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气清景明
第二天一早,刚到教室就看到裴谦正趴在桌上,手里拿着个烫银的请柬,翻来覆去地看,神色有些怏怏不乐。
没搭理他,踢了踢裴谦的凳子腿儿。
裴谦拖着凳子往前蹦了两下,让出位置给苏悦进来。
“喏,给你的。”
苏悦皱眉看着,没有去接,“没兴趣。”
“你都不看看是什么,就说没兴趣?”
苏悦将下节课要上的课本拿了出来,放在桌上,“没什么好看的,左不过就是宴会而已,我没时间。”
“真无情。”裴谦咕哝一句,“我的成人礼宴会你也不去吗?这么不给面子?”
本来对这件事还挺抵触的裴谦,这会见苏悦这么不在意,就忍不住来了精神。
她越说不去,他还非得把人给请去!
“成人礼?你要及冠了?”苏悦下意识问道。
伸手接过了请柬。
请柬上没写多少岁,只写了成人礼,在苏悦的认知里,男子二十及冠,行了冠礼那就是成人了,也就是成人礼。
“及冠是二十岁吧,我这是成人礼,十八岁的。你不会不知道我们国家男女都是十八岁成人吧?”裴谦惊悚地看着苏悦,心里怀疑她不是从乡下来的,而是从遥远的古代来的了。
苏悦没说话,继续看着请柬。
“四月五日,我记着那天好像是清明节?”苏悦翻看着请柬道。
“怎么,你也觉得我这生日很不吉利?”
苏悦疑惑地转头,不解道:“四月五日为何会不吉利?历书说,‘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正是万物滋长、生命萌动的好时节,怎么会不吉利?”
应该说这个日子是再好不过的了。
生机勃发,充满了希望。
“就算清明前的寒食节乃吃冷食、上坟的日子,但此习俗起源于纪念先秦时被火烧死的名士介子推,即便到了后来‘寒食上墓.....不得做乐’,也是纪念逝去亲朋的日子,有何不吉利的?难不成你觉得纪念逝去的亲朋,是件需要忌讳的事?”苏悦看着裴谦,仿佛只要他点头,她就会与他划清界限一样。
裴谦微微一愣,他当然不觉得纪念逝去之人忌讳,但大家却都下意识认为,上坟的日子,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所以他在清明节这天出生,从小到大一直被人诟病不已,而他妈更是觉得晦气,从不会在这一天给他过生日。
一般都是三月底的时候给他买个蛋糕或是让保姆煮一碗长寿面。
而他十二岁之后,知道了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就再也没过过生日了。
现如今听苏悦这样一说,心底突然就泛起了一丝异样。
原来他出生的日子并不是什么晦气不堪的日子。
刚才苏悦说的那一段里面有个词,气清景明,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即便只是猜测,也知道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所以在他这个同桌的眼里,他的生日原来是这样好的日子么?
裴谦刚才还怏怏不乐的模样,此时突然就豁然开朗,咧嘴笑了起来,眼神亮得惊人地看着苏悦。
苏悦看着这有点傻的同桌,搞不懂他在想什么,她刚才说得那些,在他们那边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啊。
虽然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挨得很近,但还是有不少人会把这三个节日分开过的。
上巳节是水边饮宴游乐的日子,寒食是上坟的日子,清明则是踏青出游的日子。
怎么到了裴谦这里,清明就成了上坟的日子了?
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苏悦并不知道,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上巳节和清明节本来的习俗已经被寒食节的习俗给覆盖的差不多了。
大家一说起清明,那就是上坟祭拜的日子。
一旦跟逝去的人挂钩,自然就会有人觉得这日子有些不大吉利。
所以现代网络上有些说清明节不能说“清明节快乐”,但实际上清明节就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而她接收到的原主的记忆,关于清明节的更是一点都想不起来。
毕竟原主从五岁之后就再也没有过过这个节日了。
五岁之前的记忆,哪里还会记得。
苏悦将请柬重新仍回给他,拿起书看了起来。
早上第一节课是她最讨厌的数学呢,真愁人。
裴谦给她的那本小词典上的单词已经被她背的差不多了,但算术这种东西,对她来说却太难了。
那些个比起英文单词还古怪的字符,看着就忍不住头疼。
刚看了两个公式,扔回去的请柬就出现在了她放着的数学书上。
远离了蚯蚓一样的字符,那张高大上的请柬看起来亲切了很多。
“干嘛?不是说了我不去?”
“我就知道你刚才说得什么气清景明是骗我的!其实你也觉得我出生在清明节很晦气,所以不想去参加我的成人礼是不是?”裴谦控诉地瞪着苏悦道。
看着那张好像还挺委屈的脸,苏悦直接翻了个白眼。
都要成人了还这么幼稚,这样的人估计成人了也指望不上个啥。
“不,我是觉得你很晦气。”
裴谦:“........”这同桌没法做了!
“你真不去吗?虽然是我的成人礼,但这事儿是我太奶奶提出来的,到时候她肯定会到场,而我爸为了让我太奶奶高兴,说不准会请梨园的人过去表演。我本来还想着你喜欢听戏,这么好的机会肯定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个就把请柬给了你,既然你贵人事忙,那就算了。”说完裴谦慢吞吞去拿请柬,一副准备收起来的样子。
五、四、三、二........
啪,手里的请柬被人夺走了。
裴谦敛下嘴角的笑意,得了便宜还卖乖,一脸惊讶道:“哎呀,你刚才不是说觉得我晦气吗?那你还抢我的请柬做什么?”
苏悦懒得搭理他脸上那小人得志的表情,“你们家真的会请梨园大师过去唱戏吗?”
她来了这里这么久,还没现场听过戏,像这种大师的戏就更没有了。
先前在网上听到的,或多或少都有些没有真实感。
只有去现场亲自听一场,她才能知道现在的梨园跟她前世的梨园区别在哪里。
“只要我太奶奶会去,那就一定会请。”至于人请过去之后唱不唱,这个就不是他说得准的了。
况且他听说太奶奶喜欢的那几个梨园大家,现在基本都已经不唱了。
主要是都年纪大了,身体和嗓音都没有了那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