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虚实以决死生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素问·玉机真脏论》)
有人讲,“决死生”是中医看病的最高境界。比如,《针灸甲乙经·序》中记载,张仲景望王仲宣之色,说他四十岁将发病,具体表现是掉眉毛。眉毛掉上个半年以后,就得死了。王仲宣不相信,不肯吃张仲景的药。后来果然在四十岁就发病死了。无论这个故事的真假,反正听上去挺神,感觉很高级的样子。
实际上,做医生最紧要的一件事就是“决死生”。为什么呢?如果一个医生连病人的大致预后都看不出来,就妄开方药,一旦病人猝然而死,于病者当然是巨大灾难,死有不甘;于医者来说,那就是庸术害人,难脱干系。假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病人已属危证,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给予更周密的观察、更周到的治疗,或许还能救人命于万一。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即使是名医,也常常吃到没能明辨死生的亏。
江苏省的著名儿科专家、老中医江育仁在《名老中医之路》里回忆过他的一次医疗教训,就充分说明了掌握“决死生”的知识,并且时时有“决死生”的意识是多么的重要。
曾冶一患儿,五个月,因泄泻三天,干恶不进乳食而就诊。此时患儿“安睡”在摇篮里,既不哭,又不闹,颇似“安静”,两目张开,若有“左右盼顾”之状,微有摇首,额有微汗,前囟不高,舌干,偶有弄舌状,肌肤干滑,并不灼热,肢端欠温,呼吸时不粗亦不急,偶有叹气状。询之家长,云:前两天大便如稀水,日夜二十余次,刻已减少,夹有绿色黏液,本有哭闹烦躁,现已安静,唯有干恶不食。当时其家长认为病情已在好转,再服些药,可以好得快一些。而我未细致审察,仅凭家长代诉而处方,不料家属上街买药尚未回来,而孩子已经死了。第三天消息传来,外面沸沸扬扬地对我评头论足:“连快要死的人都看不出来,还医得好病?”(《名老中医之路》)
在《内经》中,涉及“决死生”的经文很多。我们选的这条是比较有名,也比较好懂的,主要是从虚实的角度来“决死生”。
开篇黄帝就问:“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意思是说,我听说虚实之证,可以决死生,您能给详细介绍一下吗?于是岐伯详细介绍了五实、五虚的病状及预后判断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五实”“五虚”。所谓五实、五虚,就是五脏实和五脏虚。正如王冰所说:“五实谓五脏之实,五虚谓五脏之虚。”但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五实死,五虚死”,是但见一症便是死证呢?还是必须五实或五虚齐备才是死证呢?当然是后者。马莳说:“然必五实、五虚各备,方可曰死;而虚实只见一证,未可以轻决也。”五脏主藏精,五脏受病,无论虚实,都是严重的病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现在五脏俱病,当然预后比较差了。
具体来说,五实的症状是“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五虚的症状是“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既然是五脏之虚实,而这些症状又恰好都是五个一组,我们不难想到是一症对应一脏。我们分别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先看五实。“脉盛”,心合脉,脉来盛大,是心盛之象;“皮热”,肺合皮毛,皮肤发热,是肺实之象;“腹胀”,脾之外应在大腹,腹部胀满是脾实之象;“前后不通”,肾开窍于前后二阴,大小便秘而不通,则肾实之象;“闷瞀”,肝经贯膈而上,昏闷不堪,是肝实之象。五脏皆实,故为死证。
也有人从五个症状出发,阐释其预后必然较差。比如《灵素节注类编》就认为:“脉盛,皮热,腹胀,是邪盛于表里也,前后便不通则邪结无出路,而昏瞀躁闷,则元气绝而死,名五实也。”这是完全从临床角度进行分析,也很有道理。
再来看五虚。“脉细”,是心虚;“皮寒”是肺虚;“气少”,是指精疲力竭的样子,肝为“罢极之本”,所以这是肝虚之象;“泄利前后”是肾虚;“饮食不入”是脾虚。
单从症状上分析,这段经文其实很好理解。而且这么分析过以后,也很容易记忆——就按五脏来记就可以了。
但这段经文最有意思的却不是五实、五虚的具体表现,而是如何判断预后,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思想。即使出现了“五实”“五虚”,病人也不是必死,仍然有好转乃至痊愈的。对于“五虚”患者来说,“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浆粥”是指像米汤、稀粥一类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这类食物有养胃气的作用。若是食用“浆粥”之后,脾气渐苏,而肾气渐固,“泄利前后”的症状消失,则气血有化源,元气得以渐复,病人因而有一线生机。
从行文上看,“浆粥入胃”是在“泄注止”之前的,必是先能进饮食,然后肾气才有复苏的可能。而从临床上看,危重病人,设若胃气尚存一线,浆粥有可进之机,那生机还不算完全断绝。如果胃气已败,水谷难进,那就真的是危在旦夕了。
我们经常讲《伤寒论》最重胃气,有“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的说法。其实《内经》才是重胃气思想的源头。除了脉诊以外,《内经》重胃气的思想在生理、病理、治疗、预后、养生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尤其体现在胃气对“决死生”的预后判断的重要性上,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还有《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曰死。”五脏皆受胃中水谷之气以养,现在虽然五脏俱虚,但倘若胃气尚存,能受“浆粥”而运化精微,那么就有一线生机。而我们在治疗这种五虚证的时候,也就必须把“护胃气”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身汗”,是邪从表出,说明在表之阴阳和;“得后利”,是邪从二便而出,说明在里之阴阳和。“邪气盛则实”,五实的治疗重点还是在于祛除邪气。对邪气致病的治疗,最要紧的是使邪气有出路。得“汗”与“后利”,是邪气外出的表现。邪气得去,则正气自安,所以“实者活”。这句经文提示我们在治疗实证时,务必要给邪气以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