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校笺(周祖谟文集·第五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凡例

一、《爾雅》郭注傳本不一。唐開成石經本有正文,無注文。有正文和注文的,有《天禄琳琅叢書》所收宋監本,《古逸叢書》影刻宋覆蜀大字本,《四部叢刊》影印鐵琴銅劍樓舊藏宋刻十行本,又有明吴元恭據元雪窗書院仿宋刻本等。宋刻本「朗、敬、殷、匡、恒、徵、桓、慎」等字都缺末筆,當爲南宋時所刻。宋刻十行本三卷,每卷末附有《爾雅音釋》,一字一音,不知是否爲後蜀母昭裔所作。現在以《天禄琳琅叢書》本爲底本,根據十行本和其他資料進行校勘。

二、《爾雅》除宋代刻本以外,敦煌石室所出古籍中有唐寫本《爾雅》兩種。一種是伯希和編號三七一九,自《釋詁》「也遘逢遇也」起至《釋訓》「委委佗佗美也」止,共八十行,無注文,字畫拙劣,譌誤、脱漏、衍文也多。另一種有郭注,存卷中《釋天》「四時」下「秋爲收成」起,至《釋水》末止。原件分裂爲三段,伯希和編爲二六六一、三七三五和五五二二叁號。卷末有「天寶八載八月廿九日寫」一行,有草書「張真乾元二年十月十四日略尋,乃知時所重,亦不妄也」一行,又有「大曆九年二月廿七日書主尹朝宗書記」一行。這一種殘卷與宋刻本不同處甚多,而且正文字旁有朱筆疏記的反切讀音,不知取自何書。這是今日所見《爾雅》最早的唐代寫本了。可惜所存不多。根據這一種殘卷可以改正今本很多譌誤。

三、清代學者有關《爾雅》的著述很多,在校勘版本文字方面以阮元《爾雅注疏校勘記》和王樹枏《爾雅郭注佚存補訂》比較詳備。現在參取兩家書,别采其他古代字書、韻書、音義書等校正異同。六朝與隋唐間所傳的《爾雅》,文字也並不一致。如顧野王原本《玉篇》所引《爾雅》與陸德明《經典釋文》多相合;而《經典釋文》所出的正文與今本就不盡相同,而注文中所舉的别本則與今本相同者多。又如李善《文選注》與司馬貞《史記索隱》所引《爾雅》的文字也往往不一致。足見在没有刻本書以前,師承傳授各異,所以文字不同。今日所見宋刻本都是南宋孝宗時刻本,「慎」字缺筆,「惇」字不缺筆,文字差異不多。郭注中「也」字大都被刊落,跟唐寫本不同。「也」在句末多爲判斷之詞,有些「也」字是不宜省略的。爲了推尋舊本面貌,遇到這種情形,《校箋》中也一併注出,不以詞費爲嫌。

四、《爾雅》所收古代詞語既多,而郭注又極繁富,讀起來很不容易。今取原書加點句讀,以便研討。凡所加符號,力求符合文意。凡郭注引書稱「某書曰」的,如果是原句,「曰」字下點冒號;如果只表示某書稱説如此,而不是原句,「曰」字下則不加冒號,以示區别。

五、《爾雅》書中古字和不常用的字極多,閲讀時,讀音是一個煩難的問題。宋刻十行本則於每卷後分别附載《音釋》。《音釋》擇字注音,以采用直音方式爲主,其中用反切注音的不多,所以極便領會。現在就取《音釋》按照宋刻十行本的方法附於各卷之末,不另加注音。

六、《校箋》所參考的書籍有三十餘種。其中所引用的《齊民要術》《太平御覽》和邢昺《爾雅》疏都是《四部叢刊》本,《經典釋文》是《通志堂經解》本,玄應《一切經音義》和慧苑《華嚴經音義》是同治間曹籀刻本,慧琳《一切經音義》是影印日本獅谷白蓮社本,唐慎微《經史證類大觀本草》是一九○四年柯逢時刻本。北齊《修文殿御覽》見《鳴沙石室佚書》,《香要抄》《令抄》見日本所印《羣書類從》,《玉燭寶典》見《古逸叢書》。日本空海所撰《篆隸萬象名義》、源順所撰《倭名類聚抄》和釋昌住所撰《字鏡》同爲日本印本。《三教指歸注》是原李木齋所藏舊抄本,《輔行記》是一八八二年張心泰輯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