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管理学习第一法则
刚刚我引用了凯恩斯、卢因、维克等许多人的话。你有没有停下来思考一下:他们说的有道理吗?他们说的是对的吗?
还可以再问一个问题:刘澜引用他们的话来论证,就算是论证了吗?
我希望你在读书的时候,或者在谈话中听到别人引用名人名言的时候,都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他们说的一定对吗?
当然不一定对。
这只是他们提供的参考答案,不是标准答案。你读到的观点,听到的名人名言,都只是参考答案,不是标准答案。
这是刘澜管理学习第一法则:管理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
我基于三个理由提出这一法则。
理由一:现实很模糊,答案都是猜
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难以摆脱那个“盲人摸象”的比喻。
有用性与真实性
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这样阐释管理理论:
要意识到所有的理论都是人为的作品——究其根本,理论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的现实而记录下的文字和符号,而非现实本身。因此,理论简化了现实。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根据有用性来选择理论,而不是根据其真实性。[9]
明茨伯格说,人们判断理论有两个不同的标准,真实性和有用性。而他认为:理论是对现实的人为简化,也可以说是对现实的一种猜测。人不是全知的上帝,我们对现实的猜测不会完全符合现实。
明茨伯格的理由是:理论都不真实,因此只能考察其有用性。但是这不是我们强调有用性而非真实性的全部理由。也许有人会说:尽管都不真实,都是猜测,但是也许有些猜测比另外的猜测更真实呢?
这里,强调有用性而非真实性的另一个理由出现了:谁来判断关于现实的猜测是否真实呢?如果坚持真实性这个标准,就需要一个最终的判断者,而且这个判断者需要站在思想(理论)和现实之外进行判断。这个工作只有上帝才有资格去做。
强调有用性而非真实性还有第三个理由:理论最终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因此有用性应该是最终的判断标准。
真理的三种理论
我们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什么是真理?
哲学家关于真理有三种理论:
■ 符合论:主张跟事实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 融贯论:主张能自圆其说、彼此一致的就是真理
■ 实用论:主张管用的就是真理[10]
符合论是关于真理的最传统的理论,但是后来遇到了挑战。符合论用来判断真理的标准是思想符合现实。问题是:谁来判断一个思想是否符合现实呢?
有些简单的现实是可以观察的,比如你脸上是否长了一颗痣,他今天上班是否迟到了。这样的简单现实,不同的人可以达成统一的判断,形成符合论的真理。
但是,许多思想是否和现实世界相符,是难以达成共识的。比如,你是否是个可爱的人呢?在这个问题上,很可能选择有用性而非真实性作为判断标准是更明智的做法。
如果我是你的亲人,尽管你常常冲我发脾气,但是我可以这样选择:坚信你是个可爱的人,你的发脾气的行为不影响你的可爱,甚至正是你的可爱之处。这个“理论”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更管用,可以让我更容易与你相处,而且还可能因为皮格马利翁效应[11]的作用,让你确实变得更加可爱。
没有符合论的管理真理
管理面对的主要是社会现实,比物理现实更加模糊不清。在管理上,坚持符合论的真理并不可行。原因首先在于前面讲过的两点:第一,人的认知能力是有局限的;第二,谁来判断是否符合呢?
而且,坚持符合论的真理并不必要。我们学习管理理论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管用就行。
我说没有标准答案,是说没有符合论的真理。但是管理有参考答案,这些参考答案一要能够自圆其说(融贯论),二要能够指导实践(实用论),而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管理像是临床医学,治好病人是最终的检验标准。[12]
理由二:情境各不同,答案都得变
如果管理上的答案主要是实用论的真理,以是否管用为主要的评价标准,那么不言而喻,面对不同的管理情境,相应的答案是要加以变化的。
不同的人要求不同的管理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批评了早期的管理学者——包括德鲁克在内——认为有一套标准的管人方法的观点。[13]马斯洛提出了自己的需求金字塔理论,认为处于金字塔不同层次的人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
德鲁克马上承认错误:“我立即改变了我的观点,马斯洛的证据简直无法抗拒。”[14]
不同的文化要求不同的管理
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情境因素。《跨越文化浪潮》一书指出:
没有一种“最好的组织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一些组织方式或比别的组织方式更适宜、更有效,反之亦然。[15]
德鲁克也认识到了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他指出,管理要做的事情都一样,做事的方式却可能因文化而不同:
因为管理是要把人整合起来从事共同的事业,所以管理是奠基在文化之上。在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和巴西,管理人员的任务都一样,可是这些不同国家的管理人员完成任务的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16]
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时代……这些不同的管理情境,要求不同的答案。
维克的理论之钟
现在,我引入一个判断理论的三分法的标准。维克在前人[17]的基础上,画出了一个“理论之钟”[18](见图1-1)。
这张图是说:一般性、准确性和简单性是理论的三个特征,但这三个特征难以同时做到。
比如,处在图中2点钟位置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一般性和准确性(离这二者较近),但是不具备简单性(处在跟简单性完全相反的位置上)。
图1-1 维克的理论之钟
又比如,12点钟位置的理论的一般性很强,也就是适用于很多不同的情境,但是这样的理论不会太准确,也不会太简单。这样的理论看起来比较通用,貌似是个标准答案,但其实用起来不是很管用(准确性不够),也不是很易用(简单性不够)。
理由三:背景很复杂,答案都得加
理论是对现实的简化,一定比多姿多彩的现实更抽象,是抛开了许多具体情境的一般性的提炼,因此不一定适用于你的具体情境。
学术知识的两个用处
马奇指出,面对企业中非常具体的问题,经理人根据经验得出的答案往往更加靠谱。那么理论的实用性在哪里呢?在你的经验不管用的地方。
马奇指出:
基本学术知识在新的或变化的环境中变得更有用,这时经理人面对的是未曾预料的或未知的情形。它为他们提供了看待问题的其他的框架,而非解决方案。[19]
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理论在新的或变化的环境中更管用。因为经理人的经验不管用了,而理论提供了一般性的知识,对新的情境也是适用的。第二,理论提供的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一般性的解决方案,你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面对新问题,你需要在理论这个一般性参考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得出解决方案。
更具体地说,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你要做两件事:
■ 运用合适的一般性参考答案
■ 根据具体情境,把一般性参考答案变为更具体、更准确的答案
这两件事非常重要,所以我把它变成一个公式,而且给它一个名字——刘澜管理问题公式:解决管理问题=一般性参考答案+具体情境。
管理大师悖论
再重复一遍刘澜管理学习第一法则:管理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
但是,参考答案有好坏之分。谁来判断好坏呢?答案是——你。你觉得好,就是好。你怎么判断好坏呢?你看是否管用,是否对你管用。
如果没有人提供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判断参考答案好坏的标准,那么为什么有管理大师呢?
许多人以为管理大师提供了标准答案,其实没有。管理大师提供的也是参考答案,只是叫好的人、觉得管用的人比较多而已。
现在,我提出一个管理大师悖论:管理大师往往不准确。
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参考答案要让很多人觉得好,往往需要比较简单,也需要比较通用,也就是说,往往是10点钟位置的理论。但是,它往往就不会那么准确。
维克表示,他喜欢的理论往往是10点钟位置的理论。[20]不仅是维克,大多数人都喜欢10点钟位置的理论,因为它们是简单性和一般性的混合体,简单性使得人们容易理解它,一般性使得人们容易把它跟自己的情境产生联系。
管理大师往往提供的就是10点钟位置的理论。越流行的管理大师越是如此。
但是要注意,10点钟位置的理论并不准确。因此,我们要根据新的背景对理论做加法,把它变得更准确,从而更管用。
真正清醒的管理大师知道自己提供的只是参考答案。
比如,法约尔在提出自己的管理原则时就声明:“管理方式绝不是死板和绝对的东西,它完全取决于一个‘度’。”
又比如,尽管德鲁克经常把话说得很绝对,但是他也承认:“我不相信存在‘一个正确的答案’。”[21]
前面讲了三个理由来支持刘澜管理学习第一法则:管理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它们分别是:
■ 现实很模糊,答案都是猜
■ 情境各不同,答案都得变
■ 背景很复杂,答案都得加
后面两个理由其实讲的都是答案需要随情境而变,不过强调的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