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8章 遇险

几日后,待张辽伤势稍微好转,杨明便启程回雒阳。

一群人浩浩荡荡出了不其城。

他们来时一百多人,回去的时候人更多。

除王修外,伏雅还安排了人护送他们到北海渡口。

“路途遥远,少君一路珍重。”伏雅在城门口为杨明送行。

杨明拜别,接着便上了牛车。

回头望去,不其县与不其山渐渐远去。

等回过头,杨明不自觉地望向路边。

此时大地虽仍显萧条之色,但已不见多少饥民,远处更是有在田间耕作的农夫。

春季已到,又到了春小麦耕种时节。

就如同郑玄那日带他所见冬小麦一样,经历众多灾荒,生命又呈现出复苏迹象。

在经过正在耕种的农田时,有农夫停下手中动作,对着杨明的方向跪拜。

这应当是之前随杨明去不其县,从赵延府中分得粮食的饥民。

三日后,他们抵达北海渡口,沿来时的路开始返回雒阳。

因是溯江而上,速度慢上不少。

不过此时气候春季少雨,走水路依旧最为方便。

二十余日后,他们抵达青州东郡苍亭,在岸边停靠休整,准备明日再出发。

在船上坐久了烦闷,杨明和王修一起下船走动。

苍亭,后来又被称作仓亭津。

杨明对这地名较为熟悉,因为三国历史上此地爆发过两次大战。

一是吕布入兖州打曹操时,陈宫想渡仓亭津东取东阿,剪灭曹操残余势力,却未能成功;

二是官渡之战后,袁绍纠结余部在这里与曹操打了最后的决战,即是仓亭之战,袁绍战败;

不过此时的苍亭还是一个比较小的渡口,渡口后面有个里。

他们进入到里后,发现这里也正遭遇着饥荒,只是程度还未到不其县之前那种人相食的地步。

“叔治,我们可还有余粮?”杨明转头问道。

“伏氏离开时多给了一些,应该有近十斛。”王修回了杨明,但跟着又说道,“不过那些粮食并不足以帮他们渡过饥荒,且若遇上风浪,我们也会受影响。”

“能多活几人也好。”杨明望着饥民说道。

他们行船速度快,真遇上风浪受影响,再停靠中途补给便是。

王修也未再劝说,示意护卫去拿粮食。

于是乎,本来只是散步的他们,此时在里发起了粮食。

那些村民领到粮食都对杨明伏地跪拜。

杨明此时心有感慨,这已是他离开不其县后第二次遇见这样的场景。

他忽然觉得,张角的成功其实也并非很难复制,因为汉代的百姓所求,也仅仅是活下去而已。

即便没有张角,也会有李角、王角,只是规模和时间的区别而已。

杨明正想着,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闯入眼帘。

“少君。”对方主动向他行礼。

“华神医。”杨明则是面露兴奋,直接上前。

他没想到那日答谢不成,竟然在这里又遇上了华佗。

不过算算时间,华佗早他十余日出发,在这遇上也不奇怪。

当然,也是缘分。

杨明自然不会错过机会,让王修继续分发粮食,自己把华佗邀请到船上做客。

二人对坐,阿一在给他们泡茶。

“少君不必唤我神医,叫我元化即可。”华佗开口说道。

杨明点头,接着便问道:“元化兄怎会在此地?”

“游医至此,路上遇见有饥民饿死,便引导他们把尸体下葬,以免有疫。”华佗解释道。

此时阿一泡好了茶汤,杨明对华佗做了“请”的手势,接着称赞道:“万幸世有元化兄,不知多活多少人。”

华佗闻言摇头道:“我一人之力势单力薄,倒是少君施粮与民,令人钦佩。”

他这话并非恭维,游医多年,他见过的世家大族少说也有数十,但把老百姓当人看的,是的,仅仅是当人看,也屈指可数。

杨明也是感叹道:“灾荒连年,杯水车薪。”

两人接着又聊起了张辽的伤势,杨明直接把张辽叫了进来。

此时的张辽看起来已恢复的差不多,不得不说华佗真是外科圣手。

等又聊了一阵,王修已经发完粮食回来了。

杨明此时开口问道:“元化兄接着准备去哪里?”

“鄄城,那里起了疫。”华佗回道,所谓游医,便是哪里有灾病,便去往哪里。

“那正好与我顺路,要不元化兄与我一道?坐船的话也能早到一些。”杨明发出邀请。

“如此再好不过。”华佗点头答应。

翌日,他们继续往西。

华佗在船上也未闲着,除了给张辽复诊外,还给杨明船队中身体不适者看起了病。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般,行医救人是本职。

就这样过了约十日,他们一行抵达濮阳。

华佗与杨明拜别前往鄄城,杨明的船队则停靠在濮阳进行补给。

之前送出去的那些粮食,确实如王修所说那样,让船队粮食出现不足。

张辽此时身体已好得差不多,杨明令他带人去买粮,他则与王修在船首下六博棋消遣。

正下着,忽然岸边有人来访。

待望见来人时,杨明放下手中棋子,旋即笑着起身。

来人竟是昔日他的部下,郑浑。

“司马。”待到船上,郑浑笑着向杨明行礼,他还是习惯昔日军中的称呼。

杨明打量起身上装束,笑着问道:“濮阳县长?”

郑浑点头回道:“刚刚调任不久,听闻司马到了濮阳,便马不停蹄赶来。”

“不错。”杨明给出评价。

此时的濮阳虽不是大县,但有黄河渡口,算是个很不错的仕途起点。

昔日袁绍举了孝廉,第一任官职也是濮阳县长。

“这是叔治,出自营陵王氏。”杨明转头介绍起来。

“在下河南郑浑,字文公,司马昔日麾下屯长。”郑浑拱手行礼道。

王修笑着回礼,客套一番。

“我已在府中备好了酒席,司马务必赏脸。”郑浑接着转身向杨明邀请道。

杨明看了看天色,颔首同意。

他们本就要停留一阵,且郑浑是昔日部下,盛情难却。

于是带着王修,还有两个护卫,随郑浑一同去了府上。

刚入府中,有一仆从走路慌张,竟直接撞上了杨明。

“如何走路的!”郑浑当即呵斥。

那仆人跪地瑟瑟发抖。

“算了,我也未有什么事,莫要坏了兴致。”杨明当即劝说道。

“若非司马仁义,你今日便性命难保,还不快下去!”郑浑挥手,那仆从慌忙退下。

一幕插曲,几人进得正堂。

堂内确实如郑浑所说早已备好了酒席。

待入座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往事追忆。

酒过三巡,郑浑举杯感慨:“司马于红螺谷一马当先,我当时心想此生能追随司马而死,也死而无憾。”

杨明笑着举杯隔空对饮。

再一杯酒下肚,杨明起身离席小解。

不多时,王修也起身离席。

“主公,此地危险。”待到了溷轩寻得杨明,王修小声说道。

杨明疑惑地望着王修,这话从何说起?

“我进府时观察仆从,皆面有慌张,方才我来溷轩时也发现有人暗自跟踪。”王修继续压低声音道。

“会不会是叔治多虑了?”杨明想起初入府时确有仆从慌乱中撞到了他,但那看起来是个意外。

“主公,我等到濮阳并未声张,郑浑如何知晓?”王修继续道。

杨明听到这酒醒了大半,也觉察到不对。

只因郑浑为昔日部下,千里奔袭可谓生死之交,加之他对郑浑有提携之恩便是其恩主,根本就未往这方面想。

“且郑浑未被举孝廉,以昔日军功,怎能为一县之长?又是刚刚调任濮阳,太过巧合。”王修接着说道。

“我们从后门走。”杨明旋即道,虽未确定,但生死攸关,马虎不得。

“主公先走即可,我需回去稳住他,以免他生疑派人追击。”王修摇头道。

“如何能让你置身险境?”杨明马上摇头。

“主公不必为我担心,依我所料,郑浑目标应当仅是主公,断然不会为难与我。”王修回道。

“可……”

“主公,当机立断,迟则生疑。”王修说着又往溷轩门口看了一眼。

杨明稍一思索,点头同意。

王修见状转身就往外走去,正好遇见有仆人要进来,他当即装醉,口中胡言乱语,拉着对方进了一旁小竹林。

杨明抓住机会,转身匆忙离开。

离开溷轩范围,他并未乱走,而是先找了一个假山藏身,待有婢女路过,一把把人掳了进来,捂住嘴巴。

待问清郑府地形,他把对方敲晕,又解下对方腰带绑住手脚,接着才小心离开。

快到后门时,他发现有一马厩,厩中有一匹枣红色宝马。

马厩此时无人看管,他上前去解开缰绳,接着便牵马快步到后门处。

守门之人并不认识杨明,见其竟牵着郑浑坐骑,当即伸手阻拦。

杨明直接拔剑,同时露出所佩金印紫绶,厉声道:“我乃万岁亭侯,速速与我开门!”

仆人闻言吓得脸色煞白,一人跪地,一人慌忙开了门。

“你们令君问起,就告诉他我已骑马西归。”杨明对着仆人说完,接着便一跃上马。

那马性烈,杨明直接剑身拍马臀,马儿一声嘶鸣后狂奔出去。

杨明骑马在大街上狂奔,引得路人一阵围观,他也顾不了那许多。

他自濮阳城西门出,直接往北骑了一大段,遇到一密林处,方才折向东南。

……