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跨国流动与批评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中国电影:全球语境与跨国流动

华语电影“走出去”须寻找“平衡点”本文原载2012年6月21日《文学报》。

2012年2月,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将引进超过50%的美国电影到中国内地,将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且美方票房分账比例从原来的13%提升至25%,由此,中国电影的闸门进一步为美国打开。中美电影新协议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带来更大的挑战。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本就缓慢,如今又面临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猛烈冲击,此背景下,中国电影更需要迈开“走出去”的步伐,在双方博弈过程之中也需积极争取主动。

2012年6月17日,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场论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举行,导演冯小刚对中国电影凭什么“走出去”直言,“现在大家都在抱怨好莱坞挤压国产片空间,但我们要找自己的问题。你没有观众,是因为你的电影不好看”。

我以好莱坞电影为参照,就“文化平衡”谈谈中国电影“走出去”的路径。

谈及“文化平衡”,具体到电影,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培养“国际受众”的概念,培育起来自己固定的观众,才更有利于中国电影的海外推行。要寻求文化的平衡,就要把握世界趣味中心,在主题上应该尽量选择“全球性题材”,即便选择“民族题材”,那也要尽量“国际化表达”。而这一块又恰好是中国电影的弱项。我们的电影如果太死守民族本土主义就会阻碍传播交流范围,传而不通;如果抛弃民族本土主义就会只剩下大众通识的元素,影片则失去文化的稀缺性。功夫片和武侠片是我国电影的一个特色类型片种类,在海外市场上广受欢迎,原因就在于这种类型的“文化折扣”要少很多。此外,国际影视人才的缺失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又一大制约。作为影视教育培养的问题,在此也作为一个发展策略提出来。要真正走入国际市场,还必须培养出一批“学贯中西”的既通晓中国传统文化又熟悉西方经营体制的“杂糅型”复合电影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文化隔阂问题,顺利走向世界。

面对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我们需要“和而不同”,取世界文化“精华”,去本土文化“糟粕”,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更好地把中国电影推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