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运动论:关于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从活体解剖得知心脏的运动方式

首先,在动物存活的时候打开它们的胸部和包裹心脏那层膜,立即观察心脏,你会看到心脏时而跳动,时而停歇,跳动和停歇都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个现象在冷血动物的心脏中表现得很明显,例如蟾蜍、蛇、青蛙、蜗牛、龙虾、贝类、虾类还有各种形式的小鱼。在温血动物里更明显,例如狗和猪。随着心脏的逐渐衰亡和心跳的平息,生命慢慢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注意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心脏的跳动变得更缓和,频率更慢,跳动的间歇也持续得更长。此时你能够更容易地观察和分辨心脏跳动的方式和停歇的方式。心脏停歇和停止跳动时是松弛、疲软的,如同在休息。

关于心脏跳动期间,主要可以观察到以下三点[1]

1.心脏竖立起来,将自己向上抬升,形成一个尖儿,由于它的搏动击打着胸部,所以在体外也能感受到。

2.心脏的各个方向都在收缩,尤其是横截面,心脏从而变得更瘦、更长、更紧绷。将鳗鱼的心脏从体内取出,放在板子上或者手上就能看出这一点,小鱼的心脏以及那些冷血动物的心脏也很明显,它们的心脏形状更尖、更长。

3.当心脏跳动时我们用手去抓它,会感觉到心脏变得更硬。这种坚硬是由于紧绷。就像当一个人用右手抓紧左前臂的肌腱,随着左手手指不停地运动,右手就会感觉到来自左臂肌腱的紧张和阻力。

4.可以更进一步地观察到,在鱼类和诸如蛇、蛙这样的冷血动物中,心脏跳动时颜色会发白,停歇时则呈现饱满的血红色。

由此我认为心脏的跳动是各个部分由于纤维的收缩和牵拉而收紧,因为心脏在每一次跳动时都竖立起来,变得更有力、细长和坚硬。心脏的运动就像肌肉的运动一样,肌肉由于肌腱和纤维的牵拉而收缩,肌肉在行动时(in actio)变得更有力、更紧绷,从柔软变得坚硬,变得更雄壮和厚实。心脏也是如此。

从这些观察中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得出心脏跳动期间经历了收缩、心脏壁增厚、心室容量减小、向外推送血液。第四个观察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心脏在收紧的过程中发白,就是将其中的血液挤压出来,等心脏舒张、放松之后,又恢复了血液的深红色。这一事实毋庸置疑,因为当刺破心室,你会看到心脏的每一次搏动和收缩都有血液从中喷出。

因此以下几件事情是同时发生的:心脏的收紧、心尖的竖立、搏动感(由于心脏击打着胸腔,因而在体外也能感觉到)、心室壁的增厚,以及心室收缩造成的有力地泵血。

这一结论正好与传统的观点相反。传统观点认为我们在体外感受到的心脏搏动是由于心室充满血液而膨胀,然后击打胸腔。不过心室收缩时是空的这一点倒是正确的。所以人们通常认为的舒张,其实是收缩。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心脏的运动是收缩而不是舒张。心脏是在收缩期获得力量,而不是在舒张期;正是在收缩期,心脏收紧、搏动,变得更加有力。

我们不应该认同以下观点:心脏只在竖直方向运动,心脏的尖端被纤维拉到了底端,心脏的横截面则向外膨胀,形成了葫芦的形状,由此心室容积扩大,吸入血液。尽管伟大的维萨留斯(Andreas Vesalius,1514—1564)支持过这个观点,他用柳条编成金字塔的形状,从顶部向底部施力,柳条就会弯曲成弓形,金字塔会呈杯状。真实的情况是,心脏各个方向都受到了纤维的拉力,心脏变硬变紧实。只有心脏的外壁变厚和膨胀,心室的容量并没有扩展。随着纤维将心尖拉到了底端,心脏的横截面并没有凸成一个环状,而是相反,所有的纤维原本环绕着心脏分布,在收缩时都抻直了,就像肌肉的纤维在收缩时长度变短,但横截面扩展,和肌肉变化的方式一样,也变得厚实了。另外,心室的收缩不仅是心脏外壁的增厚和竖立,而且是心脏内壁的收缩。心脏内壁那些亚里士多德称为“神经”的纤维或小的肌腱,不像心脏外壁那样有弧度,而是直的(它们在更大型的动物心脏里会稍有不同)。它们以一种最完美的排列共同束紧,像套索一样,为心脏泵血提供强大的力量。

还有一种传统观点也是不正确的,认为心脏运动时通过(无论任何方式的)膨胀主动将血液吸入心室;但真实情况是心脏运动时通过收缩把血液挤出心室,在收缩后的间歇时心脏放松、舒张,血液在这个期间才流入心室,接下来将阐明这一过程。

[1]实际上是四点。——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