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让人恨的牙痒痒的规则
就在京城的乱象逐渐平息,而于波开始往整个天下扩散的时候,雁南关数十万禁军的整编也接近了尾声。
近四十万的大军,最后只保留了不到十万人。
这样大规模的裁汰,自然不可能一点乱子没有。
有些虽然本来巴不得想要走,但真让他走的时候,他却又不愿意了,而且看到那么多亮闪闪的银币堆在自己面前,难免没有动心思的。
另外还有那些将官,虽然被架空逼走了,但他们的心腹却还在,自然也不肯老实。
但是随着一串串脑袋被挂上了旗杆,所有人都老实了。
而这也让这些禁军再一次见证了上林卫的战力,原来真不是靠人多就能够弥补的。
这不仅让那些想占便宜的人知道,这位李总管舍得花钱,但更舍得杀人。
也让那些选择留下的人莫名的体味到了优越感。
本来有些人还纠结自己选择留下来是对的还是错的,但这么一对比,他们这纠结立刻就少了很多。
而之后宣教司也大规模的入驻,深入到每一个伍什,给士卒讲皇帝的政策,又给他们的亲属优先安排分给天地和房屋。
反正京畿现在有的是房子和田地,那些逃走的人,不管他是谁,名下的田地房产全部被没收。
甚至李逸还专门拨下款项,帮那些还没有成亲的士卒做媒找媳妇,明着告诉他们,接下来蛮族来了,肯定会有人死。
但是你们死之前也给你们留个种的机会,而且就算你们死了,你们的孩子朝廷也会负责把他们养大,让他们读书习武。
不少士卒当时都忍不住放声痛哭,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痛,不过哭完之后,也就彻底定下了心。
整个禁军上下一时间面貌完全脱胎换骨。
虽然比上林卫还要差一点,但也完全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最起码训练的时候没有人再抱怨,偷懒了。
也没人再敢吊儿郎当违反纪律了。
内部的问题暂时解决了,虽然目前只是完全靠利益捆绑,还缺少精神联系,但是那些都可以以后再说了。
但外部的问题却没有解决。
那些主动退役,或者被动退役的,也并没有立刻都离开雁南关。
虽然一开始确实有人拿了银子就迫不及待逃走,生怕皇帝和那位李总管会反悔。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根本就没有人理会他们。
只要他们不闹事,人家好像巴不得他们早点滚蛋,这些人反而都不走了。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背井离乡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之前武关被破,就有大批百姓逃到京城。
这一次整个同洲都被蛮族铁骑践踏。
大量的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再次选择南逃。
而京城自然也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毕竟在很多百姓眼中,京城不但是最大乾最繁华的所在,而且也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
虽然他们已经被官府伤透了心,但是内心里未免还是存着一丝侥幸,期望皇帝能够给他们一个活路。
这大概就是百姓对国家最后的一丝期望了,如果他们发现连皇帝也不能给他们活路了,那么这个王朝的最后人心也就散尽了。
从此以后便只剩下你死我活了。
不过这样大量百姓陡然涌入,往往也是对一个本来就是处于末期的王朝的一种冲击,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不过如果能够抗住了,那么对王朝重拾人心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振奋作用,比再多的所谓教化,宣传都有用。
李逸两世为人,而且两世也勉强都算是和百姓打过交道的,又遍读两个世界的史书。
这个道理他自然是明白的。
甚至对他而言,比起和蛮族战场上的胜负,这才是这场风波带来的最大考验。
好在此时的京畿之地已经完成了初步整合,对于这种冲击的承受能力,自然不是一般王朝末期能比拟的。
他现在能够调动的资源也算充足。
不过就算如此,如果真让这些人一次进入京畿,那么刚刚步入正轨的京畿立刻就会再次陷入混乱。
之前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些人留在雁南。
他一面派人回京向皇帝禀报此事。
一面把自己的决定告知了手下众人。
“可是,雁南关本来就只是一座要塞,根本不可能容纳下这么多百姓啊。
要是士卒还罢了,这么多百姓聚在一起也怎么管理?”
众人听到李逸的决定,都忍不住目瞪口呆。
原本驻扎在小雁门的原雁南守将褚长寿第一个就表示反对。
如今禁军上下基本上已经完全完成了重新正和,所有的将领基本上都是重新从中下层中心选拔上来的。
只有少数普通士卒出身,本身也还有些才能和上进心的将校还有保留,但手下士卒也基本上全部被打散了。
所以他们就算对李逸地方话有些不以为然,也不敢轻易反对。
但褚长寿却不一样,他本来就是雁南守将。
禁军来之后他就移驻旁边的小雁门了。
和禁军不是一个体系,所以李逸整合禁军,但褚军反而波及不大。
对李逸虽然忌惮,但是却没有那么敬畏,甚至心中隐约有些不满。
因为李逸这次整编禁军虽然没有包括雁南军,但李逸却顺势接管了雁南军地方粮饷供给。
其中重点就是饷银发放,不再有领兵将官发放。
改由各营报备新成立地方军需处,由军需处发放凭证,然后领饷却需士卒自己到皇家银行的雁南分行领取。
就这一下不仅让他这样的军阀失去财路,而且从此失去了军队私有的能力。
这简直就是将不聊生。
而这还不算,这该死的阉奴居然又搞出一个什么士官学校和什么皇家军校。
规定所有的伍长什长,队率都需要轮流到士官学校接受至少为期半个月的培训。
而屯长以上将官也要轮流进入皇家军校学习,然后还要接受皇帝的统一授衔才能被记功升迁。
这样一搞,那他成什么了,不就真成了一个兵头了。
这都是什么缺德主意,纯粹折腾人。
对此他自然也反抗过,但是根本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