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白鹿洞歌
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窥人世烟云重……
明代万历辛巳三月,有一位道人来到白鹿洞书院,盘桓数日,忽笔走龙蛇,留下了这首气势非凡的《游白鹿洞歌》,诗末落款为:“紫霞真人编蒲为书。”传说学子们起初不肯借笔墨于他,待看过诗,后悔不迭,再寻这位道人,已杳然不知去向。有人说这位紫霞真人其实就是明嘉靖时的状元、后云游四方的罗洪先。
庐山东南脚下的白鹿洞确是一处读书求学问的清幽所在。它背倚五老峰,面对贯道溪,林木簇拥,百鸟鸣啼。第一个来此隐居读书的是唐代文人李渤,不知是因为他为自己养的一头白鹿掘了一个洞,还是地势周围高、中间低,形似洞的缘故,这地方便以“白鹿洞”的名字传开了。南唐时始建学于此,号称“庐山国学”。到了宋初,在旧址上建立了书院,取名“白鹿洞书院”。从此,这名字成了天下读书人心神向往的圣地,朗朗书声绵延于明、清两代,与岳麓、睢阳、石鼓并称为全国四大书院,而白鹿洞则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
谁能想到在这偏离城镇、草木掩映的山林深处,竟会藏着一所驰名中外的古代高等学府。只要看一看自宋至清来此讲学、造访的名师巨儒的名单,就可以掂出白鹿洞的分量:朱熹,陆九渊,虞集,李梦阳,王阳明,黄宗羲,张维屏,康有为……真是群星灿烂,令人仰慕。走入书院,那扑入眼帘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那一根根合抱粗的高大的朱红圆木柱,那一排排碑廊和众多楹联题匾,那殿堂里刻绘的古代先贤肖像……于静谧中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给人一种庄重和高深之感。好像这里仍有学子在聚精会神地上课,叩访者不由得轻抬脚步,生怕惊扰了他们的学习。陈列室里小心翼翼存放的历代残砖剩瓦,还有泛黄的学生考卷和教材,无不述说着书院的久远历史和文化品位。
真正使白鹿洞书院发扬光大、名声远播的是宋代大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他不仅培养了如军事家余阶、政治家江万里等一批俊彦英才,而且奠定了中国书院的基石,使中国书院自此步入成熟的轨道。他制定的白鹿洞学规,也为以后的官学私学所遵奉,甚至影响到海外。1985年,日本冈山县井原市“兴让馆高等学校”选派师生远渡重洋来到白鹿洞书院,虔诚地面对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石碑,高声朗读。这所学校的师生每天上课前都要齐诵朱熹制定的学规,140多年来从未中断。所以,在白鹿洞书院春风楼前矗立朱熹铜像,让后人永远铭记他发展教育的无量功德,实在是一件快慰人心的事。
徜徉在书院前宽敞平整的场地上,呼吸着山里清新甜润的空气,任目光随意溜达,整个身心顿时轻松至极;不知不觉到了贯道溪,站在枕流桥上,看哗哗的流水在涧中石块间左冲右突;寻觅溪中砥石、两岸岩石上的古人题刻,跋涉攀援,兴味盎然。想到前人能有这样一处山环水绕的闲静求学环境,真让人羡慕不已。
1996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员考察庐山申报世界文化景观资格,专家们纷纷为白鹿洞书院挥笔题词:“我希望我们的学校也有这样好的学习和反思环境。”“为了人类的将来,保护文化和自然,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标志。”
这,何尝不是一曲新的白鹿洞之歌?
刊于2002年3月14日《江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