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我读《大学》《孟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河内:梁惠王魏国境内的黄河以北地区。填然鼓之:咚咚擂鼓。直不百步耳:直,即只,只不过还没有后退一百步罢了。数罟:数(cù),细密,织得很细密的网。庠序之教:古代的乡学,初级教育,商朝叫序,周朝叫庠。颁白:即斑白,指须发斑白的老年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竭尽了心力啊!比如,河内地区遭了灾荒,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粮食运送到河内。河东受灾了我也是这样做的。可是我考察邻国的为政者,还不如我这样为百姓尽心尽力,但我发现邻国的百姓未见减少,我的百姓也不见增加,请问夫子,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我知道您大王喜好征战,那就让我以征战的事例打个比喻吧!战场上战鼓咚咚擂响,刚刚兵刃相接,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退逃,有的后逃一百步,有的后逃五十步,逃退五十步的人还耻笑逃退一百步的,您觉得如何?”

梁惠王说:“不可,只不过没有逃退一百步呀,也是逃退嘛。”

孟子说:“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了,就不要再指望您国家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

孟子接着说:“不违农时,不妨碍农民依时务农,农民的粮食就吃不完;限捕禁捕,不用细密的网罟下江河湖泊捕捞,鱼鳖水产会很丰富;适时封山育林,砍伐有节,林木自然丰茂,材木充足。粮食、鱼鳖吃不完,材木用不完,这样百姓生养、死葬就不会遇到困顿,就不会有不满意的事情。让百姓生老病死没有不满意的事情,王道仁政就是从这些事情抓起啊!”

“五亩之宅庭院里,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家里搞好猪、鸡等家畜家禽的饲养,七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吃到肉了。一家一户不误农时,耕种经营好百亩之田,数口之家就无饥荒之虑。然后认真地办好乡学、普及乡学的初等教育,进行人伦基本道德礼义教育,申明孝悌忠信之义,须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再肩挑背负奔波在途了。七十岁以上的人穿帛食肉,黎民百姓不饥不寒、温饱无忧,如此王道既成,还不天下归心、人民拥戴,未之有也。”

“而有的执政者,无视富人家猪狗吃百姓的粮食,却不加以查检制止,道途之中有饿死的人,却不曾为饥民开仓赈济,百姓饿死了,他们竟然说‘这不是我的责任,而是年成不好的原因’。执政者这样做、这样说,无异于拿刀刺杀了人,还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刀子杀的’(荒谬至极)。如果我们的执政者遇到百姓饥荒能够深刻地检讨自己,认真地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而不是漠然无视,归罪于年成,这样,天下的百姓(包括别的国家的百姓)就都会来投奔了。”

【解读】梁惠王自我感觉良好,自诩“于国,尽心焉耳矣”,但尚疑惑民不来归“何也”。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例给梁王讲述了一个既现实而又深刻的道理——于国尽心,为政必行王道。行王道,从关心和解决百姓的温饱、“养生丧死”的问题开始。“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是为政的大事,“国之大者”。

《论语》记载,叶公问政于孔子,孔子精辟一句“近者悦,远者来”,孔子还说过一句“所重:民、食、丧、祭”也堪称经典,于国尽心,心系于民。孟子与孔子一脉相承,圣人之言,光耀千古。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在湖北省考察扶贫时说过的一段话:“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抓起。”语言平实、亲切,意蕴深厚精微,温暖着亿万人心。心系于民,体恤入微。2000多年前的往圣们提倡王道民本的语言和思想,只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才能有如此精微贴切的诠释和前无古人的伟大光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