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重甲兵存在的意义
说句不好听的,大乾的士兵甚至很大一部分朝廷官员,都是靠四海商行在养活。
若是失去了四海商行的供给,大乾很有可能会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也正是因为四海商行几乎掌控者大乾的各种命脉,隆庆帝为了彻底掌控大乾,这才想尽了办法,想要将四海商行从杨玄召母子的手里将它给抢过来,为此不惜假借太子之手,将原主生生廷杖而死。
这些杨玄召其实在刚重生而来没多久,就已经弄得明明白白了。
在他看来,即便隆庆帝将四海商行给收归国有,竭尽所有的去压榨四海商行帮他赚取更多的钱财,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内,让大乾的财政好看一些。
但长久下去,依旧会变得入不敷出,甚至可能还不如。
这并不是杨玄召的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要知道,即便朝廷每年都足额发放了将士的薪俸,可一大半的将领,还是每天嚷嚷着钱不够花,甚至很多地方,已经出现士兵的武器盔甲几年都不曾更换的事情。
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就是像王平等人一般,仗着权势贪得无厌,大肆敛财的结果。
只要像王平这样的人不被清理,不管朝廷发放多少军费,最后还是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而且除了军中的将领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揽财之外,还有像太子一样,和边军将领勾结,养匪为患,不断的从朝廷手里榨取钱财。
种种原因纠结在一块,区区一两千万的军费够用,那才是怪事。
然而目前这种情况,杨玄召都能看的明白,作为老狐狸的隆庆帝自然也能看的明白。
可他作为皇帝,各方面的势力他都得平衡,一旦破坏了其中某个环节,打破了其中的平衡,弄不好可是要出大事的。
所有,为了让自己能在皇位上做的更稳,他也只能咬着牙坚持,不敢轻易的去破坏好不容易才搭建起来的平衡。
和他相比,杨玄召却是没有这样的顾虑。
什么狗屁的平衡,什么只要兵够多,北蛮人就不敢轻易进攻,这些话在他看来都是屁话。
在他看来,想要解决大乾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一条路可以选。
那就是精简军队的人数,将有限的军费用在该用的地方。
集中全国之力,培养出一支可以跟北蛮人正面交锋的部队,在堂堂正正的交锋中,将北蛮人彻底打服,才有可能结束,让大乾苦恼了上百年的麻烦。
这支军队数量并不需要很多,二十万足以。
从一百万缩减到二十万,军费开支一下可以省去四五倍。
多出来的钱既可以给这支军队配备最优良的武器铠甲和战马,也可以用来给他们发放高额的薪俸,进一步的提高他们的战斗热情。
若是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即便每个士兵的薪俸比现在的士兵翻上一倍,那全年下来所需要的军费依旧不足以前的一半。
大乾依旧有足够的钱财,可以将这二十万人武装到牙齿。
冷兵器时代的骑兵的战斗力,确是各个军种中的翘楚,可若是碰上全身都是重甲的重甲步兵,甚至奢华重甲骑兵,全身都是轻甲的北蛮骑兵,怕是一个照面就会被打的找不着北。
尽管重甲士兵对兵员素质的要求非常的高,且一套重甲的价格也不便宜。
但大乾军队若是能缩减到现在的五分之一,五个人里面挑一个出来,还是能做到的。
至于重甲太贵,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一套盔甲再这么贵,还能超过一百两银子不成。
若是按照样杨玄召的方法,大乾每年至少能省下来,一千多万的军费。
就算一套重甲一百两银子,一千万也足够打造十万套出来了。
只要忍上两年,让二十万大军全都穿上重甲完全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或许有人不太明白,重甲和普通铠甲的区别是什么,也不太明白,只是换了个铠甲而已,怎么可能会让士兵的战斗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古代的冷兵器作战有一定的了解。
领兵器时代,士兵互相厮杀,所能依靠的仅仅是手里的刀跟长矛。
刀因为需要的铁太多,所以一支军队中,用刀或者剑的士兵并不多,一个千人队中,能有百八十人用刀或剑,就已经很多了。
大多数士兵所用的武器都是用铁比较少的长矛。
长矛这东西对没有穿铠甲的士兵杀伤力还是挺大的,可在面对穿了重甲的士兵时,就不管用了。
打个比方,两军交战,一方是只有几百人的武装到了牙齿,全身上下几乎没有什么缝隙的重甲兵,而另一方是人数很多却没穿铠甲或者是穿了轻甲的普通士兵。
普通士兵,拼了命的刺出一枪,因为根本就穿不透重甲兵的铠甲,至多只能将对方打个跟头。
可重甲兵一刀下去,你可就没命了。
古代的战争拼的就是人数,重甲兵的优势在于,即便一个人面对四个敌人时,只要对方破不开自己的铠甲,他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还有体力,重甲兵就能长时间跟敌人耗下去。
试问,你砍我十几刀我什么事都没有,我砍你一刀,你就得死,这种仗怎么打。
这样一场一场的战斗持续消耗下去,每一场战斗,你方损失几千人,而我方却只损失几十上百人。
长时间的消耗下去,就算你的士兵数量是我的十倍又能如何。
纵观几千来的战争史,在同等人数下,重甲兵还没碰到过对手。
所以但凡稍微有点见识有一定战略眼光的将领,不管多少都会省吃俭用的,给自己部队弄一些重甲兵出来,用来在关键时刻救场用。
即便是王平这样的人,也还知道用私房钱,给自己打造出一支数百人的玄甲军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