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第6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5.1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

1.产业革命

生产活动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就开始了。伴随着生产活动,就有生产管理。古代中国人修建了万里长城,开凿了大运河,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这些伟大的工程若无有效的管理,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现代工厂系统是在产业革命之后出现的。

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19世纪传到美国。产业革命前,生产活动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或在手工作坊中进行的,现在木匠制作家具就是这种生产方式的一个例子。在这种方式下,没有明确的分工,靠人力采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操作。

18世纪,蒸汽机、珍妮纺纱机、动力织布机相继问世,这三项发明带来了纺织工业的革命。煤和铁的开采,使铁制机器代替了木制机器,机器的动力和耐久性大大提高。

早期的制造业,产品是手工方式(craft production)生产的:具有高超技能的工人利用简单而富有柔性的工具,按照顾客的要求制造产品。手工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产品维修困难,其经济性不会随产量增加而改善,即不具有规模经济性,因此不会出现大的工厂,而是小的作坊。

2.科学管理运动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泰勒将科学方法用于生产管理,他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得到最好的工作方法;他通过挑选和培训工人,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泰勒还研究工具的改进,制定劳动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泰勒的这套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将他这一套科学管理整理成一本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

与泰勒同时代的从事科学管理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Henry Gantt)、哈林顿·爱默生(Harrington Emerson)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吉尔布雷斯夫妇专门从事动作研究,将各种动作分解成动素(therblig),帮助工人消除多余、笨拙的动作,从而节省体力消耗,干活更灵巧。甘特看到非金钱奖励对刺激工人的价值,并发明了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的用于编制作业计划的甘特图。爱默生将泰勒的思想运用于组织结构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并论证把科学管理运用于铁路则每天将节省数百万美元。福特是一位伟大的实业家,他将科学管理原理运用于汽车制造,将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劳动分工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实行大量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使汽车进入美国普通居民家庭,进而使汽车工业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并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3.管理科学

1915年,哈里斯(F.W.Harris)提出了第一个库存管理数学模型,从此将数学引入管理领域。1930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的道奇(H.F.Dodge)、罗明格(H.G.Romig)、休哈特(W.Shewhart)提出了抽样和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1935年,梯培特(L.H.C.Tippett)提出统计抽样理论。最初,数量方法在实业界的应用并不广泛。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对军需物资的要求,这些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大战期间,美国政府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战争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对如何搜索德国的潜艇和发现德国飞机的问题进行研究,使得作业研究或称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OR)发展起来。OR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战后,人们将其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发展成为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管理科学通过建模、提出算法、编制软件,有效地实现了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和项目管理等。管理科学的作用是使普通人做事能够达到专家的水平。

4.管理现代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运作管理发展过程中一次本质上的飞跃——计算机开始进入企业的应用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IBM的约瑟夫·奥利基(Joseph Orlicky)和奥利弗·怀特(Oliver Wight)。他们将计算机技术用于编制企业物料需求计划,研究出了著名的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系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发展成闭环MRP、80年代出现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II)系统、90年代出现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系统,到了今天已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这一时期生产运作管理的贡献还表现在对服务质量与生产率(service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的关注上,典型的案例如麦当劳的运作方式。人们开始关心服务业企业的运作管理问题,生产管理也变成了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这一时期出现在生产运作管理体系中的新的理论与方法包括:

·准时生产(JIT)和精细生产(lean production)。

·全面质量管理(TQM)。

·工厂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

·制造战略(manufacturing strategy paradigm)。

·同步制造(synchronous manufacturing)。

·发展柔性制造系统,实现产品、服务的大批量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生产。

·构建基于时间的竞争(time-based competition)的运作管理模式。

·通过“服务性工厂”(service factory)创造新的竞争力。

·从服务性企业获得更好的服务,如物流服务等。

5.供应链管理

总体上来说,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上基本采用的都是“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策略,亦即生产资源的整合立足于本企业或本国,一个企业几乎承担了从材料到零部件、再到产品的全部工艺流程,追求对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及效率最大化。这一模式适应了当时的市场环境。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前后,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世界范围的市场竞争,企业感觉到新技术、新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用户需求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强,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且须做到快速响应。在这种市场竞争的背景下,使企业在创新生产组织方式的时候不再局限于本企业、本国的资源,而是从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的资源配置。企业逐渐放弃了纵向一体化模式,纷纷将非核心业务从母体中剥离出去,企业只抓住核心业务。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在横向一体化思想的指导下,企业运作管理的范畴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供应商和分销商、零售商,从而形成了一条从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加工、产品装配到下游的渠道管理、分销零售的一条网链状的系统,后来被人们统称为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的思维模式打破了国家、地区、企业之间的界限,使得企业能够站在全球的视角进行资源整合,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成本优势组合起来,形成了更具竞争力的企业经营模式,带动了世界各国的发展。

2020年发生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供应链的安全性和柔韧性。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地方采取了封闭措施以阻断病毒传播。此举虽然控制了疫情的恶化,却也暴露出封控手段对供应链运营的影响,很多工厂无法开工生产,物料无法运输,致使很多企业无法获得原材料和零部件,出现了大量的企业供应链中断现象,动摇了经典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经典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全球资源配置,因此可以获得最佳资源利用效益。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供应链管理,除了继续追求成本低、服务好之外,还需要考虑全球供应链的安全性和柔韧性,全球供应链分工正在朝着纵向缩短、横向集聚的趋势发展。

1.5.2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1.产业互联网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消费互联网阶段和产业互联网阶段。

消费互联网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其主要针对的是个人用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消费过程的体验,这是消费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消费互联网的出现,使消费者在购物、出行、娱乐等诸多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使消费者的大部分需求足不出户即可得到满足,而且方便快捷。为此,消费互联网公司采取的运营策略是“眼球经济”,消费互联网网络效应明显,价值高度集中,赢者通吃。因此,消费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关键分别是引流和流量最大化,通过流量放大商业势能,使公司实现指数级增长。

产业互联网主要以生产者为主要用户,通过在生产、交易、物流和融资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从而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能源等作用。因此,产业互联网的运营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生产制造体系,以用户为导向的个性化设计;

二是销售物流体系,线上线下一体化是主要趋势;

三是融资体系,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大受企业经营者的欢迎。因为企业可以借助产业互联网将生产、资源配置和交易整合起来,使运营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产业互联网改变了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与消费互联网面向C端消费者不同,产业互联网不是要“吸引眼球”,而是以“价值经济”为主,即通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寻求全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创造出不仅限于流量的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所以,产业互联网不仅要使企业内部互联网化,还要使互联网平台在研发、生产、交易、物流和融资等各个环节达到网络渗透从而实现效率的提升、资源的优化配置,更要实现产业链互联网化,打通上下游,站在产业角度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互联网将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壮大新兴业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

2.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工智能通俗地讲就是用人工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

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知识是智能的基础,智力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IMS)。智能制造系统不仅具有自学习功能,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收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智能制造系统实质上是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它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同时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这种制造模式突出了知识在制造活动中的价值,智能制造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生产模式。

从制造系统功能的角度看,可将智能制造系统细分为设计、计划、生产和系统活动四个子系统。在设计子系统中,突出了在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顾客需求的影响,关注产品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和可维护性以及可靠性。在计划子系统中,数据库构造将从简单信息型发展到知识密集型。在生产子系统中,综合应用模糊推理等多类专家系统,监测生产过程、获取生产状态数据、进行故障诊断。生产子系统是自治或半自治系统。在系统活动子系统中,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系统控制,应用分布技术和多元代理技术,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进行系统集成。

与传统制造相比,智能制造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具有自律能力的设备,可称之为“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甚至相互间还能竞争和协调运作。强有力的知识库和基于知识的模型是自律能力的基础。

智能制造系统是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人机一体化”突出人在制造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在智能机器的配合下,更好地发挥出人的潜能,使人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协作,使二者在不同的层次上各显其能、相辅相成。因此,在智能制造系统中,更需要高素质、高智能的人发挥作用。

所谓智能机器人,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独特的进行自我控制的“活物”。其实,这个“活物”的主要器官并没有像真正的人那样微妙而复杂。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传感器外,它还有作用于环境的效应器,这可以使手、脚、鼻子、触角等动起来。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感觉要素、运动要素和思考要素。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体,它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工智能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涉及许多前沿领域的技术。目前,不少发达国家都将智能机器人作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大量而复杂的信息量、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的环境,都要求制造系统表现出更高的敏捷和智能。因此,智能制造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1)工业4.0。为介绍工业4.0,我们先从工业1.0说起。工业1.0(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机械制造时代,即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时间大约是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这一期间,典型产品为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工业2.0(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采用电力驱动的产品大量生产方式,时间大约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以福特的大量流水生产线为典型代表。工业3.0(第三次工业革命)为电子信息化时代,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

工业4.0(industry 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高科技战略计划,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提升德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工业4.0是指利用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进行数据化和智能化,实现快速、有效、个性化的产品供应。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将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工业4.0项目主要包括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它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它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打印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它主要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工业4.0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不仅要使机器具有智能,而且要使加工对象具有信息。比如原材料被贴上一个标签,说明它是给某客户生产的某个产品的某项工艺中的原材料。这是加工对象和机器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工对象告诉机器该怎么做。

未来制造业是以解决消费者问题为中心的。企业将不仅仅进行硬件的生产,而且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这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制造企业要在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拓展更多、更丰富的服务,提出更好、更完善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实施工业4.0需要建立标准,要使设备和加工对象不仅会“说话”,而且必须讲同一种“语言”,能够相互理解,这就涉及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现在,德国正致力于工业4.0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事实上,并不只是德国在推行智能制造。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等,都是推行智能制造的国家战略计划。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据规划,要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2049年),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当前,一个亟须实现的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德国制造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提出工业4.0理所当然。我们应该从中国、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制造强国梦。著名企业家任正非认为不要妄谈工业4.0,这值得人们重视。他说:“首先,我们要强调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以后,才可能走进信息化;只有信息化后,才能智能化。”

(2)智能制造会造成大量失业吗?智能制造,尤其是各种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会造成大量失业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从人类利用工具的历史讲起。

①人类利用工具的历史。人类用眼观察环境,用耳听取声音,用鼻嗅出气味,用舌品尝味道,用手握住物体,用脚改变自己所处的位置,用感官感知环境的变化,用脑决定采取的行动。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们通过采集植物果实、捕捉鱼类及其他小动物,以获取食物。人的这些行为,与动物尤其是大猩猩和黑猩猩这类高等动物相比,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人类与动物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能够逐步自制工具和武器。最初是利用自然界现成的物品制作简单工具,如利用树枝和石块制作棍棒与石斧。后来发明了冶炼技术,人类能够利用金属(铜、铁)来制造长矛、利剑和大刀,并能够制造简单机械,如马车、独木舟和木筏。利用人力、畜力和自然力(风力、水力)来带动简单机械和木船。但是,这些动力受到自然界的限制。为了寻求动力源,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用来带动各种机械和车辆。机器的力量大大超过人的体力,而且能够持久而准确地工作。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动机车取代了马车,蒸汽动力轮船(如泰坦尼克号)和内燃机轮船取代了帆船。在这个阶段,机器只是人的体力的延伸,机器是需要人去操纵的。换句话说,机器是“死的”,只有人才是“活的”。

加工金属的机器,如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磨床,只能完成单一功能。而要完成具有特定功能零件的加工,则需要多种机床的协作,被加工零件需要不断地转换机床。为了制作特定的产品,需要各种机器的配合。亨利·福特将不同功能的机器用传送带连接起来,让被加工的工件依次经过不同的机器进行加工,创造了大量流水线生产方式,从而使制造汽车的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幅下降。但是,流水线上机器的功能是单一的,需要多种机器的协作才能完成某种产品的加工。后来,人们设想用一台具有多种功能的机器代替多个单一功能的机器,只要事先编制一套指令,机器就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一种特定零件的加工。于是,出现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虽然数控机床能够按人事先设定的一套程序去加工零件,但它不能识别加工对象、自己编程去加工零件,即没有智能。

现在,人们给机器赋予智能,使机器具有感知,通过它的“感官”,去识别被加工的工件和周围环境,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如智能汽车,它能够按出发地和目的地确定行驶路线,识别交通信号,判断与前车的距离,控制自己的速度,代替人去驾驶。智能汽车控制速度的能力比人要强,但它对道路上的突发事件缺乏人类特有的应变能力。智能机器人是具备识别环境的能力并采取适当动作的机器人。它们可以充当保姆、护士、清洁工等多种角色,为人类服务。

2016年,谷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以4:1的比分战胜韩国围棋九段高手李世石。与1997年IBM研制的计算机“深蓝”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相比,AlphaGo依靠的并非“深蓝”那种庞大直接的运算能力,而是类似人类思考模式的自我学习与评估能力。人工智能的学习和进化速度,已经远超人类的想象,人们不由地发出惊叹:智能制造会不会造成大量失业,智能机器人将会战胜人类吗?

②智能制造会不会造成大量失业?工具使人类的感官、体力和智力得到延伸。收音机是人类听力的延伸;电话是人类语言传播能力的延伸;电视是人类视力和听力的延伸;而互联网传播文字、声音和图像,是人类视力、听力以及双向沟通能力的延伸。上述统称为人类感官的延伸,而机械及其动力是人类体力的延伸,人工智能是人类智力的延伸。

人类发明和利用工具的过程也是人的劳动逐步被工具取代的过程。机器不仅替代人的体力,而且力量更强,且不知“劳累”。计算机不仅比人的运算速度快,而且更准确。在规则明确的活动中,人工智能甚至战胜了人类的智力。这一切难免使人感到恐慌,机器取代了人类,会不会造成大量的失业,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事实上,人造工具一直在“排挤”人类。洗衣机排挤了洗衣工;自动生产线排挤了从事简单操作的工人;可以预见,智能机器人将取代保姆、月嫂和护工,去照顾儿童、产妇和病人。人工智能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是机器视觉,机器视觉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机器人比人“听话”“好用”,还不会“罢工”,确实会造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人员失业。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机器一直在“解放”人类,将人类从繁重、单调、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们去从事适合人类的工作。机器代替了直接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但增加了设计、制造和维护机器的岗位。关键是被机器解放的人应该去,而且也有能力去从事更需要人类智慧的工作。因此,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人肯定是要被智能机器人淘汰的。

AlphaGo战胜了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是因为它集中了众多围棋高手的智慧。现在,对于自然语言的理解,计算机只能做到限制主题后的简单问答,还不能代替人的翻译。在研究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人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只有知道了大脑的工作原理,才有可能按照大脑的工作机制,设计一些算法或硬件来制造智能机器。现在,像客户服务和导游这样的工作,机器还难以代替人。从目前情况来看,人工智能能够求解的问题,必须是能够精确定义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规则。下棋就是这样,如果“不按规则出牌”,机器是无计可施的。但是,生活中大量的问题并不能被精确地定义,范围也不受限,只有人能够处理。

总之,智能机器只是具有“小聪明”,而人类则有“大智慧”。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机器能够进行机械式的推理、预测、判断,它具有逻辑思维,但很难进行形象思维,而且完全做不了灵感思维。电脑可以通过细微的差别来辨别双胞胎兄弟或姊妹,但难以通过一个人儿时的照片和老年时的照片来识别是否是同一个人。智能机器人可以比人更高效而准确地工作,具有一定的环境识别能力,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它没有灵感思维。像《黄帝内经》中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一医学理论,智能机器人是“顿悟”不出的,只有人类才同时具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能力。因此,想以人工智能全面取代人类专家的智能是不可能的。而人要想不被智能机器人淘汰,就要终生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和智能,去从事智能机器人所不能承担的工作。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培养“智能机器人”,而应该是培养能够研发、制造智能机器人的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绿色制造

人们发展生产,本意是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但事与愿违,在人们高喊“向自然界索取”“向自然开战”“人定胜天”的口号并付诸行动之后,大自然已开始对人类进行报复,人类面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阳光、空气和水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然而,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浪费,已造成森林、草原的破坏,气候恶化,水土流失,“沙尘暴”袭击,雾霾笼罩,以及河流断流。

大量的实体产品本是自然界没有的东西,产品的使用与报废产生大量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它们被随意排入江河和大气,使人们少有清洁的水可供饮用,少有新鲜的空气可供呼吸,大气臭氧层空洞使人们面临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威胁,环境的破坏是人类为工业化付出的沉重代价。可喜的是,人类已开始觉醒。人们已经注意到工厂生产的不仅是对人们有用的产品,还有对人们无用甚至有害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生产管理者不仅要对提供产品和服务负责,而且要对产生的“三废”负责。于是,“绿色制造”的概念被提出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一场绿色革命。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发表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中国政府的《中国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绿色制造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制造业的体现,是21世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副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对制造环境和制造过程而言,绿色制造主要涉及资源的优化利用、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最少化及综合利用。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的支持下,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名为“环境负责制造”(ERM)的项目研究,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green supply chain)的概念,并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1996年和199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 14001和ISO 14040,规范了企业环境保护行为,也增强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了第九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1] 本书中文版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