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理解我们的孩子
如果我们想要促使孩子改变他的行动方向,
我们就必须先明白他行为背后的动机。
要想改变孩子,先理解他背后的行为动机
六岁的鲍比坐在桌子前,正在用蜡笔涂色;而妈妈则在一边规划这周的膳食安排。鲍比的脚开始踢地板。“别踢了,鲍比!”妈妈生气地说,她感到有些心烦。鲍比耸了耸肩,停了下来,但是没过多久又踢了起来。“鲍比,我说了,别弄出噪声来!”妈妈再次训斥道。鲍比又停了下来。可是,只过了一小会儿,他的脚又踢起来了。妈妈气得扔下了笔,伸手打了鲍比一下,呵斥道:“我说你别再踢了!你为什么老是做让我心烦的事情呢?你为什么就不能老老实实地坐着?”
鲍比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要用脚踢地板,他回答不了妈妈的问题。但是,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而且,我们确实有办法能妥善处理好这类情形,避免让鲍比和妈妈双双陷入令彼此都不舒服的冲突中。
为了让各位读者了解该如何促使孩子以合作的、有价值的行为方式与家人相处,我们需要先给大家讲解一些心理学常识。
我们都知道,人们的每一种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人们是为了实现那个目的而付出具体行动。有时候,我们知道某个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可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一定有过这样的疑惑:“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这种疑惑其实也是有道理的,我们之所以那么做,可能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孩子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想要促使孩子改变他的行动方向,我们就必须先明白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如果我们无法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就很难改变其行动方向。我们只能通过改变他的行为动机,来促使孩子改变其行为方向。有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孩子的行为带来的结果来理解他的行为目的。在上述例子中,结果是妈妈很心烦。以此推论,鲍比想要的就是惹妈妈心烦,只不过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一个隐藏在鲍比潜意识中的动机,导致了他要这样做。妈妈朝着鲍比喊叫,打了他,这反而让他赢得了胜利——他得到了妈妈全部的关注!所以,他为什么要停止发出噪声呢?这效果多好啊!忙碌的妈妈不就因此过来陪伴他了吗?这就是鲍比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目的。鲍比自己并不知道他有这样的念头,但是,他每天都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做出诸多淘气的行为。每当妈妈对此做出惯有的回应时,她实际上都满足了鲍比的需求,还因此强化了儿子潜意识里的目的。反之,如果孩子知道他的淘气根本就是“无用功”,无论他怎么踢地板都不会惹恼妈妈,再怎么淘气都不会有任何意义,那么他很快就会放弃。另一方面,假如鲍比在安安静静、专心致志地玩耍时,得到了妈妈温暖的微笑、愉快的拥抱、赞美的话语,他自然就不太可能选择以淘气的方式来吸引妈妈的关注了。相反,假如每次鲍比招惹妈妈时,妈妈都能“满足”他,表示她很烦,甚至以制止他、打他的方式来表现她“败给了他”,那么这只能愈发激励鲍比来招惹她。也就是说,鲍比是在用他的脚表达他的心声:“你看看我!对我说点儿什么!不要只顾着做你自己的事情!”如果妈妈能明白这一点,她就会了解孩子的动机是什么:他想要通过吸引妈妈的注意力来获得归属感。认知到这点后,妈妈就可以更恰当地处理孩子的淘气行为了。责备鲍比是一种错误的方式,他只会越发想方设法地惹恼妈妈。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讲解妈妈可以用哪些办法来应对鲍比的这类索求,改善他的行为。
孩子最根本的心理要求,是找到归属感
孩子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因此对归属感的需求,是孩子一切行为的首要动机。他是否有安全感,取决于他在群体中感受到的归属感。这是他最根本的心理需求。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定位。为了确保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从婴儿时期开始,孩子就在不断地探索能够实现这个目的的各种途径。孩子通过观察和成功经验,总结出自己的结论。虽然孩子还不能用语言表达,但心中已经明确:“啊,这就是我的归属感。这就是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孩子会选择用这种方式来满足心理需求;而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他一切行为的基础,也就是他的行为动机。追求归属感是他的基本目的,而他为实现目的而选择的方式,就构成了他的行动方向。因此,可以说孩子的行为是以他的目的为导向的。可是,孩子自己却完全意识不到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所以,当妈妈质问鲍比“为什么要用脚踢地板”时,他说他不知道,这恰是孩子非常诚实的回答。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这是让他找到自我价值感的一种有效方式。这当然不是他有意识地做出的理性判断,而是他潜意识里的行为动机。孩子是通过“试错”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如果某种行为能让他感受到归属感,他就会一再重复那种行为,并且放弃其他让他感到被冷落的行为。当父母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学会正确引导孩子的方法。然而,仅仅明白这一点还不够,父母还需要了解孩子会以哪些方式来获得归属感,否则还会遇到很多陷阱。
在讨论孩子为了获得极为重要的归属感会产生哪些错误的行为目的之前,我们还需要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他观察这个世界的角度、他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在家庭中的地位等。
孩子的不当行为,可能是在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孩子都是出色的观察家,但在诠释他们观察到的各种现象时,容易产生很多错误。于是,孩子们常常得出错误的结论,并以错误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三岁的贝丝是一个快乐的、招人喜爱的孩子,她成长得很快,让父母感到很欣慰。她不到一岁就学会走路,自一岁半起就不再使用尿布,两岁时就能用完整的句子把话讲得一清二楚。她既懂事,又可爱,还非常擅长博取大人们的喜爱。可是,突然之间,她变成了一个但凡想要什么就只会哼哼唧唧掉眼泪的孩子,而且还常常尿裤子。在这种看似“倒退行为”出现前的两个月,贝丝的小弟弟出生了。弟弟刚出生的前三个星期,贝丝对这个小婴儿非常感兴趣。她专心地看着妈妈给弟弟洗澡、换衣服、喂奶。每当贝丝提出要帮妈妈忙时,妈妈都温和且坚决地拒绝了。于是,贝丝渐渐失去了对小弟弟的兴趣,不再频频去育婴室了。之后不久,贝丝就开始出现令人困扰的行为。
贝丝已经注意到她的小弟弟得到了家人的全部关注。于是她意识到,这个让她期待已久的小宝宝把她的妈妈抢走了。妈妈现在把很多注意力都放在小宝宝身上,所以不怎么照顾她了。贝丝的观察完全正确,妈妈的确花了很多时间来照顾什么都不会做的小婴儿。但是,贝丝却做了一个错误的解读: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被弟弟霸占了,若要重新受到家人的重视,她也应该像小弟弟那样,尿裤子以及什么都不会做。也就是说,她以为自己变回小婴儿,就可以重新赢回她在家中的位置。可她却没有想到,与小婴儿相比,自己其实早已拥有更多的优势。
孩子发脾气,是获得家庭地位的手段
五岁的杰瑞经常跟他的妈妈发生冲突。不论妈妈要他做什么事情,杰瑞都一定要跟她争执一番,并且不配合。他经常乱发脾气,总是弄坏玩具、碗碟或是家具。若不强迫他、惩罚他,他就总也不肯好好完成妈妈交代给他的家务事。妈妈对此感到十分不解,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给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她总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之后再享受生活。杰瑞很早就发现,爸爸对妈妈说的每一句话都言听计从。为了家庭和睦,爸爸总是对妈妈百般忍让。对爸爸来说,争吵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有几次妈妈坚持要严厉管教杰瑞,爸爸为了避免妈妈和杰瑞发生冲突,而尝试着为杰瑞求情。
杰瑞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羡慕妈妈掌控一切的权力。在他看来,一个人唯有得到这样的权力,才能获得较高的家庭地位。他希望自己也能获得重要的家庭地位,于是他模仿妈妈,把生气和发脾气作为获得权力的手段。妈妈实际上已经对他无计可施。他感觉到了这一点,可妈妈却对此毫无察觉。妈妈以为惩罚孩子时占了上风,却没有意识到孩子接下来会用大发脾气来报复她,新一轮的权力之争在等着她。事实上,恰恰是杰瑞在这样的较量中占了上风。既然杰瑞这么做能在权力之争中占上风,这对他来说不是好事吗?有什么错呢?可是,我们会认为杰瑞是个快乐的孩子吗?杰瑞能学会在一个群体中有所取舍地与人相处吗?杰瑞是不是只要发脾气就能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呢?他将来能成长为一个杰出优秀的人才吗?他以后如何跟女孩子相处,以及怎么跟自己的妻子相处?他如何理解男性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孩子不断学习,协调自己的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
孩子总会关注他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他会从这些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确定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幼儿时期,他会不断调整自己得出的结论、做出的决定,并且不断学习如何调整自己,应对自己的内在环境以及外在环境。孩子的天性是他的内在世界,一岁前,孩子用大部分时间来尝试和学习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他们要学习如何让手臂和腿脚听指挥,以挪动位置并抓住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会学习如何让自己的身体部位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动作;他们会学习如何观察周围,并尝试诠释所看到的一切;他们会去看、去听、去摸、去闻、去品尝。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学会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完成各种任务。在整个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孩子会学会协调自己的内在环境,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遇到困难或障碍,孩子要么放弃,要么想办法弥补。有时候,孩子甚至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某种缺陷而发展出某种特长(也可能是“矫枉过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向,给孩子自主决定的权利
伊迪丝出生时就没有右胳膊,而她的双胞胎妹妹伊莱恩则完全正常。伊迪丝没有被身体的严重缺陷而限制,她用一只胳膊和一只手,完成了妹妹用两只手才能完成的所有事情。在学习爬行的阶段,她用脚后跟在后面踹、屁股跟着往前蹭的方式挪动,跟上了妹妹的速度。她还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扣纽扣、系鞋带、梳头发乃至洗澡——所有这些事情她只用一只左手就足以完成。后来她变得很擅长做家务,甚至学会了缝纫。现在她已经结婚,成了一位非常称职的家庭主妇,而且很少需要别人的帮助。
艾伦五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让他的右腿肌肉萎缩,虚弱无力。他的妈妈鼓励并帮助他加强锻炼,医生也强烈建议他学习游泳,而且艾伦自己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到了十六岁的时候,他已经完全战胜了身体的缺陷,并成为高中游泳队里的主力队员。
四岁的米兹是四个孩子当中最小的,她出生时患有严重的视力障碍,不过没有完全失明。可是,当她已经长到四岁时,生活仍然不能自理,还需要别人替她穿衣服,喂饭,就连走路也要别人牵着她的手。家里的每个人都会帮她做这做那,想方设法地逗她开心。面对自己的缺陷,米兹的选择是放弃努力,让别人替她做所有的事情。
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批评意见,认为我们讲得过于简单化了,完全没有提及其他人对这些残疾儿童的影响。其实,我们这样做是有原因的。通过这些故事,我想阐明每个身体残疾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做出决定;而且,每个孩子的决定对周围人所产生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伊迪丝早早就决定要跟上妹妹成长的步伐,这赢得了妈妈的钦佩,也让妈妈愿意鼓励她那么做。艾伦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困难,这当然给了他的妈妈动力,尽力帮助他练习游泳。米兹则选择完全放弃,任自己什么都不做,从而换来身边所有人的怜爱和殷勤的帮助。假如这几个孩子最初做出了不同的决定,那么他们的故事一定会有不同的结局。
在孩子学习协调自己内在环境的同时,他还会与外在环境相交融。婴儿的第一个微笑,就是他第一次与外界的接触与交往。婴儿以微笑回应周围人对他的鼓励,而且他发现,他用微笑回应对方的微笑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于是,他与外在环境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个行动就此完成。孩子能感觉到自己一个微笑所创造的愉快气氛,这种与外在环境相交融的能力,随着他们协调内在环境能力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可是,如果在这样的场合遇到障碍,孩子也会做出他的决定,要么选择放弃,要么想办法调整。
外在环境中有三种因素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首先是家庭氛围。与父母的相处经历,对孩子来说便是他对这个社会的认知。父母建立起一个家庭的环境氛围,孩子则通过这个氛围来体会小社会中的经济、种族等影响。孩子会从中汲取家庭的价值观、习俗和传统,并努力顺应由父母设定的行为模式或者标准。孩子是否有物质优越感,取决于家庭中的经济情况;孩子对待不同种族的态度与他父母对此的态度一致。如果宽容是某个家庭中的行为典范,那么孩子们就可能接纳宽容,认为那是他们应该抱持的价值观。如果父母看不起跟他们不同的人,孩子们则有可能会放大这一点,自视高人一等,看轻其他种族,或是社会地位不如他们的人。他们也很容易察觉到父母之间对待彼此的态度。
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如果父母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合作,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相处很有可能也是这种模式,而相互合作也会成为这家人的行为标准。如果父母彼此怀有敌意,或者相互争夺家庭的主导地位,那么孩子之间往往也会形成同样的相处模式。如果父亲在家中一言九鼎,而母亲温顺依从,那么“男权至上”可能会成为这个家庭的主要行事原则,这在男孩子身上尤其明显。只不过,在男女高度平等的今天,女孩子同样可能选择走“强权”路线。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孩子往往以此为据,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如果妈妈是家中的主导人物,孩子则可能模仿她的做法,希望自己能在家中获得类似的重要地位。父母之间若是竞争激烈,那么竞争便可能成为这个家庭的行为规范。父母给家庭设立怎样的环境和氛围,那么家中所有的孩子都会受其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共同特质。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往往也不会一模一样,相反他们各不相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家庭位置,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
外在环境的第二个因素是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家庭中每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像北斗七星中每颗星星都有一定的相对位置一样。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图”。在相互的交往与影响中,每个人都发展出不同的特质。一个人在家庭中的位置,就是他所担当的角色,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家庭的相处模式,也会影响每个兄弟姐妹的不同性格特质。
当家庭中有了第一个婴儿,就产生了复杂的家庭关系。妈妈的角色不同于妻子的角色;爸爸的角色也不同于丈夫的角色。小宝宝的出现为夫妻关系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这个新生儿是这对夫妻此时唯一的孩子,从他的视角看家庭关系,和从父母的视角看家庭关系略有不同。婴儿处于“接受方”,接受来自父母的关注;而父母则处于“给予方”,把他们的关注倾注给家中此时唯一的孩子。由于母亲身份的特殊性,妈妈给予孩子的关注往往是最多的。于是,在这三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明确的“接受”与“给予”的互动模式。有时候可能是一位家长跟孩子站在同一边,共同对抗另一位家长。这样的“同盟”通常是由小婴儿发起,并通过他的行为影响父母。
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原有的三人组合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小皇帝”突然失去了“皇冠”,他的“宝座”被新加入的成员“篡夺”了,而且爸爸妈妈似乎以某种方式允许了这样的“篡位”行为。他原有的位置没了,现在必须根据新的情况找到自己新的位置。家庭位置结构发生的变化,使得原来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受到了影响。由于新生儿的加入,两个孩子中的老大必须重新确立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与此同时,新加入的老二也会注意到自己占据了家中“小宝宝”的位置。但是,这个位置的意义,已经不同于当初的第一个小宝宝了,因为此时他已经有了一个哥哥或者姐姐。
当第三个孩子来临时,每个人在家庭中的位置和意义会再次发生变化。妈妈和爸爸现在成了三个孩子的父母。老大的“宝座”曾经遭遇过“废黜”,现在轮到老二的“宝座”也被“废黜”了。第二个孩子会发现他变成了“夹心饼干”,上面有老大,下面有老幺。随着每一个新生儿的诞生,家庭位置都会呈现出新的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模式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个性不尽相同的原因,尽管他们仍然有一家人的共同特性。我认为,两个不同家庭中的老大,比同一家庭中的老大与老二之间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随着家庭位置的不断变化,每个孩子都以各自的方式寻找自己的位置。就像人们通常会认为邻居家的草坪长得更好一样,孩子往往也会认为别人的位置比自己的更好。对老大来说,老二便是一个威胁。正如我们前面所述,孩子在遇到困境时会调整他的内在环境,老大或者选择放弃,或者想办法弥补,也就是通过格外努力来保持他的优越地位,至少是在某些方面的优越地位。老二看待老大的视角也是如此,他很讨厌老大占据优越地位,因此要么决定想办法超越老大,要么决定放弃。孩子们对自己排行重要性的认识,完全取决于他们对家庭位置的看法以及对所在位置意义的诠释。因此,并非所有家庭中的老大都会努力保持领先地位。根据不同家庭对“位置”理解的不同,每个家庭的位置结构也就各不相同。孩子在年幼时做出的各种抉择,往往会影响他的一生。由于大多数家庭成员之间都会竞相攀比,因此老大跟老二之间的竞争往往会格外激烈,从而促使两个孩子各自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如果父母经常通过一个孩子来刺激另一个孩子,从而激励两个孩子都更加努力,那么两个孩子间的这种反向发展倾向就会更加明显。两个孩子不但不会更加努力超越对方的优势,反而会更加明确地让出已经被对方占据优势的领域,俯首认输。也就是说,如果老大已经在某方面找到优势,老二便会认为那个领域已经被老大“攻占”,他会寻找完全相反的方向来发展。
我们来举例说明“家庭位置”对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孩子的行为方向,取决于家庭位置
A先生和太太都接受过大学教育,他们都是积极、聪颖、充满活力且颇有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当老大帕蒂出生时,他们格外开心,自然而然地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孩子成长中的每一步都令他们欢欣鼓舞。当十个半月大的帕蒂迈出她人生中的第一步时,太太感到无比骄傲。帕蒂在一岁多的时候,就已完成如厕训练。夫妻二人都为他们有这么一个聪明的宝宝而倍感欣喜。帕蒂也感受到了父母为她而骄傲,于是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就在她刚满十四个月的时候,斯基珀出生了。似乎从一出生开始,弟弟就没有姐姐当初那么壮实。后来,他的体重总是有些偏低,出牙也比帕蒂要晚得多。爸爸一直希望能有一个健壮的、充满“男子汉气概”的儿子,可斯基珀的状况却令他担心和苦恼。与此同时,帕蒂也在观察家中的情况。随着斯基珀渐渐长大,她注意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可是,斯基珀的存在毕竟是一种威胁和阻碍。她该怎样做才能牢牢占据已有的位置呢?当然,帕蒂不会做推理和思考,她只是隐约感觉到家中氛围的变化,并且在潜意识中做出决定。她觉察到爸爸对这个身体弱小的儿子感到失望,于是更加努力地积极表现自己。每当斯基珀有一点儿进步时,帕蒂就会感到恐慌,她觉得自己也要做出些新的成就来,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永远跑在斯基珀的前面,否则她的地位就会被动摇。随着时间的推移,帕蒂越发努力,一心要满足父母对她的所有期望,以确保自己永远比斯基珀赢得父母更多的关注。渐渐地,帕蒂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自己必须永远当第一,做最出色的那个人。她还发现了阻止斯基珀赶上自己的办法,那就是贬低他的能力,挫败他的勇气。
与此同时,斯基珀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似乎总是达不到父母对他的期望。他也觉察到了姐姐的聪明伶俐,而且恼怒她总是那么有能力。他也做了不少努力,可心里总觉得自己会失败。于是,从很早开始他就对自己没有多少信心,容易放弃。渐渐地,他也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自己也许不会有什么出息。每当妈妈或爸爸对他说:“帕蒂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能做得到!你为什么不能做到呢?”他就会感到一阵绝望和对帕蒂的怨恨。他并没有因为父母的批评而更加努力,相反,他接受了父母的批评,认定这些都证明他的确就是一个没有多大出息的人。
随着一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到这一步,我们不难看出,斯基珀已经不可能对帕蒂构成任何威胁了,因为帕蒂已经通过“更加努力地取得更高成就”的方式,解决掉这个威胁。斯基珀降临到这个家庭时,他要面对的外在环境与帕蒂有所不同。虽然还是面对高成就、高标准的父母,但是,斯基珀前面已经有了一个能满足父母高要求的姐姐。身体天生不够强健的斯基珀衡量了自己的处境,感到自己似乎面临着无法跨越的障碍,于是变得气馁消极,认定自己不太可能通过取得更多成就来抢夺姐姐的地位。那么他的位置在哪里呢?父母确实很在乎他的能力不足,也算是一直围着他转——惩罚他、逼迫他、警告他。父母对他的笨手笨脚没了耐心,而他的对策就是哭了又哭,而这一哭又让父母为他感到难过,于是,他赢得了更多的关注。既然如此,那么这就是他给自己找到的位置。
帕蒂长到三岁零三个月大的时候,凯茜出生了。帕蒂当即意识到她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而且还是个女孩子。如今她的人生阅历已大大增加,自然很清楚地知道这个婴儿有多么无能无助。于是她热心地帮助妈妈照顾这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家伙,表现得特别能干。但是,随着凯茜渐渐长大,学到越来越多的本事,帕蒂又变得警觉起来。此时,“家中位置”再次发生了变化。帕蒂需要保证自己永远领先于两个后来者。无论是弟弟妹妹中的哪一个人取得任何新的成就,都足以威胁到唯有她才是最能干的人这一地位。每当弟弟妹妹取得的成就获得父母的认可时,帕蒂都会心生怨恨。可是,只要她表露出“嫉妒”,就会遭到父母的训斥。为了不让嫉妒成为她的缺点,她开始学习伪装自己。
凯茜的到来,在斯基珀眼中,则是家里又多了一个聪明女孩,这让他对自己本就黯淡无光的前景更加灰心。虽然他是唯一的男孩子,但这并没给他带来什么优势,毕竟很多方面他不像是个真正的男子汉。现在他成了一个“夹心饼干”,更糟糕的是,被夹在中间的他还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既不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又不是一个强壮的男孩。每当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他都免不了要大哭。家中每个人都嫌弃他是个“小哭包”。于是他更加畏缩不前,对人和事情都很冷漠。他和帕蒂在一起玩的时候要比跟凯茜多些,只不过他从来都是听令于姐姐,任凭帕蒂指使。
凯茜可爱又迷人,在整个婴儿时期她一直是家人关注的焦点,足足有四个人整天围着她转。随着她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她觉察到父母对“成就”的要求颇高,意识到帕蒂在这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也看出来斯基珀似乎从来没法“达标”。最重要的是,她看到帕蒂和斯基珀都常常受到责骂。帕蒂因为老是乱发脾气而挨骂(这是她对父母过于关注弟弟妹妹的报复行为),而斯基珀则因为不肯用心、遇事只会哭泣而挨骂。等到凯茜长到两岁时,她发觉自己可以做家中那个快乐而且知足的“乖孩子”。于是,她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帕蒂六岁半开始上学,她因为是个好学生,也是妈妈的好帮手而信心十足,这时亚琳出生了。虽然亚琳对帕蒂来说是一个威胁,不过帕蒂这次并不太在意,毕竟她现在的地位已经非常稳固了。只不过她还是认为,最安全的做法是尽力让这个小宝宝永远只当小宝宝。随着时光的流逝,每当妈妈让帕蒂“帮助”亚琳时,帕蒂很乐意帮助什么都不会做的亚琳;但是,当妈妈让帕蒂教亚琳学习如何系鞋带时,帕蒂就没那么积极了。她一边假装很认真地教亚琳系鞋带,一边想方设法让亚琳明白她是一个多么蠢笨的小孩子。斯基珀则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亚琳的存在,这不过是另一个女孩——又多了一个而已。妈妈经常说斯基珀似乎一直处于“迷糊”的状态。凯茜总是自己玩,表现得极具创造力,很少惹麻烦和挨骂。她既不在哪一方面表现得特别出色,又不招人讨厌。亚琳则一直是家中的“小宝宝”,享受着全家人更多的关注。
于是,当亚琳三岁的时候,家庭位置的结构就变成了这样:成就高标准也高、仍充满活力的父母;帕蒂九岁半,一个又聪明又能干的孩子,学习特别好,而且认定她必须一直当第一才能保持“特别能干”的定位;斯基珀八岁半,身体弱,手脚笨,做事容易气馁,他认为唯有占据让别人怜惜心疼的“小哭包”位置才有价值;凯茜六岁,夹在中间,既不是长姐也不是长兄,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快乐知足的“乖孩子”,循规蹈矩,但并不在意自己有多少成就;三岁的亚琳,可爱但笨笨的“小宝宝”。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位置和角色,都明白自己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
毋庸置疑,并非所有生了四个孩子的家庭都会朝向这样的模式发展。上述所举的例子仅仅是这个家庭中的情形而已。换一个不同的家庭,很可能老大不那么突出而老二却超越了他。比如,老大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而老二却很可爱,于是吸引了很多关注,从而让妹妹的光芒超过了姐姐。家庭位置的发展方向,取决于每个孩子怎样诠释自己面临的内在环境、外在环境和可能的机会,以及他们进而做出的决定。我们上述所举的例子完全可能会变成另一幅画卷。假如帕蒂觉得父母的期望值对她来说过高,或者她觉得弟弟对她的威胁过大,那么她有可能决定不那么争强好胜,甚至干脆放弃;斯基珀有可能觉得他有了踏入“学习好”这片领域的希望,于是决定通过在学校获得出色的成绩来弥补他的体弱;凯茜也可能有不同的决定,她也许选择当一个身体健壮的“假小子”,甚至是家里的“捣蛋鬼”;而最小的亚琳则可能因此担当起家中“乖孩子”的角色。
在一个家庭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取决于他认定的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每个孩子的行为也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其他孩子,同时,在其他孩子看来,对方在家庭中的位置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问题”,而如何应对这个“问题”,需要他根据对自己“定位”的理解、对对方行为的诠释来做出选择。假如他的诠释是错误的(实际上,这样的错误判断太多了),他的错误观念也就会因此形成。假如家长能意识到孩子的这些错误想法(不幸的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不甚了解),我们就有可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至于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我们将在本书的后几个章节加以讲解。
孩子们争夺家庭位置,是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爱
暑假里,十岁的乔治和八岁的大卫共同负责修剪家中的草坪。他们需要用耙子把前一天晚上割下的碎草叶收拾干净,否则妈妈就不允许他们去游泳。大卫负责收拾前院,乔治负责收拾后院。在中午时分,大卫过来宣布道:“妈妈,我是个好孩子,我的工作完成了。但乔治还在街上玩,还没开始做他该做的事情。”“是的,亲爱的,你从来都是个好孩子。”妈妈回答,“请你去把乔治找回来,告诉他我要找他。”大卫找到了乔治,对他说:“妈妈叫你过去,你要倒霉啦。我已经收拾好我负责的前院,可你还没开始噢。”乔治听了后,转身就给了大卫一拳。兄弟俩打了起来。等他们回到家后,大卫哭着冲向妈妈,状告乔治欺负他的经过,控诉道:“他无缘无故地打我!”妈妈转向她的大儿子,说道:“唉,乔治,你怎么是个坏孩子呢?你为什么不肯好好完成你的任务?你为什么要对弟弟那么刻薄?你们应该相亲相爱,而不是成天打架。”
兄弟俩之间这种令人头疼的关系,从大卫出生后不久就开始了。从那时起,才两岁的乔治就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听话的孩子。他既无礼又不讲理,总是惹是生非制造麻烦,妈妈不得不成天“盯”着他。而弟弟大卫是一个格外讨人喜欢的小宝宝,很早就懂得热情地回应妈妈的喜爱。妈妈不断地称赞大卫是一个乖巧的好孩子,并隐约地感到乔治在嫉妒弟弟,但她并不明白原因,她觉得自己把很多时间都花在乔治身上。然而,正如乔治所见,大卫“篡夺”了他原本在妈妈心中的位置。由于妈妈十分喜欢这个“乖巧”的小宝宝,乔治便选择了彻底放弃“乖巧”这个领域(而不是想办法以其他长处来打动妈妈,弥补他的不够乖巧),转而当一个“不乖”的孩子来吸引妈妈的关注。而且,虽然大卫很“乖巧”,但他总有本事惹得乔治跟他打架,这样他就可以让乔治显得更加“不乖”,从而牢牢保住他的“乖巧”定位。乔治偏偏愿意跟大卫打架,以报复弟弟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位置。兄弟俩都想让爸爸妈妈围着自己转,只不过达到目的的手段完全不同。他们的行为都以各自对“家庭地位”的诠释为出发点,并且利用与对方的互动而保持关系的微妙平衡。显而易见,兄弟俩都没能意识到自己的解读是错误的,也没能意识到各自在“争夺战”中所扮演的角色。
家里若是添了第三个孩子,原本占据“小宝宝”位置的老二就会被新来的小宝宝“篡位”,成为中间的孩子。这个孩子会面临极其艰难的处境:老大和老三常常联盟,对抗他们共同的“敌人”,而老二则处于老大和老幺的双向打压中,他会突然发现自己既不占年长的优势,也失去了做老幺的特权。因此,老二往往会认为自己受人轻视、遭人欺压。他觉得生活和周围人都很不公平,而且很可能喜欢挑衅别人,以此来证明生活就是不公平的。如果老二找不到改变自己看法的途径,他甚至可能一生都觉得生活对他不公平,觉得他的人生是没有机会的。不过,假如夹在中间的老二碰巧比老大和老三都更成功,他则可能格外看重公平与公正。假如在这个家庭中,母亲是一个要求很高的人,而中间的孩子是女孩,那么这个女孩很可能会模仿妈妈,也信奉完美主义。她还可能借助女性气质来彰显她在家中乃至在社会生活中的与众不同。但是,如果这个家庭看重的是男子汉气概,中间的女孩也可能跟哥哥弟弟相比较,变成一个“假小子”,甚至比哥哥和弟弟更具有“男子汉气概”。又或者,假如一家全是女儿,父母因为没有儿子而感到失望,那么家中的某个女儿就可能会表现得像个男孩,以博取父母的欢心。若是夹在两个女孩中间的是个男孩,则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如果他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男孩子,那么即使被夹在中间,他也一样会占据突出的优势。不过,如果家中由妈妈掌控一切,夹在中间的儿子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蔑视,就会认为自己处境堪忧。他可能会选择退缩,认为男人并不重要;他也可能选择与妈妈结盟,共同对抗爸爸,变成一个更具男子汉气概的男人;他还可能反过来与爸爸结盟,共同抵挡和削弱妈妈的力量。他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取决于他如何解读他的地位和处境,以及他在潜意识中做出的决定。
在一个有四个孩子的家庭中,老二和老四常常会结成同盟。如果两个孩子表现出相近的兴趣、行为和个性特征,我们便可判定这两个孩子是一对盟友。同理,孩子们之间若是竞争关系,那么他们的兴趣和个性往往是不同的。孩子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结成同盟或者相互竞争,并没有普遍性的规律;但是,这对于一个家庭位置的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中所有孩子身上表现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明一个家庭的整体氛围;而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则反映了他们各自在“家庭位置”中占据的不同位置。
如果是几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不论他排行老几,他都有可能认为他的性别是自己的优势,但也有可能认为那是他的劣势,这完全取决于这个家庭如何看待男性角色,以及他自己能否胜任家人对男性的期望,而几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也是如此。若是几个健康活泼的孩子中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孩,那么,每个家人都会疼爱她,她也许会觉得病弱恰是自己的优势所在;可是,如果这家人看重的是健康活泼,看不起体弱多病的人,她则可能会面临病弱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她会选择破罐子破摔,活在自怨自艾中,找不到自己的家庭位置,认为上天待她不公;也许她会想办法战胜病弱,追赶乃至超越那些健康的孩子。如果这家人除她以外都健康活泼,那么无论她如何选择,都会活得十分艰难。比如,如果这个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那么无论她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跻身于健康的行列;可是如果她放弃努力,又会被家人取笑。也许她会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来确定自己的位置,比如,在一个爱好运动的家庭中,她努力成为唯一的学者。
假如这个家庭中的孩子是在第一个孩子夭折后出生的,那么这个孩子要面临的则是双重困境。他实际上是家中的老二,因为前面还有一个亡灵;可他现在又偏偏占据了老大的位置。此外,妈妈因为经历过失去孩子的痛苦,很可能会对他过分保护。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既有可能选择让自己沉溺在这令人窒息的过度保护中,又有可能选择反抗以争取独立。
最小的孩子总是独居“宝座”之位,小宝宝往往很快就能发现,因为他的人生是从什么都不会开始的,所以总有很多家人围着他转。于是,小宝宝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守住这份特权,让家人永远为他忙个不停,而父母则需要对此保持警觉。做一个“无助的小宝宝”固然可以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快乐,但也很容易为未来的成长埋下隐患。
独生子女的处境往往格外困难。他是成年人世界中唯一的孩子,仿佛是巨人国中的小矮人。他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与同龄人建立关系的机会。他的行为目的可能变成如何讨好或者支配成年人。他也有可能会变得早熟,学着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一切,努力踮起脚尖达到成年人的高度;又或许,他会放弃努力,任自己永远低人一等,永远当个“小孩”。他与其他孩子的关系不和谐也不稳定,他理解不了其他孩子,而其他孩子则觉得他是个“胆小鬼”。如果他不曾在小时候有过和其他孩子相处的经验,以后就很难在孩子群体中找到归属感。
“坏孩子”的行为,可能是为了赢得父母的关注
一个家庭中“最理想的子女数量”,这并没有定论。因为不论家庭中有多少个孩子,都会出现他们需要面对的独特问题。有多少家庭成员,以及每个人如何诠释自己的定位,都会使得每个人的处境各不相同。不论家中有多少成员,家庭成员之间都会相互影响。能够影响孩子朝什么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绝不是单独的某一项。每个孩子不但会影响其他几个孩子,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父母。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决定自己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发展方向,前面讲述的乔治和大卫兄弟俩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乔治来说,新宝宝大卫是一个“篡位者”,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宝座,也抢走了妈妈对他的爱和关注。在他看来,继续做“好孩子”已经没有用了,相反,如果他干些“坏”事,至少能让妈妈注意到他。他宁愿让妈妈骂他,也不愿让妈妈忽视他。尽管这听起来很荒谬,可是,乔治现在就是一心要做个“坏孩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家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满足他内心的需求。“我的位置是当‘坏孩子’,他们拿我没办法,这就是我在这个家庭的价值。”当然,这些话并不是乔治说出来的,而是他潜意识中的想法。乔治为了能夺回妈妈的关注,才做出不良的行为。他并不快乐,因为他遇到了自认为无法跨越的障碍(弟弟大卫),变得灰心丧气,转而从反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找不到其他办法来克服阻碍。与什么都不会做的小婴儿相比,乔治实际上有更多的优势,但是他没有发现。妈妈每次因为他惹麻烦而做出反应,其实都是在鼓励他继续惹麻烦。再加上爸爸对他的责骂:“你怎么就不能像你弟弟那样呢?”乔治便更加认为弟弟已经占据了“好孩子”的位置,更加确信他只有做“坏孩子”才能赢得父母的关注。随着逐渐长大,大卫他越来越知道要更好地表现,以给哥哥增加压力,并刺激哥哥越发不听从父母让他好好爱护弟弟的要求,也越发将弟弟视作自己的“敌人”。大卫通过一边故意激怒哥哥“惹麻烦”,一边努力保持自己“好孩子”的形象,牢牢守住了自己的位置。父母责骂“坏孩子”并称赞“好孩子”的做法,又加剧了这两个孩子之间的敌对关系。于是,这家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相互影响着。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对外在环境的反应各不相同。我们并没有一个黄金准则可以帮助家长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了解有关家庭位置的知识,有助于各位家长明白之前的许多困惑。敏锐的观察能够给人意想不到的领悟。一旦我们明白了孩子为什么那样做,就能更灵活地应对。
孩子通过不断尝试,寻找自我定位
现在有很多关于如何“塑造孩子性格”的文章和理论,仿佛孩子是一块陶泥,我们的任务则是把他塑造成符合社会标准的人。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正如我们前面讲述的例子,实际情况与此恰恰相反。孩子从很早就开始塑造自己、塑造父母,也塑造他们的内外在环境,比我们能意识到的还要早。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和不断成长的生命个体。当他与周围环境中的他人建立相互关系时,他和成年人具有同等的力量和能力。建立起来的每种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完全取决于关系双方的互动和贡献。每种关系的发展,都必须通过关系双方各自的行动和互动才能维持下去。这个“关系”中的双方,可以是成年人与成年人、孩子与孩子,或者成年人与孩子。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改变他在关系中的投入,从而使关系发生改变。发展这些人际关系时,孩子会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找到自己的定位。他会先做出尝试,看看某种方式能否起作用,让他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那种方式行之有效,他就会沿用这种方式,作为寻找自我定位的方式之一。有时,孩子可能会发现,同样的做法未必对每个人都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有两种选择:他可以选择放弃尝试,不再配合对方的行动;他还可以尝试新的办法,发展出完全不同的新关系。
习惯取悦他人的孩子,常常在人际关系中迷失自我
九岁的基思是独生子。他在家里是个讨人喜欢且懂事的孩子,会帮妈妈做家务,也会想方设法讨父母的欢心。他安静、有礼貌、听话,会把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还总是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然而,在学校里他却遇到了麻烦。他的老师说他“很孤僻”。虽然他从不扰乱课堂秩序,但他坐在那里不是在做功课,而是在做白日梦,老师需要不断地提醒他专心听讲。基思没有任何朋友,他既不跟同学一起打球,也不参加任何班级活动。
在家里,基思是唯一的孩子,他给自己找到的定位是取悦周围的成年人。然而在学校里,他的周围都是孩子,有的孩子会因为基思“孤僻”而故意捉弄他。基思曾试着以学习来获得特殊地位,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没有认为基思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也没有特意帮助他在同学中获得特殊的位置。基思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和同学们竞争,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也无法像在家中那般以礼貌举止来赢得大家的好感。他只好仓皇地躲进白日梦中,不再尝试与别人建立新的关系。
孩子可以与父母分别建立起完全不同的人际关系。
孩子通过哭闹来满足自己的要求
五岁的玛戈和七岁的吉米经常调皮捣蛋,整天让妈妈处于手忙脚乱中。这个孩子没出现的不良行为,另一个一定会出现。每当他们想要什么东西时,他们都先是抽抽搭搭地哭,然后哇哇地哭,最后大声哭喊,最后总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可是,跟爸爸在一起时,他俩却表现得中规中矩。只要爸爸看他们一眼,他们就乖乖去做该做的事情了。因此,每当下班回家的爸爸听到妈妈讲述她“天方夜谭”般的遭遇时,总觉得难以置信。爸爸经常得意地说:“他们总是听我的话。”
实际上,孩子们知道妈妈总会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且对他们的不良行为除了唠叨也没有其他办法。但爸爸不一样,他言出必行,总是和善而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意图。两个孩子知道爸爸是有底线的,可妈妈是没有底线的。
在一个家庭中,每个人的不同个性往往会给家中带来各种压力与矛盾,但是,只要一家人能为和睦相处而齐心协力,情况就一定会得到改善。虽然没有完美的家庭关系,但是我们可以为实现更好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假如父母能理解夹在中间孩子的无所适从,他们就能通过有意义的行为主动帮助孩子找到正确位置;假如父母能理解老大会因为老二的迅速成长而感到灰心丧气,他们就能通过多给老大鼓励,帮助他重拾信心;假如父母明白家中的小宝宝可能具有指挥全家为他服务的高超本领,他们就会想办法让孩子意识到他可以学会做很多事,而不是通过指挥全家替他做事的方式来彰显他的家庭地位。
一个孩子如何诠释他的家庭位置,以及根据自己的诠释做出什么回应,是无法预期的。作为家长,应该时时留心观察孩子的情况,并不断思考:“我的孩子怎么看待他面临的情况?他会怎么做呢?”很多时候,成年人往往容易把自己在类似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强加到孩子身上,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然而,孩子的行为就是取决于他自己的想法。
外在环境影响孩子的第三个因素,是我们教导孩子的方式,也就是育儿方式。我们会在后面继续探讨什么是更有效、更恰当的育儿方式,在我们的探讨过程中,各位读者会更加清晰地看到我们所提出的各种因素的重要性。不过,现在我们要先退一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孩子。孩子是如何处理他的内在环境的?他针对自己面临的困境做了哪些补救措施?有没有到了“矫枉过正”的地步?孩子从自己的观察中得出了什么结论?他在家庭中的位置是什么?这个位置对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对于如何正确解答这些问题,在我们进一步探讨具体育儿方式的过程中,您将会得到更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