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感官
无论贫富,家,对于人们来说都不应该仅是物质支柱,也应该是精神依托。英国诺里奇市的戈德史密斯街区由米哈伊尔·里奇斯(Mikhail Riches)和凯茜·霍利(Cathy Hawley)设计,是社会住宅项目中难得一见的有益探索。他们设计的住宅对细节有着极致的追求,倾斜的屋顶设计可以保证最充足的日照,让人心情舒畅;邻居们共享一处后花园小巷,孩子们可以在那里一起尽情玩耍;一条翠绿的步道穿过社区中央,增强了住户的社区融入感。不过,也有反面案例,比如西英格兰大学当年为满足校内居住需求而匆忙修建的学生宿舍。学校在一个停车场里建造了许多3米长、2.4米宽的“居住舱”,周围矗立着原有的学生公寓楼。每个宿舍只有一扇小窗户能看到公共步道,宿舍里使用的是仿砖包层,还铺设着明装电线。学生们都抱怨这种设计“不人性化”且“不利于精神健康”,不久后,学生们便拒绝居住于此。
虽然不知道那些学生宿舍能否称得上是“设计”,但设计者着实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居住感受,也没能全面思考他们的感官体验。宿舍选用的建材都是人造层压制品和塑料,触感不好,也不结实,比不上从自然中获取的材料;墙壁很薄,隔音效果差,严重侵犯了学生们的个人隐私;房间内通风条件也较差,异味根本排不出去……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感官有5种: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但是,现代认知神经学研究认为,人类的感官可多达33种,比如触觉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芬兰建筑师尤哈尼·帕拉斯玛(Juhani Pallasmaa)在他的著作《肌肤之目》(The Eyes of the Skin)中提到,建筑设计中的视觉体验占据绝对优势,导致其他感官常被忽视。的确,每当谈起不够人性化的建筑设计,我们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市中心那些只考虑视觉效果而修建的办公大厦。在这些大楼里出入,人们感受不到人情味。多数大楼都是设计师们坐在电脑屏幕前闭门造车的成果,只考虑大楼的观赏性,极少考虑人们的真实体验。社交媒体的兴起让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一个又一个设计师一门心思地琢磨着怎么才能建造出惊艳的建筑外形。
为了改变这一令人担忧的趋势,国际健康建筑研究院确立了一个好评如潮的建筑评价标准,来衡量工作场景中建筑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该标准从空气、水、营养、光、健身、舒适、精神七大维度给新建造的商业大楼评分,好让设计师和房地产商们在设计时考虑得更加全面。
在住宅领域,一批具有前瞻性的建筑师在不断引领潮流。彼得·索尔特(Peter Salter)在西伦敦设计的沃尔默庭院(Walmer Yard)就完美地体现了多感官设计理念。地产开发商克里斯平·凯利(Crispin Kelly)在英国建筑联盟学院就读时曾是索尔特的学生,后来二人一起历时10年,建成了这个诗意的小院。小院里,四套住宅紧凑地坐落其中,漫步于此,你还能敏锐地听到声音的变化:有行人在金属楼梯上走动的震颤声,有雨水打在铜制雨水斗上的治愈声,还有陶泥和秸秆混合的餐厅墙面所营造出的静谧。置身其中,你仿佛在听奥兹国巫师在帘子后操纵声音合成器(1),有种电影场景再现的感觉。室内设计师采用一系列做法保障材料的触感,用亮漆涂制衣柜,用混凝土浇筑墙面,用皮革缝制扶手,用钢制材料焊接卫浴产品等。地下室的房间从地面到天花板全部由用柳树和芦苇编制的材料覆盖,散发出一股乡村田园的气息,让人感觉仿佛栖居在巨大的鸟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