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成为农圣有什么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6章 琴瑟相和谐

殷十娘再转念回想,便是自己当年,不也是被青年时的李靖英武所摄所以才倒追于他,最终为大商成就了一员边疆总兵吗。当年在殷室王宫之中,殷十娘跟在父亲比干的身后出席宴会,亲眼见到过那时候的李靖是如何雄姿勃发。

一柄青峰宝剑在他的手中舞动地更是泼水难浸,就算是朝中成名已久的老将、耆宿也都自愧不如,这样的青年英才在朝歌城中最招女子爱慕。

如果不是殷十娘也是敢爱敢恨的奇女子,怕也不能轻易从其他怀春的少女中脱颖而出,最终为自己找到一个如意郎君。

现在转过眼来看苏妲己,却不就是当年自己的另一个翻版吗?

如今自己已经与李靖相守半生,还生下了金吒、木吒两个孩儿。第三个孩儿哪吒虽然还在肚里,但也被微子启提前预定为门下弟子,正是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时候。也只能祝福苏妲己也可以和自己一样,求仁得仁得偿所愿吧!

当晚一行人便在总兵府中休息,正逢天气晴好月上中天之时,微子启本在青珠、红玉二姝的指点下在屋内打坐调息,忽然听见屋外琴声悠扬,不由循声推窗望去。

却看见是苏妲己在院中摆了香案,正在苏氏家丁的伺候下调琴自娱。

微子启也不去打搅她,只是倚靠在窗边闭目沉静。细细听了一曲,待到琴音落定,方才赞了声:“好琴艺!”

苏妲己冷不防吃了一惊,见到是微子启隔窗相赞,不由害羞道:“小小技艺,不足挂齿,公子也懂抚琴吗?”

微子启摇头道:“我听闻琴瑟乃是三皇之首伏羲人王的发明,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不过我从很小的时候起,便已经开始执掌农务,倒是不曾学习过这门技艺。”

苏妲己掩口笑道:“公子是殷商王室贵胄,天生就是要为天下的黎民忙碌,又哪里有闲情来学这些乐器娱人?”

“那倒也不是,我偶尔在路途上,一个人无聊的时候也会吹一些乐曲自娱自乐。你且在这里等我,我回房去拿乐器,陪你合奏一首吧。”说着话,微子启转身回到房中,不多时再出来,手上却是拿着一支洞箫。

苏妲己喜道:“好呀,可以和公子合奏,真是生平快事,只是不知道公子喜欢什么乐曲?”

她出生于冀州侯府,对于当世的乐曲大多有所了解,倒是有些担心微子启。她知道公子这些年在外奔波,于乐器之道上用功不多,到时候下不来台反而难堪。

不过这点自知之明微子启还是有的,他闭着眼睛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自己所会的乐曲,最后定调道:“就用太祖成汤所谱写的《大濩》吧。”

这首曲子取自当年商汤伐桀之作,但凡殷商贵胄子嗣都有学习,因此倒也不用担心苏妲己不会。

苏妲己果然道了一声“好”,然后纤指一拨,琴音随之而起,种种高低曲折,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微子启本是打算附和苏妲己娱情,但不自觉中沉入音乐,一时间竟忘了周遭事物,全心浸入到了乐曲的氛围之中。

夏朝末年的夏桀,其人聪明绝顶,力大无穷。而《封神演义》残卷中记载的商纣王帝辛,却也是绝顶聪明,勇力惊人。夏桀派人征讨有施氏,得美女妺喜而归,商纣王则是调兵攻打冀州侯,得美女妲己而归。

《封神演义》中的商纣王为妲己建鹿台、建酒池肉林,夏桀为讨妺喜欢心驱虎入市生噬百姓;夏桀宠佞臣干辛、候移,商纣王则是宠佞臣飞廉、恶来;夏桀以酷刑诛杀正直名臣关龙逄,商纣王便以酷刑诛杀忠心王叔比干。

夏桀私拘商汤而后释放,商纣王也私拘周文王而后释放。其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商汤伐桀建立殷商,而周文王则是带领西岐反戈殷商,最终凤鸣岐山武王伐纣,建立大周。

从前微子启倒是没有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如今看来,《封神演义》残卷中的商纣王所作所为,岂不正是复刻当年夏桀所做之事?

便是历史重演,也万不可能如此巧合。微子启对于古时候的夏桀了解不多,不知道对方的性格究竟如何,但是对于自幼一起成长的王弟帝辛却是极为了解。

从很小的时候起,帝辛便已经展现了一代人王的雄姿。自幼便立下大宏愿,希望可以统兵百万扫除一切不臣,建立起以朝歌为中心的大一统帝国。

在登基继位之后,帝辛所颁发的政令,以及行事的目的也从未有偏离过这个路线。无论是在北地铺设驰道,还是加强了八百诸侯朝觐的频次,无不是在反复试探诸侯王们的底线,准备伺机行事。

这样心有沟壑的人王,若说会被一二美女迷惑心智,从此变得不理朝政,暴虐行事,任凭是谁也都难以置信。莫非说,在这场神仙杀劫的背后,真的有一双看不见的黑手在从中摆布吗?

这只黑手简直就是为所欲为只手遮天,就连当年夏桀的剧本也都直接一字不变地拿来照搬到帝辛身上,摆明了是不在乎天下人会怎么想怎么看。

或许在武王伐纣的尘埃落定,王朝再次更迭之后的极遥远未来,也会有人间的智者重新审视这一段历史。可纵使到了那时,智者发现了不对那又能如何,幕后黑手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爷不在乎!

这是对苍生的何等凌驾,这是对人族的何等蔑视。微子启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乐曲所谱写的古老历史中,忽然间对于手中的《封神演义》残卷有了更深的理解。

书中的每一行文字,看似是在平铺直叙,描写未来将要发生的故事。但是若是细细深究,才能从这些故事的字里行间夹缝中,看到歪歪斜斜的“天数”两个字。

似乎一切命运都是早已由天数定好,天数指定成汤兴起便有殷商建国,天数想要殷商亡国便有武王伐纣。

大厦将倾非一木所能支,不是说一个人的道行如何精深,便不会被卷入到劫数之中。也不是说大王的德行高尚,王朝就不会灭亡。莫非当真神通不及天数,自己所做的一切也许早有定数,不过只是徒增无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