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化的原理与方法: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21)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20世纪后50年的现代化研究

在20世纪后50年里,现代化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次浪潮(表2-1) 。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现代化研究,其理论成果是经典现代化理论等。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70~80年代的后现代化研究,包括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批评和发展,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理论的兴起。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现代化研究,涌现了一批新的现代化理论,如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性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

表2-1 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

资料来源:何传启, 2003。

一、 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是对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理论阐述,但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不同。一般而言,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人向现代人、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进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经典现代化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深刻变化,或者后进国家通过工业化赶上先进国家水平的过程。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 1993)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指出,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

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方面阐述了现代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另一方面阐述了现代化的结果——现代性,即已经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工业化国家的状态和特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归纳了现代化过程的九个特征( Black,1976) :① 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② 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③ 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④ 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⑤ 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⑥ 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⑦ 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⑧ 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⑨ 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在转变时期,现代化的代价和痛苦是巨大的;从长远看,现代化增加了人类在文化和物质方面的幸福。不同学者对现代性的认识有一定差别,但现代性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现代性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表现,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现代主义、普及初等教育等。

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现代化思想的集合。如果按研究领域划分,经典现代化理论有六大分支,它们是社会现代化理论、经济现代化理论、政治现代化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文化现代化理论和比较现代化理论等,这些理论阐述了不同领域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如果按研究方法和特点划分,经典现代化理论可以分为六大学派,它们是结构功能学派、过程学派、行为学派、实证学派、综合学派(历史学派)和未来学派等,反映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和分析。当然,六大分支和六个学派的划分是相对的,但它们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学者和著作。经典现代化理论一般以国家为研究单元,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则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现代化,既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也是重要补充。

二、 后现代化理论

后现代化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人们视线的,并在发达工业国家引起广泛关注。如果说,经典现代化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工业化世界,那么,后现代化理论探索了工业化以后的发展。后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关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和后现代化研究的一个思想集合。关于后现代化理论存在诸多争议。德国学者贝克教授认为后现代化是“第二次启蒙” (贝克 等,2001) 。

美国学者贝尔( Bell, 1973)从五个方面刻画后工业社会。① 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② 职业分布:专业和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③ 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④ 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⑤ 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如果说,后工业社会描绘了后现代化理论的经济社会图景,那么,后现代主义反映了在文化领域后现代化与经典现代化的巨大差异。 1979年出版的法国学者利奥塔教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引发了后现代主义热潮( Lyotard,1984)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潮,它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现代性和现代化运动的种种问题和局限性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

后现代化理论认为( Inglehart,1997),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还包括政治、经济、性和家庭、宗教观念等的深刻变化。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使个人幸福最大化。在专业化、世俗化和个性化方面,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继续。

三、 新的现代化理论

在20世纪80~90年代里,现代化研究处于相对低潮时期,但孕育了许多新思想,例如,德国学者胡贝尔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 Mol, 2001) 、德国学者贝克提出反思性现代化理论( Beck,1992) 、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特提出多元现代性理论( Eisenstadt,2003)和中国科学院何传启(1998a,b; 1999)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这里简介其中三种理论。

1. 生态现代化理论

胡贝尔认为( Huber,2000) ,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利用人类智慧去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生态现代化的基本观点有:① 把现代科学技术理解为生态改革的核心机制,它同时强调在生态改革中经济和市场动力的重要性;② 作为一种资源和风险的管理模式,超越各种冲突和利益,建立新的环境议程,解决经济增长和相应的环境管理的常规矛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③ 不仅把环境挑战看作危机,也看作机会,把减少污染看成是加强经济竞争力的工具;④ 代表一种前瞻的、预防的环境政策,它采用预防原理,涉及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长期结构变化;⑤ 采用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参与式的环境战略,建立生态社会。

2. 反思性现代化理论

贝克认为( Beck et al. ,1994) ,我们的现代世界处于转变之中,即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风险社会描绘了现代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个人的风险日益趋向于逃脱工业社会建立的风险预防和监督机制。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就是反思性现代化(有人翻译成再现代化、自反性现代化、反省现代化等)。其主要观点有:① 世界现代化包括两个阶段,即简单现代化(正统现代化)和反思性现代化。② 普通现代化是建立现代工业社会,反思性现代化是消解现代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普通现代化的结果,风险社会是反思性现代化的结果。③ 在新时期,一种现代化消除另一种现代化,这就是反思性现代化。反思性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现代化。④ 从一个社会时代向另一个社会时代的转变,能够通过没有预先设计的、非政治的和各种论坛的促进来实现。⑤ 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普通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反思现代性。普通现代性是第一现代性,反思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

3.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既是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一个文明发展理论。其要点如下。

(1) 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历史过程和变化,以及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2) 世界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世界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发展。

(3) 两次现代化是紧密相关的。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奠定了第二次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第二次现代化在许多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消除和“反向”,在某些方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有些方面是新发生的(或创新);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则是综合现代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两次现代化是相互作用的。

(4) 两次现代化有不同规律和特点。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治化、集中化、福利化、流动化、专业化、分化与整合、理性化、世俗化、大众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分散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民主的、理性的和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文化生活高度多样化。

(5) 不同国家和地区启动和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时间是不同的。发达国家早已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发展中国家启动第一次现代化的时间先后不一,完成时间也没有确定,第二次现代化的压力已经到来,它们不得不同时面对两次现代化的双重挑战,它们有可能选择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现代化模式。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第一次现代化就是经典现代化,描述的第二次现代化是正在进行尚没有完成的新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如果说,后现代化反映了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那么,后现代化理论是从经典现代化理论向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理论过渡”;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反思性现代化理论,可以看成是关于第二次现代化的不同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