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写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我们终身学习的是什么?

其实, 我们不但没有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就连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也没有搞清楚。前些年, 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知识就是力量”, 上学就是为了学知识。我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爸妈叮嘱的也都是今天老师讲的知识学会了吗? 重大考试之前, 非常流行的也是各种考试知识点的书籍, 比如“高三语文知识点”等。但是, 现在我们却发现, 很多学生上学成绩很好, 一到用人单位却工作能力欠佳, 为什么呢? 他们明明是有知识的人啊, 为什么还有人把他们叫“书呆子”? 说他们“读书读傻了”……还有另外一种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法, 就是在我小的时候流传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那时候高考报志愿大多数人都选择理科。直到今天, 理科招生人数依旧远远高于文科。这种思维背后的逻辑其实是“科技就是生产力”, 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那时候, 中国由于技术落后, 受尽殖民主义者的凌辱, 因此在近代中国产生了科技兴国的理念,重视现代科学思想的引入, 在教育内容上也就开始崇尚科技学习。科学技术非常重要, 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象是, 我国的科技水平仍然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一次, 我们一行人去莫斯科国立大学 (莫大) 参观, 一个随行的团员问我, 这莫大应该跟吉大 (吉林大学) 水平差不多吧? 我心下一惊, 连忙澄清, 不光是吉大比不了莫大, 北大清华人大加起来也不行,因为莫大有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们一个都没有……再说犹太人, 据诺贝尔奖颁奖委员会统计,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 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 25%的物理奖、 27%的生理与医学奖、 41%的经济学奖。1 网上有一个视频说明犹太人和中国人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的区别。2 犹太人的父母在孩子放学之后会问: “你今天问了什么问题? 你有没有问到老师回答不了的问题?”中国的父母会问孩子: “老师今天都讲了什么? 你记住了什么?”正是这种提问方式背后隐含的逻辑不同, 显示了犹太人和中国人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同。以问题为导向的询问孩子的方式直接略过了考查记忆环节, 默认并传递给孩子这样的观念——知识的掌握是基础, 我只想知道你在知识的掌握基础上有没有提问! 而提出问题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契机和起点。中国父母还只是停留在知识掌握的层面上来考查孩子, 在这一点上, 中国人与犹太人相比, 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

图0.1 国外报道称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3

说到这, 其实我们应当明白, 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 超强的科技创造力也不是简单通过学习数理化就能获得的。这里面最核心的, 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相对缺乏的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这也是中国教育最为某些国家诟病之处。作为中国教育的内部观察者, 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上, 我们确实是不足的。批判性思维是指识别、分析、评估观点和事实,通过令人信服的推理阐明有证据支撑的结论, 能够察觉并克服个人在意识层面的个人中心主义和认识缺陷, 在问题的解决、观点的评判、信念的辨别等方面作出合理明智决策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认知技能和思维素质的总称。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 学习者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检测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完备, 在察觉到自己知识体系的缺陷时会主动学习进而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由于批判性思维总是与问题的解决相关,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还能够习得相应的能力, 如信息检索、辨别与整合能力, 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甚至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 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知识, 由此学习者就具备了创新能力。而这一系列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理性化过程又被我们称为研究活动, 学习者由此也就具备了相应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同时, 批判性思维还会作用于人的大脑、心灵。为了保持批判性思维, 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探寻事物本质, 参考不同的观点, 倾听不同的声音, 从原理、知识、事实层面而非个人情感、倾向、喜好、直觉等角度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就培养了学习者开放的心态, 思维的谦逊与韧性, 久而久之会培养出成熟的心智。

批判性思维起源于美国20 世纪前10 年、兴起于20 世纪50年代、繁荣于20世纪80年代; 是在大学必须教授的课程; 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性思维, 培养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从而不盲从, 不轻信, 不会受到蛊惑, 不会被PUA4, 不会被操纵……在接下来的部分, 我们就正式进入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批判性思维可以帮我们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只要具备了这种思维方式, 你就可以对学习中、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驾轻就熟, 这就是所谓的大道相通。本书尝试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大学的培养目标之一, 同时努力发展一套完整的培养路径, 虽然本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服务写作, 而且是表达观点的批判性写作, 但其实, 你可以将本书所阐述的方法运用到除写作之外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种场景。

1 参见搜狐网, https: //m. sohu. com/a/240355673_ 100134151, 2020年12月16日最后访问。

2 周其仁: 《了不起的以色列》, https: //v. qq. com/x/page/f08748u 6rqq. html, 8′10″处, 2020年12月21日最后访问。

3 详见世界大学排行网, http: //timeshighereducation. com/cn/news/chinese-students-lack-critical-thinking-due-propaganda? site = cn, 2020年12月25日最后访问。

4 PUA, 全称Pick-up Artist, 原意是指“搭讪艺术家” , 后多泛指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和其相关行为。这里是指通过心理控制, 让对方失去理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