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安全吗:一看就懂的反诈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什么诈骗分子会找上你

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除了电信诈骗分子本身手段多样、行为隐蔽之外,还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电信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当今社会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除了论坛、博客、门户网站等的内容更新,微博、微信、微头条以及抖音、快手等随时随地可以发送内容和消息,人人都是自媒体,且任何一条内容下面都有可能产生大量的转发和评论……人们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各种能产生即时快感的热点和新生事物中,无法从中脱身去关注和探究其核心本质,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与此同时,在巨大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诈骗集团和诈骗分子则积极关注社会新闻,刻苦钻研新生事物,及时掌握国家政策,不断寻找新的着力点翻新诈骗手法,诈骗剧本和话术本迅速更新迭代。除了有专门的团队为诈骗集团单独定制话术外,大部分诈骗集团和诈骗分子也会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定制独有的剧本和话术,迷惑性和隐蔽性之强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因此,不了解诈骗的本质,仅凭一些表面的信息做出判断,是不能有效识别诈骗的。

其次,是诈骗分子极度扭曲的价值观。近年来,一些电信诈骗的重灾区被媒体曝光,这些地区的诈骗分子受功利思想、拜金主义的侵蚀,眼中唯有“利益”二字,他们靠诈骗“发家致富”后,成为当地的偶像,当地人争相求教,都想从中分一杯羹,价值观扭曲,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道德观。在极度扭曲的价值观影响下,诈骗大军急遽壮大,甚至到了集体狂欢的程度。无数受害者被骗后除了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往往三观尽毁,彻底丧失自信,大多数陷入抑郁症的状态难以自拔,甚至有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更严重的是,电信诈骗的猖獗严重破坏了社会平稳运行的基本规则和道德底线,严重冲击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基础和诚信基础,久而久之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价值观的引导与重建却需要十数年、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

再次,监管跟不上电信诈骗形势的发展。随着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发展,电信诈骗手法不断演变升级,各类社交征婚网站、直播软件、网贷平台等成为诈骗分子违法犯罪的主战场,诈骗广告、内容推送铺天盖地。不少传统媒体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丧失节操,为了利益对诈骗信息不加审核,这些都为电信诈骗的发展推波助澜。为了增加客户的数量,虚拟运营商不落实实名制,导致很大一部分用于电信诈骗的号码源于虚拟运营商,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等被犯罪分子购买后用于实施电信诈骗,甚至用于进行网络贩毒、网络赌博,以致警方难以追查和打击……当前的监管力度和调整速度远远追不上电信诈骗形势的发展,在不少领域还处在艰难的摸索阶段。

最后,对电信诈骗的防范能力和打击力度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目前的电信诈骗大多跨地域、跨国境。公安部相关资料显示,当前电信诈骗犯罪境外作案占比达80%。为了核查一个案件,民警往往要到多地调查,造成破案成本高、破案率低、破案周期长的现状;跨境诈骗则长期存在取证难、抓捕难、追赃难的困境。跨境诈骗的核心证据一般存储在电磁介质中,易于加密、篡改和销毁,网络服务器又设在境外,很难进行追踪和定位;同时,我国警方在境外没有执法权,境外取证和侦办必须依靠外国警方的执法支持,获得的证据不完整、不全面,甚至在东南亚,很多非国家政府实际控制区域的当权者往往直接或间接参与诈骗集团的组建和管理,并从中获得大量的利益。此外,境外电信诈骗涉案人员众多,分散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藏匿地点隐蔽,很难被一网打尽。诈骗分子骗取钱财之后,会迅速将赃款通过境外汇款终端机分多次多笔汇入不同账户,大部分赃款通过地下钱庄洗白,走向十分复杂,追查起来难上加难。一些金融类诈骗,如“e租宝”集资诈骗,往往披着民事纠纷、经济纠纷的外衣,在初期就规避打击,造成刑事民事化。惩处力度不足使诈骗分子更加嚣张,不仅诈骗时毫无顾忌,被抓捕后不以为意,而且出狱后往往很快重蹈覆辙,继续实施犯罪,因为在巨额的收益面前,无论是被抓还是服刑仿佛都是值得的。

202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通过,此法对通信、互联网、金融等关键环节、主要制度均做出详细规定,侧重前端防范,立足源头治理,按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的要求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机关监管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人民的自主防范意识,强化了“预防管控”。可以说是针对以上困局的新思路。

正如以上分析,电信诈骗案件高发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预防和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与此同时,对不可控的事情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很多人被诈骗后可能都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诈骗分子会找上自己?其实,无论是何种骗术,无论花样如何翻新,所有的电信诈骗无不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和认知的缺陷。

具体来说,电信诈骗主要利用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两大弱点。

大部分诈骗案件,是骗子利用了人们的贪念而实施成功的。这种贪念主要体现在物质、利益、色情、感情等方面。

其一,利用人们对物质和利益的渴望,以及贪小便宜的心理。比如,校园贷诈骗,学生抱着攀比的心理过度消费,不慎掉入高利贷陷阱;网络刷单诈骗则是典型的虚假宣传、施以小利诱骗上钩的例子,宣传中常有“不限时间,不限地点,轻松赚钱”“足不出户,日进斗金”“动动手指,人生躺赢”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奔小康或变成富翁的神话,引诱人们浮想联翩,之后让上钩者先刷几单尝点甜头,骗取信任后实施诈骗;再如,网络投资诈骗,同样是通过虚构高大上的投资理念,一般会承诺超出合理范围的收益,实际上是庞氏骗局,待收集到一定资产之后诈骗分子就会跑路,也可能是虚假投资平台,利用人们对贵金属、石油、虚拟币等领域的不熟悉,通过后台控制指数升降,致使投资人血本无归。

其二,利用人们好色的心理实施诈骗,如酒托诈骗、招嫖诈骗、重金求子、仙人跳等,受害者大部分是男性,也有少数女性被骗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被骗的受害者,很多会由于难以启齿而放弃报案,导致诈骗分子更加有恃无恐。

其三,利用人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视,对国家机关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信任,设计骗局,从而实施诈骗,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有“诈骗之王”之称的“杀猪盘”诈骗,不法分子通过婚恋、社交等平台寻找潜在受害者,通过聊天发展感情以取得信任,当受害者对这份感情深信不疑,满脑子都是“他/她爱我,我们将有美好未来”的时候,将其引入虚假投资、赌博等平台,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再如,冒充医保、社保机构的工作人员,不法分子谎称受害者医保、社保账户“被停用,需更新升级”等,出于日常生活中对机关单位的无条件信任,很多受害者会毫不怀疑地点击“钓鱼”链接并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卡号和密码、手机验证码,完成所谓的“核验”,实际上填完相关信息后,受害者银行账户内的钱款已经不翼而飞。

其四,诈骗分子以令人恐惧的虚假信息引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当受害者处于紧张、恐惧的应激状态时,理智会退位甚至消失,注意力会集中在骗子提供的信息上,思绪被严重干扰,最终为了规避风险而产生了决策偏差。比如,冒充公检法的骗术已经发展了20余年,但是经久不衰,在“杀猪盘”诈骗崛起之前“所向披靡”,“秒杀”其他各类骗术。不法分子通过打一个电话自称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报出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出示伪造的工作证件和逮捕令等文书,就能让受害者心生恐惧,进而对其进行远程操控。再如,目前声称能消除不良征信记录、消除酒驾醉驾档案等骗术,就是利用人们对这些污点的顾虑、对未来的恐惧,引诱其上钩。

无论是利用人们的贪念还是恐惧,诈骗分子都会在前期通过一定方式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当受害者消除警惕、给予信任的时候便开始下手。

大家一定对小品《卖拐》印象深刻:“大忽悠”先是在范大厨前面正常地走步,范大厨在后面正常地跟着,接下来“大忽悠”开始腿瘸了,走起了高低步,结果后面的范大厨也开始不由自主一高一低地走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忽忽悠悠就瘸了”。

一般的诈骗过程与这个小品何其相似,正是因为诈骗分子前面走的是正常的步伐,或者是看似正常的步伐,受害者才信以为真,结果却落入了骗子设置的陷阱。比如,在很多诈骗手法中,骗子都先准确地报出受害者的个人信息,或者出示虚假工作证件、视频佐证其身份。再如,在刷单、投资等利诱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会先给受害者一两笔盈利,使其相信做这件事可以赚钱,诱使其继续投入,却没想到巨大的陷阱就等在前面。

人们的心理弱点如此之多,骗子的催眠手法如此之强,怎么才能避免上当呢?除了尽量克服心理弱点、人性弱点之外,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打破认知局限,提升认知能力。

网上流传有这么一段话,很清晰地解释了财富与认知的关系,也道出了为何被骗者会被收割: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缺陷。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一百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在被骗与认知的关系上,我们则可以用“木桶原理”来解释: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2016年8月29日,××大学某教授报警称,被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的骗子诈骗1760万元。大学教授的认知水平不高吗?这事儿谁都不会相信。但是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局限,出现问题往往是在认知较弱的地方。人们只有看清自己认知的局限,才有全面提升认知的可能性。

当然,就像电脑系统需要定期升级版本、需要定期杀毒,才有可能抵御99.9%的病毒入侵,一个人认知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持续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提升认知水平需要每个人一生不懈地努力。可是即使我们做到了这些,我们也不要抱着可以99.9%防止被骗的侥幸心理,要时时刻刻想到还有0.1%的可能性,也许诈骗正在下一个路口等着自己。杀毒软件之所以能识别某种病毒,仅仅是因为该病毒已经存在并被杀毒软件识别出来过,假设我们遇到的是最新的病毒,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此外,很多生活的常识、古人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防骗的铠甲,需要去认真体悟。

古话说得好:“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如果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当某个投资公司声称“低投入,高回报,稳赚不赔”时,就一定要提高警惕,天底下没有任何稳赚不赔的生意。

古话说得好:“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从古至今,任何伟大人物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动动手指,人生躺赢”,你头脑中的警报器就该拉响了。

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如果你明白这个简单的经济原理,那么当看到“低价促销”“零元购”“全额返利”等广告时,一定会想到后面可能埋伏着陷阱。

网上的一些话同样引人思考:“男人给女人花钱,不一定是爱;不花钱,一定不爱。”老陈想说,或许不花钱,也不一定不爱,也可能是真没钱;但是一个男人每天嘴上说着“爱你一万年”“爱你到地老天荒”,同时却不仅不给你花钱,还带着你投资,一定要认真鉴定!

……

这里还有一个重点:二次诈骗。

当你被诈骗之后病急乱投医,到处搜索或咨询:“被诈骗后能把钱追回来吗?”这时候,排在搜索引擎前几名的可能都是“专业法律维权,帮助受害者尽快追回损失”的广告;也会有自称“黑客”的人凑上来,扬言可以通过攻击对方平台把钱拦截回来;还会有人冒充网警,声称可以帮受害者立案调查;更有人说自己是安全专家或追损专员,可以去暗网上购买代码,请黑客对诈骗平台进行后台入侵……

老陈只想套用一句电视剧台词:“如果这些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吗?”被诈骗后,唯一可能帮助你追回损失的只有警察,请立即拨打110或者到派出所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