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民银行、工行30年信息化进程
1.“六五”期间(1981—1985年)
1979年,为了尽快缩小国内外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距,人民银行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现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且较大规模地引进了10多套日本当时的中型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系统,用于处理银行和保险业务。同时,全国共有60多位由人民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其当时还是人民银行的国外业务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选送的技术人员一起被派到日本学习计算机技术。虽然从目前的观点来看,这批计算机的性能还不如现在的一台普通微机,但比起引进这批计算机之前用的机器,已好了千百倍。这批计算机是采用当时最新的技术概念,用当时最新的技术手段制造出来的,其设计原理已与现在的计算机无质的区别。这批计算机的引进较明显地缩小了国内金融行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而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起步,是中国金融业在信息化征途上迈出的非常有意义的一步。从那时起,中国金融业的信息化进程正式拉开了帷幕。正是这批计算机的引入,催生了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计算机应用;也正是这批计算机的引入,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属于自己的既熟悉金融业务,又懂计算机的技术人才队伍。
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银行第一批成规模引进的计算机陆续到货安装。1981年年底开始,对公应用系统在北京、上海、广州投产。1984年,储蓄应用系统也开始在上述城市投产。1984年,工行成立,人民银行各分行的计算机设备和科技人员基本由工行全盘承接。那时,工行拥有中型机8套、小型机7套、微机100多台。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西安6个大城市及其他几个中小城市,共有几十个网点使用计算机处理部分对公、对私业务。这就是中国金融业信息化的起步阶段,也是一个尝试阶段。
2.“七五”期间(1986—1990年)
“七五”期间是中国银行业计算机应用打基础的阶段。通过“六五”期间的尝试,银行信息化进程得到了工行领导的重视。工行在全行提出了“科技兴行”的发展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微机的出现和发展,微机和小型机在中国金融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工行明确提出“大中型计算机与微机并举”的“两个并举”发展战略。
1986年,工行广州分行的第二代大机应用系统投产,网点覆盖全部对公网点和99个储蓄网点,并在国内率先在联网网点开展储蓄通存通兑业务,紧跟着又开办了用计算机处理代发工资、代收公共事业费等代理业务。1987年,工行广州分行推出工行的第一个银行卡应用系统,并向社会发行了工行的第一张银行卡——红棉卡,包含红棉借记卡和红棉贷记卡。
到20世纪80年代末,工行拥有大中型机56台、小型机200多台、微机2万多台。工行在23个大中型城市建立了大型计算机应用处理中心,在其他60多个城市建立了小型机、微机业务处理系统。全国电子化网点有6000多个,网点覆盖率达21%,柜台业务覆盖率接近40%。此外,工行在15个城市安装了ATM。
3.“八五”期间(1991—1995年)
“八五”期间是中国金融电子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工行拥有大中型机99台、小型机近700台、微机5万多台。工行在37个大城市建立了大型计算机应用处理中心,在其他40个城市建立了小型机业务处理系统。计算机业务处理范围从原来的对公、对私扩展到银行卡、国际业务、办公自动化等多个方面。全国电子化网点超2.8万个,网点覆盖率达75%,柜台业务覆盖率超过80%,初步建成全行大中城市骨干网络。
1993年,工行广州分行推出第三代大机应用系统——国内银行中第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应用系统。该系统在全国首推定期存折、信用卡对账本等全新产品。这些产品后来广为国内银行仿效。该系统获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授予的“中华之最”的崇高荣誉。
4.“九五”期间(1996—2000年)
“九五”期间是计算机应用网络化的时期。计算机应用发展从外延走向内涵,从数量走向质量。工行适时调整了计算机发展的战略,从“两个并举”转为“一网打尽”,提出“大机延伸”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说,在已经实现大机应用网络的骨干城市,要把网络范围延伸到其他还没有上机的网点,最终要延伸到所有原来已经上机的小型机和微机网点,实现“一网(大机网)打尽”。同时,工行提出电子化建设的“四个统一”原则。其中,在统一开发思想的指导下,1996年,工行成立软件开发中心,开始集中开发工行的全国性第二代大机应用系统——综合业务处理系统。
到1999年年底,工行的大机网网点达44500个,日均业务2000多万笔,基本完成大机应用网络“一网打尽”任务;全国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7%,ATM装机超1万台,POS装机超10万台。同时,工行完成了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核心系统建设。
同期,人民银行的网络基本延伸到了每一个县。
5.“十五”期间(2001—2005年)
在“十五”期间,银行的计算机应用踏上了一条新的征途——大集中。
在1999年9月1日,工行对电子化进程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实施计算机应用系统大集中工程,并把该工程称为“9991”工程。“9991”工程有以下几个重要内涵。
(1)统一应用。
大集中的前提首先是统一应用系统。为此,工行已经做好准备:工行的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基本建成,可以马上在全行范围内推广使用。
(2)物理集中。
工行把分散在全国37个分行的几十个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及数据按南北区域分别上挂到上海和北京两个数据中心,通过两大数据中心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分区来运行。
(3)逻辑集中。
工行把所有已上挂的应用系统及数据全部移植到统一的、新的计算机并行耦合体系统中,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系统及数据集中。
到2002年年底,工行历时3年的计算机应用大集中工程圆满完成。工行应用系统大集中的成功,为中国所有银行树立了一个典范。此后,其他银行也纷纷仿效工行,走上大集中的道路。从全球银行业计算机应用的情况来看,在大型银行计算机应用大集中方面,走得最彻底和最好的就是中国。在这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在“十五”期间,工行投产了全国集中式的第三代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之后的一系列开发和完善,工行第三代计算机应用系统成为一个全系列的,包含前端、中端、后台服务,以及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全功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6.“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
在“十一五”期间,国内各大银行都已经完成了计算机应用系统大集中。此时,工行又率先提出要建设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此前,中国几乎所有的银行信息系统都是面向应用的,其最大的目标是把原来人工做的工作转换为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以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系统的建设是被业务的发展推着前进的,这导致整个系统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标准。
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的建设要跳出被动发展的局面,其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要有出色、完备的业务能力,以完全满足对外服务与内部管理的需要;二是要充分体现现代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系统体系架构与先进的技术水平,使用统一的业务标准与技术标准,拥有充分的信息共享与强大的大数据挖掘能力,以支撑服务与管理的快速创新,使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有较高的系统可用性、可靠性与可维护性,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运行安全,同时提高运行效率。
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的建成标志着银行已经完成了电子化,为银行最终走向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