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节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人的一生

田宏杰解读《不成熟的父母》

稳定和健康的内心世界是保持正向人际关系和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内心世界,哪怕他们已经为人父母。

有些父母能够给予孩子充分的欣赏和尊重,这些父母的内心世界往往是成熟而稳定的,能看到孩子的需求并合理地满足,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和信心;而有些父母则常常对孩子忽视、冷漠、苛责,不能给孩子足够的关怀和认可,甚至给孩子带来终生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父母,很多都有并不成熟的内心世界。

如何面对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疗愈自己的内心创伤?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美国资深的临床心理学家琳赛·吉布森研究这个课题20余年,将她的研究成果总结在了《不成熟的父母》这本书中。

当今社会,抑郁、焦虑的情绪成了很多成年人身上一种共同的秘密,这其中许多原因都可以追溯到其童年时期恶劣的亲子关系。如果不知道痛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就很容易陷入痛苦难以自拔。只有理解这段经历,理解父母情感的局限性,才能真正摆脱情感上的孤独,掌握新的与父母相处、与自己相处的方式,重新建构自我。

因此,《不成熟的父母》既可以说是写给父母的书,也可以说是一本自我成长之书。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不成熟的父母的特征及其对孩子人格和心理所造成的影响,也可以疗愈自身成长经历中的内心创伤,拥抱更好的自我,成为更好的父母。

什么是不成熟的父母

不成熟的父母的影响

《不成熟的父母》中所讨论的“不成熟”,指的就是情感不成熟。

情感成熟的父母一般善解人意,能够理解孩子,注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关注孩子的情感和需求,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孩子的本能,给予孩子应有的关注。他们会让孩子觉得:“我很重要,我的父母喜欢和我在一起。”孩子也能因此产生价值感。

但反过来,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是怎样的呢?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观点,忽视孩子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他们说话常常以“我觉得……”“我应该……”来开头,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去要求孩子,却忽视孩子身上的独特性。

比如,如果这类父母认为孩子应该积极、应该上进、应该开心,那么当孩子沮丧的时候,他们不仅不会安慰孩子,反而可能惩罚孩子,因为“沮丧”不符合他们对孩子的期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我只能呈现积极自信的一面,沮丧消沉的部分不能让父母看到,我无法在这种情况下依赖他们。”当有负面情绪时,孩子便不再愿意跟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因为觉得父母并不会真的看到自己、在意自己的感受,他们会不断暗示自己“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观点不重要”,价值感也在这种暗示的影响下渐渐丧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造成两个典型的负面影响。

第一,孩子爱的能力有限。当这些孩子也为人父母的时候,他们很难发自内心地关爱自己的孩子,也会忽视孩子的需求,使孩子感到孤独、无助和空虚。也就是说,负面影响传递给了下一代。

第二,这些孩子虽然痛苦、孤独,没有体会过父母全然的爱,但是不知道问题的根源是父母爱的能力有限,只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以为父母是全能的,以为只要父母愿意,就能够给他们全然的爱,所以他们就会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争夺爱,甚至会想,是不是只要压抑了自己的需求和个性,表现出父母喜欢的样子,父母就会爱自己。因此,很多人一生都在为取悦父母而扮演某种他们以为父母喜欢的角色,而把真实的自我抛得远远的。

书里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杰克结婚了,妻子凯拉是一个很活泼的女人,和她在一起让他觉得很幸福,结婚的时候杰克也很开心。但是现在杰克变了,他无法摆脱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他说:“我曾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很努力去变成凯拉希望我成为的人,但现在我只是假装很开心,我讨厌自己现在这个样子。”

咨询师问他:“你认为你跟她在一起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他说:“我应该像她一样非常快乐。每天回家,如果我疲惫的话,我不会让她看到我的疲惫。我试图表现得很开心,我觉得凯拉是因为我快乐才爱我,我觉得凯拉只允许我快乐。”

为什么他会觉得凯拉只允许他快乐呢?咨询师后来得知,其实就是因为他妈妈从小对他的负面情绪非常苛责,只允许他“快乐”。他快乐的时候妈妈会很开心,而不快乐的时候妈妈就会骂他,所以时间长了,他在家里表现出来的就都是积极的样子。这种情况非常值得反思: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只能表现出积极的部分,而把自己不积极的部分都掩盖掉的话,那么其实他对这个家庭是有愤怒感的,他的内心会因被控制而产生愤怒的情绪。如果一直抛弃另一部分的自我,只呈现我们觉得社会期许的那部分自我、父母允许的那部分自我、另一半允许的那部分自我,那么有一天另外一部分自我想出来时怎么办?如果在生活中我们只接纳积极的部分,不接纳消极的部分,类似的冲突就一定会出现在生活中。

所以,不成熟的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只想看到一个理想的孩子,而不愿意看到一个真实的孩子。正因为如此,他们无法与孩子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结。

与父母缺乏稳定情感联结的孩子,会认为没有人会因为自己真正的样子而想跟自己建立关系,要想让父母喜欢,就必须隐藏自己的感受,表现出父母期待的样子;在人际关系中,也必须隐藏一部分自我,表现出别人期待的样子,才能被人接受。忽视自己的感受会带来两个影响,一个是会降低自信—“那个样子的我才是好的,而这个部分的我,我不能接纳”,因此对自己没有信心;另一个是明明已经在他人面前表现出对方喜欢的样子、呈现出理想的部分了,但内心深处还是觉得不幸福。

不成熟的父母的特征

回到我们的主题,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到底是什么样的?作者总结了这类父母的一些典型特征,比如,他们心中有对事物执着的认知,不易被说服和改变;他们的抗压能力差,很难控制情绪和处理自己面对的压力;他们喜欢做阻力小、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不喜欢任何使自己痛苦或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做成的事;他们看事情的视角很主观,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自我反省。和孩子在一起时,这类父母喜欢让自己成为焦点。

这里还涉及一个词,叫作“认知复杂性”。有的父母认知复杂性非常弱,因此他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无法理解事件背景中的诸多因素和信息,也无法理解事情本身的复杂性、真实性、矛盾性。

之前我接触到的一个爸爸就是这样。他的孩子在学校被几个女生欺负了,被起了外号,孩子觉得很委屈。当时他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去找了老师,要求老师一定要批评那些女生,并且让那些女生在班里公开向他的孩子道歉。

这个做法的结果是什么?那些女生因为给同学起外号、孤立同学,的确被老师要求当场道了歉,但问题是,他的孩子后来在班里变得更胆小,那几个女生更加孤立她,使得她在班里变得更孤单。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当孩子在班里被几个孩子排挤,一个道歉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吗?不可能的。这件事一定还涉及更多问题:为什么孩子在班里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这样的情况出现时,孩子的情绪如何?孩子心中渴望交朋友,那么她在交朋友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当孩子觉得难过,比如被起了外号时,她自己可以使用哪种方式解决眼前的问题?

这件事涉及的问题不只是让对方道歉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帮助一个孩子在群体中获得支持,让她自信地交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朋友。比起公开道歉,父母和老师更需要关注的是她的情感、她的感受、她当前的困境,以及她跟伙伴互动的时候到底存在哪些需要帮助的地方。

一个如此复杂、整体性塑造孩子的过程,如果只是用“公开道歉”去解决,只会让被欺负的孩子变得更加退缩。如果孩子在学校又受了委屈,回家后她绝对不会讲,因为她知道爸爸的做法只会让她在班里更孤立无援,自信心更加受到打击。

所以,所谓认知复杂性,就是当我们看到孩子时,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当下的困境。孩子在什么问题上被难住了?整个情境是什么?孩子的情绪如何?内心的渴望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哪一点上进行突破?孩子只有真正地被理解、被帮助,才能在未来对于解决问题越来越有信心。

相反,父母如果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真正需求,而以想当然的方式对待孩子,不仅会把错误的“爱”硬塞给孩子,还会无意中剥夺孩子的幸福,使孩子非常痛苦。书中埃莉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埃莉的妈妈不太温柔,总对埃莉冷着脸,比较严苛。埃莉小的时候,每当受到伤害,她都会抱着一个毛绒玩具。当她受伤的时候,她抱着它;当她心情低落的时候,她也抱着它。在埃莉的整个童年,这个毛绒玩具总是能够让她感到安心,对她来讲,它就是一个陪自己长大的玩伴,直到青春期时,她还一直抱着它。

可是有一天,在埃莉不在家的时候,妈妈把这个毛绒玩具送人了。说是送人了,也可能是妈妈把它给扔了。埃莉发现之后非常难受,她问:“你为什么要把这个毛绒玩具送人呢?”结果妈妈说:“你这么大了,应该不需要它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父母如果认知复杂性太弱,太以自我为中心,就没有办法准确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的感受,无法对孩子的感受产生真正的同理心,孩子也没有办法被父母温柔以待。

埃莉的妈妈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把孩子的需求踩在脚下。对于妈妈的这个行为,埃莉可能会想:“从小你不爱我,是这个毛绒玩具陪伴了我,可是你今天却说我不需要它,你凭什么说我不需要它呢?”

与不成熟的父母相处的体验

以下是与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相处会有的11种体验。

1.与他们沟通很难。他们从来无法好好倾听孩子、看到孩子的需求,只说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道理。

2.和他们说话特别容易激起孩子的愤怒。有些孩子的愤怒直接指向父母,他们会跟父母对着干。但有些孩子的愤怒会指向自己,他们不想对父母发火,觉得父母也许是对的,父母是爱自己的,而且跟他们争论也没有用。这些孩子会对自己表达愤怒,还可能抑郁,甚至自我伤害,以此来被动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3.他们会通过情绪传染与人沟通。他们就像婴儿一样用哭引起其他人的紧张,表达沮丧和难受,直到孩子做出反应去帮他们调整情绪,从而得到关怀和需求的满足。

4.他们从不做情感工作。所谓情感工作,就是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孩子,关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成熟的父母没有足够的同理心,很难看到孩子的痛苦,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无法满足。当孩子哭泣或愤怒的时候,他们会说:“那你怎么不早说?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5.他们很少给予关爱。不成熟的父母从不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想让孩子帮忙,他们从不明说,只会让孩子猜,他们认为“如果你心里有我,你应该知道我想让你做什么”。他们不仅不主动给予关爱,还要求孩子对自己有全然的关注。

6.如果与孩子发生冲突,他们会拒绝修复亲子关系。

7.他们不能照顾孩子的情绪,却反过来需要子女对于自己的情绪给予理解和反应。比如,他们累了就会说:“孩子,你难道不知道我很累吗?”他们很忙时就会说:“孩子,你不懂我正在忙吗?”

8.他们的自尊取决于孩子的顺从。只有孩子听从自己,对自己表示认同和肯定,他们才会开心;但反过来,如果孩子沮丧、挑剔,他们就会忧虑。他们的自尊水平取决于孩子的反应。当孩子不顺从自己,令自己懊恼的时候,他们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

9.他们认为自己的角色很神圣。他们会觉得“我是父母,你要全都听我的才好”。

10.他们寻求纠葛,而不是情感亲密。他们和子女的友好相处依赖各自扮演好既定的角色。他们倾向于相互纠缠的关系,而不是在接纳对方的前提下去支持和陪伴。

11.他们有反复无常的时间观。这是什么意思呢?有连续时间观的人,会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比如今天陪伴孩子时,心里既装着孩子未来的成长目标,也装着孩子过去的成长经验。但是如果父母陪孩子学习时,有道很简单的题,讲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不明白,就开始骂孩子笨,骂孩子能力不行,这样的父母就是心里只装着当前的状况,只想着让他觉得不舒服的事情,而没有参考过去,也没有面向未来。没有连续时间观的父母,无视孩子过去的发展水平,也不在乎会对孩子未来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只要孩子当下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就会加以斥责。

如果参考了过去,往往就会明白孩子的难点在哪儿,如何通过练习来提高;如果面向未来,就会想到未来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学习,让孩子爱上学习,自然就不会这样发火了。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这才是父母拥有连续时间观的体现。

不成熟的父母的四种类型

书中将不成熟的父母分成了四种类型。第一类叫情绪型父母,第二类叫驱动型父母,第三类叫消极型父母,第四类叫拒绝型父母。

第一类:情绪型父母

这类父母就像婴儿一样试图通过情绪去感染孩子,把自己和孩子纠缠在一起,让孩子有不得不服的感觉。这种情绪也会将孩子与父母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当父母有情绪反应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会觉得矛盾、内疚、愤怒,各种感受交织在一起,非常痛苦。

如果看到妈妈难过了,孩子就会努力地改变自己,希望能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如果妈妈跟爸爸吵架了,孩子就希望自己做得好一些,能让妈妈开心;甚至妈妈在事业上不顺心了,和邻居之间有了纠葛,孩子也希望自己表现得好一些,能让妈妈开心。

但实际上,妈妈是个成人,孩子控制不了妈妈的情绪,却总是希望从各种不稳定性中找出一些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孩子总是在想:“我表现成什么样,妈妈会开心一点儿?”

第二类:驱动型父母

这类父母似乎有特别清晰的教育观,特别“知道”该怎么塑造一个孩子,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

我之前做过一个关于父母的教育焦虑和孩子成长的课题,采访了很多父母,问他们都给孩子报了什么辅导班,有些父母给孩子报了十几个辅导班,孩子每天晚上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周末也不例外。

我问:“孩子会不会太累?”

一个孩子的妈妈说:“不会。我们家孩子就是‘吃不饱’的类型。如果不给他报那么多辅导班,他就‘吃不饱’。有时候他也会不想去辅导班,但只要他去了,他眼睛都是亮的。而且我们家孩子就是那种老师给他的题越难,他就越喜欢的类型。”

我问:“他怎么表现出给他的题越难他越喜欢啊?”

“她说:他就说‘今天老师又给了我一道难题’‘今天老师又给了我两道难题’,老师一给他难题,他就觉得好开心。”

我说:“这是你用心塑造出来的一种状态吧?”

她说:“对,我从小就跟孩子讲,只要你学得好,就可以上更高一级的班,老师就会给你更难的题,你的能力就会提升。”

这个妈妈告诉孩子,得到最难的题的孩子才是最优秀的孩子。

孩子是真的“吃不饱”吗?其实孩子一直在反抗,但父母一直在引导,让孩子不知不觉间跟着父母的思路走:我觉得得到难题更重要,我觉得升到更高一级的班更重要,我觉得满足老师的期许更重要。但如果这些都更重要,那内心的“我”的需求往哪里放?

一年级的孩子还骗得了,二年级的孩子也许也骗得了,等到五六年级呢?孩子在学习上可能就会慢慢叛逆,那种想逃跑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强。孩子越大、自主动力越强的时候,事情就会越麻烦。

驱动型父母的特点就是过于坚信自己固有的观点和期望,他们采取的过于简单化和超重化的手段会干扰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让孩子觉得是在被父母控制,而不是被父母全然地接纳。

第三类:消极型父母

这类父母为人很柔和,对孩子很随和,也很爱陪孩子玩,但是这类父母情感不成熟,当被孩子需要的时候,没有办法守护孩子。

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茉莉的妈妈很容易发脾气,经常打她,而茉莉的爸爸很温柔,但是在家里没有什么话语权。

当她在房间里被妈妈打时,爸爸不是过来阻止,告诉妈妈这样对孩子不好,或者商量一下用其他方式教育孩子,而是自己在厨房里故意把碗弄得咚咚响。茉莉觉得爸爸好像在用这种方法声援自己,她觉得爸爸其实也没办法。

这就是消极型父母,他们没有办法守护孩子的内心需求,这也会让孩子感到痛苦。

第四类:拒绝型父母

这类父母的特点就是冷漠,在自己和孩子之间竖起一道墙,让孩子感到受伤。书中以孩子的视角给了这样的描述—当我跑向另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却当着我的面“砰”的一声把门给关上了。

这种被拒绝的感觉是非常痛苦的。拒绝孩子的人,如果是他的一个小伙伴,也许还好;但如果是对孩子最重要的父母,孩子被拒绝时真是心如刀绞。

我们渴望被连接的情感需求,跟人类远古的遗传记忆有关。人类是社会性、群体性动物,所以我们渴望被关注,渴望跟他人建立一种连接,这是我们的本能。

四类不成熟的父母的特点

这四类不成熟的父母都会给孩子带来孤独和痛苦,但他们带来的孤独和痛苦各有不同。

情绪型父母会让亲子之间产生情绪纠缠,他们的孩子非常容易察觉父母的情绪,总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让父母发生改变。这样的孩子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别人的情绪、别人的目光、别人的评价,内在情绪特别容易因此而困扰和动摇,别人一个轻蔑的眼神,可能就会让他内心波动,他内心的自我往往是不稳定的。

驱动型父母的特点是把自己的观点全部硬推给孩子,孩子往往会有被控制的痛苦。这些被控制的孩子可能在青春期之前都比较积极乐观,但是到了青春期,父母会觉得孩子突然间变了好多。这些父母过来咨询,说的都是“我孩子以前都挺好的,很乐观,到了青春期突然就变了”。实际上,孩子不是突然发生变化的,而是驱动型父母一直以来只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孩子,只强化自己认可的这个部分,而看不到另一部分。孩子到了青春期,负面的自我力量变得越来越强,他的反叛和消极被动情绪就会变得越来越多。

消极型父母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安全感,认为自己没有人可以依靠,所有的苦都得自己承担,不得不快点长大。他们从小就开始承担太多,不仅要照顾自己,还得照顾像孩子一样的父母。在这种情境下,他们认为自己必须快快长大,必须忽视和否定内心那个弱小的自我,一定要强大起来。这种感觉自己未被守护的孩子,内心往往会觉得很空洞。

拒绝型父母在孩子面前立起一道墙,如果孩子小时候多次尝试接近父母都被拒绝,多次尝试建立联结都没能成功,他就会习得性地退缩,而当他想跟别人建立联结时,他就会害怕那道墙再次出现,害怕像父母那样冷漠的目光再次出现。如果他努力尝试,却发现对方没有热情回应,他就会退缩,甚至还没尝试建立联结就已经退缩了。拒绝型父母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使孩子容易形成退缩的性格。

这四类不成熟的父母中无论哪种,都会让孩子陷入痛苦、孤单、没有力量的情感感受中。我们之所以要认识这些,不是为了指责,而是为了了解父母能力的局限性。很多父母不是不想爱,而是能力有限。当我们看到了不成熟的父母的这些特征,理解了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这本身就是疗愈的开始。

不成熟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治愈型幻想和角色型自我

什么是治愈型幻想?就是当孩子无法用自然的方式得到父母的关爱时,当父母看不到孩子真实的自我,使孩子感到孤单和痛苦时,孩子会幻想:如果自己表现出另一种样子,一种理想的样子,是否就能得到父母的爱,这种痛苦孤单的状态是否就能被治愈呢?

因此,他们努力改变自己的样子,并期待父母也发生改变,能对他们展露爱意。他们常常表现出区别于真实自我的另一种样子,也就是“角色型自我”—为了符合父母的期望,得到父母的关爱,用一种虚假的自我代替真实的自我,在生活中表现出虚假的自我角色。

这种治愈型幻想还会反映到其他关系中。比如,有的人小时候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却没得到,于是幻想长大以后碰到一个朋友或爱人,这个朋友或爱人将全然地看到自己、爱自己,治愈自己所有的痛苦。

我曾问过我的一个好朋友:“你对爱人的期望是什么?”

她说,她希望有个男孩全然地爱她,做她的精神伴侣,两个人能够互相理解,从不吵架,两人之间全部都是爱。将她的观点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公主和王子那样的幸福生活是不太可能存在的,因为如果两人之间从未有过冲突,就意味着两人之间的边界从未被打破过;而如果边界从未被打破,那么这两个人的相处其实就会特别客气,而客气久了就会产生逃离。

爱不仅是喜欢、愉悦,还是不同情感的融合。所谓理想的婚姻,不是简单的王子和公主相遇,从此幸福快乐地在一起,而是即使偶尔会和对方有冲突,事情过后还是会互相理解。但对于有治愈型幻想的人来说,他始终幻想将来有一个人能够治愈自己,让自己不再受到任何伤害,于是他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就会产生问题。也许刚开始时很好,可一旦发现和爱人在一起也会受伤,他就会特别决绝地与爱人分开,继续寻找那个所谓“对的人”。

其实关系面前,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对的人”,只有差不多“对”的人,两人在关系中不断磨合,一起成长,对自我和彼此差异的接纳程度越来越高,从而更好地一起走下去,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成长过程。如果一直活在治愈型幻想中,不但会失去小时候的幸福,对长大后的幸福也是一种破坏。

外物掌控者和自我掌控者

有一种人在遇到问题时,总认为都是别人的错,寄希望于别人的改变,把问题外化,我们把这种人称为外物掌控者。

之前做咨询的时候,我碰到过一个初三的男孩,他的父母离婚了,他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才读到初中三年级他就不想上学了。他有过度消费的习惯,手机换了又换,鞋子买了又买,游戏升级了又升级,即使妈妈的经济条件一般,他也毫不顾忌,认为都是父母离婚才让他变成这个样子的,一切都是父母的错。在人格逐渐稳定化、情绪逐渐复杂化的青春期,这个孩子只会用一种指责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典型的外物掌控者。

另一种典型的情况叫作自我掌控者,就是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自我掌控者会觉得父母离婚这件事都怪自己。在父母面临问题时,自我掌控者总想着自己做些什么去改变这个情况—“我如果更乖一些,你们的关系会不会更好一些?我如果更乖一些,你们会不会少吵些架?”实际上,成人的人格也是不稳定的,对于成人之间的矛盾,孩子是很难调和的,但这类孩子从小就很敏感,情感感知能力很强,他们渴望能够建立情感联结,哪怕牺牲自己的感受,也愿意为此努力,只为获得一丝丝的稳定感。

在家庭中,这类孩子很容易过度付出。这类孩子在小时候是为父母过度付出,父母骂他,他自己消化;父母之间发生冲突,父母情绪不好,他也自己消化;长大以后跟爱人在一起,也觉得如果自己能够表现得再好一些,再优秀一些,对爱人再理解一些,那爱人的情绪也许会更好一些……自我掌控者总是幻想自己如果再多付出一些,事情就会有所改变,却没有照顾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忽视了自己的感觉。

以上的分类不是为了标签化,而是为了让我们辨别出自己的特征。很少有人是绝对的外物掌控者或自我掌控者,我们都有将问题外化的情况,也都有将问题内化的情况。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多个方面,然后去寻找一种平衡。

重构与不成熟父母的关系

如果我们的父母是不成熟的父母,我们应该怎样重构与父母的关系呢?这里为大家介绍两种模式:“崩溃觉醒模式”和“成熟意识模式”。

崩溃觉醒模式

崩溃觉醒模式就是从原来的模式中先崩溃,再觉醒。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里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一种行为之所以被保留下来,一定是因为这种行为有好处。也就是说,旧有模式其实是有一定效果的,这里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我更偏向自我掌控者,和他人相处时,我更愿意为他人付出。当我为对方付出,看到对方很满意的样子时,我也会很开心。比如我和我先生刚结婚时,两人都不会做饭,但是我愿意尝试去做,如果他喜欢吃我做的饭,我就很开心。但随着这种模式的持续,我有时会在某一时刻觉得不对劲,忽然觉得痛苦。

发现这种模式不对劲的契机在哪儿呢?比如某一周,正好有两个晚上我都比较忙,所以家里连着点了两个晚上的外卖。第三天我不忙了,但正好我的好朋友从外地过来,我就和她一起出门玩了。

第四天下午五点左右,我一边往家走,一边给我先生发信息:“我估计六点多到家,你把外卖点好,等我回来一起吃。”等我回到家,我说:“今天吃什么呀?”我先生说:“我没有点。”我说:“六点多还没有点吗?”他说:“天天吃外卖好腻,我不想再吃外卖了,你就不能做一顿吗?”

我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我说:“结婚这么多年你从来不做饭,我包容你。我忙的时候你不做饭,点了外卖我也觉得蛮开心的,我都包容你。头两天我忙所以没做饭,第三天我出去玩了所以没做饭,就今天一天没有理由,我就是不想做饭,你就要挑剔我,攻击我没做饭了吗?”

我当时特别愤怒,我先生听了我的话,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这些年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不做饭而埋怨过他,可是他却因此埋怨了我。从那天开始,如果我工作比较忙,我先生一定会五点多就发信息说:“你今天什么时候回来?你想吃什么呀?我帮你点外卖。”

一直以来,当生活没有提出新的挑战,我们往往会觉得原来的模式就挺好的,但是当原来的模式已经不再平衡,只有打破旧的、固有的模式,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时,才能促进关系真正成长。

我非常喜欢精神病学家达柏斯基的一个观点,书里也提到了这个观点,那就是,情感创伤有时不一定是病,它可能是成长的一种标志。

如果我们从来都没有创伤,从来都积极乐观地接纳所有,其实也并不全是好事。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看到它,体会它带来的痛苦,然后将它解决,才能迎来真正的成长。

关于崩溃觉醒模式的应用,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当你生气、愤怒或沮丧时,当那种强烈的负面情绪袭来时,一定要把它视若珍宝,把它“捧起来看一看”,看看这个负面情绪的根源在哪儿,它到底意味着什么。比如上文中我自己的例子,我愤怒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总是包容对方,心里总是装着对方的需求,希望对方也能在意我的需求。可在这件事上,我却发现对方只在意自己的需求,忽略了我的需求。这种愤怒只有被提出来,我的深层需求才能被明确。只有你看到了自己的需求,对方才能看到你的需求,从而慢慢地学会照顾你。

第二,要多关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状态。

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莱娜去健身,发现有几个健身动作大家都那样做,她也努力跟着学。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莱娜发现身体不对劲,有些地方拉伤了,可见是前一天用力过猛了。但当她跟大家一起运动时,她并没有关注自己用力过猛了,自己都已经拉伤了,当时却没注意到,第二天才发现。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小的时候,妈妈总是指责莱娜懒,总是责骂她。所以只要一偷懒,莱娜就会对自己说:我不该懒,我应该勤快一点儿,我不应该太矫情,太娇柔,我应该坚强一些。导致的结果就是她察觉不到自己已经累了、受伤了,没有办法更好地照顾自己。

有时,我们不需要做太多努力,只要有意识地看到自己、关心自己,这个模式就会发生变化。所谓心理疗愈、自我成长,并不一定非得做什么了不起的事,自我觉察就是改变的第一步。自我觉察后,才有改变的可能。

这就是第一种重构与不成熟的父母的关系的模式—崩溃觉醒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先看到旧模式的不妥之处—什么契机下才能看到呢?就是当你发现旧模式带来的好处已经被它带来的痛苦掩盖的时候。

或许旧模式在你小时候能帮到你,可在你长大后却限制了你,而且为你带来了痛苦。痛苦不是要去消融的,痛苦是要拿来做信号的。我们透过痛苦能够看到需求,知道哪里需要改变,所以痛苦的信号一来,其实就意味着旧模式不合适了,我们需要觉察,然后建立新的模式。

成熟意识模式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般会有一个共同的幻想,就是父母终将改变他们的心,并对自己表达爱意。如果自己得不到父母的爱,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作为孩子,我们总误以为父母是全能的,父母做什么都是为我们好,他们如果想要爱我们,就能做到。实际上并非如此,父母情感不成熟、认知有局限时,确实给不了孩子想要的爱。

所谓成熟意识模式,就是意识到父母不是全能的,并用这种成熟的意识客观地从关系中跳出来,看到父母的不成熟,明白父母之所以给不了自己足够的爱,不是因为自己不好,而是他们自身做不到。

成熟意识模式的应用有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叫独立观察,就是用观察者的视角,从情绪纠缠中跳出来,有目的地观察眼前的一切,不被情绪所裹挟。

第二个步骤叫形成成熟的意识,就是在观察、了解父母的情感成熟度之后,意识到父母的很多做法源自他们的不成熟和局限性,而不是自己。

第三个步骤叫摆脱角色型自我,不再自动化地去顺从,不再自动化地调整自己成为父母期盼的样子,而是用成熟的态度做自己。

我们再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弗吉尼亚患有恐慌症,特别害怕别人的批评、拒绝,怕看到别人的脸色,尤其害怕看到来自男性的不认可的表情。处在这样的恐慌中,她总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把事情做对,不要让别人出现嗤之以鼻的表情。这种恐慌让她谨小慎微,战战兢兢,时刻保持警惕。

是什么让她突然意识到不对劲的呢?有一次她哥哥批评她的时候,她太痛苦了,一下子就崩溃了。

在做心理咨询时,她突然就明白了自己恐慌的根源是童年时期父亲对自己的态度。她用了两个词:挑剔、轻蔑。她父亲总是用挑剔、轻蔑的样子看她,让她觉得自己什么都做得不对。她从小就幻想,是不是有一天自己终于能做对一件事,就会得到父亲的认可,就会得到父亲赞赏的目光,而不是挑剔、轻蔑的目光?

所以,只要周围的人一有拒绝,一有批评,一有不好的脸色,她就觉得都是自己的错,自己一定要改变。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和弗吉尼亚一样,他们可能也是小的时候怕父母、怕长辈,长大以后害怕所有权威的面孔,害怕来自权威的任何一个否定、任何一次挑剔,所以一直战战兢兢。

以弗吉尼亚为例,这个时候她就可以用成熟意识模式的三个步骤去解决问题。

第一步,独立观察。

不是哥哥一批评我,我就觉得自己真的差劲,而是先冷静下来做一个深呼吸,体会自己现在的感觉:哥哥说了什么?他说完之后我是怎么想的?让自己从情绪的裹挟中跳出来,用客观冷静的眼光去看这件事。

第二步,形成成熟的意识。

我的爸爸在人格上有什么样的不成熟和局限?在理解了爸爸的不成熟和局限后就能明白,爸爸可能在教育我时只会用那样的方法,很难突破,所以小时候我做什么事他都会那么说。哥哥跟爸爸很相似,哥哥也喜欢挑剔、否定,语气也很轻蔑,所以我做什么哥哥也会那样说。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他们必然会用这样的模式对待我。一旦我觉察到这些,就能跳出原来的状态了。

第三步,摆脱角色型自我。

当我真正理解了爸爸和哥哥的局限性,就能明白他们几乎不可能会夸人,那么我自己夸自己就好。当我真正明白自己要什么,该如何去行动的时候,我的理智、我的成熟、我的自由也就来了。

做到这些确实有难度,如果操作时遇到困难,这里还有三个建议。

第一,如果你已经平复了情绪,表明了你的态度,对方还是持续挑剔、轻蔑,那么请不要把对方的态度和情绪再放在心上。

第二,专注结果,而非专注关系。可能双方一时没有办法建立所谓“母慈子孝”“父慈子孝”的关系,但从结果上看,能够缓和气氛、心平气和地沟通,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第三,和父母建立“成熟人之间的关系”,而不一定非要建立亲密关系,非要让对方去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非要让对方去认可自己。两个成熟的人交往有什么特点?就是如果我提出了要求你不听,那也没关系,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好。

做自由的自己

在书中,作者描述了没有角色扮演和治愈型幻想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我们会体会到许多种自由。以下是书中提到的五种自由,看看它们是否也是你渴望的。

第一种是拥有做人的自由、不完美的自由。我们有乐观的部分,也可以有悲观的部分;有大方的部分,也可以有自私的部分;有能够理解别人的部分,也可以有任性的部分。我们拥有不完美的自由。

第二种是拥有自己真实想法和感受的自由。我们不用再告诉自己“不应该难受”,难受的情绪是允许存在的;不用告诉自己“不该愤怒”,愤怒也是可以的;也不用告诉自己“应该幸福”,如果我们觉得生活得有些不幸福,那么就要问自己:“我还渴望得到什么呢?再多一点儿什么,才能让我对生活更满意呢?”我们拥有真实地去感受的自由。

第三种是拥有暂停接触的自由。当一个人带给我们强力的情感纠缠,而我们想要摆脱的时候,可以选择暂时不改变对方,也不被对方改变。双方都冷静冷静。

第四种是拥有设限和给予的自由。面对不断向我索取的人,敢于说出“不行,我只能满足你到这里,再多的我满足不了,你也应该照顾我的感觉”。我们总是渴望对方了解自己,可是如果我们不先了解自己、表达自己,对方怎么能了解我们呢?

第五种是拥有自我同情的自由。当我们累了、沮丧了的时候,首先要关怀自己;在我们理解他人之前,首先要理解自己。只有理解了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情绪,知道如何爱自己、如何爱对方、如何让对方来爱我,并且自己内心充盈的时候,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爱。而掏空自己去爱对方,最后注定是一场空。

也许小时候父母没能好好关爱我们的内心,但如今我们已经长大,可以在内心做自己的“父母”,去关爱自己的需求和情绪,了解自己,爱自己。即使没有别人,我们也可以滋养自己的内心。

我们一方面要从不成熟的父母施加的影响中走出来,走向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成为成熟的父母。如果自己从小没有被成熟地对待过,内心无法对自己温柔,那么即使想全然、温柔地爱孩子,也有可能做不到。如果发现自己是这种情况,不妨尝试“从崩溃到觉醒”,改变自身行为固有的模式,学会自我觉察、自我关怀,对各个方面的自我都温柔以待,学会看到自己的需求,尽量停止伤害的代际传递。

只有关爱自己,才能真正关爱孩子;只有正视真实的自己,才能接纳真实的孩子。当我们能够对自己温柔,自然也会对孩子多一分温柔。当孩子感到沮丧或遇到困难时,我们就能发现并帮助他。这时,我们才能以一种成熟父母的状态去对待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全然的爱,让孩子形成完整的自我价值感。

从认识不成熟的父母,到了解他们所带来的影响,再到自我觉察、渐渐走出固有模式、走向心灵的自由,也许在这段旅程中,我们会体会到痛苦,但是痛苦过后,便是创造和新生。

愿大家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