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即成长: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所知道的悲伤

31岁那年,怀有身孕的我被确诊罹患癌症。在之后的几年中,我经历了心脏、肝脏和肺部的衰竭,连我的医生们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与此同时,疾病引发了我多个器官的继发性衰竭,而我也因此一度丧失了很多生理功能。为了重建我罹患癌症后的健康,我不停地在多家医院进进出出。雪上加霜的是,在康复过程中,某位医生的一次医疗失误直接危及了我的生命,也让我的整个家庭的困境变得愈加复杂。那位医生表示,这是个意外;但这个意外毁了我的康复——他们用救护车再次把我从病房带走,并推进了另一个重症监护室。之后的我又一次经历了一连串复杂繁多的创伤体验,只有失去过健康的人才能体会个中滋味。

最终,我在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获得了帮助。为了挽救我的生命,那里的医生们分别给我做了心脏和肺部手术。手术完成后,为了离梅奥的康复中心更近一些,我们全家从内华达州搬迁到了明尼苏达州。我的丈夫不得不辞去他原先的工作,我们的三个孩子也被迫转到新的学校上学,离开了他们的祖父母和伙伴们。当时我和丈夫都是30多岁,我们都还很年轻,被接踵而来的打击伤得措手不及。

在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后,我们很需要一些帮助来让我们的生活重回正轨并向前发展。于是,等我们安顿好了以后,我和我的丈夫达林(Darin)就开始了两周一次的伴侣治疗。我们与一位当地的心理治疗师盖瑞进行了初次会谈。在生活的泥潭里挣扎已久、疲惫不堪的我们,“一瘸一拐”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我们与他分享了过去发生的一切,坐在我们对面的盖瑞也开始哭了起来。

生活予以的痛击,让我们不再有能力独自应对。当一个能够看见和理解我们所承受的前所未有的压力的人出现时,我们的“伤口”渐渐开始愈合。在这条康复之路上,盖瑞一直陪伴着我们——他的专业技术和所受的训练,挽救了我们的婚姻,治愈了我们的心灵,修复了我们摇摇欲坠的信仰,同时也让我们找到了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们的方向。

然后,我顺着这条路走了下去,治愈了我许多的童年创伤。而且,在我涵容自己的丧失和悲伤时,我找到了我人生使命的最重要一环: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那个时候,我并不完全明白当我们经历重大的丧失时,悲伤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事实上,没有人想要走进丧失带来的像带刺的铁丝网密布的道路。我很清楚,当时的我也不想。悲伤几乎总是与抑郁和悲痛同义。于是我们会竭尽所能地缩短体验悲伤的时间。“买单,谢谢!”“给我点别的东西吧,务必让我摆脱悲伤!”而这就是我们的普遍做法——回避悲伤。

我们倾向于这样处理我们生活中的丧失:感受到一开始的重击之后,马上开溜,因为那实在太痛了。我们愿意做任何事情,只为了不让自己待在这些沉重的感觉中太久。我们想要前进,翻过这一页,重新回到工作中,再次感觉正常,或者干脆变得麻木。我们不想感受到有重量的情绪。为了止住悲伤带给我们的疼痛,我们会做更多工作,看更多电影,更多地健身、进食、喝酒,看更多的新闻或电视节目,所有这些都是要回避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这一事实。但是事实总有其现身的办法,被关闭在我们内心的感受总会找到出口。通常,它们会顺着“旁边的小路”滑出来——通过情绪泄露(Emotional leakage)的方式发作——例如,突然的情绪爆发、成瘾、暴力、自杀冲动、心理健康问题、暴怒或者疾病。我们很多人都缺乏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和处理丧失,走出悲伤的泥沼。

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在她1969年的著作《下一站,天堂》(On Death and Dying)中介绍了“悲伤的五大阶段”——否认(Denial)、愤怒(Anger)、讨价还价(Bargaining)、抑郁(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这五个阶段为我们不同的情绪状态命名,但并不能帮助我们从这些情绪中走出来,也没有告诉我们可以如何处理和消化我们的痛苦。它们只告诉了我们,悲伤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当生活被掏空瓦解时,没有人会在意形式或阶段。而当悲伤被回避,抑或被搁置不管时,它可能会制造出各样各种的问题——我们内在的悲伤不仅会让我们渐渐衰弱,还会引发如下情绪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羞愧感、丧失感、犯错、停工、无法专注,等等。到了这个时候,悲伤就发展成了“恶性”的悲伤。如果还不加以重视,我们将会被困在里面,直至崩溃。

有意识地感受悲伤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应该把处理自己的丧失看作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做那些为自己卸载悲伤情绪的练习。这就好像有一个像安全阀一样的东西,让悲伤的情绪找到一个地方,从那里经过并被排出去。

我把这称为“卸载微型悲伤(Micro-grieving)的递进式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阻止悲伤被堆积得越来越多,所以它不会像上文提到的情绪泄露那样以其他形式出现。简而言之,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去感受悲伤,每次一点点,用平常心看待它,与它共存,我们就会生活得更好。

我用来应对过度的悲伤和回避悲伤的方法很有突破性,简单但也有力——这是一个以邀请为基础的方法,叫作感觉更好一点框架(Feel better framework)。这个方法不像我们已知的“悲伤的五大阶段”那样去解释悲伤的不同阶段,而是让人们看到,通过一系列微小而具体的活动与刻意练习,人们可以逐渐走出悲伤和丧失的阴霾。我会解释如何花一小块、一小块的时间来做一些事情,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扛起丧失带来的重量,了解我们内心的疼痛,并让我们回到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生活中。这个方法可以让经历不同程度丧失的人有效地、一次一小步地走出悲伤,而不是任其堆积,直至我们被耗损,并出现其他问题。

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能与当今讲求效率的价值观相契合的方式来思考悲伤和丧失。即便悲伤本身或许并不是一个有效率的过程,我们依然可以有效地处理它。

当我们走过了所有悲伤的道路,学完了它教给我们的所有功课时,它真的可以对我们非常有益。

如果我们能好好地对待和处理我们的丧失,它便可以成为“良性”的悲伤。很多抵达悲伤彼岸的人所经历的释怀和头脑清明会给他们带来以下益处——帮助他们深化自身价值,为生活做出必要改变,提升睡眠质量,激发工作动力,活得更有意义,发展出对生活的感恩之心与跟生活连接的感知,等等。还有些人体验到了专注力与洞察力的提升,有能力梳理和辨认生命中对他们最重要的东西,被照亮了心灵之路,性格和关系得到改善,甚至获得了生命意义的启示。在我的研究领域,我们把这一系列改变称为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一种最原始的爱

与我们其他更沉重的情感状态——如害怕、愤怒或羞耻——相比,悲伤并不那么清晰,也不那么容易被发现。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悲伤是当你失去某个在你的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或事之后,所经历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而哭泣是丧失的终点。这没有错,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貌。

悲伤可以是,也可以被感觉为很多东西。梅根·迪瓦恩(Megan Devine)在她的著作《拥抱悲伤》(It's OK That You're Not OK)中把悲伤称作一种最原始的爱(The wildest form of love)。作为一名执业临床社工,我在与悲伤工作的经历中发现:当人们经历悲伤时,有些人可能会感觉他们自己是麻木的机器人,只是没有感觉地过日子;另一些人却感觉他们的丧失就像在整个家庭范围内投下的一颗炸弹,四周弹片横飞。还有一些人说,即使悲伤没那么有爆炸性,他们仍感觉内心被挖了一个黑暗的空洞,没有了坚实的内核,他们变成了“甜甜圈”人——在经历丧失之前的生机与活力之处,如今只剩空洞与裂缝。还有一些人说,经历丧失后,他们的灵魂始终生活在黑夜里,任凭昼夜与四季交替轮转。

还有一些人,包括我在内,可以证明这所有的体验都是真的,而且还可能更多。许多走过悲伤“沼泽地”的人告诉我,在感到怒不可遏和绝望至极之后,他们往往会拥有一段顿悟和充满希望的时光。就好像失去本身就是来清洗我们、振奋我们的,它让我们更加专注,并把我们送向更远的地方。丧失给我们带来了内心的释怀,带来了头脑的清明。在丧失的体验中越多地一点点清洗和净化自己,最终我们越会感到释然,越能明确自己的方向。

我们从没有像此时此刻这样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式来对待悲伤。本书恰恰是这样一本书。它将引领你渡过艰难的时光,教导你如何用重大的丧失,作为你走向人生下一步的跳板。

我所知道的悲伤

我做了25年社工,而我以心理治疗师的身份帮助人们渡过悲伤也已经超过10年了。早在梅奥医学中心的临床社会工作部门接受训练和完成硕士学位的时候,我就格外关注以下议题:如何养育青少年和青年人、创伤后成长、辩证行为疗法(DBT)、复杂型高需求的家庭干预、意外死亡导致的创伤性丧失和悲伤辅导,以及对改变人生的重大疾病的应对处理。现在,我是一名临床辩证行为疗法的家庭治疗师和教练。

当人们遭遇失业、离婚、成为新手妈妈,或是经历丧子之痛时,我曾数千个小时地坐在他们的身边陪伴他们、帮助他们、滋养他们。在医院里,在我的办公室里和他们的家中,我都见过因失去亲人而被悲伤笼罩的家庭。在我作为一名在加利福尼亚州执业的心理治疗师、教授和领导力教练的职业生涯中,我把一些具体的工具和智慧传递出去,以帮助陷入困境的人们,希望他们能够找到出路,并在迈向人生的下一阶段时满怀希望。

从2013年开始,我为美国各大网站以及《洛杉矶时报》(LA Times)、圣安东尼出版社(St.Anthony's Press)、《哈芬登邮报》(HuffPost)、《应对杂志》(Coping Magazine)、《追寻治愈》(Chasing the Cure),以及《罗彻斯特女性杂志》(Rochester Women's Magazine)等媒体撰稿。

从早期跟盖瑞一起工作开始,我就一直在积极地投身于个人探索与成长。因为我相信唯有亲自走过那些地方,我才有可能带领我的来访者前往。我渐渐学习到的事情是:我生命中的每一次获得,都源自某种程度的失去。让我自己也大吃一惊的是,我发现悲伤有可能是对我们有益的。只要你允许,悲伤将改变你的生活——是让你瘫痪还是让你蜕变,取决于你。

当你即将读完这本书时,我希望悲伤不再带给你如此多的遗憾。我希望你发现,回避悲伤或被困在悲伤里都不是答案。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你看到,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是带着使命的。接下来,我们将开始第1章的旅程,来清楚地认识悲伤。悲伤将是你遇到过的最棒的“大师”。它可以让你拥有美满的事业和关系,以及梦想的生活。只要你允许,悲伤将改写你的人生,让你获得更美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