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
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是森林文化的基础。这一地理特征是:温带森林,较为湿润。相比之下,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是:温带草原,较为干燥。地理差异、海拔差异、纬度差异、温度差异等因素,决定了东北森林文化与西北草原文化不能归入同一“牧区”文化类型。
(一)地理区位
森林文化如同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一样,有其特定的地理条件。在远古的地球上,有着广袤的森林。新石器时代以来,特别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地球上存在多条森林带。其中,在北半球,于北纬42°到70°之间,有一条温带森林带。这条温带森林带,横跨亚欧大陆,东起太平洋,西迄大西洋,长约一万公里。
其实,在北美洲,古代亦然。它的北部与寒原地带和近北极地带相接,生长林丛或冰雪大地;南部与草原和沙漠地带相接,或茫茫草原,或沙漠戈壁。这里主要讨论满—通古斯语族群居住和生活的东北亚地域的森林文化。
东北亚森林文化区域,有不同族系、多种族群的聚落,但主要居民为满—通古斯人。南北以贝加尔湖与外兴安岭为界,其北被称作北方通古斯人,也称作后贝加尔湖通古斯人;其南被称作南方通古斯人。
本书论述的范围,以东北亚地域的森林带为重点,主要是中国东北森林文化的分布区。中国东北及其相关地域,森林文化的地理因素,其经纬度、山脉水系、海拔高度、气象因素等,都存在着重要的地理特征:
以经纬度而言,森林文化地带,在东经120°—145°、北纬42°—70°这个广阔地带,这是中国明清盛时的东北森林文化之区域。
以山脉水系而言,森林文化地域,主要在外兴安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长白山,黑龙江及其支流乌苏里江、松花江、精奇里江(今结雅河)和牡丹江、图们江、浑江、苏子河等地域。
以海拔高度而言,森林带的海拔不是很高,因为海拔3 000米以上常年被冰雪覆盖,海拔2 900米以上,就没有木本植物。以长白山林区为例,海拔2 000米以上为山地苔原带,2 000米以下为林带,其中1 800米—2 000米为岳桦林带,500米—1 200米为红松、云杉等针叶林带;500米以下为草甸。所以,海拔500米—2 000米地带主要为东北亚森林带。
(二)自然因素
以空气的温度而言,其主要表现为气象因素,据近年统计资料显示:东北森林带年平均气温,辽宁省为4.6℃—10.3℃,吉林省为-3℃—7℃,黑龙江省为-5℃—4℃;该地区气温的最低温度,辽宁省为-38.5℃,吉林省为-44.1℃,黑龙江省为-52.3℃ 。可见,北纬60°以北,也就是外兴安岭山脊以北,以及雅库茨克等地区,在远古蛮荒的时代,不大适合人类居住。但在北纬60°以南森林地带,考古学、人类学、文献学、历史学都证明,西伯利亚这一地域远古即有人类居住、生息。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将整个西伯利亚族群摒弃在人类历史文明之外,显然是受到时代文化的局限和学术视野的固囿。
以年均降水量而言,东北地域,年均降水量,辽宁省为440mm—1 130mm,吉林省为400mm—1 000mm,黑龙江省为350mm—600mm。虽然古今降水量会有所差别,但这个年降水量,比较适宜该地域树木的生长,也比较适合人类居住。
以洋流的活动而言,在地球的北半球,同一纬度地域、同一海拔地带,因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暖流与寒流不同,也影响冻土带的盈缩,北半球的冻土带外缘,并不在同一纬度线上,因之影响温度之偏高或偏低,进而影响树木的品种和人群的生存。
(三)植物生态
就土地植物生态而言,广袤土地的植物生长,农耕文化以种植为主,草原文化以草原为主,森林文化以森林为主。在森林地带,山连山,岭连岭,莽莽森林,郁郁葱葱,不见天日。森林地带,其地表标志、森林分区、树木种类等都有其特点,从而影响族群的生产和生活。
以地表标志而言,清朝东北森林文化的地理分布,西起大兴安岭,南界长城,东达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北跨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山脊、黑龙江入海口至库页岛(今萨哈林岛)北部一线,最北达雅库茨克地方。在明清盛时,中国森林文化区域的总面积为300多万平方公里。
以森林分区而言,东北森林文化的林区,主要包括贝加尔湖林区、外兴安岭林区、庙街(今尼古拉耶夫斯克)林区、库页岛(今萨哈林岛)林区、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林区、乌苏里江林区、大兴安岭林区、小兴安岭林区、张广才岭林区、长白山林区等。
以树木种类而言,在大体相同的森林文化带,因其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气候、不同降水、不同地貌、不同山川、不同洋流、不同温度等因素,生长着不同的树木,如落叶松、冷杉、红松、岳桦、云杉等。
以动物种类而言,这个地域没有青藏高原文化特有的动物,如藏狐、藏野驴、藏原羚、藏羚羊、牦牛;但有森林文化特有的海东青、飞龙(花尾榛鸡)、熊、鹿、东北虎、鹿、獐、狍、貂、东珠、大麻哈鱼等。
总之,在古代,森林地带既不宜种植农作物,也不宜生成草原,而宜于生长树木,从而形成森林文化的天然物质基础。当然,任何地域的文化形态,都不是绝对的、单一的、凝固的,而是犬牙交错的、彼此联系的、不断变化的。譬如:在农耕文化地带,农桑是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尽管也有局部的草原放牧、森林狩猎、河湖捕鱼、林中采集;在草原文化地带,游牧是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尽管也有农业耕作、林中狩猎、河湖捕鱼,如在“敖汉、奈曼等处地方多鱼,伊等捕鱼为食”。在“科尔沁郡王旗开种库都力荒地,东至硕勒合硕,西至姑奈经勒克,南至冒图,北至库都勒甸子,原招民千七百余户,准其一体种地输租,各立封堆”。
在森林文化地带,渔猎是其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尽管也有草地游牧、农田耕作;同样,在沿海暨岛屿文化区域,捕鱼运输是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尽管也有部分森林、草地、耕地,部民自然也有狩猎、牧放、采集、耕作等。但是,在古代社会,就其主体而言,森林地带、草原地带、农耕地带,各以森林、草原、农作为其经济文化的主要动植物形态和基本生态特征。
(四)森林生态
以现实事例而言,外兴安岭(斯塔诺夫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长白山地区等的森林覆盖率很高。直至今日,在关外开禁之后,经大量伐树垦荒种地,长白山周边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仍然非常高。其中吉林省白山市的森林覆盖率为83.2%,很多县份都达到90%以上。以满洲发祥地之一的今吉林省来说,森林覆盖率至今仍近50%。吉林省是国家最早批准的森林绿化生态省,延续森林历史传统,保存森林文化生态。又如黑龙江省黑河市,面积15 00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3 000平方公里,其森林覆盖率达86.6%。清代满洲发祥地兴京(今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至今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这些地区在古代,更是森林莽莽,覆盖大地,遮天蔽日,鸟兽成群。清初流人吴兆骞目睹渥集老林情景:“松林千里无际,皆太古时物。车马横过六十里不见天日。微风震撼,涛声澎湃,啼鸟号鼯,略不畏人。”民谚也提供森林生态的佐证:“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民间谚语也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这反映了森林文化的自然生态,不仅从民俗学,而且从生态学,说明东北地区森林经济文化生态的自然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