血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黄色多为脾病,青色多为肝病,黑色多为肾病等。因此,《灵枢·五色》:“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

目是宗脉之所集聚的地方,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灵枢·大惑论》曰:“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所以观目可以测知病之消长、邪正之复散。

观察病人的动静形态、脉象变化,是临床中用来测知邪正的虚实情况的依据。在针刺治病过程中,只要掌握这些方法,就能正确判断病情,用针施术时就有明确的目标。

2.“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是双手进针的一种,一般右手持针称为刺手,左手辅助,称为押手,左右双手配合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再捻转刺向深层,待气至以后,根据疾病性质或留针或出针。

【原文】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提示★

在针刺施术前必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然后进行治疗。同时还指出用针施术不当,临床可造成针害的发生。

★注释★

①辄:音、义同则。

②反取四末: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已虚,而刺四末之井、荥、输、经、合,而使阳绝。

③中而不去则精泄:中,谓中病。中病应当立即出针,若中病而不出针,反伤其气,气是精所化生,故曰精泄。

④害中而去则致气:针刺未中病,邪气未除而出针,致使邪气滞于针刺之处。

★分析讨论★

本段经文“凡将用针……反取四末”是论述诊断在治疗上的重要意义。“刺之害……致气则生痈疡”是叙述中病后不出针和不中病而出针的临床危害。

(一)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先决条件

在望、闻、问、切四诊当中,诊脉尤为重要,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如张介宾曰:“病之虚实不易识也,必察于脉,乃可知之。故凡将用针,必先诊脉,察知轻重,方可施治,否则未有不误而杀人者矣。”这明确指出了针灸治病必先诊脉的重要性。在病床上如不察色诊脉,极易误诊错治,必然会给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先决条件,而诊脉又是做出正确诊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

(二)误诊、错治的后果

本段所述之“重竭”与“逆厥”均属于诊断治疗上的错误而造成不良后果。五脏之气已绝于内是阴虚,而针刺反补其阳,使阳愈盛则阴愈虚,而“重竭”产生;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是阳虚,而针刺反补其阴,使阴愈盛则阳愈虚,而“逆厥”产生。因此,《难经·十二难》明确指出“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其心肺脉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肝肾。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五脏的虚实,通过诊脉可以察知,虚实明确,补泻有据,疾病即可痊愈。

(三)中病后不出针和不中病出针的危害

针刺治病主要是调补脏腑、祛除病邪,使人体之阴阳恢复动态平衡。但是,针刺的效果取决于得气。首先针刺后得气,在得气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补虚泻实的各种手法,之后才能决定留针与出针。如果针刺后已达到治疗本病的要求,不出针就会耗伤精气;如果针刺后没有达到治病的目的,出针就会导致邪气留滞不散,停于肌肤,可能发生痈疡。

【原文】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提示★

本节论述了十二原穴的名称和部位,以及这十二个原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重要意义。

★注释★

①五脏有六腑:五脏六腑,表里相通,在五脏之外又有六腑。

②六腑有十二原:六腑之外有十二经脉的十二原联属。

③四关:即两膝、两肘之关节。(《灵枢经校释》)张介宾曰:“四关者,即两肘两膝,乃周身骨节之大关也。故凡井、荥、输、原、经、合穴,皆手不过肘,足不过膝。而此十二原者,故可以治五脏之疾。”马莳曰:“四关者,即手、肘、足、膝之所,乃关节之所系也。故凡井、荥、输、经、合之穴,皆手不过肘而足不过膝也。”张志聪曰:“四关者,两肘,两腋,两髀,两腘。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行者也。”

④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十二原穴是五脏禀承全身经脉三百六十五气穴的经气所输注的地方,即经气集中的地方。

⑤脖胦(yāng央):指任脉之气海穴。

★分析讨论★

本段分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讨论。“五脏有六腑……当取十二原”是论述十二原穴的部位多在四个关节周围,可用来治疗内脏的疾患。“十二原者……而知五脏之害矣”是十二原穴在临床诊断方面的重要意义。“阳中之少阴,肺也……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是指出十二原穴的名称、数量和所属经脉。

(一)原穴的意义

所谓“原”即本原、原气的意思。原穴是脏腑禀承全身经脉之气所经过、输注、留止的地方。比如《难经·六十六难》指出:“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气)。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焦,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穴)。”这就是说明原穴联系到原气,原气通于三焦,散布于外,其所留止的部位就称“原穴”。

(二)原穴的名称与所属经脉

本篇所论述的十二原穴与现在特定穴所谈的原穴有所不同。(表2)这里所说的原穴是以肺、脾、肾、肝、心包等经之“俞穴”,左右共十个。加之气海,鸠尾共十二个原穴。纵观《黄帝内经》中对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经脉所称的原穴,也只谈到十一条经,独缺手少阴心经之原。为什么缺心经的原穴呢?《灵枢·邪客》言:“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掌后锐骨之端,可能是少阴之“俞”神门穴。但本句既没有指穴名,更没有将神门穴定位为原穴。

表2 十二原穴表

img

(三)原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作用

原穴是脏腑之气相通的部位。因此内脏有病会在原穴的部位出现一些病理反应,如原穴局部过敏、压痛等,也可用知热感度测定仪、经络测定仪等测定原穴,以了解各经气血盛衰和脏腑受病的虚实变化。原穴同时又是主治脏腑等病证的常用穴,通过针刺原穴来调整内脏功能,宣上导下,通达三焦原气,促进脏腑的阴阳平衡,增加人体的气化功能,从而促使疾病的痊愈。

【原文】

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提示★

胀满病当取三阳经腧穴治疗;飧泄病应取三阴经腧穴治疗。

★注释★

①飧泄:大便清稀并伴见不消化的食物残渣的消化系疾病。

②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此文与上下文义毫无关系,考虑可能为编排的错误。但是,历代注家对此条文均加注释。

★分析讨论★

(一)胀满病取三阳经腧穴治疗

《灵枢·胀论》:“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这里论述在脏腑以外的胀满病通过“取三阳”治疗。盖三阳者,主气主表,因此用三阳经的腧穴来治疗胀病。

(二)飧泄取三阴经腧穴治疗

飧泄是一种以泄泻清稀、完谷不化、肠鸣腹痛为主的病证。“飧泄取三阴”的三阴即指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三条经脉的腧穴。这三脏失调就会发生飧泄这种病证。针灸治疗飧泄时,可取脾经的阴陵泉、公孙等以健脾利湿,肝经的太冲、行间等以疏调肝气,肾经的太溪、复溜等以补肾中之阳,其他如肝、脾、肾的背俞穴、腹募穴,均可酌情加以选取使用。

【原文】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提示★

针灸可以治疗慢性疾患,言久病不能治疗的说法是错误的,是没有了解和掌握治疗技术的原故。

★注释★

①污:即污染。

②闭:壅障。

③雪:洗涤。

★分析讨论★

本段用比喻的方法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那些疑难病症和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的病症,主要是还没有认识到他们的客观规律。任何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目前不能治愈,只不过是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已,这完全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目前临床有某些疾病,用各种治疗方法都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这主要是我们还没有认清这些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掌握治疗方法。

【原文】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提示★

对热病应浅刺快针,寒病应深刺留针。并指出热在阴分,病在上部属脏和病在上部属腑的具体选穴。

★注释★

①以手探汤:形容针刺诸热时,针法宜轻而浅,如手探汤一样,一触即可离开(《灵枢经校释》)。张介宾曰:“如以手探汤者,用在轻扬。热属阳,阳主于外,故治宜如此。”马莳曰:“如以手探汤,其热可畏也。”张志聪曰:“如以手探汤,谓热在皮肤,所当浅取之也。”

②如人不欲行:形容针刺寒病,针法宜深刺留针。如人之留恋家乡,不愿出行。张介宾曰:“如人不欲行者,有留恋之意也。阴寒凝滞,得气不易,故宜留针若此。”马莳曰:“如人不欲行,其寒可畏也。”张志聪曰:“寒清者,内因之虚寒,宜深取之,静以守气,故如人不欲行也。”

③阴有阳疾者:指热在阴分。

④正往无殆:殆作怠解。要正确施行针术,不可懈怠。

⑤气下乃止:邪气退即可止针。

⑥不下复始也:邪气不退,再继续针刺。

⑦疾高而内者:指病在上部而属于脏病者(《灵枢经校释》)。张介宾曰:“病高者,在上者也,当下取之。然高而内者属脏,故当取足太阴之阴陵泉。”马莳曰:“疾高而在内者,当取之下,故阴陵泉在膝下内廉,系足太阴脾经穴,必取此而刺之,所以应其上之内也。”张志聪曰:“疾高而内者,里阴之病见于上也。阴陵泉乃太阴之经,太阴之主开也,使在内之病,从开而上出也。盖言阳病之入于内者即从下解,阴病之出于上者,即从外解也。”

⑧疾高而外者:指病在上部而属于腑病者(《灵枢经校释》)。张介宾曰:“高而外者属腑,故当取足少阳之阳陵泉也。”马莳曰:“疾高而在外者,亦当取之下,故阳陵泉在膝下外廉,系足少阳胆经穴,必取此而刺之,所以应其上之外也。”张志聪曰:“疾高而外者,外邪高而病在外之下也。阳陵泉乃少阳之经,少阳之主枢也。盖邪在高而欲下入于内,故使从枢外出,勿使之内入也。”

★分析讨论★

“刺诸热者……如人不欲行”重点论述热证、寒证、针刺快慢及留针与否;“阴有阳疾者……取之阳之陵泉也”是举例说明三种证候所需选取的腧穴。

(一)寒热病的刺法

热属于阳,寒属于阴,疾病的性质有寒有热,针刺的方法有疾有留,所以说“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凡热邪在表,或热闭清窍而致神昏、不省人事等,针刺应浅而疾出,“如手探汤”,可用三棱针在井穴点刺放血,以清泻热毒邪秽,醒神开窍,均属此例。若寒邪入里,或虚寒内生之疾,针刺应深而留针,如“人不欲行”,并可酌加艾灸,以扶正壮阳,温散寒邪,使脏腑阴阳气血恢复正常。

(二)热在阴分可选足三里治疗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根据“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如果热在胃腑,取足三里以泻阳明之腑热,腑气通,热邪泻,即可停针,若没有效果,或效果欠佳,可再行复刺。这与“合治内腑”的理论一致。

(三)上部有病属腑可取阳陵泉,上部有病属脏可取阴陵泉

阳陵泉是胆经之合穴,根据“疾高而外者,取之阳陵泉”,病在胆腑,取阳陵泉来调理胆府,疏通气机,去除邪热。阴陵泉是脾经合穴,据“疾高而内者,取之阴陵泉”,病在于脾,取阴陵泉来补益脾气、化滞去湿,疾病就可痊愈。

【结语】

“九针十二原”为《灵枢》首篇,文字深奥,内容丰富,为我们学习《灵枢》的全貌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揭示,对针灸的理、法、方、穴、针做了明确的阐述,其理论贯穿于全书各篇,因此,要全面系统掌握、仔细分析研究《灵枢》,就必须领会本篇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