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20世纪40年代以前美国华人报刊发展及特点
从19世纪中期至今,美国华人报刊经历了漫长且艰辛的发展探索过程,从最初创立,到20世纪前后具有跨国规模,期间经历了发展高潮、成熟与转型,也遭受过激烈竞争、淘汰与重组。其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9世纪中期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一次发展高潮、“二战”前后第二次发展高潮、20世纪70—80年代竞争与重组、20世纪90年代之后成熟稳定。
一、19世纪中期产生与初期发展
(一)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海外华人媒介的产生与华人移民在海外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有直接关系,它是华人人口迁徙的产物,美国华人报刊的产生也无外乎此。19世纪中期,大量来自中国广东沿海区域的华人涌向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入“淘金”大军,于是加州华人人数由1849年的不足800,三年后骤增至25,000,旧金山也随之从一个沿海小镇转变为加州最大的城市。大量华人在美国的出现,无疑为华人报刊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受众基础。对于大批背井离乡、置身陌生文化国度的华人而言,家乡的消息和当地的生活资讯是必不可少的信息,这样一来,华人报刊便应时而生。
华人报刊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在美国办报的合法性。除了百日维新期间,中国当时的清政府对办报行为采取依法取缔和绝对控制信息的政策,而美国政府则对办报置刊不加干涉。早在1853年,旧金山已经出现了12份日报、6份周报、2份月刊,其中包括3份法文和1份德文等外文报刊。这为华语报刊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首批华人报刊的出现
最早出现在美国的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华人报刊,也是海外最早的中文报刊,是1854年4月22日在美国旧金山创办的《金山日新录》(The Golden Hill’s News)。《金山日新录》是一份传教士开办的中英双语报,由美国人威廉·霍华德(William Howard)创办,最初为每周两期,不久后改为周报,每期出4页,手写石印。该报纸的办报宗旨是“利商贾,资见闻,达舆情,通官事”,从“资见闻”和“达舆情”,可见其具有满足华人咨询需求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该报仅存活了几个月。继《金山日新录》后,另一份中英文双语的传教士报纸——《东涯新录》(The Oriental)于1855年1月4日在旧金山诞生,该报创办者仍是一位美国传教士,名叫威廉·斯皮尔(William Speer)。该报在旧金山的华人社区免费发放。同样,《东涯新录》最初是每周两期,后来改为周报,其主编是一位广东籍华人李根(Lee Kan)。由于斯皮尔于1856年底病逝,该报也随之停刊。
继《金山日新录》和《东涯新录》两家传教士开办的中英双语周报后,第一家完全由华人创办的日报《沙架免度新录》(Chinese Daily News)终于诞生。如前文所述,该日报由广东籍华人商人司徒源于1857年创办。同前两家传教士报纸存活寿命类似,首个华人创办的中文报刊在发行不足两年后停刊。然而,《沙架免度新录》的出现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其一,它是一家完全由华人全资的日报;其二,该报一改以往传教色彩,而以商业广告为支撑,以服务华人社区为唯一目的。 这种办报模式引发了美国华人报刊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前后第一批华人报刊创办高潮,并成为该时期的主要创办模式。随着华人人口数量的增长,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华人报刊,如美国人创办的《旧金山唐人新闻纸》(San Francisco China News)、《唐蕃公报》(也译为Oriental)、《唐人晚报》(Chinese Daily Evening News)。此外,这一时期,华人报刊开始在美国其他城市的华人社区得到发展,如夏威夷、纽约、洛杉矶等地。相对于书本、教材及词典,由于价格低廉、获取便易,报纸成为19世纪美国华人当中最受欢迎的出版物。
(三)华人报刊产生初期的特点与作用
从《金山日新录》《东涯新录》及《沙架免度新录》办报经历,美国华人报刊产生初期的特点与作用可略见一二。首先,早期的华人报刊由美国传教士创办,报刊内容具有鲜明的宗教和社会教化倾向。《东涯新录》有明确的办报宗旨:使该报纸成为宗教及一般知识、新闻或任何“旨在将华人纳入我们国家文明的一个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的工具”;其次,由于缺乏资金、管理经验不足以及受众多为教育程度不高、识字能力较低的劳工华侨,早期华人报刊存活率很低。再次,早期华人报刊带有明显帮助华人融入“新环境”、以服务华人社区为导向。不管是传教士所办的报刊,还是华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以提供给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环境、知识、文化习惯等为主要内容。以《金山日新录》为例,除了刊登旧金山地区相关船运、货物、市场及贸易活动等大量华商所关注的信息外,该报还覆盖了一定的有关中国本土新闻,如太平天国起义波及广东,尤其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与华人故土息息相关的中国国内大事件等;与此同时,该报也大量报道旧金山地区的新闻资讯,从掘金出土量、地方剧院的各类演出讯息,到社会犯罪,种类不一而足。尤其是关于嫖娼犯罪的新闻,通过对华人嫖客的制裁、关押等报道,报刊在向新到美国大陆的华人发出告诫:嫖娼是美国这个自由国度不能原谅的“原罪”,也暗示华人什么样的行为是美国社会所认可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最后,就报刊的版面和文字而言,早期的华人报刊深受中国传统书写方式影响,版面书写自上而下,自右向左,句子简短,语言为汉语文言文。
与后来华人报刊的社会作用相比较,早期的华人报刊更像一个社区报刊,更关注华人在新环境中的生存与文化适应。无论是传教士报刊的宗教化倾向还是华商报刊的“社区服务”宗旨,都说明了早期移民报刊更多起到帮助华人“同化”于美国社会的作用。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一次发展高潮
很多学者认为,美国华人报刊迎来第一个发展高潮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根据美国华人报刊研究的权威学者Yan Ma教授的调查结果,从清末维新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前后,这一中国社会思潮汹涌澎湃、政治动荡起伏的历史时期,在美国本土,每年都有4~6份华人报纸问世,可谓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这段时期,华人报刊在美国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条件不无关系。
(一)社会背景与条件
就中国国内社会背景而言,首先,19世纪末,清政府仍然对报刊实施强制管理,不允许“蛊惑人心”的报刊或读物出现在中国。因此,国内很多有识之士、革命志士都通过在中国境外创办报刊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以争取华人民众的支持与同情。比如说主张政治改良的百日维新倡导者康有为、主张通过革命拯救中国社会的孙中山,先后都在美国华人社区创办报刊以宣扬其政治主张。其次,19世纪末,清政府与美国政府在外交关系上的不平等及清政府对旅美侨民的漠不关心、无力保护,使华人对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感到无比失望,同时也对中国的前途命运、时局发展表现得尤为关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19世纪中后期,中国境内逐渐萌生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思潮也深深地影响了海外华人,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认同。很多海外华人认为,只有祖国发展、强大才能为他们提供有力的侨民保护,才能为他们在国外生活争取一定的权益。综上所述,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动荡危机、国家命运生死未卜的社会背景下,海外华人,尤其是美国华人对祖国的关注尤为强烈。作为一条了解中国信息和时局不可或缺的途径,华人报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堵街”(中国城)——1898年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由Arnold Genthe拍摄。来源:加利福尼亚州历史协会
华人当时在美国的社会处境也促进了华人报刊的大力发展。首先是来自美国国内工会的压力及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偏见,美国政府从1882年开始实施“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Law,下统称“排华法案”),禁止大量华人进入美国境内。“排华法案”导致了两个间接后果。一是在美华人被剥夺了融入主流社会的权利,造成华人群体同主流社会的分割,华人只好被禁锢在狭小、简陋的唐人街内相互依靠、勉强维持生存,与此同时,华人也逐渐对美国主流社会失去关注和兴趣,而更加关心自己祖籍国的状况;二是在“排华法案”实施期间,能够合法进入美国境内的华人大多为商人和学生,成为“排华法案”可豁免的两个阶层,而他们的报刊阅读及撰写能力都毋庸置疑,这无疑为华人报刊的读者群和创办群体提供了条件。其次,美国社会相对言论自由的氛围也为华人报刊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最后,20世纪初在美国华人社区出现的华语“文学运动”(Literary Activity)也对华人的报刊阅读习惯培养、帮助扩大读者群体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900—1910年这10年间,诗歌、散文等体裁的中国文学出版物大量在华人社区出现,同时诸如以文学作品为话题的华语作文、演讲等比赛也在华人社区广泛开展。
(二)华人报刊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中国境内政治风云变幻将华人报刊在美国的发展推向高潮。很多在美华人在19世纪末及辛亥革命前后积极参与中国国内的政治变革,同时国内的政治事件也激发了许多在美知识分子展开政治活动。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报刊,纷纷支持当时中国转向共和体制。如前文提及,在此期间每年全美都有4~6种新华人报刊问世。仅在旧金山华人社区,在19、20世纪之交至少创办了7种不同种类的报纸。一家美国主流媒体记者曾在1902年感叹:“在旧金山,除了好几家华人周报外,还有4家华人日报。”这4家华人日报——1903年创办的《华人自由报》(The Chinese Free press)、1906年创办的《新时代》(New Era)、1910年由孙中山创办的《少年中国晨报》(Young China)、1913年创办的《中国共和日报》(The Chinese Republic Journal)——均是美国旧金山华人对中国当时政治形势作出反应的直接产物。其中,《少年中国晨报》是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潮的报纸,也是在美华人受国内革命思潮直接影响的产物。
华人报纸之间也存在论战。这些论战不仅加强了报纸所主张思想的传播,也为吸引更多读者做出了贡献。比如,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爆发期间,以梁启超和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分别通过《文兴报》和《檀山新报》展开了激烈的论战。随着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失败,维新派和革命派领导者纷纷流亡海外,他们通过报纸媒介在美国的论战无疑促进了美国华人报业的大发展。据资料显示,美国华人报纸的读者从1911年辛亥革命前就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而且阅读率从来没有低于辛亥革命前。
在美国华人报刊第一次发展高潮中,出现了一批精品报纸,这些报纸通过自身的风格特征获得读者长期的信任,没有遭受像其他华人报刊一样的“短命”厄运,比如《世界日报》(又称《民言日报》)(The Chinese World 1891—1969)、《中西日报》(China West Daily / Chung Sai Yat Po 1900—1951)、《记录》(The Recorder)等代表性报纸。
虽然政治性报道是这一时期华人报刊主要的报道内容,但国内地方性新闻的相关报道也受到重视,毕竟读者多来自广东等南方沿海省份。相比较而言,当时美国主流媒体只对中国重大的政治事件(比如清政府灭亡)进行报道,关于地方性事件则不予报道。而华人报刊除了重大事件外,对诸如军阀割据混战、地方政权更迭、北伐、刺杀行动等事件予以细致报道,这使得华人报纸成为华人不可或缺的资讯渠道。
(三)第一次发展高潮时期的华人报刊特点与作用
中国国内的政治时局变化促使海外华人报刊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的华人报刊发展也不例外。与当时美国华人的社会处境相适应,美国华人报刊在第一次发展高潮阶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这一阶段华人报刊的内容基本上以中国国内事件报道为主,而且带有大量评述和分析。相对于当时的英语报刊,比如San Francisco Chronicle(《旧金山纪事报》)及San Francisco Examiner(《旧金山观察家报》)传统上把最重要的新闻事件放在头版,华人报刊则更多地把评论、分析放在头版头条位置。这足以证明当时华人报刊不仅发挥信息渠道作用,而且还是思想、观念的“说客”。这也进一步导致很多华人报刊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派别倾向和强烈的政治主张。比如《世界日报》支持由康梁倡导的维新变法;《少年中国晨报》则捍卫革命派主张,并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华人当中取得信任和支持。
水仙花(1865—1914),第一位美籍华人女作家,由Charles Laferriere提供。来源:美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其次,这一阶段华人报刊虽然以报道国内政治性事件为主,但为了争取更多读者、提高销量,很多报刊也会刊登一些文学作品。这样做,一方面是受当时华人社区掀起的华语“文学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为异国他乡的华人提供心灵上的慰藉。早期旅美华人都怀有颇深的“落叶归根”和思乡情结。比如第一位美籍华人女作家水仙花(Edith Maude Eaton)非常喜欢《中西日报》和《世界日报》这两家华人报纸所刊登的有关华人文化及文学的内容,这些内容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
再次,这一阶段美国华人报刊的广告内容占据版面的60%以上。虽然也有一些大到汽车小到文具的“洋品牌”广告,但绝大多数广告由华人或为华人投放,从头版到副刊通常都有社区工厂、作坊、药铺、饭店、食品等经济类广告,也有寻人、征婚等生活类广告。这点同当时的英语报刊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大范围投放广告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比华人报刊的“广告潮”较晚,这与该时期许多华人报刊的创办者多为华商或为华商所资助不无关系,这些人往往从商业利益出发,想通过广告来弥补发行量的不足。
此外,这一阶段的美国华人报刊出现了关注第二代华人和美国英语读者的英语报刊和中英双语报刊。虽然中英双语报刊在华人报刊发展初期已经存在,但就办报宗旨而言则两个时期完全不同。这一时期的华人双语报刊是由华人而非美国传教士创办,而且主要读者对象界定为汉语能力较差的第二代华裔和英语受众。比较有代表性的英语报纸有《东西日报》(Oriental and Occidental Press)、《华人卫报》(Chinese Defender)。《世界日报》(又称《民言日报》)是一家中英双语日报,在当时受到英语报刊同僚的赞赏。1910年,一名为美国主流报刊《日落》(Sunset)撰写稿件的加州记者认为,《世界日报》是旧金山最美国化的东方报刊之一,他在其中一篇关于“黄人报刊”(Yellow Journals)的报道中这样评价《世界日报》:
它是一家很有效率的报刊,有专门的摄影师,有很多中英文同样娴熟的撰稿记者……是最美国化的黄人报刊。
最后,由于铅版印刷费力、排版费时,这一阶段的华人报刊版面内容和页数都非常有限。相比较于英文26个字母排版,汉字排版则更费时费力。加之人工而非机械化的排版操作,就是一个技术娴熟的排版工,一天顶多排出4,000个汉字。这也是这一阶段华人报刊总是“下午报”(Afternoon papers),并且内容多有重复,标点也单一等现象背后的技术瓶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