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阅读远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作者的话

这本书不是行记却关乎旅行

这本书不是影集却关乎摄影

时代种下去远方的种子,父亲给我观察的眼睛

在那个物质并不太丰富的20世纪80年代,我出生了。出生在一个不大却很“重要”的城市,因为这里安才天下安。在泰安度过童年,泰山这座有名的大山对我影响很大。受父亲影响,在我还是个孩童时,我便端起了相机,当然拍摄的第一个对象便是这座山。

我成长在90年代,物质还不算丰富,但是国家已经打开国门有些时日。国外文学、电影、音乐大量进入国内。整个成长过程中,我可能比别的孩子更喜欢杰克逊,看了更多海明威、卡夫卡的著作,听了更多黑胶。于是,我的童年就对“国外”“远方”有着无限憧憬。

在别处是心态,在路上是状态

人过而立,衣食无忧。昔日对远方的憧憬得以超量补偿,每年数次,行走于世界各地:驾车、驾船、驾飞机,跳山(滑雪)、跳伞、跳桥(蹦极)……当然拍摄仍然是记录这些体验的不二之选。

关于摄影我想多说几句。很多年前,网络摄影繁盛,我曾经在一个论坛里参与过一场“风光摄影”还是“纪实摄影”的论战。当时作为风光摄影的信徒,我不能接受它被说成是“无用的美丽的纸片”。我甚至拿出辩论赛式的技巧把风光摄影者比喻成舒马赫,而纪实摄影者就像出租车司机。言下之意,风光摄影者正在诠释摄影更深层的意义。时至今日,摄影专业的教育背景和世界各地看展的经历也使我能窥见相对全面的当代摄影的样貌。我对不同的摄影形式都心存敬畏。但同时也觉得,我应该坚持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拍摄。现在出去旅行,摄影已经不是目的,我也仅仅把摄影当作工具,把相机当作旅伴。“用镜头阅读”成了对我的旅行最贴切的形容,这本书的名称也因此而来。我深知,书中展示的景色不如一众“90后”“00后”的摄影师所拍摄的那样壮阔,书中那些表达观感和认知的场景也起不了纪实摄影的范儿。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忝列书架的一点意义,就在于一个没有高晓松的平台和见地,但是比他脸小一点的、会拍照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拿着相机认真地游走世界,用接近10年的时间整理了这些或美丽或有趣的图片和文字。

感谢钱穆、高晓松、樊登、梁文道、尤瓦尔·赫拉利先生和一众先贤给我的启发和很多观察的角度;感谢我的旅伴陪伴我一起行走、一起阅读世界;感谢路上遇到的每个人告诉我你们的样貌和生活。感谢这本书整理出版过程中各位好友的帮助。于是一本不是行记却关乎旅行、不是影集却关乎摄影的书得以诞生。这本书关乎远方,更关乎自己。

旅行不应该仅仅是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更是阅读世界、精进格局、提升自己认知的“系统补丁”。

有人说科学和艺术就像两条线交替引领着人类向前,我觉得科学更像是引擎,推动人类向前,艺术更像是方向盘,告诉人类“前”在哪里。

文化不是腰花,自然地发酵和贮藏比拼命“爆炒”要更有价值且影响深远得多。“包浆”式的文化沉淀比“做旧”式的文化生产更值得认同。

我相信日耳曼民族的血管里流淌着的不是血液,而是汽油……

在别处是心态,在路上是状态,请您跟随我的镜头一起阅读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