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资本逻辑(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再版序

《创新的资本逻辑》首版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在2018年出版的。2016年下半年起意、筹备、撰写,2017年12月31日完成全书的第一稿,2018年7月第一版《创新的资本逻辑》付梓面世。一转眼,本书的出版已经过去近三年时间。再次翻阅,心中无限感慨。

我是一个不太愿意“走老路”的人,比起“回头看”,我更愿意将目光投向更具有挑战性的前方。但是,第一版《创新与资本逻辑》的读者们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渠道给我的反馈,以及他们对于书中内容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渴求,使我不得不常常去回忆,去重新翻捡这些过去的文字。这一看,却也看出不少名堂来,促使我静下心来对这本书做一个全新的修订与升级。

作为我在国内的第一本著作,第一版《创新与资本逻辑》尽管集合了我2008年博士毕业后十年研究的精髓,但面对大众进行呈现,仍显得瑕疵不断。尽管如此,拙作依然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鼓励,令我非常感激。无以为报,只能以新版更加精彩的内容、更加前沿的研究成果谨表谢忱。

◇新理论框架下的中国经验与证据

这本书第一版于2018年面世,当时书中谈及的许多内容,在当前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显得更加鲜明,很多道理和事情被看得更清楚,书中的许多命题如今走入现实,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主流的声音也在响起——如今中国经济、中国企业面对的,是一场“质与量的战争”,我们要从过去三十年来依靠巨大人口红利与资源投入的粗放型高速发展,转变为依靠创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高质量发展——决策层这种明确的判断与抉择着实令人振奋。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比较骨感。受内外环境影响,近几年来,关于“下半场”的说法越来越多:互联网“下半场”、消费升级“下半场”、金融科技“下半场”……“下半场”成为中国经济热词,意味着支撑经济的传统动力开始减速。我们无法一味延续过去的发展路径与模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与此同时,去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经济脱钩等一系列新的外部环境问题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mer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提出在资本和劳动外,可把人力资本(以受教育年限衡量)和新思想(以专利衡量)作为增长的内生要素。可见,中国经济未来何去何从,关键在于能否回答好两个问题:第一,先行者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来守?第二,后来者如何利用真正的创新来攻?而后者是“下半场”成败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的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和人才投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保证创新企业具有良好的融资环境、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促进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资本市场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构建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生产要素增加效应及创新倾向提高效应,从而助力企业创新,帮助中国顺利形成“双循环”的发展格局。

然而,一个严酷的事实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制度扭曲,在支持创新方面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远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回到“创新驱动中国经济下半场”这个命题。既然发展增量空间有限,那么如何盘活存量,在已有基础上定义、定位好创新,是我们在“撸起袖子加油干”之前,应该审慎求解的命题。

这也正是《创新与资本逻辑》第二版努力探求的核心问题。在新版中,基于上述中国语境的应用场景,我重新梳理了原书的逻辑和脉络,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新撰写了四章内容。在更新和完善各章节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中国的经验证据作为章节落脚点,同时特别大幅度修订了专门面向中国创新实践的第17章“制度创新与企业创新:国有企业与股权分置改革”,带领读者探寻那些在身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现象背后的真相,寻找破局之法。

“学之大者,为国为民”。我愿以此书,通过国际比较的视野,把自己对中国崛起、中国模式、中国话语的思考表达出来,与所有关心中国乃至世界命运的朋友一起分享,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贡献一些智慧的力量。

◇生于研究,成长于研究,不止于研究——探寻“so what”

此次再版的《创新的资本逻辑》,也是我在学术研究道路上从“what”转变为“so what”的一个历程及阶段性成果的完整记录。

回想起十七年前刚开始读金融学博士,初入学术界,我也与大多数年轻学者一样,沉迷于研究过程中炫酷的数学公式和编程技巧(我把它们喻为《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五把剑”中最具有视觉刺激性,且凌厉刚猛的一把剑:无名利剑)。对技术的莫名痴迷,导致当时的我愿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各种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统计软件的应用和计算机语言的编程上。

这个阶段大概持续了八年,直到博士毕业三年后的某一天,我终于顿悟——数学、计量、编程等技术只是工具,玄铁重剑无锋才是更高的境界。由此,我开始体味事物内里之逻辑玄妙,关注结论背后的因缘而生。我将其形容为一个打开“黑盒子”的过程。

所谓“黑盒子”,是指我们只能看见一个理论或者实证的结果,但是,即使用炫目的技术建立了因果关系,也无法了解这个理论,或者实证结果的内在逻辑和推导形成的过程。而打开“黑盒子”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再推翻,从迷雾中寻找真理的思考方式;是寻找内在底层逻辑,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的能力。“黑盒子”里世间万物的运行机制,才是学者应该解构和探索的对象。

2014年,我获聘终身教授,也进入了学术生涯中相对成熟的阶段,经常有学术“中年危机”之感,发表与否不再决定职业的生死存亡,世事逐渐淡然。这个时候,我开始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追寻研究的意义——把自己做的事情,放到历史中,看看其能否作为过去的总结、现在的镜鉴,又有多少值得流传下去。仿若进入独孤大侠手持木剑的阶段。

随着金融改革在中国的深化,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开放,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结日益紧密的金融市场。那么,如何让学术之光以生动的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并与现实生活发生充分的“光合作用”?这也是近些年来我不断在金融与创新这个交叉学科的研究道路上追寻的目标。

《创新的资本逻辑》第一版上市至今,在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实践的这条路上,我一直不敢懈怠。幸运的是,也取得了一些新成果——我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的慷慨资助,一些成果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财经频道等主流媒体上发表和播出。我与合作者共同撰写的论文“对冲基金积极主义者如何重塑企业创新?”荣获国际顶级金融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的Jensen Prizes(詹森奖)一等奖。我也获聘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联席主编,成为其创刊以来第一位在亚洲高校全职工作的主编。随着学术成熟度的提高,我也坚持跨界和交叉融合的研究原则,把目光投向其他领域。过去几年也有若干篇论文被不同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接收发表,例如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金融学类期刊)、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会计学类期刊)、 Management Science (管理学类期刊)、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法经济学类期刊)、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信息系统科学类期刊)。

在将研究与实践结合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出于学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面对2020年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时,我牵头撰写的关于中国经济的疫情对策、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多篇内参,经有关部门上报后,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和响应。同时,为提高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主持申报的课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入选“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治理及影响”专项项目资助名单,获批立项。

当然,比起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如今,我可以将所有这些新增的、关于“so what”的拓展性研究成果,通过如今的《创新的资本逻辑》第二版呈现给大家。希望通过全新理论架构与场景化的实证案例分析体系,帮助你重构思维方式,与你共同开启一扇用资本视角思考创新未来的智慧之门,共同迎接20世纪第三个十年的挑战。

◇愿为一座桥、一盏灯

近些年来,随着“概论”之风的兴起,各个分门别类的学科衍生出更加细致的分支,这导致如今学术界产生了一种诡异的现象——“研究的越来越多,明白的却越来越少”。

如果只专注于眼睛下方鼻尖上的一个小点儿,即使研究得再深,也会失去纵观全局的眼光,无法实现对现实的真正理解。在发展中,很多学科逐渐形成面向自己“圈内人”的术语体系。于是,随着人们对世界了解的不断深入,横亘在人生与知识之间的沟壑也更加宽广——大众无法理解智者的思考,求知者无法理解知者的观点。更可怕的是,当知识庞杂到无法在民众中普及,则知识极易沦为象牙塔里的理论,甚至演化为民众对权威的盲目迷信。

所以,在当下,作为学者和教者,做好知识普惠工作的责任显得更为重大。作为一名在金融领域还算有一些经验的学者和实践者,我在2019年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尝试了全新的知识传授方式,比如在得到App平台开设《公司金融》的视频课程。借此,对于理论知识的大众传播,我也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

在这本全新升级的《创新的资本逻辑》中,借力于近期在线下、线上所做的全新尝试,我希望以一种打破第一版常规理论讲述的方式,引导读者走近、了解、领会金融与创新这门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让读者能够构建出自己对于现象、事件的洞见,构建起对于社会运行整体认知的金融学直觉。

金融体系是一项发明,而塑造这种体系的过程还远没有结束。新的时代发出了新的呐喊,如今,我们每个人都被定义为金融创新的参与者。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真正将自己视为经济、金融、科技生活中的“局中人”,去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而不仅仅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实现金融思维的成功跃迁,我们才能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姿态,履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一天的决策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金融体系民主化和人性化的改造。直到未来某一天,我们能够看到,各类金融机构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更加常见,它们产生的影响也更加积极。

◇写在最后

此书之所以能结集出版,首先要感谢我的责任编辑裴蕾女士,她是我在北大年轻很多级的师妹,很难想象本科是数学专业的她在文字编辑上有如此了得的功力。她极其细致的工作、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持续的鼓励促成了本书第二版的写作。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研究团队的成员赵海龙、黄兆君、赵影、张溪婷、隗玮和张澈,他们为本书第二版的写作付出了很多辛勤的、基础性的努力。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号71825002,71790591,91746301)和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项目号BJJWZYJH01201910003014)的资助。

一本书一旦出版,便获得了自己的生命,读者或褒或贬,均不在作者的掌控之中。但我却认为自己写作此书的意愿,即用中国话语来论述中国和世界,只会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而越来越具有生命力。仅做此序,也期待更多人加入推动中国经济再出发这一最激动人心的辉煌伟业中来。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尚祈读者诸君惠赐宝贵意见,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