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体系的5个问题
数个世纪以来,人们都是生活在中心化金融的世界中。中央银行掌控货币供应,绝大多数的金融交易通过中介完成。人们通过传统银行机构进行借款和贷款。但是在过去几年中,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模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个模型就是DeFi。在这个体系下,交易者之间通过一个共同的账本进行记账,这个账本不受任何中心化的机构控制。DeFi解决了以下5个传统金融体系的顽疾:中心化控制、渠道窄、低效、割裂、不透明。
1.中心化控制。中心化可以分为许多层。大多数消费者和公司只是和当地的一家银行打交道,这家银行控制着利率和手续费。换家银行虽然是可行的,但是要付出代价。另外,美国的银行系统是高度集中化的,最大的4家银行控制着44%体量的抵押存款,而这一数值在1984年只有15%。有趣的是,其他国家的银行系统比美国的集中度更高,比如英国和加拿大。在中心化的银行体系中,各层级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实体,试图设定短期利率并影响通货膨胀率。
中心化不仅限于金融领域,科技领域也存在同样的现象。亚马逊、脸书、谷歌3家公司分别控制着电子商务、数字广告和网络搜索,是各自领域中的绝对霸主。
2.渠道窄。时至今日,世界上仍然有17亿人从没使用过银行服务,这些人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也很难在互联网商业世界中生存。另外,许多消费者必须求助于发薪日贷款(payday lending),以弥补流动性短缺。而且即便接触了银行,也不能保证获得贷款。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对于小公司的贷款,大多数银行会因为数额小而不想多此一举。相反,银行会建议使用信用卡贷款,这种贷款的借贷利率可能达到年化利率20%以上。融资门槛如此之高,许多项目想获得贷款是非常困难的。
3.低效。传统金融体系的低效弊端不胜枚举,也许最令人震惊的例子是信用卡汇率。由于网络支付寡头的定价权,每刷一次信用卡,消费者和小型企业就会损失交易额的3%。汇款手续费为总金额的5%~ 7%。为了处理股票交易(专业术语是所有权转让),还要花费长达两天的时间。在互联网时代,这简直太不合理了。其他低效之处包括,资金划拨费用高且速度慢、需要支付直接和间接的中介费、缺乏安全性、无法进行微交易,以及用户未曾料到的许多不便之处。在现行银行体系下,抵押利率非常低而贷款利率非常高,这是因为银行必须从交易中赚取费用才能维持自身运转。类似地,保险行业的低效也有目共睹。
4.割裂。消费者和企业是在一个缺乏相互关联的背景下,同金融机构打交道的。众所周知,美国的金融体系是孤岛式的,整个金融体系被设计成必须维持高额的转移成本。将资金从一家银行转移到另一家,不仅耗时长,程序也非常复杂。例如,一次电汇需要3天时间才能完成。
为了缓解传统金融体系的这个问题,维萨公司(Visa)在2019年尝试收购普莱德公司(Plaid),普莱德公司的产品,只要经过用户同意,就可以允许任何公司接入银行机构信息库。尽管这一战略行动能给维萨公司争取一点时间,但并不能解决目前金融体系的根本问题。
5.不透明。传统金融体系是不透明的。客户对银行的金融健康情况所知甚少,必须依赖像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这样的政府性保护——而保护力度也是有限的。另外,客户也很难知道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是否有竞争性。尽管保险业通过金融科技可以找到最低利率,借贷市场却是非常碎片化的,具有竞争力的出借方也受到了低效系统的制约。就算是最低的价格,仍然受制于机构运行成本和庞大的后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