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暗讽魏文帝
贾诩是张绣和曹操帐下著名的谋士,曹丕称帝之后,任命贾诩为太尉,向他询问:“我现在想征讨那些不肯服从天命的人来统一天下,是先打吴国还是先打蜀国呢?”贾诩回答说:“进攻作战的人把军队和权谋放在首位,建立国家本业的人崇尚德化。陛下顺应天命和机运,统治境内的国土,如果以文德来安抚天下,等待吴、蜀的政局发生变动,那么打败它们就没有什么困难。吴、蜀虽然是很小的国家,但是它们依靠山岭和江水的阻碍来抵抗,很难对付。刘备有雄才大略,诸葛亮善于治国,孙权能识别虚实,陆逊了解军队的实力,蜀国据险守要,吴国泛舟江湖,都是难以仓促谋划取胜的。用兵的道理,是先具备取胜的条件然后再去作战,衡量双方的兵力,讨论彼此将帅的才能,所以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我预料在您的群臣当中,还没有刘备、孙权的对手,即便是您的天威降临到那里,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全胜。过去舜拿着盾和戈作舞蹈,有苗氏听说了就来表示臣服。为臣以为当今应该先修文德,然后再动武。”魏文帝没有听从贾诩的话,发动三路大军征伐吴国,结果士兵大量伤亡,未能取得成功。
俗话说:“兵对兵,将对将。”刘备、孙权是敌国的君主,贾诩应当把他们和曹丕相比,但是他不敢明说曹丕的才能不如刘备、孙权,只好说群臣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最后那句话,“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已经婉转地表达了那个意思。那么曹丕的才能确实不如刘备、孙权吗?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曹丕称帝后不听群臣的劝阻,对吴国三次大举用兵,劳师动众毁伤民财,没有取得任何战绩,表明了他的轻举妄动,不识时务,并非称职的国君。
曹操当年南征濡须口,被孙权领兵阻挡,因此称赞他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也反映了他对自己的几个儿子有些失望,认为他们比不上孙权。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也是对曹丕的能力不屑一顾。陈寿评价曹丕说:“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也只是说他文章写得很出色,知识广博,才艺多种,但作为皇帝的本职工作、即安邦定国,却没有一句称赞的话。曹丕曾对吴国使臣赵咨嘲笑孙权没有学问,赵咨回答说,吴王掌握着上万艘战船和百万大军,任命使用贤能之士,他的志向是策划和治理国家大事,虽然在闲暇时间博览群书,吸收采纳其中不寻常的见解,并不像书生那样寻章摘句。胡三省对此评论说:“(文)帝好文章,故赵咨以此言讥之。”就是讽刺曹丕国家大事管理的不怎么样,只是喜欢舞文弄墨罢了。这话戳中了曹丕的缺点,可是他当时并没有听出来,否则脸上就会变了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