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年的中秋节,朋友跟我说,年幼时,他的中秋节都在浙江兰溪的乡村中度过。月光温柔地在小溪中流淌,村民们鱼贯而出,在柚子上插香,一家家敲门、作揖、祝福平安。明明夜晚的村庄路灯昏暗,但一轮明月却足够照亮每个人的脸庞。
也曾听贵州的朋友描述,在贵州黔东南的大山中,侗族同胞会在过年时开一场民族特有的侗族大歌会。各支歌班一早便整装出发,去侗寨鼓楼前进行比赛。歌娘们穿着亮布盛装、鞋头上翘的花鞋,戴着琳琅满目的银饰,用心装扮自己。她们穿上百褶裙,腰下缝着数条绣满繁花的长带子,如百花吐艳,然后套上鞋套,用细长的花带来绑腿。一朵朵银花盛放在歌娘们茂密的云发与高高的椎髻上,叮当作响,光鲜亮丽,走在路上摇曳生姿。
鼓楼坪上聚满美丽的侗女,她们分歌班聚集,依次上台歌唱。侗族大歌是一项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自然和声的音乐艺术。演唱音域适合人声的自然发声区,宛若天成。歌者引吭高歌时声音如水自流,婉转的音韵穿过绵延的群山,掠过宝严的鼓楼,直达人的灵魂深处。
多么令人向往的传统节日气氛啊,若是身处异乡,形单影只,心头至少还有一丝牵挂与寄托,只要回到家乡过个热热闹闹的节日,便拥有了团圆与温情。
过节,俨然成为一种治愈的力量,去抚平人们生命中的褶皱。
很可惜,在我从小成长的都市中,朋友们描述的过节景象我都没有见过。翻阅诗词、古文,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居然在华夏土地上存在了几千年,而今却日渐式微。我不甘心在每个传统节日中只是疲于应付商家的打折活动,或毫无新意地找家餐厅聚餐。一个找寻传统节日的念头在我心中发酵并终于成形。
经过两年的实地采访与探访文史专家,节日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清晰又多元。历史、文化、风物、习俗、民艺、舞乐、美食等太多元素依附在节日之中。它们带着璀璨的文明,如奔赴大海的溪流般与节日合流。我在中国的土地上踏着时序的节拍,走南闯北,找寻节日的魅力。很庆幸我能在一年中过好几次“年”。汉族的,塔吉克族的,傣族的,布朗族的,侗族的,每个年节都活色生香,各有特色。
我记得在云南深山中,布朗人迎接完太阳后一路跳歌回村。队伍走得很慢很慢,经常前行三步便停留在原地跳歌。人们接力用布朗族特有的调子唱歌,每个人唱完一段,就有人豪爽地灌他翡翠酒,所有人都齐声叫好。大家高举插满鲜花的竹幡,将米花抛洒到空中庆祝。我在不远处等候队伍前行,一点也不着急,享受地看着寨民们浑然忘我的快乐。那份快乐随着清风拂在我的心头,我完全忘记了所有现实中的压力与烦恼,只是微笑地看着他们。一时之间,我分不清自己是不是误入桃花源的那个人。那些传统习俗明明还在民间留存,它们的感染力能让人如此喜悦与平和,为什么我们不再去在意它们呢?
节日像一个身披华服、充满智慧的老祖母,如果我们能把她请出来,她会缓缓地告诉我们流淌在岁月中的那些绮丽的往事。如果我们将她忘记,那么我们失去的又何尝不是自己的文明。
终于,《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一书在我笔下完成。看着完整的书稿,我不禁感慨。这两年由于疫情的蔓延,采风并不时常如意。特别是一些2020年以前还能举办的盛大庆典,经常因为要配合防疫而取消。好在我非常幸运,每次游历都会有当地老百姓无私地帮助我,或请我回家一起过节,或与我讲述节日风物。我还要感谢帮助我梳理历史的文史专家们,让我这本关于节日的书如同茁壮的树木扎根于事实的土壤中。
我虽是这本书的作者,但它属于每个认真过节的人。愿我的读者能通过此书一瞥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作者在桑刊节与章朗老寨迎接太阳的人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